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

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

一、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仕霖[1](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增强,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雨洪引发的灾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雨洪数值模型作为研究城市雨洪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及城市内涝灾害预测预警能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在城市雨洪模型和软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能够进行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的软件还不多,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更是微乎其微。基于云平台的水利数值模拟系统已经崭露头角,然而它们大多是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模式下开发搭建的,这些研究都没有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没能体现出云计算的优势以及云服务、云共享的概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借助于HTML5、WebGL、云计算等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开发了一套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下的、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简述如下:(1)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城市地表汇流模拟的二维浅水方程高分辨率数值模型以及适用于城市复杂河网、排水管网水流模拟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深入研究了模型之间的耦合机制,实现了模型的侧向耦合以及垂向耦合。建立了考虑降雨、地表径流、排水管网、下渗与截留共同作用下,更加完整的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实现了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通过一系列的算例模拟,证明模型是可靠的。(2)利用HTML5、JavaScript、WebGL等技术,从三维视角出发,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流场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在浏览器中展示多要素同步叠加的流场细节。提出了一种利用WebVR技术展示水动力模型计算结果的新方法,设计并研发了流场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提出了利用纹理样式化粒子代替三维球体的方法,优化了浏览器渲染流场的性能。以瓯江河口的流场三维可视化为例,证明了研究成果具有工程实用价值。(3)根据前端工程化的思想,基于开源生态社区,提出了基于Vue的三维WebGIS解决方案。以城市雨洪模型和流场可视化成果为基础,研发了 B/S架构下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无需安装软件,借助于浏览器就能够完成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的全部过程。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自动化建模、远程计算、流场可视化等方面详细展示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模型模拟结果以及系统可视化效果两个角度证明了系统能够有效应用于城市雨洪的实际工程中。

张晶[2](2020)在《基于节点降采样的低能耗LoRa解码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焦点。LPWAN(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远距离传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中,LoRa(Long Range,LoRa)网络以其完善的网络协议、非授权的频段备受关注。LoRa节点主要依靠较低占空比和较低发射功率来实现低功耗这一优势。然而通过实际部署和研究的结果发现,为了满足通信需要而提高占空比、为了保证传输成功率而增大发射功率、需要实现如时间同步等特殊网络协议的LoRa网络都伴随着节点能耗上升的问题,在这些网络中即使仔细地调整LoRa网络中的各种参数,节点的生存周期也最高仅达三年左右,与预期的十年相差甚远。为了降低LoRa节点能耗,延长节点生存周期,本文提出D-S LoRa(Downsample LoRa,D-S LoRa)解码系统,可以在大幅降低LoRa节点采样率的情况下实现LoRa数据包的解码,从而有效降低LoRa节点的能耗。本文创新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LoRa节点解码时能耗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基于节点降采样的低能耗LoRa解码系统(简称D-S LoRa)。设计了滑动窗口和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LoRa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准确识别降采样时的LoRa数据包开始位置的检测。在频域特征的基础上,使用bp神经网络对降采样信号进行分类,实现降采样LoRa数据包的解码。由于采用降采样策略和有效的信号检测与解码方法,因此D-S LoRa系统可以容忍更低信噪比,能大大提高节点传输成功率,降低节点能耗。(2)针对降采样LoRa解码系统在动态信噪比环境中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D-S LoRa系统能量估计模型和节点采样率随环境信噪比调整的动态参数调整模型。所设计的能量估计模型可以支持LoRa WAN协议中的A,B,C类访问模式,通过能量估计模型可知:D-S LoRa系统在A类访问模式最高可将节点能耗降低约80%,B类访问模式最高可将节点能耗降低约75%左右,C类访问模式最高可将节点能耗降低约98%左右。所提出的动态参数调整模型可以对节点的采样率进行自适应调整,通过选择最优的降采样倍数将D-S LoRa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提高近60%。

汪耀[3](2020)在《面向Web的MBD模型显示浏览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MBD(Model Based Definition)技术的发展,三维CAD标注模型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基于MBD的三维CAD系统的应用直接促使工业时代进入了新的领域。但针对三维CAD标注模型的显示浏览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CAD模型格式多样缺乏统一标准;模型显示需安装特定的大型三维CAD软件;模型的数据量庞大不利于网络传输、交流共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综合研究分析异构CAD模型格式,设计并开发了面向Web浏览器环境的MBD模型显示浏览系统,为MBD模型的显示浏览、交流共享提供了基础。具体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框架设计。首先对三维模型Web显示技术进行简述;然后详细分析了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最后设计出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系统的结构框架。(2)研究MBD模型的格式转换处理方法。为解决面向Web的异构MBD模型格式显示问题,分别对几何模型信息和三维标注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提出MBD模型的格式转换方法。首先提取模型标注信息,选择OBJ网格模型格式作为模型原始数据格式;然后针对模型几何信息数据进行优化,在OBJ文件数据规范化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半边折叠的三维模型简化算法;最后对模型文件数据进行整合,得到便于浏览器识别、网络传输和Web显示的JSON格式模型文件。(3)研究Web环境下MBD模型的交互浏览方法。