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支液压支柱炮采顶煤放顶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

单支液压支柱炮采顶煤放顶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

一、单体液压支柱炮采放顶煤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旺海[1](2020)在《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大倾角煤层煤矸互层顶板赋存不稳定、强度低、易失稳是大倾角煤层开采较为常见的一种围岩灾害现象,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研究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对丰富复杂条件下煤层开采理论、指导现场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物理相似实验、数值仿真计算、现场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大倾角煤矸互层顶板破坏影响因素对煤矸互层顶板的作用机理及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受夹矸层厚度及软弱强度、倾角、工作面倾斜长度以及支架的反复支撑等主要因素影响。夹矸层越薄及强度越低,煤矸互层顶板破坏越明显;煤层倾角和工作面斜长的增加使煤矸互层顶板受力不均衡性更加明显;支架对煤矸互层顶板的反复支撑促进了顶板变形、破裂和发展,进而导致煤矸互层顶板的二次叠加破坏。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较非煤矸互层顶板时大,周期来压步距接近,煤矸互层顶板易在支架上方发生断裂漏冒,开采时夹矸层厚度及软弱强度对煤矸互层顶板支承压力的影响比较显着。大倾角煤矸互层顶板破坏时,软煤线裂隙发育优先于硬夹矸裂隙发育,软煤先破坏,但由于煤矸互层顶板本身的层位关系及时间、重力相互作用效应,煤矸互层顶板断裂顺序为:下位夹矸层→中位煤线→中位夹矸层→上位煤线,相继依次发生“离层—断裂—推垮”的复合型破坏;随下行割煤的继续推进,硬夹矸以短、长悬臂梁方式交替断裂破坏,而互层软煤线松软易破碎,无明显的长悬臂梁出现。大倾角煤矸互层顶板的应力释放主要以拉应力为主,随煤层倾角和工作面斜长的增大,煤矸互层顶板拉应力区向倾斜工作面中上部区域迁移,而下部区域煤矸互层顶板应力由拉应力逐步转换为压应力,其倾角和工作面斜长越大,拉、压应力越明显;煤矸互层顶板塑性破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剪切破坏随煤层倾角、工作面长度的增大,向上位岩层逐步延伸,工作面中上部区域煤矸互层顶板运移量最大,下部区域运移量较小。大倾角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岩层的最大拉应力超过了其岩层的许容应力时将发生失稳破断,其中煤矸互层顶板岩层失稳破断本身的影响因素最大,即弹性模量和夹矸层厚度,其次外在的影响因素中工作面长度和倾角次之。煤矸互层顶板大倾角25213工作面,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下部区域>中部区域>上部区域”分区特征更趋明显,支架与煤矸互层顶板接顶状态多变且受载不稳定。针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稳定性控制难题,提出了稳定性控制措施,来保证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的稳定,并在25213工作面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践效果,社会和技术经济效益良好。

贺子明[2](2019)在《莒山煤矿3#厚煤层下分层复采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受采矿技术、采矿设备的限制,以往许多煤矿采用采顶弃底模式开采厚煤层,弃置了大量优质煤炭资源,有效回收遗留煤炭资源对提高矿井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基于莒山煤矿3#厚煤层具体采矿地质条件,结合上分层刀柱式开采遗留的老采空区复杂结构条件,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实验室测试、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莒山煤矿3#厚煤层下分层复采技术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莒山煤矿3#厚煤层上分层刀柱式开采情况;在3#煤层下分层及顶底板中各取一组试样,在实验室开展了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主要包括煤岩抗拉、抗压、抗剪强度、密度、泊松比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参数。(2)分析了上分层遗留煤柱在不同采空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下分层任意一点处的附加应力影响因素;建立了上分层开采对下分层破坏深度的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下分层破坏深度为0.36 m,故在下分层复采时应留煤皮护顶,以防冒顶事故发生。(3)模拟分析了上分层老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煤柱宽度小于8 m时,采空区切顶深度大于3 m,采空区伪顶和直接顶均垮落,基本顶也发生初次破断,煤柱宽度大于8 m时,切顶破坏深度较小,切顶破坏最深仅2 m,基本顶完好;(2)煤柱宽度越小,应力集中情况越严重,特别是8 m以下煤柱,煤柱集中应力高达10 MPa以上,垂直应力对于下分层的影响范围广泛,大于下分层的厚度,下分层开采时,应充分考虑集中应力的影响;(3)上分层开采对下分层破坏深度为0.35 m,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4)确定了下分层复采工作面横跨煤柱的布置方式,选择留煤皮综采作为下分层复采方法,并确定了复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布置位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UDEC数值计算模型,确定了下分层复采时预留合理区段煤柱宽度为5 m。(5)在3#厚煤层下分层复采工程实践中,提出了以“高泡水泥材料注浆加固控制破碎顶板技术、复采工作面过遗留煤柱时深孔定向爆破卸压技术、复采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厚煤层复采工作面围岩控制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测分析了复203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得出复203工作面在通过高应力集中区时,液压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31.6 MPa,故选用ZZS3800-1550/25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额定工作阻力为37.5 MPa,支架选型合理。该论文共有图56幅,表6个,参考文献86篇。

王家臣[3](2018)在《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与理论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系统总结了35年来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历程,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推广应用阶段、拓展阶段、成熟与输出阶段,放顶煤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煤炭开采在世界上的标志性技术和成果。将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与进展归纳为借鉴阶段、探索阶段和创新阶段,介绍了在放煤规律方面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提出了下一步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要针对性地开展顶煤破碎机理、散体顶煤放出规律、支架与围岩关系、岩层移动规律、全煤巷道支护机理、放顶煤开采的经济学基础等方面研究,深入的理论研究可以进一步指导放顶煤技术完善和扩大应用范围。

