果味金针菇果冻工艺研究

果味金针菇果冻工艺研究

一、果味金针菇果冻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诗琪,周宇昕,王诗伟,于振南,王嘉雯,史彩虹[1](2021)在《保健果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保健果冻是指在果冻原有的主要原料中加入含有功效物质的天然成分如果蔬汁、草药等制作而成的具有保健功能的果冻。保健果冻既具有果冻的爽滑清甜,更兼具果蔬、草药的保健功能。本文就不同功效保健果冻的功能作用、原辅料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为保健果冻生产和开发提供参考。

常懿[2](2021)在《猪皮冻感官评价体系建立及其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猪皮成为资源丰富、廉价易得的肉制品原料。猪皮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矿物质,可通过适宜的工艺条件制成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皮冻类产品,皮冻不但色、香、味俱佳,还具有入口即化的口感特征,被称为“肉类果冻”,赢得了很多食客的喜爱。本文以猪皮冻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借助现代食品感官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深入研究皮冻口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以8种市售皮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得到猪皮冻的口感质地属性特征的描述词为有韧性、耐咀嚼、入口即化、致密等,对组织状态属性的描述词为透明、澄清、水晶状等,而对皮冻的色泽、风味属性特征进行感官描述分析后,无统一描述词。最终总结得到皮冻的核心特征描述词为:晶莹剔透、入口即化、细嫩爽滑。为了探究熬煮工艺对皮冻感官品质的影响,设定了不同的熬煮时间1 h、2 h、3 h、4 h、5 h;不同的熬煮温度60℃、70℃、80℃、90℃、100℃,不同料水比1:2、1:3、1:4、1:5,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皮冻的最佳熬煮条件为熬煮时间2h;熬煮温度80℃;熬煮料水比为1: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猪皮冻,凝胶强度为84.03 g,胶原蛋白含量为4.35 g/100 g。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此条件下所得猪皮冻质地适口,色泽明亮,组织状态完整,总体接受度较高。最后,通过分析SEM、SDS-PAGE、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的测定结果,评估了不同熬煮工艺下皮冻的微观结构和胶原蛋白结构的变化。熬煮时间和温度影响猪皮冻中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较长时间和较高温度的熬煮都会使皮冻中的明胶发生降解,较短的熬煮时间和较低的熬煮温度可以得到含较高分子量的明胶。料水比主要影响了皮冻胶液中明胶的浓度,从而影响内部分子交联和微观结构,对明胶的分子量分布和二级结构影响不大。

王雪儒[3](2020)在《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猴头菇是传统名贵食药真菌,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南瓜富含多糖和膳食纤维,两种食物均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但猴头菇和南瓜的精深加工产品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需求。本文以猴头菇与南瓜作为主要原料,通过复合配比及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酿制具有特殊风味的猴菇南瓜保健酒,并检测发酵过程中多糖、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成分。此外,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探讨益生菌对发酵过程中多糖含量、黄酮含量、p H、酵母活菌数及抗氧化成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复合比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p H、发酵温度为实验因素,采用正交分析法,明确猴菇南瓜保健酒的最佳发酵条件条件为猴头菇汁与南瓜汁复合比例为1:3,接种量为1.1%,糖度为28°Bx,p H为5,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 d,最终酒精含量可达12.6%,且通过电子鼻检测分析可知,发酵前、优化前及优化后三种工艺条件下的样品中氮氧化合物、有机硫化物、甲基类物质的区分都较为明显,而优化前与优化后的猴菇南瓜发酵液虽然发生少量重叠,但也可在气味上明显地区分三种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猴菇南瓜发酵液。2.猴菇南瓜保健酒在发酵过程中,p H值在发酵前3天呈现下降趋势,发酵后期基本保持不变;酒精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发酵时间为6天时,酒精含量达到最高;黄酮含量持续增加,最后维持在最高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多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维持在最低水平基本保持不变;活菌数变化规律符合细菌生长规律,经历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等过程。猴菇南瓜酒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比发酵前提高44.19%,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比发酵前提高17.5%,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发酵前提高40.05%。3.在发酵过程中接入与酵母菌同等比例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菌种,发酵液的酸度比对照下降9.88%;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对酵母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酵母菌的对数生长期延后了1 d;发酵终止时,益生菌发酵液中的多糖含量比对照低52.04%,而黄酮含量则提高了24.13%;与对照相比,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17.15%、24.65%和31.25%。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依次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且清除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猴菇南瓜保健酒生产中,适当加入益生菌有利于提高酒品的抗氧化能力。

