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化

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化

一、大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率(论文文献综述)

梁浩然[1](2021)在《热带东印度洋季风转换期三维水文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热带东印度洋是一个季风海洋,且北部受亚洲大陆阻挡,具有独特的温盐结构和环流特征,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海域。季风转换期间,该海域环流场和温盐场尤其是中深层的三维特征有待探究。本文基于2018年3-5月热带东印度洋现场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CMEMS逐月平均流场数据以及WOA18气候态再分析数据,结合涩度概念和海水体积图分析法,对研究区季风转换期间温盐流场的三维空间结构和水团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态下,3-5月研究区海面风场由从东北风转为西南风,海面高度、盐度和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并在赤道和东边界区域存在较为显着的开尔文波信号。表层环流孟加拉湾内则为反气旋,靠近赤道则为气旋式。赤道海域以东向流为主,表层和次表层分别为Wyrtki jets(WJs)和赤道潜流(EUC),赤道南侧为赤道逆流(ECC),其中WJs和EUC均存在2-6年由IOD和ENSO引起的年际变化。研究海域表层温度主要受太阳辐射和风场强度的影响,次表层则受流场影响较大,中深度层赤道以南温度低于赤道以北。3-5月期间,海水温跃层厚度和最大浮力频率逐渐减小,而跃层深度逐渐增加。盐度分布主要受流场影响,表层和次表层西高东低,中深层与温度分布特征类似。(2)2018年观测期间,赤道海域,表层流速较小,WJs不明显,次表层EUC最大值可达0.9m/s,中层则以跨赤道西南向流为主,赤道南北两侧纬向流反向。东边界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流场流向受开尔文波影响方向交替变化,中层北半球为沿岸流向东北,南半球流向西南。观测期间,孟加拉湾环流与气候态类似,为反气旋环流,湾口东北向流,海湾西侧斯里兰卡东侧以西南向流为主,且流速较大。研究海域表层温度可达32℃,混合层多在50m以浅。温跃层主轴多分布在80-120 m之间,厚度约为70-150m,其中赤道东部和东边界上跃层厚度最小,赤道潜流和赤道逆流对赤道附近海域跃层特征具有较大影响。赤道上海水层结强度最大,可达10-2.4 s-1,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层间层结强度逐渐减小。研究海域表层和次表层海水盐度复杂多变。在东边界附近,开尔文波对海水温度、盐度、跃层和层结强度均有较大影响。(3)基于σ-π的水团分析和体积图分析显示,研究海域存在9个水团,分别来自于孟加拉湾水团(BBW)、印度洋东部层水团(EIW)、印度洋西部表层水团(WIW)、亚-奥陆间水(AANW)和印度洋中央水(NICW)。通过到水团核心的热力学距离的分布可以得出,孟加拉湾湾口附近水团主要来自于赤道逆流输运的西印度洋水团,进一步证明赤道逆流会跨过赤道进入孟加拉湾。

杜岩,陈举,经志友,王祥鹏,陈更新,徐驰,储小青,陈植武,徐杰,施震,唐世林,何云开,梁韵,施平[2](2020)在《南海开放共享航次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考——从多尺度海洋动力学角度出发》文中研究指明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通过一系列的海峡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联通,其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开始,我国对海洋调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科学考察船为代表的海洋科学观测平台建设不断加强;进入新千年以来,国内海洋科考船依托的各主要研究所和院校本着开放的理念,先后组织多单位联合进行海上观测。尤其是最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实施了船时共享航次计划,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海洋界的交流和合作,南海区域海洋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多尺度环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本文简要回顾了南海海洋观测的发展历程,并初步总结了近些年来南海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过程、南海中小尺度过程、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未来南海的观测和科学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展望。