刘孔智[4](2017)在《大倾角大采高长壁综采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煤层倾角和采高的增大,大倾角厚煤层长壁大采高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剧烈,易诱发煤壁片帮、端面冒顶等现象,使得煤壁稳定性控制困难,制约了该类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因此,研究大倾角煤层长壁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控制对丰富复杂埋藏条件煤层开采理论、拓展岩层控制研究和指导现场工程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应用现场实测、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数值计算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倾角煤层长壁大采高工作面覆岩运移与应力分布特征、煤壁稳定性特征、煤壁片帮影响因素及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倾角煤层长壁大采高工作面沿走向具有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现象,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3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13m,来压期间支架受载不均衡,后柱受载大于前柱;沿倾向,工作面来压具有“先上部、次中部、再下部”的时序性特征,支架受载具有明显的非均衡分区特征。中部区域支架工作阻力最大,上部、下部区域支架工作阻力分别约为中区域的95%、75%,但上部单个支架或单次工作阻力较大,有可能超过中部区域,中上部区域支架前柱载荷大于后柱载荷,前、后柱受载状态多变且幅度较大,“顶板-煤壁-支架-底板(Roof-Waste-Surpport-Floor)”系统构成元素缺失或形成“伪系统”,稳定性较差。大倾角煤层长壁大采高工作面顶、底板形成应力释放区,上、下端头形成应力集中区,受煤层倾角影响,沿工作面倾向应力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下部区域煤壁垂直应力高于中上部区域。煤壁垂直位移量远大于水平位移量,沿工作面倾向自下至上,煤壁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呈线性增加趋势。煤壁稳定性受采高、煤层倾角影响显着,采高增大,工作面煤壁垂直应力不断向深部转移,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增大,峰值距煤壁距离增大,煤壁垂直位移量不断减小,水平位移增加,煤壁片帮的几率增加。煤层倾角增大,煤壁集中应力值和影响范围逐渐减小,其减小幅度较小,煤壁易整体向工作面倾斜下方滑移,形成大范围煤壁片帮。大倾角煤层长壁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具有频次高、范围大、分区域、蔓延性和滑冒等特征;工作面煤壁片帮除受煤体自身强度、瓦斯超限、瓦斯抽采等因素影响外,主要还受工作面煤层倾角、采高变化、支架工况、周期来压、回采工艺、仰伪斜角、工作面推进速度和采场顶板坚硬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条件下,工作面煤层倾角、采高、仰伪斜角越大,推进速度越小,工作面煤壁发生片帮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强度就越大,煤壁片帮发生频次也越高。煤壁支承压力的非对称性导致煤壁变形和内力的非对称性,工作面中上部区域(约0.66工作面斜长处)煤壁(岩梁)变形最大;煤层倾角增大煤壁变形和内力减小;工作面长度增加,煤壁变形增大、内力减小。煤壁铅直方向上变形和内力分布呈现非对称特征,其变形量最大区域在煤壁的中上部区域(0.6倍采高),该区域煤壁所受拉应力较大,是煤壁失稳的高发区域。基于新疆焦煤集团2130煤矿25221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控制工程实践,成功实施了“严控工作面“R-W-S-F”系统稳定、坚硬顶板超前松动预爆破弱化、工作面煤壁超前预加固、小仰伪斜角度工作面布置、全时动态工作面矿压监测”的煤壁片帮综合防控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大倾角大采高条件下工作面煤层片帮、顶板漏冒问题,保障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社会与技术经济效益良好。

张玉江[5](2017)在《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岩层控制理论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不变,而煤炭可采储量将难以满足未来的能源需求。历史原因导致的低回采率产生了巨大残煤资源量,仅山西省残煤储量就达数百亿吨,且多为优质煤炭资源。而我国煤炭的储采比却仅为35左右。因此,残煤复采是深挖现有储量开发潜力,保证国家能源供给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文围绕残煤资源及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岩层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即残煤资源及复合残采区概念、复合残采区底板结构稳定性、开采可行性定量判定方法、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规律及预测、覆岩破坏及矿压显现规律。得到主要结论如下:本文进行了大量调研以及残煤开采矿井踏勘。详细剖析了不同地区残煤资源量、分布及特征,对残煤开采矿井进行统计,并基于统计结果对残煤进行了归类,总结提出了复合残采区概念。统计发现,我国历史煤炭平均回采率34.5%。通过提出的残煤储量公式估算可知,全国残煤基础储量1286.1亿吨,可采储量达403亿吨,会增加我国煤炭30.1%的储采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初次回采率小于20%的优质残煤可采储量达271.6亿吨,占全部残煤可采储量的67.4%,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东部省份煤炭储采比平均增加95.9%,中西部增加51%。另外,东部产煤省残煤开采矿井占全部残煤开采矿井的65.82%。这些都表明残煤的开采对于保有储量匮乏的东部省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底板岩层结构的研究,发现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分为应力集中区、底板结构影响区、稳定区。残采工作面经过底板结构影响区时,容易发生底板失稳。根据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岩层结构处于静态、以扰动载荷为失稳诱因、受采空区环境影响的特点,建立了针对不同岩层层序的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岩层“扰动砌体梁”模型和“扰动块体梁半拱”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稳定性分析,揭示了其回转变形失稳和滑落失稳的机理,认为在岩层结构强度、块度一致的情况下,扰动载荷系数和扰动载荷分布系数达到相应的临界值时,底板岩层结构发生失稳。两种模型分别适应于岩层结构块度小于0.5的坚硬岩层和块度可以大于0.5的裂隙发育的厚硬岩层。此外,在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岩层结构扰动模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底板岩层结构稳定性”为核心的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可行性定量判定方法。通过对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规律分析及预测模型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多参数长壁采空区下沉系数分布模型,通过统计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深入探讨了地表下沉系数、最大垂直膨胀量、埋深、采高与岩层下沉系数的定量关系。定义无量纲参数(1-q0)/ε0为岩层膨胀变形系数,其决定上覆岩层的变形特征。岩层膨胀变形系数存在最大值,其范围为2.843.40,平均为3.09。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模型。分析刀柱采空区及刀柱煤柱的影响,建立了刀柱采空区及刀柱煤柱顶底板岩层的移动下沉模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重复采动条件下反映采动岩层性质变化的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下沉曲线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测验证。