金明良,覃小丽,唐小媛,钟金锋[4](2017)在《含罗望子胶的复配胶在牛奶果冻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望子胶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多糖,具有增稠、凝胶等作用。文中探索了以罗望子胶、海藻酸钠及葡萄糖内酯作为复配胶凝剂在果冻中的应用。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罗望子胶、海藻酸钠、葡萄糖内酯及白糖的添加量对牛奶果冻的质构性能(包括硬度、弹性指数、咀嚼指数及内聚性)和持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罗望子胶的添加量为0.40 g、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0.45 g、葡萄糖内酯的添加量为0.25 g、白糖的添加量为8.0 g、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02 g、牛奶的添加量为30.0 mL、凝胶温度为60℃时,制备的牛奶果冻具有优良的质构性能和良好的持水性能。

李葛[5](2017)在《黑木耳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文中提出黑木耳是一种食药兼用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其功能成分及特性正在逐渐被开发利用。目前,黑木耳产品以黑木耳干品为主,品种单一,附加值低。所以为丰富黑木耳产品的种类,充分利用黑木耳的营养保健功效,本研究以黑木耳为原料,通过优化黑木耳浸泡工艺、酶解工艺、喷雾干燥工艺、配方设计等,研制出一种新型黑木耳饮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黑木耳干品浸泡过程中吸水特性和品质变化,确定了黑木耳干品的最佳浸泡条件:浸泡温度为40℃,浸泡时间为60 min。2.以出汁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模索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出黑木耳浆复合酶酶解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果胶酶:纤维素酶=1:2,复合酶用量为500 U/g,酶解时间为105 min,酶解温度为52℃。在此条件下,黑木耳浆出汁率为96.07%。3.黑木耳汁粘度特性:黑木耳汁体系粘度,随浓度增加而上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添加蔗糖在小于6%范围内会使黑木耳汁体系粘度增加;添加柠檬酸在小于0.06%范围内会使黑木耳汁体系粘度下降。4.以出粉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模索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喷雾干燥制备黑木耳粉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进料初温为50℃,进风温度为175℃,进料速率为300 mL/h,麦芽糊精用量为60%。在此条件下,黑木耳汁出粉率为30.41%。5.喷雾干燥制备的黑木耳粉品质评价:所得产品总糖含量增加,铁、黑色素的含量减少;呈干燥疏松粉状,色泽均匀,香味适中;有良好流动性、润湿性、分散性。6.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Friedman排序法,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黑木耳饮料的基础配方为在黑木耳粉和红枣粉的比例为8:2的复合粉中添加姜粉1.5%,蔗糖25%,柠檬酸0.02%。7.以沉降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模索和单纯形格子设计试验优化,得稳定剂复配的最优比例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106%,海藻酸钠0.133%,黄原胶0.084%。在此条件下,黑木耳饮料的沉降率为3.10%。8.黑木耳饮料质量指标:水分含量小于5%,总糖含量大于60%;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色泽、气味、滋味、组织状态俱佳。