首先分析用户使用平台的多样化问题,通过HTTP协议进行用户平台识别,采用相应事件监控的方式实现模型旋转、平移和缩放交互;然后针对三维标注在三维空间显示时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标注信息的实时显示算法,利用变换矩阵来保证三维标注实现显示的准确性;最后为解决标注信息的干涉重叠问题,研究标注的可读性变化与其在屏幕上的投影面积之间存在的关系,提出标注信息因投影面积过小而不具备可读性的三维标注隐藏显示方法,并设计标注信息的分组显示方法以降低三维标注的显示干扰。(4)开发Web环境下MBD模型的显示浏览系统。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一款支持Web浏览器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的软件,验证了上述方案的可行性。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翁钧朋[5](2019)在《三维CT图像中肺结节自动检测预处理算法的并行化研究》文中认为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远超其他各种癌症,已成为人类安全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及早发现肺癌患者并进行治疗能够极大地提高其生存率。肺结节作为肺部常见的病变之一,通常是作为肺癌的早期表现形式出现的。因此,检测肺结节对于肺癌的早期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为了帮助门诊医师降低工作量、提高诊断精度,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系统被引入了治疗机构。为了能够降低CAD系统的整体计算耗时,提高CAD系统的实用性,本文对肺结节自动检测系统中的预处理相关的步骤进行了并行化的研究。本文从数据和指令两个维度,对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进行了并行化。首先提出的是基于静态数据分组的并行化架构,将3D肺部CT图像以图像切片的形式进行分组,将分组过后的数据并行化处理。接着提出了基于流水线的并行化架构,将相互独立的步骤分发至各自的处理单元中,以流水线的方式并行执行预处理操作。最后提出的是基于总线的并行化架构,在流水线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单元,将计算任务动态分发给各个执行单元。本文最后对三种架构进行了仿真实验以比较其性能。实验数据来自LUNA16公共数据库,使用的预处理步骤包含提取前景、分割肺实质、修补肺实质、提取候选结节。实验包括两组,分别是基于消息队列的在本地环境下的实验,以及Docker容器技术的模拟网络环境下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地环境下,基于静态数据分组和基于总线的并行化架构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计算资源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而基于流水线的并行化架构并不适合用于肺结节自动检测系统的预处理。在网络环境下,基于静态分组的并行化架构表现最好,基于流水线的并行化架构表现受到网络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小,基于总线的并行化在网络环境下速度劣化得最严重。最终得出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基于静态数据分组的并行化架构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而在数据分布不均匀、执行单元间通讯速度足够快的情况下,基于总线的并行化架构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邵艳玲[6](2019)在《边缘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终端接入数目和种类日益增加,越来越复杂的物联网应用难以被实时高效的处理已成为制约其业务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由于物联网(Io T)在一些应用领域,比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超高清视频直播以及智能制造等提出了复杂、多样、实时等新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的物联网终端设备存在处理能力不足且电池容量有限等缺点,难以为复杂多样的物联网应用提供实时处理。边缘计算服务的出现,为这些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地数据处理能力、减少数据传输时延、降低设备成本。如何在靠近物或数据产生源头的网络边缘侧为复杂多样的物联网业务提供最优或较优的资源分配策略与部署方案,是边缘计算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鉴于计算卸载、资源分配、缓存内容放置以及边缘服务器部署是实现本地化数据处理以及资源配置的基础,其执行效率和执行成本将直接影响边缘计算系统的整体性能。因此,针对物联网应用时延敏感性强、计算密集度高以及“终端-边缘-云”三层资源的异构性等特点,为了提升系统性能、服务质量(Qo S)和用户体验,本文围绕计算卸载、资源分配、缓存内容放置以及边缘服务器部署,从多角度研究边缘计算环境下面向复杂物联网业务的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主要研究工作及学术贡献如下:(1)研究了边缘计算环境下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策略目前用户设备处理能力和电池电量有限,利用计算卸载技术可将计算密集度高的物联网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服务器或者远程的云数据中心。如何扩展用户终端的处理能力,满足物联网应用实时需求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边缘计算环境下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考虑物联网应用组件的行为特征属性和边缘计算环境下“终端-边缘-云”资源的特征,分别用查询图和数据标签图进行描述。根据组件间的隶属度来确定聚类关系,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对多组件应用合理划分,然后综合考虑应用时延和用户设备能耗,分别计算应用组件卸载到本地、边缘或者远程云节点的综合代价,分析用户位置和边缘计算环境中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上下文信息,当达到卸载条件时,采用基于动态子图匹配算法进行多组件应用计算卸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卸载策略降低了用户设备能耗和服务交付时延,提升了应用的执行效率。(2)提出了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动态分配方法在用户设备能耗和边缘服务器性能等多因素约束下,如何合理利用云、边缘服务器以及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多层异构资源,在满足应用实时性要求的同时最小化能耗成本是边缘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能耗感知的“边缘-云”多层异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首先利用加权维诺图确定边缘服务器的服务区域,采用AR(p)模型滚动预测边缘服务器任务负载量,根据任务负载对资源的需求选择资源提供方。然后根据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资源能耗成本,把“边缘-云”可重配置资源平滑分配问题转化为多维背包问题。通过能耗成本感知的贪心算法和动态节点管理策略,最终求得在满足用户低延迟需求的同时系统能耗成本最小的资源公平分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能耗和SLA违规方面,所提出的方法优于Always On和Auto Scale等算法。(3)设计了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算法边缘计算环境中单个边缘服务器存储能力有限,层次式缓存机制导致延迟较长并浪费存储空间,只考虑单个因素的内容放置策略会导致缓存价值降低和带宽消耗代价增加。本文设计了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算法。采用分布式协作缓存架构,首先确定边缘服务器覆盖范围内的用户集合,然后利用缓存服务节点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内容流行度和缓存内容大小,计算数据访问延迟代价。本文将访问延迟代价最小化问题建模为0-1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利用元启发式伊藤算法设计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的缓存内容放置算法对比,本文所提出缓存内容放置策略ECCDP_IT?能有效的搜索流行度高的数据最优的放置位置,提高了缓存命中率,降低了主干网络传输流量,从而实现用户访问数据的低延迟需求。(4)建议了成本感知的边缘服务器优化部署方法如何为边缘服务器选址并确定该位置服务器数量以实现低延迟应用需求和节点利用率均衡是边缘服务器部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建议了成本感知的边缘服务器优化部署方法。利用用户关联矩阵和资源分配矩阵,计算资源分配比率;通过资源分配比率、区域平均负载以及边缘位置之间的访问延迟,计算区域请求总延迟。最后建立基于服务器部署代价和请求总延迟代价的最小化目标函数,并把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规约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Benders分解算法求出边缘服务器部署的位置和数量。仿真结果表明:基于Benders分解的边缘服务器部署优化策略能在保障整体边缘服务器部署成本较低的同时,实现降低用户访问延迟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之间的均衡优化的目标。