通过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覆岩垮落及矿压显现规律的相似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形成过程中,残煤及其附近岩层裂隙增加,整体性减弱,力学特性降低。下垮落复合残采区内侧边缘和柱采区为应力降低区,煤柱以及采空区中部为应力增高区。残煤底板受到上部煤层开采扰动影响,底板岩层结构会发生一定的下沉和旋转。保证底板岩层结构稳定性是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残煤安全回采的关键。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会使其覆岩下沉形成陡升缓降的趋势,与垂直方向上岩层下沉规律一致。上述研究为后续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岩层控制相关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白家庄煤矿的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7号煤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开采可行性判定,并根据实测和相似模拟实验结果,采用MATLAB编写程序,绘制了岩层下沉曲线。采用物探和钻探方法探测了复合残采区地质情况,老空区不富含水且7号弃煤底板岩层结构稳定。此外,确定了7号弃煤开采工作面支护阻力和“三机”配套,并提出了安全开采的相关技术建议。

徐忠和[6](2016)在《旧采残煤的资源、综采方法与矿压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及山西省优质浅埋深的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各个历史时期的旧式采煤法回采率不足20%,形成了巨大的残煤资源量,本论文围绕旧式采煤法残留煤炭资源与特征、复采方法、矿压规律和旧采残煤资源综采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旧式采煤方法是指巷道式采煤、简易房柱式采煤和刀柱式采煤方法。本文进行了大量调研,以及旧采关闭矿井的井下实际勘察和收集整理历史资料,详细剖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山西旧式采煤方法开采的100余座矿井煤层回采与残留资源的实际工程平面图,统计获得了各历史时期煤炭资源回采率和残留煤炭资源情况和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山西省旧采残煤资源量为223.75亿吨,全国的旧采残煤资源量为801亿吨;2)旧采残煤区内普遍存在有一定量的积水和积气。积水和积气存在的特点是:积水区范围以及积水量普遍不清;旧采残煤存在时间长,残煤煤体内裂隙普遍发育,残留煤体内瓦斯含量较低,小于5m3/t,煤体内瓦斯压强一般低于0.5MPa。经过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旧采残煤复采的综采方法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残煤区物理勘探先行,基本搞清楚采空区和实体煤的分布情况,以及采空区积水与积气的分布情况。2)分区处置,先将整个矿井合理分区,并用注浆方法将这些区域严格分割和封闭,然后分区处置采空区积水和积气,继而分步分区实施开采。3)采用采区和大工作面正常布局的综采技术方案,选择重型化的综采装备。论文采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对房柱式、房柱式和刀柱式混合的3个旧采残煤工作面的复采进行了大尺寸三维相似模拟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二者对比,总结分析了工作面与巷式采空区0°、20°、40°、45°、60°、90°斜交布置下煤层和顶板的拉伸与塑性破坏、垂直应力分布和位移规律。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当旧采残煤复采工作面与旧采形成的巷式采空区走向有一较大的角度斜交布置时(该角度一般取30°),均可实现残煤资源的顺利可靠回采。当斜交角度小于30°时,回采工作面架前会因矿山压力显现造成工作面前方顶板下沉及大面积的垮落,导致回采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残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开采前方的残留煤柱边缘和中部的应力大小差异较大,最大差异值可达原岩应力的23倍。文中详细介绍了作者负责实施的西曲矿2210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以不同斜交方式通过工作面前方巷道的经验,以及较详细的观测资料,数值模拟、相似模拟和工程实践均证实上述结论是正确的。本文提出的旧采残煤综采方法及其关键技术方案,由作者负责,在斜沟煤矿18107工作面面积为102960m2的残煤区复采中得以工业实施。主要工程研究工作和结论为:1)采空区积水及其处置:旧采残煤区存在大量积水,在工作面顺槽掘进期间可以大量排出,通过在掘进工作面揭露的较低标高的老空区巷道,布置专用排水设备,在工作面回采前可以基本处置完旧采残煤内的剩余积水。2)旧采残煤区揭露时,测得采空区的瓦斯浓度为0.8%3.4%,采用全负压通风系统和局部压入新鲜风流的通风方式对残煤区内的瓦斯进行稀释,顺利处置了采空区内积聚的瓦斯,达到了正常生产要求。3)本工作面设计时,工作面与旧采的巷道式采空区均呈大于30°角度斜交,在回采过程中,发现极个别交角较小的局部巷式采空区。实时地在架前采空区加强支护,因此整个回采过程中,未出现大的架前顶板垮落事故。4)残煤回采过程中进行的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观测得出,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较实体煤层回采增大1.21.65倍,工作面各支架阻力严重不均匀,工作面前方为采空区的液压支架阻力较实体煤的液压支架阻力最高可达40%。按照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揭示的规律,已进行了山西晋能集团西河煤矿旧采残煤综采复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初步设计。

路抗[7](2016)在《煤巷采后顶板极限悬顶机理与沿空留巷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煤层巷道项板采后极限悬项问题,应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验证等综合手段,研究了不同项板情况下巷道极限悬项距的数学方程,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极限悬项的影响,解释了巷道项板极限悬项机理,基于研究成果提出切项沿空留巷技术,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论文基于三种典型项板条件,通过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分别得到巷道项板采后极限悬项距的计算表达式:坚硬岩层项板巷道、深井巷道顶板分别为近距离煤层未冒通情况下冒通情况下通过灵敏度分析法,对坚硬项板情况下巷道项板悬项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塑性区宽度对悬项距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巷道宽度、极限抗拉强度、支撑强度、锚固强度、分层厚度,最后为开采深度。(2)实验确定项底板岩层力学性能指标,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分别模拟了巷内支护强度对深井巷道项板极限悬项距地影响,巷旁支护强度对近距离煤层极限悬项距的影响,煤壁强度对坚硬项板巷道极限悬项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巷内支护强度,侧向悬顶能力受到影响,当支护强度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大强度对侧向悬顶长度影响甚微。单纯的提高煤壁强度对巷道项板的侧向悬项影响较小,也不会明显改变工作面侧向与超前方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巷旁支护强度对巷道项板悬项影响较大,且存在一个影响范围,相比于无巷旁支护时悬顶长度增大约50%。(3)基于研究成果介绍了两种工程应用,给出近距离煤层切项沿空留巷巷旁合理支护阻力确定依据,并对巷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控制提出判据,提出巷道支护技术遵循的原则。明确了厚硬底板岩层采后危害,介绍了顶板稳定性控制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预裂坚硬项板的基本参数确定依据。(4)近距离煤层极限悬项距对切项沿空留巷工艺及采后巷道项板治理意义重大,工程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对项板极限悬项距的要求,灵活调整留巷巷道宽度、巷旁支撑强度、锚固强度等参数。