高纯阳[6](2015)在《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休闲食品的加工研究》文中认为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和多糖的食用菌,其味道鲜美独特,且分布广、产量高,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用菌[1]。近年来,随着金针菇种植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食用菌加工产品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新型金针菇休闲食品的研发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两种新型金针菇休闲食品的加工工艺。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金针菇混合脆片的研制:通过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原料的最佳配比和微波真空膨化工艺的最佳参数,得到最佳工艺配方。金针菇混合脆片的面团调制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混合粉为糯米粉和玉米淀粉质量比2:3,金针菇浆为鲜金针菇与饮用水2:1混合打浆,金针菇浆与预混合粉按质量比5:1混合,80℃水浴15min预糊化,再与余下80%混合粉调和揉制面团。面团的调味配方为:以100g金针菇浆为标准,油10%、盐4%、糖10%、小苏打1%。压制面片的最佳厚度为3mm,最佳膨化工艺为:热风预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5%,在真空度为0.085MPa下,微波功率为750W、干燥时间为8min。在上述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下得到的金针菇混合脆片产品呈淡金黄色、色泽均匀;中间均匀凸起、表面完整;质地:口感酥脆,不粘牙;味道:带有金针菇特有的微咸风味,不油腻。进行感官评定的试验者接受度最高,平均分数可达到90分。混合脆片产品的硬度为4991.21g、L值为70.7。2.金针菇纤维粉的制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金针菇纤维粉的制取工艺为:鲜金针菇与水按1:1打浆,在0.07MPa高压、117℃高温下浸提约一小时。将过滤所得到的滤渣按重量比1:1加水再次浸提,即两次浸提法。干燥滤渣磨粉过60目筛,得到的纤维粉成品的持水力为6.51g、持油性为2.04g、膨胀力为3.6mL、休止角为38.21°(流动性良好),纤维含量达到40.65%,粗蛋白含量为 23.38%。3.金针菇纤维粉及金针菇全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通过RVA快速粘度测定仪和Mixolab混合实验仪分别对自制的金针菇纤维粉和金针菇全粉与面粉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形成面团的性质进行探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当金针菇全粉添加量超过15%时对形成面团的特性影响较大,面团的形成时间延长、稳定时间降低,淀粉糊化特性变差,已不适用于多数低筋面制品的加工;当金针菇纤维粉添加量超过12.5%时对形成面团的特性影响较大,且随添加量的增加其影响程度大于金针菇全粉,已不适用于多数低筋面制品的加工。4.金针菇纤维酥性饼干制取工艺的探究:通过金针菇纤维粉添加量及加工工艺的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金针菇纤维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纤维粉10%、食用油25%、蔗糖20%、食用盐3%、小苏打2%。厚度3mm的方形(3cm×5cm)饼胚的最佳烤制工艺为:面火180℃、底火150℃烘烤8min,面火150℃、底火120℃继续烘烤5min,室温冷却后包装。在最佳工艺配方下制得的金针菇纤维酥性饼干具有纤维独特颗粒口感,金针菇味道浓郁。金针菇纤维酥性饼干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独特的产品特性。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金针菇纤维酥性饼干呈棕黄色,饼干表面有明显的纤维粗糙感、较大的粗纤维颗粒明显可见,饼干表面较平整无明显塌陷,形状完整无缺角、无残渣,带有金针菇特殊香味,酥脆适口不油腻、不粘牙,有纤维特有的粗糙口感。饼干的硬度为2527.21g、L值为50.7、综合感官评分达90分。

张青,张文英[7](2014)在《金针菇蓝莓果冻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金针菇、蓝莓为主要原料,白砂糖、柠檬酸、魔芋胶和卡拉胶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金针菇蓝莓果冻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金针菇与蓝莓混合汁比例为4∶1,添加量为30%,白砂糖15%,柠檬酸0.15%,复合凝胶剂为0.7%,即制得玫红色,半透明,形态美观,酸甜适口,富有混合汁风味的果冻。