罗京伟[7](2018)在《采掘运装备典型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掘运装备是煤矿开采工作中的关键装备,由采煤机、提升机、刮板输送机和掘进机四种机型组成。采掘运装备的构造复杂,每一个机型都是由非常多的零部件构成,如果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出现了零部件的损坏,致使采掘运装备无法正常运行,会严重影响煤矿开采工作的进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几乎是是美国的20倍,说明我国的煤矿机械还不够先进,还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对采掘运装备零部件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保证了采掘运装备本身的可靠性和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设计人员使用传统的方法对产品模型进行设计时,如果哪一个步骤出了错误或者需要改变模型的形状,就需要按照原来的过程,根据新的尺寸参数对产品模型重新设计一次,过多的重复性工作耗费了工程设计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参数化设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产品设计中,使用参数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更该模型的目的。近些年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运用CAD软件的建模技术进行产品的设计,使得各个地域的用户都能够在线合作,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基于对国内外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设计研究动态的分析,总结了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设计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把CAD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是未来CAD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课题以ANSYS软件为基础,把ANSYS的参数化建模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开发了网络环境下的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通过对比网络系统的工作模式,选择了以B/S模式为基础来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在ASP.NET平台下,以Visual Studio2010为开发工具,使用HTML技术编写了系统的前端页面,并对网页进行了布局设计;以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工具,用于系统存取数据资源;用APDL语言编写采掘运装备零部件的参数化建模命令流,使用C#语言编写系统的后台代码,实现对ANSYS软件的调用。本课题还以CAD功能强大的UG软件为基础,使用UG的二次开发工具UG/OPEN对采掘运装备零部件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开发了基于UG环境的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使用了UG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UG/OPEN GRIP、UG/OPEN API、UG/OPEN MenuScript以及UG/OPEN UIStyle编写了系统菜单脚本文件,设计了零部件对话框界面,使用C++语言编写了功能代码,并在UG中创建了零部件三维模型模板,开发了四种机型的参数化CAD系统。本文对系统进行了各种测试,实例证明系统完成了预定的功能要求,并且界面简单,适宜大多数用户使用。本课题开发的系统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多数企业人员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差距,减少了不必要的企业投资,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在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同时还把Web技术应用到了系统的开发中,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参数化设计系统平台,为以后设计人员针对其他对象开发网络环境下的CAD/CAE系统提供了借鉴。

张娜娜[8](2017)在《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与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矿井提升机的研发多以传统的解析法为主,计算主轴装置的强度与刚度情况,存在工作强度大、研发周期长等弊端。数值法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快速、准确地得出主轴装置的应力分布以及变形趋势等。然而中小制造企业受资金、技术以及科研人员的限制,CAE技术未能得到普遍应用。将Web技术和CAE分析相结合,可以为矿井提升机的现代设计分析提供了方向。因此,基于ASP.NET、Web与APDL技术,采用VB.NET语言,开发了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设计人员工作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特色如下:(1)通过对基于网络的CAE分析技术的研究,结合提升机制造企业的需求,提出了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和技术路线图,确定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开发环境。对系统所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说明,并对采用的CAE分析方法进行阐述。(2)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的建设方案,利用模型的导入、ANSYS的远程调用以及APDL文件的编写实现远程CAE分析。(3)提出CAE分析系统资源共享解决方案,基于ADO.NET、数据库技术建立提升机知识资源库,实现用户对零部件信息、分析结果和设计资料的实时查询和浏览功能。(4)对CAE分析系统设计测试方案,通过黑盒和白盒测试方法,对系统进行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最终建立的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功能完整,可以实现主轴装置的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并且能够提供结果查询、文献查询与系统帮助等功能。系统可以弥补提升机主轴装置的知识碎片化的短板,实现设计资源的信息共享。该系统已被成功应用于某提升机制造企业,为快速开发新产品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得到了设计人员的良好反响,可以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同时,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以为其他实体开发基于CAE软件的Web应用系统提供借鉴,提供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服务。