张守文[3](2015)在《淡水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文中指出海气淡水通量,即海洋大气界面处蒸发与降水之差(E-P),是表征全球大气与海洋之间水汽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观测和模式的结果都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水循环加强,水体的空间分布改变,热带强降雨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导致全球淡水可利用性的变化,进而威胁全球生态和人类社会稳定。从长远的角度讲,水循环的增强能够通过淡水通量的变化影响海表面盐度的变化,进而诱导出流场和温度场的异常,并最终反馈于气候的变化,从而对人类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利用多种再分析和观测资料、13个参与CMIP5计划的模式淡水通量结果以及完全耦合模式CESM,系统分析了淡水通量的历史变化特征,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气候态的淡水通量对于海洋的直接意义以及赤道太平洋区域异常增加的降水对全球海洋大气平均态和北大西洋高纬地区以及东亚季风区的显着影响。最近30年淡水通量的分析表明,淡水通量有十分显着的季节变化特征,特别是受季风影响显着的东亚地区以及受太阳辐射影响显着的亚极地地区;其年际变化主要显示为受ENSO调节的特征,空间上显示为赤道太平洋中部与西部反相变化的特征。北半球中高纬、赤道太平洋中东部以及南印度洋东部表现出淡水通量增加的趋势,而北半球亚热带、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则表现为淡水通量明显降低的趋势,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均淡水通量EOF分析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十分一致。分别通过气候态的分布、纬向平均、Taylor图分析、季节以及年际EOF分析评估了13个参与CMIP5计划的模式结果,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淡水通量的气候态分布及纬向平均的分布特征,对季节尺度上时空特征以及年际尺度上空间变化特征都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其不足之处表现在:模式普遍存在双ITCZ现象,且量值较再分析数据偏小;年际尺度上的时间变化特征模拟差。整体上,多模式集合的结果要优于单个模式的结果,通过卡方检验的多模式集合的结果可信度很高。未来全球变暖背景下,淡水通量变化最显着的区域位于热带海域,特别是赤道太平洋地区,其变化约为15%~25%。RCP4.5和RCP8.5两种气候情景下,淡水通量变化的空间形态没有显着变化,但在RCP8.5气候情景下模拟的淡水通量变化幅度及模式间变化的一致性均强于RCP4.5的结果。赤道太平洋异常强降水能够产生类似El Nino的模态,使得赤道太平洋西侧的混合层深度减小,而赤道太平洋东侧的混合层深度增加;赤道流系显着减弱甚至消失,同时赤道潜流显着减弱,降幅能够达到其气候态的50%;北赤道逆流靠近赤道一侧明显增强,而远离赤道一侧略微减弱。淡水通量在模式中通过虚拟盐通量的方式进入海洋,对海洋的影响表现为:淡水通量的增大(减小)能够迅速引起海表面盐度(高度)的减小(增大),并引起密度的变化;海表面高度的异常变化通过地转平衡关系以及异常密度场的强迫对流场有了十分显着的调整,继而通过流场的热平流作用再分配海洋表层的热量,改变了海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淡水通量对北大西洋高纬海域的温盐变化尤其重要,能够维持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不会使海水出现明显的降温变淡的现象。赤道太平洋异常增加的降水(10%)能够使海表面温度以及赤道太平洋中部混合层深度变化产生类似ENSO模态的异常变化,沃克环流、西太平洋哈德利环流和大西洋哈德利环流有呈现减弱的趋势,而东太平洋哈德利环流则呈现出明显的增强的变化。赤道流系的响应与再分析资料中极端降水引起的流系调整一致,即赤道太平洋西侧的混合层深度减小而东部混合层深度增加,并引起了南北赤道流的减弱以及西部赤道潜流上层流速减小而东部赤道潜流下层增加。对东亚季风区的降水以及通过赤道耦合波列、冬季极涡和北冰洋震荡对北半球特别是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海洋大气产生剧烈影响。北大西洋高纬海域海水异常降温变淡,主要是由冬季海冰以及淡水沿着海冰边缘经东格陵兰岛流异常输入,夏季浮冰消融造成。其次,由于表层淡水的累积,浮力通量加大,使得与混合层的混合剪切作用减弱,形成了表层更冷的正反馈机制。

梁曦[4](2014)在《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上层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一方面受到局地海洋环境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能反过来影响到上层海洋的物理环境。浮游植物影响海洋物理环境的途径主要是调节海水温度、改变海洋的热动力学状态,进而波及到海洋环流与气候。假设某海区海洋上层浮游植物量较多,则在海洋上层被浮游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太阳辐射能就较多,相应的能到达海洋深层、未被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太阳辐射能就较少。因此海洋上层浮游植物的含量决定着太阳辐射能在海水中的垂向分配比例,这一比例对海洋的温度状况有着重大的影响。全球大洋不同区域浮游植物量差异很大,且随着季节的推移周期性的繁殖和衰亡,近年来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可以从全球尺度上了解浮游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为浮游植物在海洋和气候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数集中于热带海区,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于海洋环流和气候的影响鲜有涉及。本文围绕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的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基于海气耦合模式Fast Ocean Atmosphere Model(FOAM)和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Sensor(SeaWIFS)叶绿素浓度卫星遥感资料,通过对两组采用不同的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在多时间尺度上系统分析了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变率的响应及其影响机制。在北太平洋,研究发现在季节尺度上,浮游植物有效的缩小了海表面温度年循环的振幅,夏季使海表面降温,冬季使海表面升温。夏季降温效应来自于夏季浮游植物处于衰亡期,数量较少,更多的太阳辐射能穿过混合层底,进入了季节性温跃层,混合层增温率降低。冬季升温效应来自于混合层的加深以及垂向混合作用的增强使得夏季存储在季节性温跃层内的热量重新进入混合层,混合层降温率降低。浮游植物间接影响中纬度大气环流,夏季海表面温度降低,中纬度大气下沉运动增强,对流层低层产生高压脊,对流层高层产生低压槽,激发斜压的大气响应。冬季海表面温度升高,中纬度大气下沉运动减弱,对流层低层产生低压槽,对流层高层产生高压脊,但是冬季大气中的涡旋混合作用增强,使得对流层高层的高压异常消失,激发正压的大气响应。浮游植物也间接影响中纬度云量,对流降雨以及风生大洋环流。夏季低云云量增多,对流降雨减少,冬季低云云量减少,对流降雨增多。在全年副热带大洋环流均增强。研究发现在年代际尺度上,浮游植物通过影响上层海洋的温度会导致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振幅减弱,振荡周期缩短。通过对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大气500mb位势高度、上400m海洋热含量以及风场的经验正交分解及奇异值分解发现,各要素年代际振荡振幅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周期的缩短来自于上层海洋温度的变化导致40m深度以下海洋层结加强,斜压罗斯贝波加速,其跨越北太平洋海盆的平均时间缩短,温跃层调整过程加速,最终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周期缩短。在北大西洋,研究发现在季节尺度上,浮游植物有效的缩小了海表面温度年循环的振幅,影响大气环流及降雨。机制与北太平洋类似。在年际尺度上,北大西洋副热带风生环流和经向翻转流均加强。就年平均值而言,副热带海表面温度降低,副极地海表面温度升高,降温在副热带激发反气旋式风场,风应力旋度的变化导致副热带环流加强。对于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一方面,浮游植物通过将混合层内的热量分配到季节性温跃层,使得整个北大西洋上层海洋的温度升高,另一方面,副极地海表面温度升高导致蒸发增强,表层淡水通量的变化使得副极地海区的盐度升高,在温盐变化的共同影响下,副极地海区海水密度增大,副热带海区海水密度减小,经向密度梯度增大,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增强。同时,密度的变化使得副极地海区海洋层化变弱,有利于表层海水的下沉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的增强。研究发现在多年代际尺度上,浮游植物导致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的振幅减弱,振荡周期缩短。通过对北大西洋海表面温度、大气500mb位势高度、降雨与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的奇异值分解发现,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与经向翻转流的强度有个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当经向翻转流处于较强状态时,湾流、亚述尔海流及北大西洋流向高纬度的热量输送增多,北大西洋表层温度偏高。反之亦然。浮游植物使得上层海洋的温度和副极地海区淡水通量的多年代际变化减弱,副极地和副热带海区经向密度梯度的多年代际变化振幅减弱,振荡周期缩短,导致北大西洋经向翻转流的多年代际变化振幅减弱,振荡周期缩短,继而影响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