侯波,郑淑彦,邰丽梅,桑兰,吴素蕊[8](2013)在《金针菇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加工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对金针菇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及保健功能进行了总结,对金针菇食品加工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金针菇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单银银[9](2013)在《海蜇水晶冻食品的制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海蜇资源丰富、富含胶原蛋白等营养物质、但易自溶导致巨大浪费,且仍缺少深加工产品,因此研究海蜇资源利用的新途径非常有必要。而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使得方便快捷、营养美观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其中水晶冻产品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深得女士及儿童的喜爱。联想到海蜇晶莹剔透、物美价廉,试想把海蜇这种水产品开发成一种水晶冻,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也符合人们越来越高的营养要求。本实验突破了对新鲜海蜇块的脱腥、保水及蜜制技术的研究。(1)研究了海蜇块的脱腥工艺,结论是:最佳的脱腥方法为先后使用活性炭颗粒、酵母和柠檬酸的3%NaCl溶液来复合脱腥。具体即首先用活性炭颗粒处理,条件为温度40℃,作用时间60min,活性炭颗粒溶液浓度0.5%,过滤清洗,然后用酵母处理,条件为温度30℃,作用时间40min,酵母溶液浓度0.5%,最后用柠檬酸的3%的NaCl溶液处理,条件为温度40℃,作用时间120min,柠檬酸溶液浓度为0.5%;整个过程块肉:浸液=1:2。结果三甲胺含量由新鲜海蜇伞部的37.86×10-5mg/Kg降为1.75×10-5mg/Kg,腥气与腥味的感官评定值为95分。脱腥前后海蜇块的质量指标正常。(2)研究了海蜇块的保水工艺,结论是:4℃时四种保水剂比例为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卡拉胶=30:29:28:65,三种磷酸盐的复合总浓度为0.35%,保水时间为2.5h,整个过程块肉:浸液=1:2。此时结果为海蜇块的水分含量为85.68%、凝胶强度为0.1604N*cm、感官评分为93.67、贮藏损失为9.4%,综合评分为42.11分。保水前后海蜇块的质量指标正常。初步研究了海蜇块的蜜制工艺,结果显示:采用分次加糖法在30℃下先后分四次加入蔗糖(和柠檬酸),加糖的间隔时间为60min,最终使糖液达到过饱和状态,酸度达到0.2%(其中蜜制溶液含0.05%山梨酸钾),蜜制效果最好。此时结果为海蜇块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7.55%,感官评分为99分。蜜制前后海蜇块的质量指标正常。(3)研究了海蜇水晶冻的调配过程,配方为:选择卡拉胶:魔芋胶:明胶=0.7:0.1:0.2复配,复合胶总量为1.2%,经过酶解、脱腥、脱盐、浓缩过的海蜇液用量为17%,经酸浸、脱腥、保水、蜜制好的海蜇块6~10块,白砂糖用量12%、柠檬酸用量0.2%、柠檬酸钠用量0.1%、山梨酸钾用量为0.1%、柠檬香精及日落黄微量。最后建立了海蜇水晶冻的质量表标准:感官评定标准是胶体呈淡黄色,具有柠檬的香气,爽滑嫩弹、酸甜可口,组织形态均匀,海蜇块晶莹饱满,有嚼劲,酸甜,脱离包装后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形态,无明显絮状物等;微生物指标及理化指标符合国标,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20%等;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含量约为2.5%等:4℃、20℃、37℃的条件下的产品保质期分别为300天、180天、60天。

韦志刚[10](2012)在《黑木耳质量检测及黑木耳果冻产品的开发》文中认为摘要: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食用菌的生产与销售大国,食用菌的产品质量问题关系到我国食用菌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其质量安全的监控显得极为重要。而食用菌的深加工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新的产业链,同时也拓宽了食用菌的销售面,提升食用菌的价值。本文以黑木耳为研究对象,从黑木耳质量到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以我省古田县三家不同生产商生产的黑木耳为样品,依据食用菌卫生国家标准的规定内容,对黑木耳产品的砷、铅、汞、镉等四种重金属和六六六(BHC)、滴滴涕(DDT)二种高残留农药及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亚硫酸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市售的三个黑木耳产品的四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六六六(BHC)和滴滴涕(DDT)在三个产品中均未检出;亚硫酸盐含量分别为11mg/kg、46mg/kg、21mg/kg,低于国家标准的50mg/kg,产品是安全性的。同时依黑木耳国家标准GB/T6192规定的内容,检测了黑木耳产品的总糖、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四种营养成份,三个黑木耳产品的总糖含量分别为35.6%、30.4%、28.1%;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0%、8.4%、8.5%;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21%、0.46%、0.62%;粗纤维量分别为3.6%、4.5%、4.85,发现古田县康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的黑木耳营养价值最高。以黑木耳、红枣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黑木耳红枣果冻的配方、加工工艺、杀菌条件,确定了可行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黑木耳红枣果冻的最佳配方为30%黑木耳红枣浸提液(比例为6:4)、0.20%柠檬酸、8%凝胶液(海藻酸钠:卡拉胶:明胶=6:1:5),12.5%木糖醇,在85℃~90℃加热10min,得到了营养丰富、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风味独特黑木耳红枣果冻。为使开发的产品进一步产业化,本研究对黑木耳果冻产品的质量进行规范化,从产品的感官、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添加剂指标等方面参考国家相关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外还对产品的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基础。

二、果味金针菇果冻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味金针菇果冻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保健果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功效的保健果冻
    (一)调节人体机能类
        1.辅助降血糖类保健果冻
        2.辅助降血脂类保健果冻
        3.辅助抗肿瘤类保健果冻
        4.提高免疫力类保健果冻
    (二)美容减肥类
        1.美容养颜类
        2.减肥、促进消化类
    (三)其他类
二、果冻常用凝胶剂
    (一)魔芋
    (二)卡拉胶
    (三)黄原胶
    (四)琼脂
    (五)罗望子胶
    (六)海藻酸钠
三、保健果冻的生产工艺
四、保健果冻发展趋势及展望