申志超,王强强,谢卫[9](2009)在《CAD标准是规范勘察设计企业协同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我国目前勘察设计企业的设计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基于网络化的CAD协同设计面临的基础性问题,提出了CAD标准是规范勘察设计企业协同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的观点,同时介绍了本企业在CAD标准编制、实施以及不断修编和完善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根据积累的经验,介绍了设计企业在CAD规范编制过程中所应注意的内容分类方法与实施步骤。对一般设计企业在设计活动中的规范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南风强[10](2008)在《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由一个企业独自完成发展到具有互补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装配作为联系产品的设计和后续工艺规划的纽带,它涉及人员多,影响面广。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技术可以使地理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设计、工艺以及制造人员参与到产品装配设计、验证过程中来,通过构造跨地域、跨时间的产品装配的数字虚拟仿真与实验空间,使产品的装配活动在计算机内进行虚拟实物复现,可以进行装配过程仿真、装配序列规划、装配公差分析、产品的可装配性验证等分析,为异地协作的不同领域的工程师进行装配设计、规划和分析提供工具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背景,阐述了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技术的意义。针对网络协同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一个具有可重构、可重用、可扩展、支持多学科人员在网上开展异地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及组成结构,给出网络环境下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工作流程。对产品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在研究零件特征的公差信息表示基础上,提出了面向装配精度的产品层次装配模型。该模型分为层次关系层、关联关系层、特征信息层、特征元素层和三角面片层五层,通过建立层内各元素的关系链和层间信息的映射实现产品装配信息的有机结合。研究了CAD零件信息与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信息转换方法,给出了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中产品装配尺寸链的自动寻找和公差分析方法。针对产品装配过程的多样性、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可重构的具有层次结构的数字化预装配环境模型,该模型分为设备层、中间层、零件层三层。对装配环境信息进行分类,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表达方法,利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了产品的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给出了环境中虚拟工装设备模型的数据结构、环境的配置结构,解决了物体的运动仿真、碰撞干涉检测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下产品装配方案综合评价方法。针对产品装配设计与规划活动所涉及到的产品设计(装配设计)、制造(装配工艺)、服务(装配维修)和环境(无污染、易回收)等诸多环节,利用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从动态装配过程和静态装配环境两个方面对影响装配的众多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类,建立了产品装配质量、时间、成本、维修、环境影响模型,给出各评价指标隶属函数和权重的确定方法,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产品装配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给出了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建模方法,研究了系统运行中的协同技术。针对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的特点,提出了可重组的多Agent协同装配动态组织结构,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对组成系统的各智能Agent进行了行为建模,分析了各Agent之间的交互联系。构建了装配动态组织模型和协同装配过程模型,解决了多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实时性等实现技术,给出网络环境下产品数字化预装配流程。依据本文提出的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理论,采用基于组件的程序设计方法开发了一个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e-DPAS(e-Digital Pre-Assembly System),并以ⅩⅩⅩⅩ装备的传动系统为对象进行协同装配设计与工艺规划的应用验证。

二、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极端降雨与城市化进程
        1.1.2 城市雨洪灾害频发
        1.1.3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
        1.2.2 基于Web的流场三维可视化
        1.2.3 云平台技术
    1.3 问题的提出
        1.3.1 城市雨洪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
        1.3.2 流场可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论文组织结构
2 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构建与验证
    2.1 引言
    2.2 地表水流模型
        2.2.1 控制方程
        2.2.2 有限体积法离散
        2.2.3 数值通量计算
        2.2.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2.2.5 降雨、入渗源项
        2.2.6 源项处理
        2.2.7 时间积分
        2.2.8 干湿界面处理与边界条件
    2.3 管网—河网水流模型
        2.3.1 基本方程
        2.3.2 Preissmann窄缝方法
        2.3.3 有限体积法离散
        2.3.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2.3.5 边界条件
        2.3.6 稳定性条件
    2.4 模型耦合
        2.4.1 地表与排水管网耦合
        2.4.2 地表与河网耦合
    2.5 模型验证
        2.5.1 树状河网算例
        2.5.2 环状河网算例
        2.5.3 有压管网恒定流
        2.5.4 管道水击算例
        2.5.5 明满流过渡
        2.5.6 90°弯道溃坝水流
        2.5.7 地表水流向管网
        2.5.8 溃坝洪水流经管网区
        2.5.9 城市地区排水管溢流
        2.5.10 河道—蓄滞洪区侧向耦合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WebGL和WebVR的流场可视化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关键技术介绍
        3.2.1 HTML5
        3.2.2 JavaScript
        3.2.3 WebGL
        3.2.4 WebVR
    3.3 三维虚拟现实场景的建立
        3.3.1 建立场景的方法
        3.3.2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3.3.3 剖面绘制
        3.3.4 示踪球及迹线表达
        3.3.5 矢量场可视化
    3.4 案例研究
        3.4.1 案例介绍
        3.4.2 案例研究结果
    3.5 性能优化
    3.6 工程应用
    3.7 本章小结
4 B/S架构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设计、实现及云端部署
    4.1 引言
    4.2 前端技术方案
        4.2.1 前后端分离技术
        4.2.2 MVVM开发模式
    4.3 前端开发框架
        4.3.1 框架与库的区别
        4.3.2 前端框架的发展
        4.3.3 前端框架的选择
    4.4 基于Vue.js的三维WebGIS开发
        4.4.1 前端工程化
        4.4.2 WebGIS功能
        4.4.3 前端技术集成方案