李清泉,孙丞虎,袁媛,司东,王东阡,王艳姣,郭艳君,柳艳菊,任福民,周兵,王朋岭[5](2013)在《近20年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技术的主要进展》文中认为气候监测诊断是了解气候系统变化及其成因的重要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建立了一套多时间、多空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业务系统,并且在业务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加强了关键异常信号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机理的研究,在海温、冰雪、±壤温湿度、大气低频振动、北极涛动、季风、平流层异常等对我国气候影响的监测诊断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在业务中得以应用。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的技术现状,重点总结了近些年来在实时气候监测诊断业务中发展和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气候异常机理。

李昕容,杨海军,王宇星[6](2014)在《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利用一个完全耦合的海气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两组试验中海表温度、盐度、风应力等气候态变化特征以及ENSO强度和频率的变化,研究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对热盐环流减弱的响应。在北大西洋高纬地区注入1 Sv淡水后,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减弱约90%,这直接导致向北的经向热量输送减少,使北大西洋有明显降温,南大西洋略有升温。这些变化会经过大气和海洋的远程传播以及局地海气反馈作用,影响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赤道东西太平洋的SST都略有增温,但纬向温度梯度和纬向风应力并没有太大变化,赤道太平洋温跃层的深度和倾斜度也基本保持不变。相应地,ENSO强度和频率也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结论:热盐环流减弱会引起全球气候平均态的变化,但对热带太平洋的年际变率没有太大影响。

李菁楠[7](2013)在《不同辐射强迫背景下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变化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气象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e forMeteorology)海洋大气耦合模式ECHAM5/MPIOM模式最新计算的海洋数据,对大西洋子午向翻转流(MO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周期性振荡现象及其振荡产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着重分析了在四种不同的辐射强迫情景下大西洋MOC强度、振荡周期、振荡主成分等因子的变化情况。该研究是第五阶段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5)的一部分,除为大西洋MOC的振荡机制研究做出贡献外,也为国际间不同耦合模式之间的比较、检验和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另外,对不同辐射强迫情景下大西洋MOC的响应分析能够帮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研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可能情景,为各国政府提供制定相应限制或减少碳排放等政策的依据。本文首先利用ECHAM5/MPIOM模式在固定的历史辐射强迫Historical情景下产生的海洋数据,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Decomposition)分解、小波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大西洋MOC振荡区域、振荡周期、振荡主要模态进行研究,并对一个完整的振荡过程进行描述。得出结论如下:1. MOC异常值最大发生在北大西洋0°-50°N区域,尤其在50°N附近。MOC年际振荡周期为1年,年代际振荡周期为30-50年。2. MOC振荡机制:初始由MOC较强开始,此时表层北向流函数及深层南向流函数均为高值,由低纬向高纬的热量输送较大,高纬地区温度异常增高,海表密度下降,导致高纬海区下沉水下沉深度变浅,北大西洋深层水生成减弱,MOC环流开始减弱,此时表层北向流函数及深层南向流函数均降低,由低纬向高纬的热量输送减小,高纬地区温度因此降低,高纬海区下沉水下沉深度加深,北大西洋深层水生成增强,MOC环流重新增强。另外,当温度升高,海表密度降低时,海平面高度增加,形成一个由升高中心指向四周的压强梯度力。根据地转平衡关系,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环流,抑制了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动,使得向高纬地区的热量输送减小。一个完整的振荡过程周期为52年。之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辐射强迫演变背景下,全球海洋温度、盐度异常区域分布、海洋与大气的热交换以及大西洋MOC在不同辐射强迫下的演变情况,重点分析大西洋MOC对不同辐射强迫的响应。本文特别利用四组不同强迫辐射条件下的海洋数据,分析了大西洋MOC在这四组强迫辐射条件下环流强度、振荡周期以及对MOC经向流函数做EOF分解所得第一主成分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下:1. SST在Rcp26、Rcp45、Rcp85情景下分别升高0.5℃、0.95℃、2.2℃,升温区域分别为北大西洋高纬海区、北大西洋高纬海区和赤道地区、全球海区。全球平均盐度基本维持不变,但不同区域的盐度仍有较明显的变化。随辐射强迫增加,拉布拉多海(LAB, Labrador Sea)海域获得了更多来自大气的热量,而格陵兰-冰岛-挪威海(GIN, Greenland-Iceland-Norway Seas)海区向大气释放了更多的热量。2. MOC经向流函数距平正负异常交替出现,异常振荡区域呈现菱形,表明异常随时间由北半球高纬度向南传播,验证了北半球高纬度海区是MOC振荡的发源地。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大,MOC经向流函数距平值呈现增长趋势,表明振幅增强,振荡能量增大。在Rcp85情景下,MOC指数降低16Sv,约70%左右,而在其他两情景下变化不大。3.对MOC经向流函数距平场的EOF分解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随强迫辐射增强有显着提升,Rcp26、Rcp45、Rcp85情景分别对应29%,32%和82%的方差贡献。大西洋MOC下沉海流位于北大西洋高纬地区的GIN海域和LAB海域,它是整个大西洋MOC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因此本文特别探讨了这两个区域海表面温、盐及混合层深度等参数在不同辐射强迫条件下的改变情况。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 LAB海域混合层深度对辐射强迫变化敏感。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首先MOC异常值最大发生在北大西洋LAB海域附近,同时北大西洋高纬度GIN海域MOC异常值非常弱。异常值由50°N附近(对应LAB海域以南区域)向南传播,因此认为LAB海域是振荡信号的发源地。其次由于60°N附近格陵兰-苏格兰海脊(平均深度600m)导致的信号传播“屏障”导致GIN对辐射强迫变化不敏感。2.混合层深度距平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加而减小,意味混合层逐渐趋于稳定。海表盐度对LAB海域混合层深度的影响大于海表温度的影响;在GIN海域,盐度和温度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程度大致相同。GIN海域与LAB海域温度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时间较长远,为年代际量级,而混合层深度对盐度的变化反应迅速,反应时间约在10年左右。

