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隐居、重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

出走、隐居、重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

一、出走、隐遁、新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金羽抒[1](2021)在《性别、革命与文学—1926-1949年间白薇的文学创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白薇1926至1949年间的文学创作情况,从主题和手法两方面出发,将她的创作分为三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从1926-1930年。该时期的创作体裁以戏剧为主,在创作手法上,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抒发恋爱哲学,涵盖了“爱”与“美”的主题;第二阶段从1930-1937年。白薇受国内革命号召,回国参加革命活动,该时期的创作体裁多样,涉及戏剧、小说、诗歌、文论等,创作手法也开始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型;第三阶段从1937-1949年。这一时期创作数量大幅减少,体裁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作品主要以日本侵华为创作背景,描写中国底层民众,尤其是底层妇女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生理与心理双重创伤。本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以白薇创作初期将批判封建父权制家庭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父权代言者叙述和女性精神觉醒两方面,探讨白薇在以父权制为中心的封建家庭环境的成长过程中,对“人”产生的深刻觉醒。第二章是以白薇在逃离原生家庭桎梏并与杨骚产生了爱情纠葛经历后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本章透过白薇在该时期的文本作品中所传达的恋爱观,分析探究她在面临爱情冲突与困境时的自我救赎,在此基础上解构对她与杨骚之间的恋爱模式,尽可能的还原白薇真实的恋爱样态,探讨她在这种情感关系模式下对情感的独特理解与追求。第三章通过“革命”在白薇作品文本中的反映,来讨论“革命”作为精神动力是如何对其产生影响的。从质疑爱情到质疑革命,她的创作从女性视角对革命的进行了反思,对“革命+恋爱”进行了继承与开拓。第四章主要探讨白薇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从开始对于投身抗日事业的热情想象到无法寻得岗位时的理想破灭。她在作品中也描绘了女性在抗战语境中相较男性更加艰难的生存处境。白薇一方面在创作中展现出女性在革命道路上的精神历程,另一方面,对于革命的困惑与无奈使得她的文本内容趋于零散单调,对主流话语若离若离的创作态度也使得她的作品逐渐失去了读者与学界的关注,最终消隐于时代话语之中。作为在“五四”中成长起来的女作家,白薇倾注在文本中的女性意识与生命体验既是她走进文坛的“敲门砖”,也成为她在文学史道路上继续前行的“绊脚石”。白薇作品中多重话语的交织错杂与她本人创作历程中的坚守、困惑、挣扎与消隐,为我们在研究文学史的过程中提供了必要的反思,这也正是研究白薇及其创作的价值所在。

AYE AYE KHAING[2](2020)在《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分别是20世纪活跃于缅甸、中国两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她们虽然生活于缅甸、中国两个不同的国度,但两位作家的创作活动基本处于相同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综合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的生活经历与所处社会环境进行探究,她们一直都在关注女性的生命进程、生存状态、生活环境,揭示女性在特定时代的生活、追求、发展与进步,以及女性本身为各自国家的人民解放、平等自由、民族独立与国家进步所作出的成绩与贡献。在小说创作中,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都擅长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女性形像,透过女性人物的生活与命运来反映、表达女性面临的时代困境、环境困难、人生困惑与生存问题,并通过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与典型环境的描写,以特定时期的社会存在、社会环境的建构来表达女性群体对于解放的渴望、平等的追求与自身发展的努力。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早期作品,通过解读两位作家小说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生命意识、存在意识及自我解放意识等问题,并比较两位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作家在创作理念、创作意识、创作手法、审美艺术及语言叙事等方面的异同。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是关于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两位作家女性意识的比较。首先理清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形象等理论概念与范畴;其次,探讨分析加尼觉玛玛礼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并论述其在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艺术形象与审美叙事的表现;第三,分析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通过丁玲前期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表现,探讨丁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并分析丁玲独特的女性意识的根源及形成因素。第二章比较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首先通过两者的生长环境与她们在小说中的表现,论述女性意识对两者的影响,其次进行分析论证两者早期创作中表现的女性意识。