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误区

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误区

一、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认识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孝德[1](2021)在《疫情与世界乡村文明复兴的大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相聚在世界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汇集人类的智慧讨论疫情与世界乡村复兴大事。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以生命为代价的疫情,需要人类的反思与觉醒。其中最需要我们反思与觉醒问题之一,就是要重新发现与评估古老乡村文明的价值。

奂平清[2](2016)在《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吗?——费孝通城乡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启示》文中认为面对当前中国城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困境,不少学者以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为依据,认为小城镇依然是中国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中的大问题。这种观点,不仅有悖于费孝通晚年思想的变化,而且对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误导。实际上,费孝通的中国城乡发展道路思想,经历了乡土工业—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区域经济开发—多元城市化道路的演变历程。费孝通始终以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探索中国的城乡发展道路,并根据经济社会变迁实践不断反思、修正和丰富自己的认识,体现出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学理论自觉意识。费孝通城乡社会学基本观点、方法及理论自觉,对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中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仍有重要意义。

王丽红[3](2016)在《基于文脉传承下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迈进,人们思想不断受到外来文明和现代化文化的冲击,不仅对国家传统的历史文明渐渐遗忘,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在乡村规划设计方面更是突出。乡村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组成单元,在快速的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之下,凸显了诸多问题。如今,大多数乡村在转型过程中普遍暴露出很多的矛盾,传统的乡村模式渐渐开始表现出诸多的不适用,在进步与危机的双重因素下艰难前行。因此,乡村的规划发展需要建设者进行科学的指导。当下乡村过多的出现雷同且千篇一律的规划手法,忽略了乡村原汁原味的美,这就使得更多的建设者在规划过程中应该注重乡村的文脉及传承。文脉传承是乡村规划设计的灵魂,两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传承与发展乡村历史文脉是我们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文脉传承的相关概念及演化发展入手,通过对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文脉要素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基于文脉传承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及策略。

程雪阳[4](2015)在《土地制度改革误区何在:兼答华生教授》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华生教授曾撰文指出,土地制度改革存在"六大认识误区",并表示"土地制度改革中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俨然成为正统和主流"。51天则经济研究所"土地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华生教授文章所提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果由FT中文网刊发,以期推动公共讨论。"公益"与"非公益"在土地征收中必须区分

华生[5](2014)在《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脱节,以至有两亿多农民工徘徊在城乡之间,几千万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这是中国现代化转型和人力资本升级的主要障碍。有意思的是,在新一轮制度改革的讨论中,人的城市化往往被一笔带过,而土地的非农使用即城市化使用却吸足了眼球。土地制度改革中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俨然成为正统和主流,下面就对当下流行的几个主要的提法逐一剖析。

陈玲[6](2013)在《人口城市化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及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4000美元,正式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根据国际经验,“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国家在向高收入阶段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的一个陷阱。如果应对不当,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而“人口城市化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方面。因此,从人口城市化的视角,对各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人口城市化和“中等收入陷阱”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日本和韩国作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案例,选取巴西、智利和马来西亚作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案例,研究了各案例国家在“上中等收入”阶段的人口城市化特征。分析表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具有三大共性: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人口城市化缺乏合理的宏观调控;不合理的农村土地制度。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也具有三大共性:工业化与人口城市化相互协调;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合理的农业政策。论文运用钱纳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的一般模型,对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并与案例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在现行居住于城镇中的农民工真正转化为市民的前提下,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协调,未来要警惕城市化速度过快的问题;合理把握城市等级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注重人口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高质量的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可能的新意在于:一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将人口城市化作为论文切入点,选取人口城市化的水平、速度和结构三个维度,以进入“上中等收入水平”为起点,研究各国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的人口城市化,对跳出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进行实证分析;二是研究结论有新意。研究表明,在人口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人口城市化对经济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初期,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显着相关,人口城市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在接近高收入阶段时,人口城市化趋于成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减弱。中国要警惕人口城市化速度过快的问题。