张福颖[8](2013)在《不同强度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文中研究说明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n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CCSM3模式和CMIP5各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讨论了不同AMOC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环境的差异,着重分析了 AMOC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并探讨了中国区域气候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响应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CCSM3淡水扰动试验结果表明,AMOC的强度、变率特征在不同平均强度下均存在显着差异。在不同平均强度下,AMOC的关键区域——北大西洋的海洋、大气要素的气候态差异显着。相对于高平均强度,在低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表温度、海表盐度、海表密度、表面气温异常减弱,最大负异常位于GIN(Greenland sea-Iceland sea-Norwegian sea)海域;海平面气压异常升高,对应北大西洋海域降温,表现为异常冷性高压响应特征;海冰分布区域向南扩大;北大西洋西部热带海域降水减少,导致热带辐合带南移。在不同平均强度下,海表温度、海表盐度和海表密度年际异常最显着的区域不同,在高平均强度下最显着区域位于GIN海域,而在低平均强度下位于拉布拉多海海域。在高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表温度主导变率模态的变率极大区域中位于GIN海,而在低平均强度下该极大区域不存在。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的主导变率模态表现为类NAO型,但在高平均强度下,类NAO型表现得更明显。2)CCSM3模拟结果表明,当AMOC的平均强度显着减弱后,其年代际波动显着减弱。在高(低)平均强度下,AMOC的20~30 a(12~20 a)的年代际波动显着。CMIP5各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百年以上尺度的AMOC变化对其年代际尺度的波动有显着影响,在高平均强度下,AMOC的年代际波动周期更长、更显着。3)不同平均强度下AMOC与北大西洋各要素间的相关分布不同,相关程度也不同,高平均强度下相关程度更高:在高平均强度下,AMOC与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年际、年代际尺度上的相关分布均为三核型,与海平面气压的相关分布呈现为类NAO模态,即北大西洋区域,与三核型海表温度相对应的大气环流型表现为NAO;在低平均强度下,仅仅在年际尺度上存在海表温度的三核型分布和海平面气压的类NAO分布,在年代际尺度上这两种模态的分布均不存在。4)在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洋Rossby波波动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的差异,将导致AMOC年代际周期及其形成机理的不同。相对于高平均强度,在低平均强度下,海洋层结加强,北大西洋第一斜压Rossby波加速(副极地海洋西部的第一斜压Rossby波加速最为明显),Rossby波跨越北大西洋的时间缩短(副极地海洋的时间缩短最为明显),从而导致AMOC年代际波动的周期变短。分析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的海气相互作用关系可以发现,在高、低平均强度下,AMOC年代际振荡异常信号的传播过程及其路径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在高平均强度下,AMOC年代际振荡是北大西洋全海盆尺度的海气耦合过程,而在低平均强度下,AMOC年代际振荡是北大西洋局地的海洋内部过程。5)在年代际尺度上,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和降水强度变化与AMOC强度变化的关系紧密,但不同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响应是不同的。高平均强度时,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升高,中国北部降水增多、南部降水减少,低平均强度时则反之。在高、低平均强度下,中国区域年平均地表气温和降水的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在高平均强度下,地表气温呈现中国全区域一致的分布型,降水呈现自北向南的“一十一”型的雨带分布,而在低平均强度下,地表气温呈现中国区域南北反向的偶极子分布型,降水呈现自北向南的“一十”型的雨带分布。它们相应的第一模态时间系数的年代际变化尺度均是在高平均强度下更长。