第三章比较分析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第一节为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第二节主要分析研究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展示的女性视野下的男性形象,第三节为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表现的反讽叙事手法,第四节为丁玲的心理描写与语言表达。第四章分析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作品中女性意识出现差异的原因,第一节为生长环境的异质同构,论述两者在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创作的艺术异同点;第二节为社会环境的同质同构,论述缅甸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不同国家与社会环境下两者小说中表现的女性的地位与价值;第三节论述因作家自身思想的接受与作家自身的经历的不同因素,两者创作方法的同形建构。作为缅中两国现代有代表性的作家,在接受新的文明、文化的洗礼过程中,她们存在着某些相似的经历与过程,在小说创作的叙事艺术、技艺方法、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典型环境、典型心理的描写等方面,存在着某种建构的同形、表达的同质与审美的差异的现象。加尼觉玛玛礼更倾向于塑造继承传统文明而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形象,而丁玲则更加注重与传统决裂而追求现代意识、解放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缅中两国的女性作家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进行比较研究,从女性意识、女性心理、女性审美等角度分析作家创作的民族与时代的关系。运用跨文化、跨国别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创作由于时代的特点以及中国与东南亚抗敌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境遇,使得他们的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是出身与成长环境、个人见解的不同,使他们的作品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两位作家都关注女性的问题,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大多的是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上的困境,其女性都较有强烈的女性自觉意识,而相同的悲剧命运;两位作家创作的不同点是:加尼觉玛玛礼的小说侧重反映艰苦的传统妇女生活,她们的悲剧性的生活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主要表现人道主义思想;而丁玲的作品更多反映新时代女性自我意识的精神痛苦,其中的女性悲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突出个性的解放与女性主体意识。

胡文涛[3](2020)在《陈谦小说中出走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华文作家陈谦致力于书写女性命运,表现当代海外华人女性的情感经验和主体探索。她小说中的出走女性形象尤为突出,她们从本土出走异域,从家庭逃离走向社会,虽然与五四以来的中国女性解放之路颇为类似,但作者让她们身处自由度更高的当代西方世界进一步反思女性寻求自我独立及价值实现的可能性。陈谦运用互文策略,将自己的作品与相关文学经典对照重写,如《谁是眉立》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望断南飞雁》与《伤逝》等小说,使其作品对女性问题的探讨更具有历史沿革和当代演进的意涵,更进一步凸显作者的女性观。陈谦女性观的形成与其自身的个体生命经验和中西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而她在小说中善于运用心理描画、克制性的回忆叙事及开放式的结局等都有助于她塑造笔下的出走女性形象,建构女性的主体意识。陈谦笔下的出走女性形象揭开了海外华人女性在自我实现之路上的奋斗与挣扎,这不仅是对五四以来女性解放议题的延续和再思考,也是作者努力探索海外华人女性主体建构之路的贡献。

赵诗奇[4](2020)在《沉樱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沉樱凭借爱情婚姻题材小说曾风靡一时,其作品在当时受到小说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也奠定了其婚恋小说的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本论文立足于沉樱小说还未被充分开掘的研究空间并对其开展研究,旨在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更为细致而深入地分析沉樱小说在精神指向、人物书写、叙事策略上的特色,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作家的经历、时代背景等,分析沉樱小说创作的意义和内涵,旨在进一步细化与充实沉樱小说的研究。本文除前言和结语之外,主要分三章。第一章,沉樱小说的精神指向。首先是女性意识,沉樱的婚恋小说展露了一个崭新的真切的性别世界,是解读现代女性成长历程的重要途径。其次是平民意识,作家关注底层民众生存困境,作品展现了其对“国民性”问题的揭露与深刻思考。最后是革命意识,沉樱的革命小说创作按时间划分为前、后两期,展现了革命者参与革命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及妇女解放等问题,表达了作家对革命者的深切关怀。沉樱受左翼文学思潮影响,作品自然流露其对无产阶级革命方法和道路的较为深刻的认识。第二章,沉樱小说的人物书写。作家依照美的规律创作出人物形象,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性质。沉樱小说塑造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形象,本章将这些文学形象划分为三类:知识女性与革命女性形象、两性婚姻中的男性形象、底层社会中的众生形象,并概括分析作家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第三章,沉樱小说的叙事策略。以赵毅衡对“叙事方位”的阐释为主要理论依托,从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旁观者视角的应用、全知全能的叙事方位等角度论述沉樱小说的叙事话语特色。从聚焦“小场面”、时空情景的自由展开、心理时间的运用三个方面分析沉樱小说的叙事空间和叙事时间特色。最后以嵌套式叙事结构、对比式双线推进结构、“反完整”小说叙事三种模式论述沉樱小说的叙事结构特色。