(2)猪皮冻感官评价体系建立及其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品感官分析
        1.1.1 食品感官分析技术
        1.1.2 描述性感官分析特点
    1.2 猪皮概述
        1.2.1 猪皮基本营养价值及特点
        1.2.2 猪皮的开发利用现状
    1.3 明胶的研究进展
    1.4 猪皮冻及其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猪皮冻口感质地表征及描述词汇表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感官评价小组的建立和筛选
        2.2.3 猪皮冻的感官描述分析
        2.2.4 猪皮冻感官描述词的删减
        2.2.5 标准参照物的添加
        2.2.6 猪皮冻描述词的验证
        2.2.7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猪皮冻感官评价小组的建立
        2.3.2 猪皮冻感官描述分析
        2.3.3 描述词的删减
        2.3.4 参照物的参加
        2.3.5 猪皮冻各个感官属性主成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熬煮工艺对皮冻感官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样品预处理
        3.3.2 工艺流程
        3.3.3 熬煮工艺条件设定
        3.3.4 基本成分测定
        3.3.5 凝胶强度的测定
        3.3.6 质地的测定
        3.3.7 持水力的测定
        3.3.8 色泽的测定
        3.3.9 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3.3.10 感官评分
        3.3.11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猪皮基本成分测定
        3.4.2 猪皮冻加工工艺条件
        3.4.3 熬煮时间对猪皮冻的影响
        3.4.4 熬煮温度对猪皮冻的影响
        3.4.5 熬煮料水比对猪皮冻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熬煮工艺猪皮冻凝胶体系的变化规律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方法
        4.3.1 样品制备
        4.3.2 猪皮凝胶扫描电镜的微观结构观察
        4.3.3 猪皮冻SDS-PAGE分析
        4.3.4 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4.3.5 猪皮冻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熬煮时间皮冻凝胶体系的变化
        4.4.2 不同熬煮温度皮冻凝胶体系的变化
        4.4.3 不同料水比皮冻凝胶体系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猴头菇
        1.1.1 猴头菇概述
        1.1.2 猴头菇营养价值
        1.1.3 猴头菇活性成分及功效
        1.1.4 猴头菇加工研究进展
    1.2 南瓜
        1.2.1 南瓜概述
        1.2.2 南瓜营养成分及功效
        1.2.3 南瓜加工研究进展
    1.3 保健酒
    1.4 电子鼻技术及应用
    1.5 抗氧化
        1.5.1 抗氧化机理
        1.5.2 猴头菇及南瓜相关抗氧化研究进展
    1.6 益生菌的保健功能
    1.7 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猴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剂及配制
        2.1.2 试验方法
        2.1.2.1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流程
        2.1.2.2 前期处理
        2.1.2.3 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
        2.1.2.4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的正交试验
        2.1.2.5 电子鼻分析
        2.1.2.6 猴菇南瓜保健酒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测定
        2.1.2.7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液p H的监测
        2.1.2.8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液酵母细胞数的监测
        2.1.2.9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单因素实验
        2.2.1.1 猴头菇汁与南瓜汁比例对猴菇南瓜保健酒的影响
        2.2.1.2 初始糖度对猴菇南瓜保健酒的影响
        2.2.1.3 初始p H对猴菇南瓜保健酒的影响
        2.2.1.4 酵母接种量对猴菇南瓜保健酒的影响
        2.2.1.5 发酵温度对猴菇南瓜保健酒的影响
        2.2.1.6 发酵时间对猴菇南瓜保健酒的影响
        2.2.2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2.2.3 基于电子鼻的数据分析
        2.2.3.1 主成分分析(PCA)
        2.2.3.2 线性判别分析(LDA)
        2.2.3.2 载荷分析(Loadings)
        2.2.3.3 气味感应强度
        2.2.4 猴菇南瓜保健酒主要指标测定
        2.2.5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过程p H的变化
        2.2.6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过程酵母细胞数的变化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猴菇南瓜保健酒抗氧化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及配制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3.1 多糖含量的测定
        3.1.3.2 黄酮含量的测定
        3.1.3.3 抗氧化成分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加工处理的猴头菇多糖与黄酮含量
        3.2.2 不同加工处理的猴头菇抗氧化成分
        3.2.3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过程多糖含量的变化
        3.2.4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过程中黄酮含量的变化
        3.2.5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成分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保健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p H的影响
        4.1.2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酵母细胞数的影响
        4.1.3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多糖的影响
        4.1.4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黄酮的影响
        4.1.5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过程中p H的影响
        4.2.2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酵母细胞数的影响
        4.2.3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多糖的影响
        4.2.4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黄酮的影响
        4.2.5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抗氧化性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结论
        5.1.1 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
        5.1.2 猴菇南瓜保健酒多糖、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成分分析
        5.1.3 复合益生菌对猴菇南瓜保健酒各理化因素的影响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含罗望子胶的复配胶在牛奶果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果冻的制备
    1.4 果冻性能的评价
        1.4.1 果冻质构特性的测定
        1.4.2 果冻持水率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罗望子胶添加量对果冻质构性能和持水率的影响
    2.2 海藻酸钠添加量对果冻质构性能和持水率的影响
    2.3 葡萄糖内酯添加量对果冻质构性能和持水率的影响
    2.4 白糖添加量对果冻质构性能和持水率的影响
3 结论