赵君[9](2013)在《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多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带西太平洋一直以来是气候学和物理海洋学的重点研究海域之一。此海域的海洋动力和海水属性,热力状态的变化与热带天气、气候变化过程变化以及我国的天气、生态、渔业、军事国防等方方面面的科学问题紧密地联系着。这个区域拥有世界大洋中最为复杂的环流系统,包括赤道流系、西边界流系和跨海盆的贯穿流。纵横交错的各支海流将形成于不同海域的水团带到热带西太平洋,经过剧烈而复杂的对流和混合之后,流入到很多其它重要的海域,如赤道太平洋,热带印度洋,还有我国的南海和东海。因此,热带西太平洋是一个温跃层水团的十字路口(Fine et al.,1994),这些水团的路径和变化规律都极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些流系走向和变化。因此,对海域的环流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有巨大科学意义的,同时对于加深我们对世界大洋的气候变化和我国的环境变化的理解有着重大帮助。本文利用现有的AVISO,Quikscat观测资料,ECMWF风场,OSCAR流场再分析资料,结合一层半的线性约化重力模式,对热带西太平洋的几个重要流支从不同尺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针对几个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围绕“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的多尺度变化”这个核心,阐述了几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得到了一些比较有新意的结论。重点强调了菲律宾海作为西太的重要海域其流场变化的独特性和作用。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菲律宾海域的高频变化特征,特别针对半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分析表明,明显的半年变化特征主要集中在两个纬度带。一个是位于吕宋海峡以东的北菲律宾海(19°N-22°N),一个是位于棉兰老岛东南侧的南菲律宾海(4°N-7°N),这两个海区的半年调和振幅都超过了4cm,在整个年变化过程中,其半年变化的贡献分别达到了12%和17%。尽管SSH变化有着明显的半年特征,但是北赤道流分叉纬度却表现出极弱的半年信号,其半年振幅仅仅达到了0.3°。就这两个区域来看,其年变化同相位,对NBL产生一致的作用,然而他们的半年变化却是反相位的,因此两个海区对于NBL的影响是相反作用,进而彼此抵消,因此NBL半年变化表现的异常之弱。利用ECMWF风场驱动的一层半线性约化重力模式,我们对两个纬度带的半年变化机制进行了探讨,我们发现南北菲律宾海的变化均主要是靠局地风场强迫作用产生的。Rossby波信号从中东太平洋向西传播,对于这种半年信号的贡献非常之弱,这主要是由于沿途的耗散和局地风场的抵消作用。半年信号在北菲律宾海仅仅反应的是东亚季风系统的信号,但是在南菲律宾海反应的却是季风转换和ITCZ经向摆动年变化的共同作用。这部分工作主要突出的成果有两方面,首先明确阐释了两个半年变化突出的海域;其次利用模式和卫星观测数据合理的解释了这两个区域的半年变化。本文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棉兰老穹顶(MD)对于NEC分叉纬度的影响和贡献。MD的位置紧靠NEC分叉纬度并且伴有持续的海洋变率。我们通过20年的卫星观测资料和一层半的线性模式探讨了MD对于NEC分叉纬度的影响。我们发现分叉纬度不仅仅与分叉区域的SSH变化有关,更和MD区域的SSH变率紧密相关。MD的SSH在分叉纬度靠南的时候对分叉纬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2-9月的时候。MD在四五月份的时候阻止了分叉纬度的南下,并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延缓了其北上,由此导致了分叉纬度季节变化的严重不对称性(+0.64)。而靠南年份下MD的作用更加强烈,由此导致的分叉纬度Yb的不对称性也就更加明显。在年际和年代际等更长时间尺度下,MD放大了分叉纬度振幅。其贡献达到了20%左右,并对分叉纬度近二十年来以每年0.12°的速度南移趋势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随着分叉纬度的南下趋势,MD在不同尺度下对于分叉纬度的影响会越发明显和重要。我们最后的一部分工作便是针对西太平洋表层的NECC变化进行的。利用OSCAR的流场再分析资料,结合AVISO的表层地转流数据,首先分析了NECC表层在西太平洋的季节变化特征。通过表层流和SSH数据,NECC的源头和下游的流强度,流轴位置,地转/Ekman输送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信号。就源头处而言,轻微的半年信号出现在了NECC强度变化中,但是流轴变化伴随着明显的半年信号。OSCAR得到的流强度达到了1.4×105m2s-1。其流轴的最南位置发生12-1月,主要是由于MD的扩张作用,但是最北位置发生在了4-7月,这主要是由于哈马黑拉涡(HE)的扩张造成。而HE的SSH在十一月份的第二次上升过程造成了流轴的半年信号。在下游区域,流强度在上(下)半年达到了最小(大)值,其流强度在8月和11月表现出两次最大值。下游的流轴位置季节振幅大约比源头大3°。不论是源头还是下游的NECC变化,都不能完全用地转输送来解释NECC流强度。地转输送和Ekman输送的结合作用,造成了NECC流强度在上游弱的半年变化和下游的双最大值现象。特别就下游而言,北侧环流可以反映NECC强度,但是北侧环流并不是绝对的地转流,这主要是由于Ekman的贡献非常明显。NECC的流强度和位置都受到了波信号的影响,不同的是,源头处的NECC受到9-11(3-7)月与局地西(东)传的Rossby(Kelvin)波信号相关的HE和与西传的Rossby信号相关的MD共同作用所控制;然而下游仅仅受到与西传Rossby信号相关的北侧环流控制。利用相同的数据对西太平洋表层的NECC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的分析和探讨,主要通过流强度,位置,流轴长度并伴随着局地环流过程和中尺度信号的变化过程。在1997-1998年和2009-2010年的El ni o事件中,NECC急流的强度表现出明显的起落,位置靠北,并且流路径加长。而在1993-1995和2002-2005年中部型的暖事件中,流强度也有明显增加,但是流轴位置和路径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这种响应差异主要是不同El ni o事件的本质差异造成的。就1998和2010年,NECC流轴南侧反射的upwelling Kelvin波伴随着有La ni a事件激发的NECC流轴北侧的Downing Rossby信号,通过地转信号减弱了NECC强度,因此造成NECC的年际波峰到波谷的变化特征。而这个过程在1993-1995和2002-2005年是不存在的。通过正压不稳定性,加强的NECC急流在暖事件中激起了异常强的涡活动信号,从而造成了1998和2010年NECC系统的不稳定性,利用一层半的线性约化重力模式,我们揭示了NECC系统在过去五十年的红移特征。在过去二十年主要是由准年代际信号控制,并且更多的受到西太平洋局地风场强迫的作用,与ENSO相关的风场强迫缓慢变化特征相吻合。