彭小明[8](2016)在《炮采放顶煤技术对中小煤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小煤矿中应用炮采放顶煤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采煤生产效率,在安全采煤过程中实现煤炭企业的高效率生产,为我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郭峰[9](2015)在《大倾角变角度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分析及应用》文中认为大倾角变角度工作面顶板破坏与运移规律特殊,变角段“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控制难度大。本文以枣泉煤矿大倾角变角度120210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观测、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运用已有的大倾角煤层开采理论,系统研究了大倾角变角度工作面特别是变角段处的覆岩运移规律,研究表明:大倾角变角度煤层覆岩垮落具有明显的时序性和不均匀性,以变角段为界工作面顶板的应力场分布、破坏场分布、采空区充填特征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分布均出现了不同于单一倾角煤层的规律与特点。变角段应力集中,变形程度高,采空区充填程度低、支架与顶板约束作用差,是工作面覆岩运移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大倾角变角度工作面顶板应力呈“驼峰”状非对称分布形态。上下区段的应力场在变角段出现叠加,造成变角段附近顶板应力集中,变形破坏程度高,拉伸破坏范围增大。上区段及下区段的顶板最大垂直应力随着变角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峰值位置不断向变角度处移近,加剧了整个工作面顶板应力分布的非对称性;上区段煤层倾角较小,垮落矸石沿倾斜方向的滑移充填作用不充分,下区段上部和变角段顶板破碎程度高,垮落充分,垮落矸石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区段发生滑移,呈现下区段充填压实、变角段部分充填、上区段完全充填的特征。同时上区段垮落矸石不能有效对变角段采空区进行补充,该处垮落矸石对顶板的约束作用最弱,上覆岩层运动程度加剧,失稳形式复杂化。枣泉煤矿120210工作面支架受载及稳定性特征验证了大倾角变角度工作面的覆岩运移破坏特征,基于这一特征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枣泉煤矿大倾角变角度工作面依据“上区段为高效生产的主体,下区段是实现安全的基础,变角段是上下区段转换的关键”的原则进行生产技术管理,可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郭旭东[10](2015)在《大倾角“三软”厚煤层旋转段综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软”煤层开采中出现的煤壁片帮、支架钻底、顶板冒落等重大危害,至今仍制约着“三软”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尤其是在近距离采空区下进行旋转回采时,由于回采巷道和周围开采条件的变化,导致工作面不仅片帮现象严重,而且顶板冒落现象也经常出现。本文以淮南矿业集团潘北矿12124综采工作面的旋转开采段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所研究的内容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旋采阶段的矿压特征等问题。结合工作面地质条件和机械设备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工作面实心和虚心旋采两种方法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对设备和顶板控制的影响,确定了虚心旋转开采的方法,设计了旋转开采进刀方案。并制定了工作面旋转开采时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面设备管理的方法。为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开采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二、单体液压支柱炮采放顶煤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体液压支柱炮采放顶煤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1.2.2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理论研究
        1.2.3 国内外大倾角煤层开采复合顶板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地质概况及煤岩力学参数测定
    2.1 矿井概况
        2.1.1 水文地质条件
        2.1.2 矿井地质及煤层赋存
    2.2 25213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
        2.2.1 工作面概况及煤层情况
        2.2.2 采煤方法及工艺
    2.3 25213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力学参数测定
        2.3.1 实验仪器设备
        2.3.2 岩石试样选取及加工
        2.3.3 实验过程及其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物理相似模拟实验
    3.1 实验测试系统
        3.1.1 全站仪监测设备
        3.1.2 数码摄像机
        3.1.3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3.2 夹矸厚度对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走向矿压显现规律影响
        3.2.1 煤矸互层顶板破断与垮落特征
        3.2.2 沿走向覆岩运移特征
        3.2.3 不同夹矸厚度下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3.2.4 不同夹矸厚度下支架阻力特征
    3.3 大倾角工作面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变形破断机理
        3.3.1 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破断及覆岩变形破坏特征
        3.3.2 支架反复初撑力对煤矸互层顶板的破坏
        3.3.3 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运移规律
        3.3.4 沿倾向煤矸互层顶板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数值分析
    4.1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运移规律
        4.1.1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应力分布特征
        4.1.2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位移分布特征
        4.1.3 不同倾角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塑性区分布特征
    4.2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运移规律研究
        4.2.1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应力分布特征
        4.2.2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位移分布特征
        4.2.3 不同工作面长度条件下煤矸互层顶板塑性区分布特征
    4.3 不同夹矸厚度及软弱强度对煤矸互层顶板应力的影响
        4.3.1 实验方案及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4.3.2 单一夹矸厚度条件下覆岩运移特征
        4.3.3 不同夹矸厚度下煤矸互层顶板垮落特征
        4.3.4 夹矸厚度及软弱强度对支承压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简化的大倾角工作面煤矸互层顶板失稳破断机理分析
    5.1 单一均值岩梁力学受力分析