(5)黑木耳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黑木耳
        1.1.1 黑木耳简介
        1.1.2 黑木耳化学成分
        1.1.3 黑木耳的加工现状
    1.2 果蔬粉的加工现状
        1.2.1 果蔬粉简介
        1.2.2 果蔬粉的加工技术
        1.2.3 果蔬粉的品质评价
        1.2.4 黑木耳粉的加工现状
    1.3 果蔬饮料的加工现状
        1.3.1 果蔬饮料简介
        1.3.2 果蔬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1.3.3 黑木耳饮料的加工现状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黑木耳汁制备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设备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内容与方法
        2.2.1 工艺流程
        2.2.2 试验内容
        2.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浸泡工艺试验结果
        2.3.2 复合酶酶解工艺试验结果
        2.3.3 黑木耳汁粘度特性
    2.4 小结
第3章 黑木耳粉制备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设备
        3.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内容和方法
        3.2.1 工艺流程
        3.2.2 试验内容
        3.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喷雾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3.3.2 喷雾干燥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3.3.3 黑木耳粉的主要成分分析
        3.3.4 黑木耳粉的感官评价
        3.3.5 黑木耳粉的冲调性检验
    3.4 小结
第4章 黑木耳饮料的研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内容与方法
        4.2.1 试验内容
        4.2.2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4.2.3 数据处理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础配方的确定
        4.3.2 稳定剂的筛选
    4.4 黑木耳饮料质量指标
        4.4.1 感官指标
        4.4.2 理化指标
        4.4.3 微生物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休闲食品的加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金针菇简介
        1.1 金针菇的常规营养价值
        1.2 金针菇的生理活性成分及其功能
        1.3 金针菇膳食纤维
    2 金针菇产品开发现状
        2.1 方便食品
        2.2 休闲食品
        2.3 日常主食类食品
        2.4 日常饮品
    3 真空微波膨化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3.1 真空微波膨化干燥技术应用原理
        3.2 真空微波膨化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4 流变特性研究对面制品加工的指导意义研究进展
        4.1 快速粘度测定仪RVA对淀粉糊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4.2 Mixolab混合实验仪对淀粉糊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5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5.1 课题研究背景
        5.2 课题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真空微波膨化金针菇混合脆片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针菇混合脆片预处理试验结果
        2.2 金针菇混合脆片微波真空膨化实验结果
    3 微波真空膨化金针菇混合脆片质量指标
        3.1 感官描述及感官指标
        3.2 理化指标及营养指标
        3.3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3.4 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针菇纤维酥性饼干的研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纤维粉制取工艺的研究
        2.2 金针菇纤维粉及金针菇全粉对面团流变性质的影响探究试验
        2.3 金针菇饼干配方工艺探究
    3 金针菇饼干质量指标
        3.1 感官描述及感官指标
        3.2 理化指标及营养指标
        3.3 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致谢

(7)金针菇蓝莓果冻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工艺流程
        1.3.2 操作要点
        1.3.2. 1 金针菇汁的制备
        1.3.2. 2 蓝莓汁的制备
        1.3.2. 3 凝胶剂的制备
        1.3.2. 4 混合调配
        1.3.2. 5 灌装、杀菌
        1.3.3 单因素实验
        1.3.4 正交试验设计
        1.3.5 产品感官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2.1.1 复合凝胶剂配比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2 复合凝胶剂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3 混合汁的配比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4 混合汁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5 白砂糖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6 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2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
    2.3 产品质量指标
        2.3.1 感官指标
        2.3.2 理化指标
        2.3.3 微生物指标
3 结论