    4.5 系统分析与设计
        4.5.1 系统总体架构(B/S架构)
        4.5.2 系统功能设计
        4.5.3 数据库设计
    4.6 系统实现
        4.6.1 开发环境
        4.6.2 用户界面设计
        4.6.3 移动端适配
        4.6.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4.7 云平台技术的应用
        4.7.1 云服务器的选择
        4.7.2 云服务器的申请
        4.7.3 系统部署
    4.8 本章小结
5 系统在成都市城市雨洪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概况
        5.2.1 计算范围
        5.2.2 地形地貌
        5.2.3 流域水系
        5.2.4 排水管网
        5.2.5 水文气象
    5.3 自动化建模
        5.3.1 流域模型建立
        5.3.2 多维模型建立
        5.3.3 模型耦合
        5.3.4 降雨资料设置
    5.4 远程计算
    5.5 可视化展示
    5.6 结果分析
        5.6.1 模型验证
        5.6.2 可视化对比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节点降采样的低能耗LoRa解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优化参数降低网络能耗
        1.2.2 调整硬件模块降低网络能耗
    1.3 研究内容及贡献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LoRa技术及信号处理的相关理论
    2.1 LoRa相关概念
        2.1.1 LoRa网络层
        2.1.2 LoRa物理层
    2.2 信号处理相关技术分析
        2.2.1 脉冲压缩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2.2.2 机器学习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降采样LoRa解码系统的研究
    3.1 D-S LoRa系统概述
        3.1.1 LoRa节点降采样方法的引入
        3.1.2 D-S LoRa系统概述
    3.2 降采样LoRa数据包检测算法
        3.2.1 TSW数据包检测算法
        3.2.2 PCSW数据包检测算法
        3.2.3 降采样LoRa数据包检测算法复杂度分析
    3.3 降采样LoRa数据包解码方法
        3.3.1 频带混叠对解码的影响
        3.3.2 利用分类算法解码数据包
        3.3.3 bp神经网络解码chirp信号性能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S LoRa动态参数调整模型
    4.1 动态参数调整的意义
    4.2 LoRa节点能量消耗分析
    4.3 D-S LoRa系统能量消耗模型设计
        4.3.1 A类能量消耗模型
        4.3.2 B类能量消耗模型
        4.3.3 C类能量消耗模型
    4.4 动态参数调整模型设计
        4.4.1 动态信噪比对D-S LoRa系统的影响
        4.4.2 动态参数调整模型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评估
    5.1 实验设置
    5.2 TSW数据包检测算法性能分析
        5.2.1 TSW算法性能评估
        5.2.2 TSW算法与其他数据包检测算法识别准确率对比
        5.2.3 真实环境下TSW算法性能评估
    5.3 PCSW数据包检测算法性能分析
        5.3.1 PCSW算法性能评估
        5.3.2 不同数据包检测算法识别准确率对比
        5.3.3 真实环境下PCSW算法性能评估
    5.4 chirp信号解码方法评估
        5.4.1 真实环境下chirp解码准确率评估
        5.4.2 参数选择对chirp解码准确率的影响
    5.5 D-S LoRa系统性能测试
        5.5.1 D-S LoRa系统延迟分析
        5.5.2 D-S LoRa系统传输速率分析
        5.5.3 不同距离下D-S LoRa系统解码准确率
        5.5.4 不同节点参数设置时D-S LoRa系统吞吐分析
        5.5.5 在多节点LoRa网络中D-S LoRa系统性能分析
    5.6 D-S LoRa系统能耗分析
        5.6.1 使用TSW方法的D-S LoRa系统能耗分析
        5.6.2 使用PCSW方法的D-S LoRa系统能耗分析
        5.6.3 使用最优参数调整模型能耗分析
    5.7 本章总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面向Web的MBD模型显示浏览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0 课题来源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三维 CAD 模型 Web 显示研究
        1.2.2 基于 Web GL 的 MBD 模型显示研究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系统设计
    2.1 三维模型Web显示技术Web GL
        2.1.1 Web GL技术
        2.1.2 支持Web GL的浏览器
    2.2 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需求分析
        2.2.1 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过程分析
        2.2.2 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问题分析
    2.3 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系统设计
        2.3.1 系统整体概述
        2.3.2 系统框架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BD模型的格式转换处理
    3.1 MBD模型的格式转换处理流程
        3.1.1 三维CAD模型格式分析
        3.1.2 MBD模型的格式转换流程
    3.2 基于MBD模型的三维标注信息提取
        3.2.1 三维标注信息表达形式
        3.2.2 三维标注信息的提取方法
    3.3 三维模型的格式转换和数据简化算法
        3.3.1 三维模型Web显示数据格式
        3.3.2 三维模型的格式转换优化流程
        3.3.3 三维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3.3.4 基于半边折叠的三维模型简化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Web环境下MBD模型的交互浏览
    4.1 基于Web GL的三维模型Web显示
        4.1.1 三维模型Web显示实现
        4.1.2 Web环境下三维模型的交互浏览方法
    4.2 Web环境下三维标注的实时显示
        4.2.1 Web环境下三维标注的重绘
        4.2.2 Web环境下三维标注的实时显示算法
    4.3 Web环境下三维标注的交互式浏览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Web环境下MBD模型显示浏览系统开发
    5.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
        5.1.1 系统开发工具
        5.1.2 系统运行环境
    5.2 系统开发架构与功能划分
        5.2.1 显示浏览系统开发架构
        5.2.2 系统功能模块
    5.3 系统主要界面及模型显示交互实例
        5.3.1 系统主要界面实例
        5.3.2 Web环境下三维模型显示实例
        5.3.3 三维标注分组显示浏览实例
        5.3.4 可读性差的三维标注隐藏模式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 软件着作权证书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三维CT图像中肺结节自动检测预处理算法的并行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1.1 肺结节检测
        1.1.2 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1.1.3 图像处理并行化架构
    1.2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研究
    2.1 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