    5.2 煤矸互层顶板复合岩梁受力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稳定性控制工程实践
    6.1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6.2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其分析
        6.2.1 沿工作面走向矿压显现规律
        6.2.2 沿工作面倾向矿压显现规律
    6.3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稳定性控制措施
        6.3.1 加强支架工作阻力的分区域控制顶板
        6.3.2 及时带压擦顶移架及浅截深护控制顶板
        6.3.3 加强超前地质探查及滑底防控控制顶板
    6.4 煤矸互层顶板工作面稳定性控制效果检验
        6.4.1 工作面支架阻力显着性提高
        6.4.2 煤矸互层顶板架前漏冒次数明显改善
        6.4.3 工作面支架倾倒次数显着性减少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莒山煤矿3#厚煤层下分层复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 工程地质条件及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2.1 井田地质特征
    2.2 3#煤层赋存特征
    2.3 矿井概况
    2.4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2.5 本章小结
3 上分层遗留煤柱载荷传递规律及老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特征
    3.1 煤柱载荷形式
    3.2 煤柱载荷在下分层的传递规律
    3.3 下分层破坏深度计算
    3.4 遗留煤柱及采空区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模拟
    3.5 本章小结
4 下分层复采方法选择及区段煤柱宽度确定
    4.1 复采工作面布置方式确定
    4.2 下分层复采方法选择
    4.3 下分层复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位置确定
    4.4 复采工作面煤柱合理宽度确定
    4.5 复采巷道支护方案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3#厚煤层下分层复采工程实践
    5.1 复203 工作面采矿地质条件
    5.2 3#煤下分层复采方案设计
    5.3 复采工作面顶板破碎带注浆加固技术
    5.4 下分层复采工作面过异常区技术
    5.5 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
    5.6 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5.7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后续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与理论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
    1.1 探索阶段 (1982—1990年)
    1.2 推广应用阶段 (1991—1995年)
    1.3 拓展阶段 (1996—2005年)
    1.4 成熟与输出阶段 (2006年—)
2 放顶煤开采的理论研究
    2.1 借鉴阶段 (1982—1997年)
    2.2 探索阶段 (1998—2005年)
    2.3 创新阶段 (2006年—)
3 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3.1 顶煤破碎机理
    3.2 散体顶煤放出规律
    3.3 支架-围岩关系
    3.4 岩层移动规律
    3.5 全煤巷道支护机理
    3.6 放顶煤开采的经济学基础
4 结语

(4)大倾角大采高长壁综采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倾角煤层长壁开采历史沿革与现状
        1.2.2 大采高综采及煤壁稳定性研究历史沿革与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特征现场观测
    2.1 工作面概况
        2.1.1 工作面地质条件
        2.1.2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2.2 工作面支架受载特征
        2.2.1 测点布置及监测方法
        2.2.2 支架载荷实测结果分析
    2.3 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2.3.1 工作面走向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2.3.2 工作面倾向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2.4 工作面煤壁片帮现场观测与分析
        2.4.1 煤壁片帮特征
        2.4.2 煤壁片帮机理
        2.4.3 煤壁片帮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大倾角大采高采场围岩活动规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3.1 实验方法及力学参数
    3.2 实验监测手段及仪器
    3.3 沿工作面走向覆岩运动与煤壁稳定性特征
    3.4 沿工作面倾向覆岩活动与煤壁稳定性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大倾角大采高采场围岩应力与位移特征数值分析
    4.1 数值计算模型建立
    4.2 不同采高条件下采场围岩运移与力学演化规律
        4.2.1 不同采高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4.2.2 不同采高条件下围岩位移分布特征
        4.2.3 不同采高条件下围岩塑性破坏特征
        4.2.4 采高与煤壁稳定性的关系
    4.3 不同倾角条件下采场围岩运移与力学演化规律
        4.3.1 不同倾角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特征
        4.3.2 不同倾角条件下围岩位移分布特征
        4.3.3 不同倾角条件下围岩塑性破坏特征
        4.3.4 不同倾角大采高煤壁受力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壁失稳机理分析
    5.1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演化机理
        5.1.1 覆岩结构演化过程与特征
        5.1.2 覆岩结构的基本形态
        5.1.3 煤壁支承压力倾向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2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壁倾向失稳分析
        5.2.1 煤壁倾向力学分析
        5.2.2 煤壁倾向变形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2.3 沿倾向不同区域支架围岩关系
    5.3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壁垂向失稳分析
        5.3.1 煤壁铅垂方向力学模型
        5.3.2 煤壁倾向失稳区域及强度条件
        5.3.3 煤壁失稳的临界载荷确定
    5.4 本章小结
6 大倾角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稳定性控制工程实践
    6.1 工程背景
    6.2 煤壁片帮防治原则
    6.3 煤壁片帮防治方法
    6.4 煤壁片帮防治措施
        6.4.1 工作面“R-W-S-F”系统稳定性控制技术措施
        6.4.2 坚硬顶板超前预爆破技术措施
        6.4.3 工作面煤壁超前预加固技术措施
        6.4.4 小仰伪斜角度工作面布置措施
        6.4.5 全时动态工作面矿压监测技术措施
        6.4.6 其它控制措施
    6.5 煤壁稳定性控制效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主要科研项目

(5)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岩层控制理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残煤复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复合残采区开采矿压与岩层控制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