张福颖,郭品文,程军,倪东鸿[10](2013)在《不同平均强度热盐环流的年代际波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对淡水扰动试验下不同平均强度热盐环流(thermohline circulation,THC)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北大西洋气候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百年以上尺度的THC变化对其年代际尺度波动产生显着影响,高平均强度下THC的年代际波动周期更长、更显着。对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与THC在年代际尺度上的相关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高平均强度下,THC与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相关呈现为经向三核型分布,与海平面气压(sea lever pressure,SLP)的相关呈现为类NAO(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分布,而在低平均强度下,则不存在这2种模态分布;同时,在不同平均强度下,THC与各要素间的相关程度也不同,高平均强度下相关程度更高。

二、大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率(论文提纲范文)

(1)热带东印度洋季风转换期三维水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流特征
        1.2.2 温盐及水团特征
    1.3 研究问题提出及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现场观测
        2.1.1 观测数据介绍
        2.1.2 数据处理
    2.2 其他数据资料
    2.3 方法介绍
        2.3.1 浮力频率计算和温跃层判定
        2.3.2 EOF分析
        2.3.3 流速分解
        2.3.4 通量计算
        2.3.5 涩度计算及水团分析
3 气候态与年际变化特征
    3.1 流场特征
        3.1.1 气候态流场分布特征
        3.1.2 年际流场变化特征
    3.2 气候态温盐场分布特征
    3.3 温跃层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2018年3-5 月现场观测特征分析
    4.1 2018年3-5 月背景场分布特征
        4.1.1 背景场逐月变化特征
        4.1.2 背景场EOF分析
    4.2 流场分布特征
        4.2.1 平面分布特征
        4.2.2 垂向分布特征
        4.2.3 实测数据与模式数据对比分析
    4.3 温盐分布特征
        4.3.1 平面分布特征
        4.3.2 垂向分布特征
    4.4 温跃层分布特征
    4.5 观测断面水体通量及热盐通量
    4.6 本章小结
5 水团特征分析
    5.1 印度洋水团分布特征及其性质
    5.2 研究海域4 月水团划分
        5.2.1 水团体积图分析法
        5.2.2 24kg/m~3等密度面以上水团划分
        5.2.3 24kg/m~3等密度面以下水团划分
    5.3 研究海域4 月水团分布特征
        5.3.1 水团边界
        5.3.2 水团来源
    5.4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与前人结果的对比
        6.1.1 季风转换期与季风期间的对比
        6.1.2 温盐及流场特征对比
        6.1.3 水团特征对比
    6.2 观测的可能误差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南海开放共享航次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考——从多尺度海洋动力学角度出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南海海洋科考观测的发展历程
2 南海与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
    2.1 南海贯穿流
    2.2 吕宋海峡“深海瀑布”与南海深层环流结构
3 南海中尺度涡及次中尺度过程
    3.1 中尺度涡
    3.2 次中尺度过程
    3.3 多尺度相互作用
4 南海多尺度环流的生态环境效应
    4.1 中尺度涡的生态效应
    4.2 上升流的生态效应
5 总结与展望