        2.1.1 采集子系统
        2.1.1.1 公共医学图像数据库
        2.1.1.2 医疗图像格式
        2.1.2 预处理
        2.1.3 分割肺实质
        2.1.4 结节检测
    2.2 肺结节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现状
    2.3 图像处理并行化的研究现状
        2.3.1 集群计算
        2.3.2 图像处理并行化的基本形式
        2.3.3 多数据流单指令流
        2.3.4 多数据流多指令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处理算法及图像识别算法的并行化设计
    3.1 肺结节自动检测预处理算法设计方案
        3.1.1 基于静态数据分组的并行化
        3.1.2 基于流水线的并行化
        3.1.3 基于总线的并行化
        3.1.4 提取候选结节的并行化
    3.2 肺结节图像识别的设计方案
    3.3 节点间通信并行化算法设计方案
        3.3.1 在单节点中基于消息队列的通信方式
        3.3.1.1 基于静态数据分组方案的通信
        3.3.1.2 基于流水线方案的通信
        3.3.1.3 基于总线方案的通信
        3.3.2 在计算机集群中基于TCP套接字的通信方式
        3.3.2.1 基于流水线方案的通信
        3.3.2.2 基于总线方案的通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处理算法及图像识别算法并行化实验与分析
    4.1 实验数据
    4.2 在单节点中的并行化实验
        4.2.1 基于静态数据分组的并行化实验
        4.2.2 基于流水线的并行化实验
        4.2.3 基于总线的并行化实验
        4.2.4 对比分析
        4.2.5 与现有方案的对比
    4.3 在计算机集群中的并行化实验
        4.3.1 基于静态数据分组的并行化实验
        4.3.2 基于流水线的并行化实验
        4.3.3 基于总线的并行化实验
        4.3.4 对比分析
        4.3.5 与Spark下的运行速度的对比
    4.4 与现有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的对比
    4.5 实验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边缘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边缘计算概述
        1.2.1 边缘计算的定义及特点
        1.2.2 边缘计算层次结构
        1.2.3 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
    1.3 研究现状
        1.3.1 边缘计算环境下的计算卸载
        1.3.2 云边协同环境中的资源分配
        1.3.3 边缘计算环境下缓存放置
        1.3.4 边缘服务器部署
        1.3.5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贡献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边缘计算环境下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策略
    2.1 引言
    2.2 应用案例:增强现实应用
    2.3 边缘计算环境下计算卸载问题描述以及建模
        2.3.1 问题描述
        2.3.2 问题建模
    2.4 边缘计算环境下计算卸载策略
        2.4.1 自适应卸载条件
        2.4.2 基于模糊聚类的应用划分
        2.4.3 基于动态子图匹配的多组件应用放置
    2.5 基于动态子图匹配的计算卸载算法
        2.5.1 算法实现
        2.5.2 算法分析
    2.6 多组件应用的计算卸载算例
    2.7 性能评估
        2.7.1 实验分析方法和环境配置
        2.7.2 实验测试用例
        2.7.3 比较算法及性能指标
        2.7.4 实验结果及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动态分配方法
    3.1 引言
    3.2 能耗感知的“边缘-云”资源调度框架
    3.3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分配问题描述与建模
        3.3.1 问题描述
        3.3.2 系统模型
        3.3.3 问题建模
    3.4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分配策略
        3.4.1 边缘MDC服务区域划分
        3.4.2 任务负载滚动预测
        3.4.3 能耗感知的资源分配算法
    3.5 在线的动态节点管理方法
        3.5.1 节点开启
        3.5.2 节点关闭
    3.6 能耗感知的多层资源分配算例
    3.7 性能评估
        3.7.1 实验环境
        3.7.2 数据集以及性能测试指标
        3.7.3 实验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缓存放置算法
    4.1 引言
    4.2 边缘计算环境下数据缓存应用场景:大视频应用
    4.3 分布式协同边缘缓存数据放置问题分析及建模
        4.3.1 问题分析
        4.3.2 问题描述
        4.3.3 问题建模
    4.4 分布式协同缓存数据放置
        4.4.1 确定用户归属
        4.4.2 基于伊藤算法的协同边缘缓存数据放置
        4.4.3 算法关键因素设计
    4.5 算法实现与分析
    4.6 边缘计算中分布式协同边缘缓存放置实例
    4.7 性能评估
        4.7.1 实验环境以及参数配置
        4.7.2 对比算法以及相关性能指标
        4.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本感知的边缘服务器优化部署方法
    5.1 引言
    5.2 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分析与建模
        5.2.1 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分析
        5.2.2 问题描述
        5.2.3 边缘服务器部署建模
        5.2.4 原问题的线性化过程
    5.3 边缘服务器部署问题的Benders分解
    5.4 基于Benders分解的边缘服务器部署算法实现
        5.4.1 算法实现
        5.4.2 算法正确性分析
    5.5 边缘服务器部署算例
    5.6 性能评估
        5.6.1 实验设置
        5.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7)采掘运装备典型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采煤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
        1.3.2 提升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
        1.3.3 刮板输送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
        1.3.4 掘进机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动态
        1.3.5 基于网络的参数化设计研究动态
        1.3.6 主要问题讨论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系统设计目标
    2.3 系统框架设计
        2.3.1 模式选择
        2.3.2 系统框架
    2.4 系统功能设计
    2.5 系统开发环境
        2.5.1 操作系统的选择
        2.5.2 系统开发平台
        2.5.3 开发语言的选择
        2.5.4 网页设计技术
        2.5.5 开发工具
    2.6 小结
第三章 采掘运装备零部件遴选
    3.1 引言
    3.2 零部件遴选原则
    3.3 采煤机零部件遴选
        3.3.1 采煤机的组成
        3.3.2 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3.3.3 采煤机零部件的选择
    3.4 刮板输送机零部件遴选
        3.4.1 刮板输送机的组成
        3.4.2 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3.4.3 刮板输送机的零部件选择
    3.5 提升机零部件遴选
        3.5.1 提升机的组成