        1.3.1 顶底板岩层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
        1.3.2 岩层移动下沉及预测研究现状
        1.3.3 煤层群开采覆岩破坏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残煤资源分析及复合残采区概念的提出
    2.1 残煤资源的产生及赋存特征
        2.1.1 残煤的产生原因
        2.1.2 残煤的赋存特征
    2.2 残煤储量估算及分布特征
        2.2.1 估算方法
        2.2.2 初次回采率
        2.2.3 残煤的回采率
        2.2.4 可采储量及分布特征
        2.2.5 残煤储量与当前煤炭储量的关系
        2.2.6 各省残煤可采储量
    2.3 残煤开采矿井统计及时空分布
        2.3.1 残煤开采矿井统计
        2.3.2 残煤开采矿井时空分布特征
    2.4 残煤储量及储采比增加率空间分布
    2.5 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岩层控制主要科学问题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底板岩层结构稳定性研究
    3.1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三区”划分
    3.2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岩层结构的特点及形式
        3.2.1 底板岩层结构的特点
        3.2.2 底板结构形式
    3.3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岩层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3.3.1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扰动模型的提出
        3.3.2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扰动砌体梁”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3.3.3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底板―扰动块体梁半拱‖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3.4 ―底板岩层结构稳定性”为核心的可采性判定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规律及预测模型
    4.1 单层长壁采空区岩层移动下沉模型
        4.1.1 模型建立
        4.1.2 参数确定方法及验证
        4.1.3 模型的讨论与分析
        4.1.4 实例分析
    4.2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规律研究
        4.2.1 上下垮落式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模型
        4.2.2 刀柱采空区煤柱对岩层移动下沉的影响
    4.3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预测模型
        4.3.1 预测模型的建立
        4.3.2 预测模型主要参数及岩层参数确定方法
    4.4 新柳煤矿岩层移动下沉预测应用
        4.4.1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概况
        4.4.2 岩层移动下沉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覆岩破坏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5.1 研究背景
        5.1.1 白家庄煤矿复合残采区概况
        5.1.2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围岩
    5.2 研究方案
        5.2.1 相似模拟方案
        5.2.2 数值模拟方案
    5.3 结果及讨论
        5.3.1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岩层垮落破坏
        5.3.2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底板岩层结构演化
        5.3.3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岩层移动下沉规律
        5.3.4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开采采场应力分布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
    6.1 开采可行性判定
    6.2 岩层下沉预测
    6.3 复合残采区探测
    6.4 复合残采区开采工作面―三机‖配套研究
        6.4.1 采煤机选型
        6.4.2 刮板输送机选型
        6.4.3 液压支架选型
    6.5 复合残采区安全开采的技术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博士学位论文的独创性说明

(6)旧采残煤的资源、综采方法与矿压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提出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边角煤、保护煤柱等残煤资源复采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边角煤、保护煤柱等残煤资源复采的研究现状
    1.3 旧采残煤复采中典型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与分析
        1.3.1 残煤巷式采空区围岩、矿柱稳定性研究
        1.3.2 残煤区煤体及采空区瓦斯赋存特性与放散规律
        1.3.3 老空区积水及处置的研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 残煤资源复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旧式采煤法残留煤炭资源及其特征研究
    2.1 概述
    2.2 1949年前全国旧采残煤资源分布与特征
        2.2.1 1949年前全国旧采采煤法及残煤资源分布情况
        2.2.2 1949年以前全国旧采残煤赋存特征
    2.3 1949~2008年全国旧采残煤资源分布与特征
        2.3.1 1949~2008全国旧采残煤资源分布情况
        2.3.2 1949~2008全国旧采残煤赋存特征
    2.4 1949年前山西省旧采残煤资源分布与特征
        2.4.1 山西省煤炭资源概述
        2.4.2 1949年前山西省旧采采煤法和旧采残煤资源分布情况
        2.4.3 1949年前山西省旧采残煤赋存特征
    2.5 1949~2008年山西旧采残煤资源分布与特征
        2.5.1 1949~2008年旧采采煤法和旧采残煤资源分布情况
        2.5.2 1949~2008年山西省旧采残煤赋存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采残煤资源综合机械化复采方法的提出
    3.1 旧采残煤资源复采方法及其选择原则
        3.1.1 一般矿井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3.1.2 旧采残煤资源复采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3.2 旧采残煤巷式采空区积水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3.2.1 旧采残煤巷式采空区积水的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
        3.2.2 旧采残煤采空区积水的预测与勘探方法
        3.2.3 旧采残煤采空区积水的处置
    3.3 采空区积气特征及其处理方法
    3.4 旧采残煤综采工作面布置及设备选型
        3.4.1 旧采残煤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
        3.4.2 旧采残煤复采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