(3)淡水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淡水通量研究的科学意义
    1.2 淡水通量研究进展
        1.2.1 淡水通量变化对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影响
        1.2.2 淡水通量对ENSO循环的影响
        1.2.3 局地淡水通量改变对海洋和大气的影响
    1.3 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值模式和分析方法
    2.1 CESM模式介绍
    2.2 CMIP5模式数据介绍
    2.3 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简介
    2.4 统计方法介绍
        2.4.1 随机动态方法
        2.4.2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4.3 滤波分析
        2.4.4 混合层盐度收支方程
第三章 淡水通量变化特征
    3.1 再分析资料分析结果
        3.1.1 淡水通量的变化特征
        3.1.2 盐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淡水通量的关系
    3.2 CMIP5历史数据统计结果
        3.2.1 气候特征的模拟
        3.2.2 时空特征的模拟与分析
    3.3 CMIP5未来气候情景下变化特征
    3.4 赤道太平洋异常降水与赤道混合层、流场和海表面温度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式结果验证及淡水通量的影响
    4.1 模式结果验证
        4.1.1 单独海洋模块模拟结果验证
        4.1.2 完全耦合模式模拟结果验证
    4.2 淡水通量对海洋的直接影响
    4.3 赤道淡水通量异常变化对北大西洋温度、盐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局地淡水通量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5.1 全球海洋响应
    5.2 全球大气响应及对东亚气温降水的影响
    5.3 全球变暖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4)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引言
    0.2 研究现状
    0.3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本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0.4 本文的结构
    本章附图
1 模式和研究方案介绍
    1.1 FOAM 模式介绍
    1.2 SeaWIFS 资料和浮游植物量季节演变
        1.2.1 SeaWIFS 资料介绍
        1.2.2 全球浮游植物量季节演变
        1.2.3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浮游植物量季节演变
    1.3 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及实验设计
        1.3.1 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介绍
        1.3.2 本研究实验设计
    本章附图
2 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在季节至年际尺度上的影响
    2.1 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北太平洋气候的影响
        2.1.1 海表面温度的变化
        2.1.2 上层海洋温度的变化
        2.1.3 海表面温度季节循环热收支分析
        2.1.4 海表面温度、风场和风生环流季节变化
        2.1.5 云量和海气热通量季节变化
        2.1.6 降水季节变化
        2.1.7 位势高度季节变化
        2.1.8 北太平洋变化小结
    2.2 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北大西洋气候的影响
        2.2.1 海温的变化
        2.2.2 海表面温度季节循环热收支分析
        2.2.3 海洋环流的变化
        2.2.4 热盐环流变化机制分析
        2.2.5 海表面温度和海面风场季节变化
        2.2.6 云量和降雨季节变化
        2.2.7 海气淡水通量季节变化
        2.2.8 北大西洋变化小结
    本章附图
3 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在年代际至多年代际尺度上的影响
    3.1 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影响
        3.1.1 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简介
        3.1.2 海表面温度和大气 500 mb 位势高度年代际标准差的变化
        3.1.3 海表面温度主模态的变化
        3.1.4 海洋上层 400 m 热含量主模态的变化
        3.1.5 大气 500 mb 位势高度主模态的变化
        3.1.6 海表面温度和海面风场耦合主模态的变化
        3.1.7 海表面温度和大气 500 mb 位势高度耦合主模态的变化
        3.1.8 斜压罗斯贝波波速的变化
        3.1.9 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变化小结
    3.2 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的影响
        3.2.1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简介
        3.2.2 海表面温度、经向翻转流和大气 500 mb 位势高度年代际标准差变化
        3.2.3 北大西洋区域平均海表面温度和 30 oN 处经向翻转流流量变化
        3.2.4 海表面温度和经向翻转流耦合主模态变化
        3.2.5 大气 500 mb 位势高度和经向翻转流耦合主模态变化
        3.2.6 降雨和经向翻转流耦合主模态变化
        3.2.7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变化机制
        3.2.8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变化小结
    本章附图
4 总结和讨论
    4.1 全文总结
        4.1.1 北太平洋季节至年际尺度变化
        4.1.2 北大西洋季节至年际尺度变化
        4.1.3 北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变化
        4.1.4 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变化
    4.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数值模式和实验设计
    1.1 FOAM简介
    1.2实验设计
2气候平均态的演变
    2.1全球气候对热盐环流减弱的响应
    2.2热带太平洋的气候响应
3热盐环流对ENSO的影响
4小结

(7)不同辐射强迫背景下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MOC 定义
        1.2.2 MOC 年代际振荡机制的研究现状
        1.2.3 MOC 对全球暖化的响应
        1.2.4 CMIP5 计划背景简介
        1.2.5 Rcps 排放情景背景简介
第二章 数据模式介绍
    2.1 气候模式介绍
        2.1.1 MPIOM 海洋模式简介
        2.1.2 ECHAM5 大气模式简介
        2.1.3 构建综合气候模式
    2.2 模式配置
第三章 基于 His 情景下的 MOC 振荡分析
    3.1 MOC 经向流函数
    3.2 MOC 指数振荡周期
    3.3 MOC 振荡发生区域
    3.4 MOC 振荡第一主成分分析
    3.5 MOC 振荡机制分析
第四章 Rcps 辐射强迫情景下全球海洋变化模拟结果
    4.1 海洋的温度变化
        4.1.1 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上升速率
        4.1.2 2000 年-2100 年全球海表温度变化差异场
    4.2 海洋的盐度变化
        4.2.1 全球平均海表盐度变化
        4.2.2 2000 年-2100 年全球海表盐度变化差异场
    4.3 大气对海洋的热输送
    4.4 大西洋子午向流函数 100 年间差异场
第五章 Rcps 辐射强迫情景下 MOC 要素变化分析
    5.1 Rcps 情景下 MOC 强度异常
    5.2 Rcps 辐射强迫情景下 MOC 指数振荡周期
    5.4 MOC 主成分分析及振荡周期研究
        5.4.1 MOC 第一主成分分析
        5.4.2 MOC 第二主成分分析
第六章 下沉流区海洋要素对 MOC 变化的影响
    6.1 在 Rcps 情景下的混合层深度
    6.2 MOC 表层水下沉区域海表面温度的变化
    6.3 MOC 表层水下沉区域海表面盐度的变化
    6.4 下沉海域温盐变化与混合层深度的相关性
        6.4.1 温度变化与混合层深度的相关性
        6.4.2 海表温度和 MOC 超前滞后回归系数分布
        6.4.3 盐度变化与混合层深度的相关性
        6.4.4 海表盐度和 MOC 超前滞后回归系数分布
    6.5 下沉海区混合层深度与 MOC 指数的相关性
    6.6 下沉海区海洋要素对 MOC 振荡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研究成果