张梦茹[5](2020)在《大革命激荡下的自由书写 ——白薇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白薇无论其人还是其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自1922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到1975年搁笔,白薇留下了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电影文学等在内的共3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戏剧、小说成就最高,影响较大。本论文尝试重返历史现场,按照白薇文学创作的时间顺序,从大量文本入手,客观、全面地把握白薇的创作历程,通过对她生命历程与其创作的关系来探寻她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并分析其写作在各个时期的不同表现。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白薇作品的接受过程,从个人生命经验的角度对白薇的创作进行系统阐释和具体分析,试图在个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中,挖掘白薇个人心灵自由书写的困境及其成因,并分析其文学价值与意义。第一章(1922——1928):分析白薇思想资源的形成与五四时期其初登文坛的创作。“五四”精神、留日经历以及个人独特的生命经验构成了白薇思想资源的核心。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女戏剧家,正是因为具有时代先声的“娜拉”式出走姿态和浪漫的美学情调,初登文坛的白薇是以“新女性”的面貌得到高度肯定与评价的。但独特的个人生命体验也使得她的创作除立足于“五四”反封建的启蒙话语之外,还对父权制予以揭露与批判,对女性命运予以关注与反思。因此,《打出幽灵塔》的诞生,并非新女性的轻松抉择,而是出走后两难的产物。白薇作品中流露出的自觉女性意识,以及成为历史主体的诉求在盛誉的同时被遮蔽,这让她从创作的初始阶段就面临着精神困境。第二章(1928——1936):分析三十年代文坛转向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白薇的文学创作。革命的时代潮流中,在“走向集体”与坚持个人话语之间,白薇充满困惑与挣扎。首先,《炸弹与征鸟》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革命+恋爱”作品存在着一定差异,白薇作品传达出了对革命与爱情的双重质疑,但又不得不投身革命寻求救赎的悖论。这种悖论是时代的困境。其次,考察《姨娘》《北宁路某站》等作品,这一时期白薇的创作具有话语杂芜特点,对主流话语即有趋同又有疏离,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合时宜。最后,分析长篇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悲剧生涯》是白薇在动荡时代挣扎并苦苦追寻女性自我和女性解放之路的心灵独语,是个人话语与时代主流话语矛盾激化的产物。第三章(1937——1975):主要讨论抗日战争后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白薇的创作。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解放成为时代主题。此时白薇创作了许多慷慨激昂的长诗,表现了颂歌时代的激情,然而由于颠沛流离的生活、羸弱多病的身体、文稿的大量遗失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仍不可避免地逐渐成为革命阵营中的边缘者。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白薇主动请愿,试图用劳动改造自我,重新寻找自我的位置,以融入新的时代。然而艰苦的环境、高强度的劳动使得她几乎无暇写作。同时,文本的单调与破碎也反映出她的困惑与无奈,创作个性逐渐消泯于时代的宏大话语中。白薇的创作无法引起读者与评论界的关注。结语:作为跨越现代、当代两个时期的女性作家,白薇的创作始终努力坚持着在追随时代大潮的同时潜隐着基于生命经验之上的个人话语,展现了现代进程中革命女性的精神历程。文学场域中个人话语与时代话语的纠葛与冲突决定了她在文学史中早早成名却又逐渐湮没的宿命,而这也正是她与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所在。白薇现象不是偶然的,对于中国现代第一批浮出历史地表的女作家而言,进入历史的过程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与圆满。当下时代,伴随着写作空间的巨大变化,较为充分的“个人化”写作具有了一种可能性。

郝艺霞[6](2020)在《丁玲小说风景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丁玲小说创作中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将风景书写的不同场域进行整理,借助美国米切尔及日本柄谷行人的风景理论,将风景作为人与自然、自我与他者之间文化交流的媒介。风景既是再现的又是呈现的,因此按照风景再现与呈现方式的不同,把风景分为在场和不在场两种叙事模式,来研究风景在各类场域中的叙事功能,从而理清小说中风景书写与性别、政治之间的特殊关系。风景作为一种隐喻性的文学书写方式,被赋予超越其本身的特殊内涵,即女性扞卫主体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透视镜中女性不仅看到了真实的自我,而且能够看到那个早已被时代主流所遗忘或抛弃的女性“自身”。风景书写不是一味地去描摹主人公从视觉角度简单勾勒的生活现实,单一的风景不再作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风景的多重意蕴在丁玲的小说中得到了释放,获得了新的理解维度。本文将丁玲前期的女性小说依照风景书写的不同形式分为封闭式、环绕式、遮蔽式的风景场域,详细分析其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不同风景场域中的情感历程,并以此为特例反观五四一代的青年女性作家在历经时代的磨砺与摧残后思想精神的发展脉络。因而前期作品主要以浪漫的诗性表现方式为主,风景中暗含着作者对传统精神的诉求。在动态性的风景场域中,女性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发展,在面对风景与革命政治之间的摩擦时,风景以其独特的位置承载着女性对主体性的自我坚守。随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变更,女性与风景场域之间逐渐失去了早期的叙述张力,回归于静态化的政治框架内,隐喻性代替场域之间的斗争性上升为风景的主要特质,那么两个意义层面的风景话语之间产生了裂痕。如何弥合两者间的差异,成为转折期文学所要回答的重要话题;转折期文学因其特有的时代性与尴尬的文学地位,始终是丁玲文学研究的难题。