    3.5 复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形成与采空区密闭
        3.5.1 复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3.5.2 巷式采空区密闭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柱与刀柱混合残煤长壁复采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
    4.1 概述
        4.1.1 相似模拟研究现状分析
        4.1.2 残煤复采相似模拟试验台介绍
    4.2 残煤复采相似模拟煤岩层系统制作
        4.2.1 西河煤矿基本概况
        4.2.2 相似材料及配比
        4.2.3 旧采残煤复采的煤岩体模拟地层制作
        4.2.4 应力测点和位移测点布置、安设和测试系统
    4.3 工作面与房柱式残煤巷式采空区斜交布置复采的试验
        4.3.1 工作面介绍
        4.3.2 复采过程中直接顶的跨落
        4.3.3 工作面完整开采过程中的顶板跨落
        4.3.4 复采过程中煤柱宏观破裂规律
        4.3.5 讨论与分析
    4.4 房柱式残煤和条带式残煤混合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
        4.4.1 工作面介绍
        4.4.2 工作面应力点布置
        4.4.3 工作面位移点布置
        4.4.4 第一工作面复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
        4.4.5 第二工作面复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残煤复采矿压及显现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模型简化、离散等数值模拟方法
    5.3 各种工作面与旧采巷道交叉布置的顶板破坏区分布
        5.3.1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0°交叉布置的煤层与顶板破坏区分布
        5.3.2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20°交叉布置的煤层与顶板破坏区分布
        5.3.3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30°交叉布置的煤层与顶板破坏区分布
        5.3.4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45°交叉布置的煤层与顶板破坏区分布
        5.3.5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60°交叉布置的煤层与顶板破坏区分布
        5.3.6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90°交叉布置的煤层与顶板破坏区分布
    5.4 工作面与旧采巷道各种交叉布置的顶底板应力分布
        5.4.1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0°交叉布置煤层及顶底板应力分布
        5.4.2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20°交叉布置煤层及顶底板应力分布
        5.4.3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30°交叉布置煤层及顶底板应力分布
        5.4.4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45°交叉布置煤层及顶底板应力分布
        5.4.5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60°交叉布置煤层及顶底板应力分布
        5.4.6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90°交叉布置煤层及顶底板应力分布
    5.5 各种工作面与旧采巷道交叉布置的顶底板变形分布
        5.5.1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0°交叉残煤开采顶底板位移规律
        5.5.2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20°交叉残煤开采顶底板位移规律
        5.5.3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30°交叉残煤开采顶底板位移规律
        5.5.4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45°交叉残煤开采顶底板位移规律
        5.5.5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60°交叉残煤开采顶底板位移规律
        5.5.6 工作面与旧采巷式采空区 90°交叉残煤开采顶底板位移规律
    5.6 西曲矿22102工作面过空巷矿压规律及对策
        5.6.1 西曲矿22102工作面地质概况
        5.6.2 西曲矿22102工作面巷道布置
        5.6.3 工作面主要设备及过空巷措施
        5.6.4 西曲矿采场通过空巷矿压规律小结
    5.7 结果讨论与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旧采残煤复采综采方法的工程实施
    6.1 概述
    6.2 斜沟煤矿旧采残煤复采工作面综采方法与工程实施
        6.2.1 矿井概况
        6.2.2 斜沟矿18107旧采残煤复采工作面地质等概况
        6.2.3 斜沟矿18107旧采残煤复采工作面综采方法设计
        6.2.4 斜沟矿18107旧采残煤复采工作面实施情况
        6.2.5 斜沟煤矿旧采残煤复采综采工作面实施总结
    6.3 西河煤矿旧采残煤复采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
        6.3.1 西河煤矿概况及其旧采残煤赋存情况
        6.3.2 旧采残煤赋存及资源
        6.3.3 旧采巷式采空区煤层顶底板及积水、积气情况
        6.3.4 旧采残煤资源复采设计方案
        6.3.5 复采工作面新掘巷道过异常区控制技术
        6.3.6 西河煤矿旧采残煤复采工作面开采设计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今后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论文的独创性说明

(7)煤巷采后顶板极限悬顶机理与沿空留巷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煤巷顶板采后极限悬顶距离研究
    2.1 煤巷采后采空区悬顶现状
    2.2 煤巷采后顶板侧向破断力学模型
    2.3 典型顶板条件下煤巷顶板侧向悬顶距求解
    2.4 不同变量对极限悬顶距的敏感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煤巷顶板采后极限悬顶机理数值分析
    3.1 巷内支护强度对悬顶范围影响
    3.2 巷旁支护强度对悬顶影响规律研究
    3.3 煤壁强度对巷道悬顶特征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厚硬顶板稳定性控制与沿空留巷关键因素
    4.1 厚硬顶板稳定控制技术
    4.2 切顶沿空留巷巷旁作用机制及参数确定
    4.3 本章小结
5 工业性试验
    5.1 采矿工程地质概况
    5.2 巷道顶板悬顶距计算
    5.3 沿空留巷全过程支护方案与参数设计
    5.4 矿压观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炮采放顶煤技术对中小煤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面基本概况
2 工作面支护与回采作业
3 炮采放顶煤技术对中小煤矿的影响
    3. 1 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