(8)金针菇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加工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金针菇的营养成分
2 金针菇的活性成分
    2.1 金针菇RIP (核糖体失活蛋白)
    2.2 FTX (金针菇毒素)
    2.3 FIP-fve (免疫调节蛋白)
    2.4 FVP (金针菇多糖)
3 金针菇的保健功能
    3.1 抗肿瘤作用
    3.2 免疫调节及抗过敏作用
    3.3 抗病毒作用
    3.4 降低胆固醇[21]
    3.5 护肝
    3.6 抗疲劳
    3.7 延长寿命
4 金针菇产品开发
    4.1 普通食品类
        4.1.1 保鲜食品
        4.1.2 方便食品
        4.1.3 休闲食品
        4.1.4 饮料类食品
    4.2 功能食品类
        4.2.1 糕点类
        4.2.2 饮料类
        4.2.3 食用药用原料类
5 展望

(9)海蜇水晶冻食品的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海蜇的研究现状
        1.1 海蜇的分类
        1.2 海蜇的生物学特性
    2 海蜇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2.1 胶原蛋白
        2.2 氨基酸
        2.3 海蜇毒素
        2.4 糖蛋白
        2.5 多糖
        2.6 脂肪酸
    3 海蜇的养殖及加工利用现状
        3.1 海蜇的养殖现状
        3.2 海蜇的加工利用现状
    4 水晶冻行业的现状及趋势
        4.1 水晶冻行业的发展现状
        4.2 水晶冻行业的发展趋势
    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海蜇块的脱腥工艺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新鲜海蜇的简单预处理
        2.2 四种不同的脱腥方法
        2.2.1 活性炭颗粒脱腥法
        2.2.2 酵母脱腥法
        2.2.3 茶多酚与β-环糊精复配脱腥法
        2.2.4 柠檬酸的3%食盐溶液脱腥法
        2.2.5 四种脱腥方法的比较
        2.2.6 复合脱腥技术的研究
        2.2.7 脱腥前后海蜇块质量指标对比
        2.3 指标测定方法
        2.3.1 腥味感官评定
        2.3.2 三甲胺含量测定
        2.3.3 质构参数(TPA)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活性炭颗粒脱腥的工艺优化
        3.2 酵母脱腥的工艺优化
        3.3 茶多酚与β-环糊精复配脱腥的工艺优化
        3.4 柠檬酸的3%食盐溶液脱腥的工艺优化
        3.5 四种脱腥方法的比较
        3.6 复合脱腥技术的工艺优化
        3.7 脱腥前后海蜇块质量指标对比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蜇块的保水与蜜制工艺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最佳保水时间的确定
        2.1.1 保水时间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2.1.2 保水时间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2.1.3 保水时间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2.1.4 保水时间对贮藏损失的影响
        2.1.5 保水时间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2.2 各保水剂最佳浓度的确定
        2.2.1 不同磷酸盐的浓度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2.2.2 不同磷酸盐的浓度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2.2.3 不同磷酸盐的浓度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2.2.4 不同磷酸盐的浓度对贮藏损失的影响
        2.2.5 不同磷酸盐的浓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2.2.6 卡拉胶的浓度对保水效果的影响
        2.3 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复合保水剂的最佳配比
        2.4 复合保水剂总量的确定
        2.5 保水前后海蜇块的质量指标对比
        2.6 海蜇块蜜制工艺的初步研究
        2.7 蜜制前后海蜇块的质量指标对比
        2.8 各指标测定方法
        2.8.1 水分含量
        2.8.2 凝胶强度
        2.8.3 感官评价
        2.8.4 贮藏损失
        2.8.5 综合评分
        2.8.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最佳保水时间的确定
        3.1.1 保水时间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3.1.2 保水时间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3.1.3 保水时间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1.4 保水时间对贮藏损失的影响
        3.1.5 保水时间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3.2 各保水剂最佳浓度的确定
        3.2.1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凝胶强度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感官评分的影响
        3.2.4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贮藏损失的影响
        3.2.5 不同浓度的磷酸盐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3.2.6 不同浓度的卡拉胶对保水效果的影响
        3.3 响应面分析确定复合保水剂的最佳配比