本文将风景的表现特质作为主要论述对象,以诗性与现实性的此消彼长作为这一时期的书写逻辑,恰巧印证了丁玲自身在左联时期苦闷彷徨的内心波折。风景艰难地穿梭于主人公的自我想象与现实境遇中,成为女性在社会中挣扎之后对自我的真实保留,风景场域之间的矛盾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释放。诗性的风景随着主体现实情绪的延伸,最终被革命政治所取代。风景书写被作者纳入到了启蒙与国家叙事的宏大框架下,同时延续了风景书写的隐喻机制,最终上升为革命的理想性书写,促成了关于历史主体的想象,实现了风景书写与民族认同的统一。纵观丁玲小说的风景书写,女性对自我浪漫式的想象始终伴随着风景场域的变换,这既是丁玲作为五四一代青年女作家的“莎菲”式的追求,又与时代相耦合完成了革命与诗性的内在调和,构成了小说丰富的风景内涵,成为风景流变的重要线索。全面把握丁玲小说中风景在不同时期的书写方式,语言显得极为重要。文学语言与小说语言总是一脉相承,因此丁玲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风景书写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研究其小说风景书写的语言特色,即可探究其在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文学情绪。那么转折期所出现的诗性与革命性风景的二元对立模式就有了新的理解向度,个体对自然风景的深切回望成为丁玲小说语言艺术力的集中显现。

王靓亮[7](2020)在《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小说叙事策略”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立独行的女性作家代表——张洁,在小说叙事策略的运用上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充满叛逆与抗争的张洁一再否认自己并非女权主义者,只是单纯的希望为所有不公平现象之一的女性生存问题鞭辟入里的发声。无独有偶,在19世纪的西方也有这样一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自我探索、自我表现、自我袒露的表达和传递方式上,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通过文本细读、文献查阅,本文拟通过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对二者在叙事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此破译和求解女性写作发生的深层机制以及女性叙事的特质与价值取向。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阐释了论文写作的缘起,以及将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方法论深入探寻女性作家叙事策略异同之处的学理价值与现实意义等问题。正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在叙事策略方面的相通性进行梳理解析。两者有着惊人相似的原生家庭、如魔咒般的感情经历。她们运用个人型叙述模式以及解构“第二性”的叙事干预,建构出具有自卫性质的叙事话语,传达着生为女人的悲喜以及女性心中“真我”该有的生存样态。正文的第二部分从叙述声音入思,着重分析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在叙事策略方面的相异之处。张洁以胆汁质的叙事动力与繁复的叙事圈套颠覆着外部世俗权力,表现为冷眼旁观的疏远叙述与反客为主的逆向歧视;夏洛蒂·勃朗特以抑郁质的叙事动力与单纯的叙事圈套博取着读者的眼泪,以吸引型的叙述与坦直的鼓吹生而平等的人生信条作为策略。正文第三部分探究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小说创作中迥异的伦理诉求。历尽千帆的张洁终以虚无的宿命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般的求胜意志补缀着苍凉的人生;夏洛蒂·勃朗特则尽情发挥着文学因诗意而产生的治疗效果,表达出对如诗如画的生活的希冀与乐观。两位女性作家以独特的敏感之思和动情书写来表达着对宇宙世界的洞见以及对生命、人性的审视,在文本中挣脱性别文化传统枷锁,尽可能实现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夏洛蒂·勃朗特由于所处时代、寿命期限等客观事实造成一定的主观局限,在张洁因循或刷新之笔端,经现代派文学风云之洗礼蜕变为视野与格局更为宽广的女性成长之书。这对性别诗学以及当今“女性向”文学创作与长足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也必将为两性思索围城内外之学问提供指导和参照。

张晓芳[8](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认为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刘秀珍[9](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峰灵[10](2019)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潜心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 14部短篇小说集,近200个故事。门罗专注于书写小镇平凡人物,尤其是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乃至平庸,但她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死水微澜”里。这里蕴藏着女性微妙敏感又复杂难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门罗特别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普通女性心理的隐情与波动,不仅彰显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异气质,也书写出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文学世界。门罗的写作姿态,明显受到了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她完整经历了女性主义多个发展阶段,在女性书写中审视女性生活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门罗的成长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在两性世界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多重身份、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等赋予门罗女性书写以复杂性和深刻性。