吴晨兰[7](2012)在《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和目标,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普遍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背景下,为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石家庄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在分析石家庄市城市化现状及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生态环境的现状基础之下,分别构造指标体系对石家庄市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其次,根据选取灰色关联模型较为客观的揭示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间序列规律及石家庄市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以及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效应。根据分析出的相互制约因素得到城市化中期,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史明宇,陈绍军[8](2012)在《有城无市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以N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和老城的改造,传统的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面临着消逝的危险。城市化的进程表面上看是经济的增长,城市的繁荣,但实际上忽略的代价是城市历史脉络的中断和人的价值的丧失。本文透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有城无市"现象,提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此种现象进行社会学的解读。

王建超[9](2011)在《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议题;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有直接的关系,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从未停止过,从小城镇发展模式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回顾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具有异于他国的发展特质,概括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不协调性,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工业化,从表象看,城市化大有自我发展的迹象,城市化已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城乡二元发展的不协调性,产生于计划经济下严格的户籍制度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城乡二元机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由于我国的不均衡发展战略,导致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城市化发展水平也呈现了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态势;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令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雪上加霜;当前,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实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成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从而影响了我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城市化的质量问题:城市规模扩张的压力日益显现,城市化粗放型发展模式暴露诸多弊端,城市化品质亟待提高,城市化发展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高的战略转型。三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这包括人口的转移、生态的保护。城市化建设中的生态性、社会性问题日渐突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变迁和影响作用,已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工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战略。在城市化发展面临战略转型的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市化发展,坚持立足本国实际、着眼长远、协调发展的原则,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角度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城市群发展模式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应做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小带大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同时逐步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变城镇居民,鼓励各地探索相关政策和办法,合理确定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规模。

张鸽娟[10](2011)在《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文中指出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忽视文化传承所导致的村落传统风貌的破坏,不仅使村落建筑环境丧失了其地域文化特征,而且使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场景发生了变化,其物质载体和传承空间也遭到了破坏,这是十分值得重视和反思的问题。既往对于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大多以古村落物质环境为对象,研究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问题,对于其它传统风貌保留程度不同的村落关注较少,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被忽略或一笔带过。本论文选取陕南村落为研究对象,将村落环境中物质形态的建筑环境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问题。由于“文化”一词涵义丰富,其内容涉及到物质技术、社群伦理、精神表达等各个方面,本论文以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显性对象——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二者的文化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二者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现状,提出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策略;并按照村落传统风貌的保留程度对村落的建设方式进行分类,在对典型村落建筑环境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方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模式。论文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践性模式研究两大部分。在基础性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分析陕南地域环境对传统村落的影响,以及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显性对象——村落传统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通过对村落传统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互为场景、村落传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容纳与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村落传统环境的制约、需求和映射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以此作为新农村建设从物质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其次对陕南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现代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二者关系的变化,指出其原因和表现;在此基础上,强调了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并提出以村落传统建筑环境风貌的文化特征和与村落环境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遗存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以构建新农村建设、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之间新的共生关系作为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基本策略。在实践性模式研究部分,按照村落传统建筑环境风貌的保留程度,结合村落建设现状,将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分为保护式、改造式、改造兼新建式、新建式四种类型。针对各个类型的典型村落,分析村落背景、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物质要素和空间场所,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对于陕南地区保持文化传承的新农村建设,提出新农村建设、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者相共生的建设模式,并制定出共生性建设模式的原则、策略和体系框架,并针对保护式、改造式、新建式村落,分别提出了博物馆化整体空间保护模式、生活化文化场景延续模式和再现性文化场景创建模式等共生性建设模式。