    3. 2 改善矿井作业环境,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3. 3 扩大矿井生产规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9)大倾角变角度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对大倾角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大倾角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1.2.2 国外大倾角开采方法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大倾角及变角度煤层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大倾角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动态
        1.3.2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开采覆岩运移相似模拟研究
    2.1 相似模拟实验构建
        2.1.1 工程地质条件
        2.1.2 模拟实验目的
        2.1.3 实验模型设计
        2.1.4 材料配比确定
        2.1.5 模型开采方案
    2.2 覆岩走向破断运移规律
        2.2.1 走向开采覆岩运移
        2.2.2 上覆岩层数据分析
        2.2.3 支架载荷特征分析
        2.2.4 支承压力特征分析
        2.2.5 结果分析
    2.3 覆岩倾向破断运移规律
        2.3.1 倾向开采覆岩运移
        2.3.2 上覆岩层数据分析
        2.3.3 支架载荷特征分析
        2.3.4 支承压力特征分析
        2.3.5 结果分析
    2.4 小结
3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开采覆言运移及应力演化数值模拟研究
    3.1 数值计算模型的确立
        3.1.1 数值计算基本参数
        3.1.2 数值计算模型
    3.2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3.2.1 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采场倾向位移及力学特征
        3.2.2 不同煤层倾角条件下采场走向位移及力学特征
        3.2.3 沿倾向采场围岩应力演化特征
    3.3 小结
4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开采覆岩空间结构分析
    4.1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采场顶板走向破坏结构特征
        4.1.1 走向覆岩力学特征
        4.1.2 走向覆岩运移特征
        4.1.3 走向覆岩垮落特征
    4.2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采场顶板倾向破坏结构特征
        4.2.1 倾向覆岩力学特征
        4.2.2 顶板倾向应力模型
        4.2.3 倾向覆岩运移特征
        4.2.4 倾向覆岩垮落充填特征
        4.2.5 倾向覆岩垮落结构特征
    4.3 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覆岩空间结构
        4.3.1 三维覆岩力学特征
        4.3.2 三维覆岩垮落特征
    4.4 小结
5 大倾角变角度煤层综放开采支架适应性分析
    5.1 大倾角变角度工作面基本情况
        5.1.1 工作面概况
        5.1.2 工作面支架布置方式
        5.1.3 工作面倾角变化情况
        5.1.4 工作面支架的选型
        5.1.5 工作面支架的支护方式
    5.2 变角度煤层支架稳定性关键技术
        5.2.1 支架空载稳定性分析
        5.2.2 支架加载稳定性分析
        5.2.3 支架在变角段稳定性分析
    5.3 支架的承载性与适应性分析
        5.3.1 支架工作面承载特征
        5.3.2 支架支护阻力适应性分析
        5.3.3 支架防护措施
    5.4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大倾角“三软”厚煤层旋转段综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倾角煤层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三软厚煤层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旋转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俯斜开采国内外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关键技术路线
2 采场围岩地质力学评估与开采技术难点分析
    2.1 工作面地质特征
        2.1.1 开采区域概况
        2.1.2 地质构造情况
        2.1.3 水文地质情况
    2.2 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试分析
        2.2.1 取芯概况
        2.2.2 实验结果
    2.3 12124工作面坑透实验分析
    2.4 12124工作面三机配套设备
    2.5 小结
3 大倾角“三软”条件下上煤层开采对下覆煤层的影响
    3.1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3.1.1 模拟软件的介绍
        3.1.2 数值模拟模型设计
    3.2 上煤层开采后采场围岩力学特征分析
        3.2.1 12125工作面回采平衡后采场围岩应力与变形特征
        3.2.2 12125工作面开挖平衡后采场围岩位移场特征分析
    3.3 旋采段矿压特征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3.3.1 12124工作面回采至旋采拐点过程中采场垂直应力分布云图
        3.3.2 12124工作面旋采过程中的三维应力场特征图
        3.3.3 12124工作面旋转综采煤层内垂直位移分布规律
    3.4 小结
4 旋采段综采工艺分析
    4.1 旋转综采设计分析
        4.1.1 旋转中心的确定
        4.1.2 调斜方案的确定
        4.1.3 方案的选择
        4.1.4. 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4.2 旋采段操作流程
        4.2.1 旋采前准备
        4.2.2 旋采期间
        4.2.3 旋采后
        4.2.4 工作面设备管理
    4.3 小结
5 工作面矿压特征及控制措施
    5.1 开采控制技术措施
    5.2 矿压显现监测及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单体液压支柱炮采放顶煤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倾角煤层长壁采场煤矸互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D]. 刘旺海.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莒山煤矿3#厚煤层下分层复采技术研究[D]. 贺子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3]我国放顶煤开采的工程实践与理论进展[J]. 王家臣. 煤炭学报, 2018(01)
  • [4]大倾角大采高长壁综采工作面煤壁稳定性研究与应用[D]. 刘孔智. 西安科技大学, 2017(12)
  • [5]下垮落式复合残采区中部整层弃煤开采岩层控制理论基础研究[D]. 张玉江.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6]旧采残煤的资源、综采方法与矿压规律研究[D]. 徐忠和.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7]煤巷采后顶板极限悬顶机理与沿空留巷应用研究[D]. 路抗.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8]炮采放顶煤技术对中小煤矿的影响[J]. 彭小明.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Z2)
  • [9]大倾角变角度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规律分析及应用[D]. 郭峰.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10]大倾角“三软”厚煤层旋转段综采工艺研究[D]. 郭旭东.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单支液压支柱炮采顶煤放顶技术在大庄矿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