本论文通过精读门罗文本,梳理女性主义与门罗文学之路的关系,分析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炼其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总结其女性书写的主题,从而揭示门罗女性书写的深刻内涵。全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绪论着重阐述门罗文学之路及国内外对门罗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厘清国内门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要点与目标。第一章追述加拿大地域文化、个人成长经历对门罗写作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寻门罗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可能轨迹,进而探讨其成熟理性、温和平静的女性观。门罗生长于加拿大一个美丽但又闭塞的小镇,这促使她萌生了一种文化意味上的“边缘心态”。边缘心态使门罗在生活上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创作上也有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坛主流女性主义书写。第二章力图厘清女性主义与门罗女性书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阐释门罗女性书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门罗的文学创作几乎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同步,但阅读其文本便不难发现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特质。结合门罗的成长经历及其多次访谈记录,本章试图分析门罗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门罗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门罗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步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观,从而突破了传统书写对女性形象和性际关系的曲解,跳出了男女两性“非此即彼”的程式化循环。第三章着重分析门罗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细读其作品,我们便发现,地域色彩、女性主义只是其笔下女性人物的表面标签。她们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仍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男权社会的阴影存在。因此,她们或者面临某种生存困境,或者遭受某种误解,或者掀起某种情感和心理波澜,但她们最后都跟自己或他人达成了和解。她们的心理变化、情感成长已然超出二元对立的两性观,使我们看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世界和人生。第四章总结门罗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尽管每个女性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不完全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婚恋、做母亲、年老和死亡等过程。在这些不同的人生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最终促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概括起来,门罗书写触及了成长、婚恋、母女、离开等主题,意在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怎样得到相对的独立空间,由此思索如何与这世界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乃至颠覆这世界。第五章论析门罗小说的闪光点之一,即女性主题和叙事艺术的巧妙结合,旨在分析门罗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书信体叙事和开放式结尾对其女性书写的作用与意义。结语通过总结和引申“边缘”的文化意义审视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门罗的女性书写是一种融合共通的姿态,消解了男性/女性、男权中心/绝对女性、文明/野蛮、中心/边缘、城市/乡村等的对立对抗。沿着门罗的道路,文明可以思考,男女两性可以互融共通,其普遍的本质是人类性。同时,只有两种性状的动态互动才能够实现对对方的观察和反思,而静态对抗则难以实现。以此观之,“边缘”不是“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样的观察视角、更灵活的生存姿态、更柔和的处世态度。由此,门罗的文学世界才能被打开,其真正的价值才能被发现。

二、出走、隐遁、新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走、隐遁、新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性别、革命与文学—1926-1949年间白薇的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意义与价值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封建家庭中的女儿:“打出幽灵塔”
    第一节 封建父权制下的“幽灵牢狱”
    第二节 个人的女性意识觉醒
第二章 “地母”式爱情结构:挣脱“爱网”
    第一节 “自传式”个人身体写作
    第二节 灵与肉的冲突体验
    第三节 爱欲洪流中的自我救赎
第三章 革命生涯:战火中的“征鸟”
    第一节 革命意识的萌生
    第二节 “革命+恋爱”的继承与开拓
第四章 战争话语:时代洪流中的飘萍
    第一节 从北平到重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第二节 动乱中底层女性的痛苦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1.加尼觉玛玛礼的研究现状
        2.丁玲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第一节 女性意识、女性文学、女性形象的概念
        一、女性意识