        3.3.1 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3.3.2 复合保水剂最佳配比的确定
        3.4 复合磷酸盐总量的确定
        3.5 保水前后海蜇块质量指标的对比结果
        3.6 海蜇块的蜜制
        3.6.1 分次加糖法蜜制海蜇块
        3.6.2 蜜制前后海蜇块的质量指标的对比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蜇水晶冻的制作工艺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海蜇水晶冻的制作工艺流程
        2.2 实验方法
        2.2.1 新鲜海蜇块的加工工艺
        2.2.2 新鲜海蜇液的加工工艺
        2.2.3 海蜇水晶冻的制备
        2.2.3.1 混合胶用量的确定
        2.2.3.2 海蜇液用量的确定
        2.2.3.3 辅料用量的确定
        2.2.3.4 海蜇水晶冻最佳配方的确定
        2.2.4 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
        2.2.4.1 后期指标的确定
        2.2.4.2 保质期的确定
        2.2.5 各指标测定方法
        2.2.5.1 混合胶凝胶的感官评定标准
        2.2.5.2 海蜇水晶冻的感官评定标准
        2.2.5.3 产品后期指标检验方法
        2.2.5.4 保质期的评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混合胶用量的确定
        3.2 海蜇液用量的确定
        3.3 辅料用量的确定
        3.4 海蜇水晶冻最佳配方的确定
        3.5 产品的质量标准的建立
        3.5.1 产品的后期指标
        3.5.2 海蜇水晶冻的保质期
    4 本章小结
总结
本文的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10)黑木耳质量检测及黑木耳果冻产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黑木耳及其营养与功能
        1.1 黑木耳分类地位及历史记载
        1.2 黑木耳的营养与功能作用
        1.3 黑木耳的化学成分分析
    2 食用菌深加工研究进展
        2.1 食用菌加工技术
        2.2 食用菌加工产品
        2.3 黑木耳的深加工概况
    3 食用菌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3.1 食用菌农药残留研究现状
        3.2 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3.3 导致食用菌质量安全问题的其余因素
        3.4 我国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实施现状
    4 黑木耳果冻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黑木耳产品安全性与营养评价
    1 试验材料仪器
        1.1 试验样品
        1.2 重金属与农药
        1.3 实验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黑木耳产品的安全性检测
        2.2 黑木耳产品的主要营养成份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木耳产品安全性评价
        3.2 黑木耳主要营养评价
    4 小结
第三章 黑木耳果冻的研发工艺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黑木耳果冻研发工艺流程
        2.2 黑木耳果冻研发工艺优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料黑木耳浸提液与红枣浸提液的最佳配比确定
        3.2 黑木耳浸提液、红枣浸提液添加量的选择
        3.3 木糖醇添加量的选择
        3.4 柠檬酸添加量的选择
        3.5 复合凝胶液比例的确定
        3.6 黑木耳果冻最佳配方的确定
        3.7 最佳杀菌条件的确定
    4 小结
第四章 黑木耳果冻的产品质量指标及安全性检测
    4.1 感官指标
    4.2 理化指标要求与测定
    4.3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4.4 微生物指标
    4.5 黑木耳果冻添加剂要求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果味金针菇果冻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健果冻的研究进展[J]. 马诗琪,周宇昕,王诗伟,于振南,王嘉雯,史彩虹. 科技风, 2021(23)
  • [2]猪皮冻感官评价体系建立及其加工工艺研究[D]. 常懿. 渤海大学, 2021(11)
  • [3]猴菇南瓜保健酒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抗氧化成分分析[D]. 王雪儒. 广西大学, 2020(07)
  • [4]含罗望子胶的复配胶在牛奶果冻中的应用[J]. 金明良,覃小丽,唐小媛,钟金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10)
  • [5]黑木耳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D]. 李葛. 集美大学, 2017(01)
  • [6]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休闲食品的加工研究[D]. 高纯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金针菇蓝莓果冻的研制[J]. 张青,张文英. 饮料工业, 2014(07)
  • [8]金针菇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加工研究现状[J]. 侯波,郑淑彦,邰丽梅,桑兰,吴素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12)
  • [9]海蜇水晶冻食品的制备技术研究[D]. 单银银.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10]黑木耳质量检测及黑木耳果冻产品的开发[D]. 韦志刚.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标签:;  ;  ;  ;  

果味金针菇果冻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