        3.5.2 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3.5.3 提升机的零部件选择
    3.6 掘进机零部件遴选
        3.6.1 掘进机的组成
        3.6.2 掘进机的工作原理
        3.6.3 掘进机的零部件选择
    3.7 小结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的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
    4.1 引言
    4.2 系统结构
    4.3 功能设计
    4.4 系统关键技术
        4.4.1 ANSYS二次开发技术
        4.4.2 网页中后台调用ANSYS
    4.5 使用APDL命令参数化建模
        4.5.1 APDL参数化建模基础
        4.5.2 参数化建模实例
    4.6 系统界面设计
        4.6.1 网页中的参数传递
        4.6.2 模型下载
        4.6.3 知识库模块
        4.6.4 实用技术模块
        4.6.5 零件库模块
        4.6.6 界面设计实例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UG的采掘运装备参数化建模系统(单机版)
    5.1 引言
    5.2 系统功能设计
    5.3 系统关键技术
        5.3.1 UG的二次开发工具
        5.3.2 UG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5.3.3 UG参数化设计流程
    5.4 系统界面设计过程
        5.4.1 系统环境变量设置
        5.4.2 编辑表达式
        5.4.3 建立零部件三维模型样板
        5.4.4 对话框界面设计
        5.4.5 系统菜单设计
        5.4.6 创建程序项目
        5.4.7 编辑开发程序
        5.4.8 编译程序
    5.5 参数化建模系统设计实例
    5.6 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实例应用
    6.1 引言
    6.2 系统测试
        6.2.1 测试的目的和原则
        6.2.2 测试内容
        6.2.3 测试方法
        6.2.4 测试步骤
        6.2.5 测试过程
        6.2.6 测试结论
    6.3 应用实例
        6.3.1 网络环境下的采掘运装备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
        6.3.2 基于UG的采掘运装备参数化建模系统(单机版)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结论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主轴装置CAE分析
        1.3.2 基于网络的CAE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小结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2.1 引言
    2.2 CAE分析系统设计目标与技术路线
        2.2.1 系统设计目标
        2.2.2 系统技术路线
    2.3 CAE分析系统总体结构
        2.3.1 系统体系结构
        2.3.2 系统结构设计
        2.3.3 系统设计流程
    2.4 CAE分析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2.4.1 系统开发工具
        2.4.2 系统开发平台
        2.4.3 系统开发语言
        2.4.4 系统开发技术
    2.5 CAE分析系统功能设计
        2.5.1 静力学分析
        2.5.2 模态分析
        2.5.3 瞬态动力学分析
        2.5.4 数据管理
        2.5.5 用户帮助
    2.6 小结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提升机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3.2.1 摩擦式提升机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3.2.2 缠绕式提升机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3.3 提升机主轴装置受力计算方法
        3.3.1 摩擦式提升机受力计算方法
        3.3.2 缠绕式提升机受力计算方法
        3.3.3 主轴装置CAE分析模型
    3.4 网络环境下静力学分析方法
        3.4.1 解析静力学分析方法
        3.4.2 数值静力学分析方法
    3.5 网络环境下模态分析方法
        3.5.1 模态分析方程
        3.5.2 数值模态分析方法
    3.6 网络环境下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
        3.6.1 瞬态动力学运动方程
        3.6.2 数值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
    3.7 小结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静力学分析子系统
    4.1 引言
    4.2 子系统前台和后台设计
        4.2.1 前台设计
        4.2.2 后台设计
    4.3 子系统APDL命令流设计
    4.4 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静力学分析
        4.4.1 解析静力学分析
        4.4.2 数值静力学分析
    4.5 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静力学分析
        4.5.1 解析静力学分析
        4.5.2 数值静力学分析
    4.6 双滚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静力学分析
        4.6.1 解析静力学分析
        4.6.2 数值静力学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模态分析子系统
    5.1 引言
    5.2 子系统前台和后台设计
        5.2.1 前台设计
        5.2.2 后台设计
    5.3 子系统APDL命令流设计
    5.4 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模态分析
    5.5 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模态分析
    5.6 双滚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模态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瞬态动力学分析子系统
    6.1 引言
    6.2 子系统前台和后台设计
        6.2.1 前台设计
        6.2.2 后台设计
    6.3 子系统APDL命令流设计
    6.4 摩擦式提升机主轴装置瞬态动力学分析
    6.5 单滚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瞬态动力学分析
    6.6 双滚筒缠绕式提升机主轴装置瞬态动力学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CAE分析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7.1 引言
    7.2 CAE分析系统的实现
    7.3 CAE分析系统的测试
        7.3.1 测试原则
        7.3.2 测试内容
        7.3.3 测试方法
        7.3.4 测试步骤
        7.3.5 测试结论
    7.4 CAE分析系统的应用
        7.4.1 基于LAN的服务应用
        7.4.2 基于INTNET的服务应用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主要结论
    8.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CAD标准是规范勘察设计企业协同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CAD协同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
    2.1 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2.2 基于网络化的CAD协同设计面临的基础性问题
    2.3 用CAD标准来规范设计企业的CAD协同设计活动
3 我院企业CAD标准编制、实施和修编情况介绍
    3.1 CAD标准编制的背景
    3.2 CAD标准编制的目的和依据