二、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认识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认识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2)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吗?——费孝通城乡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费孝通城乡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
    1. 乡土工业化思想
    2. 小城镇道路探索
    3. 从小城镇道路向多元城市化思想的转变
二、在什么意义上说“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
三、费孝通的城乡发展思想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3)基于文脉传承下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起源与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文脉的相关理论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乡村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对象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及框架
        1.4.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4.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4.3 课题研究的框架
第2章 文脉传承的相关概念及演化发展
    2.1 文脉的相关概念论述
        2.1.1 文脉的概念与内涵
        2.1.2 文脉的主要特性
    2.2 文脉传承的内容、方法与途径
        2.2.1 文脉传承的内容
        2.2.2 文脉传承的方法
        2.2.3 文脉传承的途径
    2.3 文脉传承的演化发展
        2.3.1 文脉传承的演化机制
        2.3.2 文脉传承演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2.3.3 文脉传承的演化发展的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规划设计的概念及文脉要素探索
    3.1 村庄及乡村概念
        3.1.1 村庄概念的认知
        3.1.2 乡村概念的认知
    3.2 乡村规划设计概念
        3.2.1 乡村规划设计的概念
        3.2.2 乡村规划设计的特点
        3.2.3 乡村规划设计的问题及难点
    3.3 乡村规划设计中的文脉要素探索
        3.3.1 选址和周边环境
        3.3.2 肌理和格局
        3.3.3 风貌特色
        3.3.4 公共空间
        3.3.5 乡土建筑
        3.3.6 宗教信仰
        3.3.7 民俗文化
        3.3.8 传统技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文脉传承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
    4.1 基于文脉传承下的乡村规划设计原则
        4.1.1 原真性原则
        4.1.2 整体性原则
        4.1.3 与时俱进原则
    4.2 基于文脉传承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与策略
        4.2.1 依托文脉,打造特色乡村环境
        4.2.1.1 保护周边环境
        4.2.1.2 加强绿化种植
        4.2.1.3 营造特色节点
        4.2.1.4 延续肌理格局
        4.2.2 依托文脉,打造特色乡村建筑
        4.2.2.1 保护和修缮传统建筑
        4.2.2.2 改造和利用空闲建筑
        4.2.2.3 引导和控制新建建筑
        4.2.2.4 运用和体现乡土材料
        4.2.2.5 延续和传承传统技艺
        4.2.3 依托文脉,打造特色乡村文化
        4.2.3.1 保护历史遗存,发掘文化内涵
        4.2.3.2 保护民俗信仰,发扬传统文化
        4.2.3.3 打造乡愁情感,留存记忆家园
        4.2.3.4 讲新风树文明,建设文化乐园
        4.2.4 依托文脉,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4.2.4.1 乡村特色旅游的景观空间布局优化
        4.2.4.2 乡村特色旅游的景观规划营造策略
        4.2.4.3 乡村特色旅游的环境设施完善策略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人口城市化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及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1.5 不足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研究
    2.3 国内外关于人口城市化的研究
    2.4 人口城市化与“中等收入陷阱”关系的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经济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相关理论
    3.1 霍利斯.钱纳里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式
    3.2 钱纳里一般模式的改进及指标选取
4 人口城市化与“中等收入陷阱”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4.1 跨国截面数据考察
    4.2 案例国家的实证分析
5 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特征及发展态势
    5.1 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特征
    5.2 钱纳里模式和国际比较下的中国人口城市化
    5.3 未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预测分析及讨论
6 国际经验教训总结及我国人口城市化对策
    6.1 案例国家的总结和启示
    6.2 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口城市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及案例国家人口经济数据

(7)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1.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概念和内涵
        2.1.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概念和内涵
    2.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城市理论
第三章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3.1 石家庄市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研究
        3.1.1 石家庄市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3.1.2 各县市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3.1.3 石家庄市城市化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单核心-外围”模式
        3.1.4 各县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着城市化进程
    3.2 石家庄市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现状
        3.2.1 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现状
        3.2.2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现状
        3.2.3 城市化进程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3.2.4 城市化进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现状
第四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方法选取
    4.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4.2.1 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
第五章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
    5.1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判别
    5.2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
    5.3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原因分析
        5.3.1 2001 年-2004 年的原因分析
        5.3.2 2005 年-2006 年的原因分析
        5.3.3 2007 年-2009 年的原因分析
        5.3.4 2010 年原因分析
    5.4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相互制约因素分析
        5.4.1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5.4.2 石家庄市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制约因素
        5.4.3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约束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六章 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议措施
    6.1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转变粗放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6.2 转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2.1 城市生活节水
        6.2.2 工业节水
    6.3 合理规划城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6.4 完善资源管理体制,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
    6.5 加快科技创新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8)有城无市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以N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既有研究与反思
三、N市的城市图景
    (一) N市一个城市图景对比:放学路上的回忆
    (二) N市应有的城市图景
四、“极端现代主义”的涵义
五、N市城市化进程中极端现代主义的表现
    (一) 城市规划追求整齐划一,城市建设追求高大整齐
    (二) 城市面目千篇一律
    (三) 城市有机联系的割裂和认同感的降低
    (四) 市井生活和人文价值的丧失。
六、结论与讨论:恢复城市街坊和市井生活的本来面目