        二、女性文学
        三、女性形象
    第二节 加尼觉玛玛礼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一、促发女性意识的家庭环境
        二、女性意识形成的轨迹
        三、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第三节 丁玲对女性意识的关注
        一、丁玲女性意识的形成
        二、丁玲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探索
        三、丁玲女性意识的强化
第二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女性意识对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影响
        一、女性意识对加尼觉玛玛礼的影响
        二、女性意识对丁玲的影响
    第二节 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一、《她》((?);Thu-ma)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二、《不是恨》((?)-Mone-yuae-ma-hu)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三、《她的沉沦》((?);Nat-yae-nge-shwe-sar)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丁玲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
        一、《梦珂》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三、《阿毛姑娘》中表现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小说中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加尼觉玛玛礼和丁玲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
        一、加尼觉玛玛礼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
        二、丁玲小说中的主要女性形象
        三、两位作家的主要人物的相似性
    第二节 女性视野下的男性形象
        一、加尼觉玛玛礼小说中的主要男性形象
        二、丁玲小说中的主要男性形象
    第三节 加尼觉玛玛礼的反讽手法与对话描写
        一、在反讽手法中彰显人物的个性
        二、在对话中表现人物的性格
    第四节 丁玲的心理描写与语言表达
        一、深入发掘人物内心世界
        二、直白、坦率的语言
第四章 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女性意识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一节 生长环境的“异质同构”
        一、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作家所处社会环境的“同质同构”
        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背景下的女性的地位与女性文学
        二、缅甸殖民地背景下女性的地位与女性文学
    第三节 创作方法的“同形建构”
        一、作家思想的“同形建构”
        二、作家经历的“同形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陈谦小说中出走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女性出走的路径及形象特征
    第一节 女性出走的两种模式
    第二节 女性出走的形象特征
第二章 互文对照下女性形象的重塑
    第一节 反讽和改写: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到《谁是眉立》
    第二节 压抑或放纵:从《一个红颜的故事》到《莲露》
    第三节 沿袭与流变:从《伤逝》到《望断南飞雁》
第三章 形成、传达及意义:由女性形象到女性观
    第一节 陈谦女性观的形成
    第二节 女性观的传达方式
    第三节 陈谦女性观的独特性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沉樱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沉樱小说的精神指向
    (一)沉樱婚恋小说与女性意识
    (二)沉樱社会小说与平民意识
    (三)沉樱革命小说与革命意识
二、沉樱小说的人物书写
    (一)知识女性与革命女性形象的书写
    (二)两性婚姻中的男性形象的书写
    (三)底层社会众生形象的书写
三、沉樱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叙事视角
    (二)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
    (三)叙事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革命激荡下的自由书写 ——白薇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个性解放时代的叛逆之声(1922-1928)
    第一节 五四”底色与个人际遇
    第二节 新文坛的盛誉与遮蔽
    第三节 《打出幽灵塔》:对双重压迫的反抗
第二章 左翼文学中的异质书写(1928-1936)
    第一节 《炸弹与征鸟》:对革命与爱情的双重质疑
    第二节 主题的杂芜与错位
    第三节 《悲剧生涯》:革命时代的女性关怀
第三章 战争与建设时期的迷失与消隐(1937-1975)
    第一节 规范的激情与启蒙的潜隐
    第二节 劳动:作为“改造”的身体
    第三节 颂歌与新话语的艰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白薇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丁玲小说风景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风景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丁玲小说风景书写的叙述场域
    2.1 封闭式风景场域
        2.1.1 公寓间“自我游走”
        2.1.2 城乡间“自我徘徊”
        2.1.3 都市间“自我放逐”
    2.2 环绕式风景场域
        2.2.1 踟躇于风景内部