    3.3 CAD标准实施情况
    3.4 CAD标准的修编
4 结语

(10)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并行工程与虚拟制造
        1.1.2 产品数字化预装配产生背景与内涵
        1.1.3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技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研究现状与工业应用
        1.2.2 相关关键技术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工作
        1.3.1 课题来源
        1.3.2 选题意义
        1.3.3 本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
2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
        2.2.1 协同开发模式
        2.2.2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特点
    2.3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体系结构
        2.3.1 网络环境下产品数字化预装配系统需求分析
        2.3.2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体系结构
        2.3.3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功能模块
        2.3.4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实现结构
        2.3.5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工作流程
    2.4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装配精度的产品数字化预装配模型
    3.1 引言
    3.2 装配模型的需求
    3.3 基于特征的产品装配信息分类
        3.3.1 零件特征
        3.3.2 装配特征
        3.3.3 管理特征
    3.4 面向装配精度的产品装配模型信息的层次表达
    3.5 基于O-O的数字化产品装配模型
        3.5.1 产品装配模型数据结构
        3.5.2 不同CAD软件与数字化预装配系统间零部件模型信息的传输与转换
        3.5.3 产品装配拓扑结构
    3.6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下的装配公差分析与检验
        3.6.1 基于数字化产品装配模型的装配尺寸链自动生成
        3.6.2 产品装配尺寸链分析与检验
    3.7 本章小结
4 可重构数字化预装配环境
    4.1 引言
    4.2 可重构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需求分析
        4.2.1 产品装配并行开发过程
        4.2.2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需求分析
        4.2.3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组成结构
    4.3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层次表达
    4.4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建立
        4.4.1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模型
        4.4.2 数字化装配工装设备模型的数据结构
        4.4.3 数字化预装配环境的配置
        4.4.4 数字化预装配运动仿真模型
    4.5 碰撞干涉检验
        4.5.1 包容盒检测
        4.5.2 八叉树检测
    4.6 本章小结
5 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下产品装配方案综合评价
    5.1 引言
    5.2 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下产品装配过程分析
        5.2.1 产品装配仿真过程
        5.2.2 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装配特点
        5.2.3 产品数字化预装配过程表达
    5.3 产品装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 装配方案评价模型
    5.5 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环境下装配方案综合评价
        5.5.1 综合评价模型
        5.5.2 权重的确定
    5.6 应用研究
    5.7 本章小结
6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预装配系统平台
    6.1 引言
    6.2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平台需求分析
    6.3 可重组的多AGENT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协作组织结构
    6.4 基于多AGENT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平台建模
        6.4.1 相关定义
        6.4.2 基于OPN的多Agent交互建模
        6.4.3 系统平台性能分析
    6.5 协同装配动态组织的组建
    6.6 协同装配过程控制建模
    6.7 实时协同数字化预装配平台的实现
        6.7.1 系统通讯
        6.7.2 实时协同环境的实现
        6.7.3 协同批注实现
        6.7.4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运行流程
    6.8 本章小结
7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原型系统
    7.1 引言
    7.2 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原型系统实现
        7.2.1 组件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7.2.2 基于组件的协同数字化装配平台
        7.2.3 系统运行环境
    7.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7.4 系统应用
        7.4.1 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系统平台
        7.4.2 产品数字化预装配建模
        7.4.3 产品装配环境建立
        7.4.4 装配方案分析与评价
    7.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项目成果

四、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D]. 赵仕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节点降采样的低能耗LoRa解码方法研究[D]. 张晶. 西北大学, 2020
  • [3]面向Web的MBD模型显示浏览方法研究与实现[D]. 汪耀.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三维CT图像中肺结节自动检测预处理算法的并行化研究[D]. 翁钧朋.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6]边缘计算资源优化分配及部署技术研究[D]. 邵艳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7]采掘运装备典型零部件参数化建模系统研究[D]. 罗京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8]网络环境下提升机主轴装置CAE分析系统与方法[D]. 张娜娜.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9]CAD标准是规范勘察设计企业协同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J]. 申志超,王强强,谢卫. 中国勘察设计, 2009(06)
  • [10]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 南风强.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网络环境下的CAD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