(9)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学术界研究现状分析
    四、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部分 城市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化发展基本规律
        (一) 城市化与经济相关性规律
        (二)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三) 城市化的聚集和扩散规律
    二、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一) 经济动力
        (二) 政策因素
        (三) 市场机制
    三、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 依城市发展规模划分
        (二) 依工业化相关度划分
        (三) 以资源利用方式划分
第二部分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改革开放前城市化发展历史
        (一) 城市化起步阶段(1949 年——1957 年)
        (二) 城市化曲折发展阶段(1958 年——1965 年)
        (三) 城市化停滞阶段(1966 年——1978 年)
    二、新时期城市化发展历史
        (一) 城市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84)
        (二) 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1985 年——1992 年)
        (三) 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1992 年——今)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特征
        (一) 城市化的政策主导性
        (二) 与工业化的不协调性
        (三) 城乡关系的二元性
        (四) 发展过程的曲折性
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现状评析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 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二) 城市化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引擎
        (三) 城市组团式发展态势明显
        (四) 经济因素在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增强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二) 城市化质量不高
        (三) 城市间整体协调性差
        (四)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五) 资源环境双重约束
第四部分 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转变的必要性
        (二) 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性
    二、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目标
        (一) 城市化发展水平高速增长
        (二) 城市化发展质量有效提高
    三、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转变的基本思路
        (一) 单一城市化模式向组团式城市化模式转变
        (二)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三) 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
第五部分 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城市群发展模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一) 突破行政区限制,建立城市间统筹管理机制
        (二) 减少行政干预,推进市场一体化
        (三) 共建共享,统筹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
        (四) 强化生态建设,做好生态区防护和污染治理
    二、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化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
        (一) 增加研发投入,以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素质
        (二) 加快发展技术装备产业,奠定工业技术升级基础
        (三) 统筹发展,建立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机制
    三、明确市场主导地位发挥政府助推作用
        (一)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坚持市场主导,以经济发展主导城市化
        (三) 明确自身定位,转变政府职能
    四、加快城乡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 坚持把户籍制度改革放在首位
        (二) 重点在于优化和健全就业制度
        (三) 积极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
        (四) 规范和修订市镇建制标准
    五、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城市’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一) 转变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二) 强化环境管理,建立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
        (三) 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四) 构建创新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1.1.1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1.1.2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
    1.2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
        1.2.1 物质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
        1.2.2 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的问题
        1.2.3 新农村建设对传承村落传统建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1.3 课题的提出
    1.4 研究界定
        1.4.1 空间范围界定
        1.4.2 研究对象界定
        1.4.3 相关概念界定
    1.5 相关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1.5.1 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1.5.2 村落传统建筑环境的研究
        1.5.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研究
        1.5.4 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研究
        1.5.5 陕南村落传统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1.5.6 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1.6 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方法
        1.6.4 研究框架
2 陕南地域背景及其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1 陕南地域背景
        2.1.1 陕南简介
        2.1.2 陕南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历史背景
    2.2 陕南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2.1 地理条件对传统村落定居的影响
        2.2.2 过渡性气候对传统村落农业文明的影响
        2.2.3 地理豁口和廊道对传统村落文化交流的影响
    2.3 陕南社会人文背景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3.1 地缘因素对区域文化互动的影响
        2.3.2 古代交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2.3.3 明清移民政策对区域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显性对象及其特征
    3.1 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显性对象
    3.2 陕南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环境
        3.2.1 陕南传统村落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3.2.2 村落布局类型及特征
        3.2.3 村落民居建筑特征
        3.2.4 村落公共建筑特征
        3.2.5 村落景观要素及其特征
    3.3 陕南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3.1 陕南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及发展