(8)不同强度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AMOC年代际波动的研究现状
        1.2.2 AMOC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3 拟研究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模式介绍、试验设计和模式验证
    2.1 引言
    2.2 模式介绍和试验设计
        2.2.1 CCSM3简介
        2.2.2 淡水扰动试验设计
    2.3 模式验证
        2.3.1 长期趋势
        2.3.2 气候态
        2.3.3 深层水形成量
        2.3.4 北大西洋涛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AMOC平均强度的变化及其对北大西洋气候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不同平均强度的选取
    3.3 不同平均强度AMOC的变率特征
    3.4 不同平均强度AMOC的振荡模态分析
    3.5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气候态差异
        3.5.1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气候平均特征
        3.5.2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气候变率特征
        3.5.3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的主模态特征
    3.6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深层水形成量与AMOC的关系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平均强度AMOC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其差异
    4.1 引言
    4.2 不同平均强度AMOC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其差异
        4.2.1 CCSM3模式结果
        4.2.2 CMIP5气候模式结果
    4.3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的年代际波动特征
    4.4 不同平均强度AMOC年代际波动特征的差异的原因
        4.4.1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深层水形成量的年代际波动特征
        4.4.2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与AMOC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平均强度AMOC年代际波动的形成机理
    5.1 引言
    5.2 不同平均强度对海洋ROSSBY波波速的影响
        5.2.1 不同平均强度下海洋浮力频率的垂直变化
        5.2.2 不同平均强度下ROSSBY波波速的变化
        5.2.3 不同平均强度下ROSSBY波跨越北大西洋时间的变化
    5.3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气要素与AMOC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5.3.1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洋要素与AMOC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5.3.2 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大气要素与AMOC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5.4 不同平均强度AMOC年代际波动的形成机理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不同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
    6.1 引言
    6.2 表面气温
    6.3 降水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7.3 讨论:不同AMOC平均强度对北太平洋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在读期间论文成果和参加项目情况
    1 论文成果情况
    2 参加项目情况
致谢

(9)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多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热带西太平洋的基本环流结构
        1.2.2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系统的水团特征
        1.2.3 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变化的主要机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菲律宾海表层环流半年变化时空特征与机理
    2.1 研究背景
    2.2 数据资料介绍和处理方法
        2.2.1 AVISO 数据介绍
        2.2.2 ECMWF 数据介绍
        2.2.3 Quikscat 数据介绍
        2.2.4 1.5 层线性约化重力模式
    2.3 菲律宾海半年变化的基本特征
        2.3.1 调和信号
        2.3.2 半年信号的强度
    2.4 北赤道流分叉中的半年信号
        2.4.1 北赤道流分叉的定义
        2.4.2 分叉纬度 Yb与 SSH 的关系
    2.5 半年变化的动力机制
        2.5.1 局地风场强迫与 Rossby 波
        2.5.2 局地风场强迫的半年信号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Mindanao Dome 对分叉纬度经向摆动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介绍
    3.2 数据和方法
    3.3 季节变化
    3.4 逐年变化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3.5 低频变化
    3.6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西太平洋表层北赤道逆流的季节变化
    4.1 研究背景介绍
    4.2 数据和方法的介绍
        4.2.1 OSCAR 数据
        4.2.2 EKE 的计算
        4.2.3 NECC 强度的计算
        4.2.4 Ekman pumping velocity
    4.3 季节变化的直观描述
    4.4 NECC 源头急流(128°-136°E)
        4.4.1 主要特征
        4.4.2 HE 和 MD 的作用
    4.5 NECC 下游(140°-156°E)
        4.5.1 主要特征
        4.5.2 北侧环流
    4.6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西太平洋表层北赤道逆流的年际变化及对 ENSO 信号的响应
    5.1 研究背景介绍
    5.2 NECC 系统的年际调制
        5.2.1 主要特征
        5.2.2 大洋波动的影响
        5.2.3 涡动能对年际信号的调制
    5.3 风场强迫以及模式模拟结果
    5.4 小结
    5.5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目前工作的总结
        6.1.1 PS 海域的半年变化特征与机制
        6.1.2 MD 对于 NBL 季节及年际变化的影响
        6.1.3 西太表层 NECC 的季节变化特征
        6.1.4 西太表层 NECC 对 ENSO 事件的响应及年际变化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 2 在读期间出海调查经历
附录 3 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报告
附录 4 作者简历

四、大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率(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带东印度洋季风转换期三维水文特征研究[D]. 梁浩然.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2]南海开放共享航次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考——从多尺度海洋动力学角度出发[J]. 杜岩,陈举,经志友,王祥鹏,陈更新,徐驰,储小青,陈植武,徐杰,施震,唐世林,何云开,梁韵,施平.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6)
  • [3]淡水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D]. 张守文.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4]副热带海区浮游植物对海洋环流与气候的影响[D]. 梁曦.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5]近20年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技术的主要进展[J]. 李清泉,孙丞虎,袁媛,司东,王东阡,王艳姣,郭艳君,柳艳菊,任福民,周兵,王朋岭. 应用气象学报, 2013(06)
  • [6]大西洋热盐环流减弱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态及年际变率的影响[J]. 李昕容,杨海军,王宇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7]不同辐射强迫背景下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变化分析[D]. 李菁楠.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8]不同强度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的年代际波动特征及其形成机理[D]. 张福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5)
  • [9]热带西太平洋表层环流多时间尺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研究[D]. 赵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 [10]不同平均强度热盐环流的年代际波动特征[J]. 张福颖,郭品文,程军,倪东鸿.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多空间尺度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