        2.2.2 驻守于风景内外
        2.2.3 游离于风景外围
    2.3 遮蔽式风景场域
        2.3.1 内外交困的精神斗争
        2.3.2 主体内在的情感寄托
        2.3.3 个人意识的欲望书写
        2.3.4 去个人化的自我重生
第三章 丁玲小说风景书写的诗性与现实性
    3.1 诗性的错位与调整
        3.1.1 自然风景与认识
        3.1.2 革命风景与怀旧
        3.1.3 革命与诗性融合
    3.2 诗性风景的观照方式
        3.2.1 阶级斗争的隐形书写
        3.2.2 阶级斗争的强化
    3.3 革命风景的写实化
        3.3.1 革命现实主义
        3.3.2 革命理想主义
第四章 丁玲小说风景书写的语言形式
    4.1 语言组成: 句式结构
        4.1.1 人称代词的使用
        4.1.2 多重状语的使用
        4.1.3 长短句式的使用
    4.2 语言主体: 词性与词义
        4.2.1 单双音节词的使用
        4.2.2 词语性质的转变
        4.2.3 语词色彩的变化
    4.3 语言手法的运用
    4.4 语言观与风景描写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小说叙事策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题缘起及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0.4 创新之处
1 叙述话语的类同性:与原罪斡旋的自卫倾向
    1.1 钟情于个人型叙述模式
        1.1.1 原生家庭造成的“厄勒克特拉情结”
        1.1.2 缪斯的“爱情魔咒”
    1.2 解构“第二性”的叙事干预
        1.2.1 寻找真正自我的“滑铁卢”
        1.2.2 平凡皮囊下的非凡思想
2 叙事声音的差异性:多元颠覆与单纯召唤
    2.1 叙事动力类型之胆汁质与抑郁质
        2.1.1 疏远型叙述与吸引型叙述
        2.1.2 “逆向歧视”与“生而平等”
    2.2 叙事圈套的繁复与单纯
        2.2.1 情节解码延宕与细节设置的密缕空透
        2.2.2 外部格局宏阔与内心呈现坦直
3 叙事伦理诉求:补缀苍凉人生与希冀寰宇如诗画
    3.1 求胜的意志与诗意的生存
        3.1.1 面对困境的勇毅“骑士精神”
        3.1.2 现实桎梏的“唯美滤镜”
    3.2 悲观的宿命论与灵验的文学治疗
        3.2.1 宿命的纠缠与生命的沉浮
        3.2.2 乐观的传递以及与世界的和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艾丽丝·门罗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门罗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地域文化背景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
        一、殖民史与边缘文化的“突围”
        二、移民潮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三、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宗教背景
    第二节 门罗的边缘心态与女性书写
        一、边缘心态——打开门罗女性世界的钥匙
        二、小镇——边缘心态的表征
    第三节 门罗的文学之路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加拿大女性主义运动与门罗的女性意识
        三、加拿大英语文学传统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面面观
    第二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特点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温和的女性观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二、温和的女性观
第三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
    第一节 聪颖敏感而早熟的少女形象
    第二节 “疯女人”形象
    第三节 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
    第四节 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多重主题
    第一节 成长:认知的觉醒与自我追求
    第二节 婚恋:隐忍·觉醒与自我追寻
    第三节 母女:对抗到和解
    第四节 离开:家园隐喻与冲动
第五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叙事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的拼凑
    第三节 书信体叙事的运用
    第四节 含混的开放式结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四、出走、隐遁、新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性别、革命与文学—1926-1949年间白薇的文学创作[D]. 金羽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加尼觉玛玛礼与丁玲的女性小说比较研究[D]. AYE AYE KHAING. 湖北大学, 2020(02)
  • [3]陈谦小说中出走的女性形象研究[D]. 胡文涛. 暨南大学, 2020(04)
  • [4]沉樱小说研究[D]. 赵诗奇.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5]大革命激荡下的自由书写 ——白薇创作论[D]. 张梦茹.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丁玲小说风景书写研究[D]. 郝艺霞. 延边大学, 2020(05)
  • [7]张洁与夏洛蒂·勃朗特“小说叙事策略”比较研究[D]. 王靓亮. 辽宁大学, 2020(12)
  • [8]“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D]. 王峰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出走、隐居、重生——丁玲女性文学创作的三个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