        3.3.2 陕南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3.3.3 陕南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3.3.4 陕南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4 本章小结
4 陕南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研究
    4.1 村落传统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互为场景
        4.1.1 川塬地区传统村落
        4.1.2 山区传统村落
        4.1.3 沿江传统村落
    4.2 村落建筑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容纳与承载
        4.2.1 民居建筑的多重性功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容纳
        4.2.2 公共建筑的多义性空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容纳
        4.2.3 建筑结构和装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及形态的承载
        4.2.4 景观要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传承空间和记忆载体
        4.2.5 建筑风格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一致
    4.3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村落传统建筑环境的制约、需求和映射
        4.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村落环境的制约
        4.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村落环境的需求
        4.3.3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村落环境的映射
    4.4 村落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生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陕南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现代发展及二者关系的转变
    5.1 陕南传统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现代发展
        5.1.1 陕南传统村落建筑环境的近现代发展
        5.1.2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近现代发展
    5.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陕南村落建筑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5.2.1 陕南村落建筑环境的现状
        5.2.2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5.3 陕南村落建筑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共生关系的破坏
        5.3.1 共生性关系破坏的原因
        5.3.2 共生性关系破坏的表现
    5.4 本章小结
6 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策略和方法
    6.1 陕南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6.1.1 陕南乡村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面临破坏危机
        6.1.2 陕南乡村传统文化的原始性和脆弱性受到考验
        6.1.3 村民回归传统文化的自觉需求
        6.1.4 发展陕南乡村经济的需求
    6.2 陕南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的策略——构建新的共生关系
        6.2.1 新的共生关系所包括的内容
        6.2.2 新的共生关系的体系框架
        6.2.3 构建新的共生关系的意义
    6.3 陕南新农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内容和方法
        6.3.1 以适应村民现代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质量为基础
        6.3.2 村落建设中对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的传承
        6.3.3 村落建设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要素的保护和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不同建设方式下的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案例研究
    7.1 以文化传承为核心的陕南新农村建设方式的划分
    7.2 保护式村落及其文化传承
        7.2.1 明代移民定居村落——城固县原公镇韩家巷
        7.2.2 村落背景分析
        7.2.3 村落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分析
        7.2.4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及其物质要素分析
        7.2.5 村落共生性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7.3 改造式村落及其文化传承
        7.3.1 山清水秀,人文蔚起的秦楚之地——丹凤县棣花镇贾塬村
        7.3.2 村落背景分析
        7.3.3 村落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分析
        7.3.4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及其物质要素分析
        7.3.5 村落共生性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7.4 改造兼新建式村落及其文化传承
        7.4.1 汉江沿岸的龙舞之乡——汉台区龙江镇周营村
        7.4.2 村落背景分析
        7.4.3 村落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分析
        7.4.4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及其物质要素分析
        7.4.5 村落共生性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7.5 新建式村落及其文化传承
        7.5.1 政府扶贫移民搬迁新村——紫阳县向阳镇营梁村
        7.5.2 村落背景分析
        7.5.3 村落原始风貌与文化特征的探源
        7.5.4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遗存及其物质要素分析
        7.5.5 村落共生性建设的内容和方式
    7.6 本章小结
8 保持文化传承的新农村共生性建设模式研究
    8.1 共生性建设模式的提出
    8.2 共生性建设模式的原则和策略
        8.2.1 共生性建设模式的原则
        8.2.2 共生性建设模式的策略
    8.3 不同建设方式下的村落共生性建设模式研究
        8.3.1 保护式村落——博物馆化整体空间保护模式
        8.3.2 改造式村落——生活化文化场景延续模式
        8.3.3 新建式村落——再现性文化场景创建模式
        8.3.4 其它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认识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与世界乡村文明复兴的大趋势[J]. 张孝德.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吗?——费孝通城乡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启示[J]. 奂平清. 江苏社会科学, 2016(05)
  • [3]基于文脉传承下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王丽红. 河北工程大学, 2016(08)
  • [4]土地制度改革误区何在:兼答华生教授[A]. 程雪阳. 地权的秘密:土地改革深度观察, 2015
  • [5]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J]. 华生. 经济导刊, 2014(02)
  • [6]人口城市化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及对中国的启示[D]. 陈玲. 浙江大学, 2013(02)
  • [7]石家庄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 吴晨兰.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2(06)
  • [8]有城无市现象的社会学解读——以N市为例[J]. 史明宇,陈绍军. 广东社会科学, 2012(01)
  • [9]加快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研究[D]. 王建超.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10)
  • [10]陕南新农村建设的文化传承研究[D]. 张鸽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走出城市化研究的误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