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标准探讨

中国肥胖标准探讨

一、关于中国人肥胖标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左迪迪[2](2021)在《长春地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目前最常用的判断体重是否正常的方法,BMI超标意味着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的风险增加。但有一部分BMI在正常范围内的人群同样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高血压(high blood pressure,HBP)、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代谢紊乱。这种体重正常的个体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聚集的现象,称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weight,MONW)。这部分人群因为体重正常,所以其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的风险容易被忽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1.了解长春市正常体重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代谢紊乱(T2DM、HBP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明确MONW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MONW人群身体成分,了解脂肪分布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2.观察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率,评价不同指标预测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价值,建立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预测模型;建立MONW新的诊断标准。3.评价不同人体测量学指标对MONW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找到可以反映和预测MONW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方法:1.第一部分是横断面研究,以长春市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第一节采集基本信息和人体测量学指标,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问卷调查,计算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HBP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明确MONW的患病率和基本特点,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可能的危险因素。第二节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身体成分分析,了解MONW人群在全身及各部位脂肪分布特点,使用偏相关分析将性别、年龄和BMI设为控制变量,分析不同部位脂肪分布与代谢紊乱的相关性。2.第二部分是队列研究,以长春市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先以非T2DM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发T2DM作为结局指标,对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明确可以影响结局的指标,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计算约登指数明确各指标的最佳切点值,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软件构建T2DM的预测模型并转化为列线图;绘制模型的ROC和校准曲线,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使用Bootstrap重采样法(1000次重采样)进行内部验证。再以非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作为结局指标,使用同样的方法建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和验证。之后通过R软件使用以上两个模型中的预测指标及其切点值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可以预测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转换为评分表的形式,通过绘制ROC曲线和计算约登指数明确评分的最佳切点值。该评分系统可作为MONW新的诊断标准。使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和AUC比较新旧两个标准对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能力。3.第三部分是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建立的MONW新标准,绘制常见人体测量学指标筛查和预测MONW的ROC,通过AUC找到可以准确反映和预测MONW的指标,并计算指标的最佳切点值。结果:1.第一部分第一节纳入体重正常的研究对象3303人,其中男性931人(28.19%)。在正常体重人群中明确诊断T2DM 726人(21.98%),HBP 1465人(44.35%),高甘油三酯474人(14.35%)。MONW 774人,在正常体重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3.43%。MONW组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P)、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P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 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the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显着高于正常体重正常代谢(metabolically healthy normal-weight,MHNW)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MHWN组(p<0.05)。MONW组T2DM患病率45.99%,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43.67%,HBP患病率70.03%,显着高于MHNW组(分别是14.63%,19.07%和36.50%,p<0.001)。每日午休习惯和目前没有工作是MONW的危险因素(p<0.05)。MONW组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肾结石、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骨折、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高于MHNW组(p<0.05)。2.第一部分第二节纳入体重正常的研究对象318人,其中男性107人(33.65%)。MONW 115人(36.16%),其腹部内脏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面积、质量、体积和腹部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面积明显高于MHNW组(p<0.05);VAT面积、质量、体积与代谢紊乱组分数呈正相关(p<0.001)。MONW组躯干、Android部位和全身的脂肪质量(fat mass,FM)、脂肪质量指数(fat mass index,FMI)、脂肪组织百分比(fat mass percent,FM%)均高于MHNW组,而大腿部位的FM、FMI和Gyroid部位的FM%明显低于MHNW组(p<0.05);躯干和Android部位的FM、Android部位的FMI、FM%与代谢紊乱组分数呈正相关,大腿和Gyroid部位的FM、FMI、FM%与代谢紊乱组分数呈负相关(p<0.05)。内脏脂肪与大腿脂肪比(visceral adipose tissue mass to thigh fat mass ratio,VTR)与性别、年龄、BMI、代谢紊乱组分数、FPG、P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糖负荷2小时后胰岛素(2-hour postprandial insulin,2h-INS)、空腹C肽(fasting blood C-peptide,FCP)、Hb A1c、HOMA-IR、LDL-C、HDL-C、TG、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e,Cr)、尿酸有关(p<0.05)。3.第二部分共纳入正常体重1492人,男性397人(26.61%),人均随访时间2.93年。基线时无T2DM 1133人,无高甘油三酯血症1285人。随访时新诊断T2DM 55人(4.85%),T2DM发病率为1.66人/百人年;新诊断高甘油三酯血症141人(10.97%),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率为3.74人/百人年。基线时SBP、PPG、Hb A1C、HOMA-IR可以显着影响T2DM的发生,最佳切点值分别是140mm Hg、7.15mmol/l、5.95%和2.3。使用上述指标及其切点值建立T2DM的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绘制校准图和ROC(AUC=0.80),C-index为0.80(95%CI 0.74-0.86),内部验证C-index为0.79,说明该模型具有中等预测能力。基线时FINS、TG、HDL-C和LDL-C可以影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其最佳切点值分别为6.00μU/ml、1.45 mmol/l、1.21 mmol/l和2.98 mmol/l。使用上述指标及其切点值建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绘制校准图、ROC(AUC=0.78),C-index为0.78(95%CI 0.74-0.82),内部验证C-index为0.78,说明该模型有中等预测能力。综合以上两个模型,纳入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四方面指标,建立一个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风险的综合模型。转换为评分表形式,最佳切点值为110,即该评分标准以110分为界。高于110分代表未来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较大,可以诊断为代谢异常;低于110分代表未来发生T2DM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较小,可以诊断为代谢正常。这就是MONW新的诊断标准。对比新标准(AUC=0.63,p<0.001,95%CI 0.584-0.680)与旧标准(AUC=0.58,p=0.003,95%CI 0.525-0.636),并计算新标准的NRI为5.00%>0,说明新标准的准确性高于旧标准。4.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有WC、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和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 R),近期研究较多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有人体肥胖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BAI)、人体肥胖腰围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WC,BAI-WC)、身体形态指数(a body shape index,ABSI)、锥度指数(conicity index,CI)、身体圆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BRI)和TMI(tri-ponderal mass index)。首先基于基线数据,利用上述研究中制定的MONW新标准,绘制以上指标筛选MONW的ROC并计算AUC,发现以上各指标均有诊断价值(p<0.05,AUC>0.5),其中诊断能力最强的是WHt R(AUC=0.674,95%CI 0.647-0.702)、BAI-WC(AUC=0.673,95%CI 0.646-0.701)和BRI(AUC=0.665,95%CI 0.637-0.692),其最佳切点分别是0.48,19.19和4.03。然后基于随访数据,绘制以上指标预测MONW的ROC并计算AUC,发现WHt R、BAI、BAI-WC、BRI、CI和TMI有一定预测能力(p<0.05,AUC>0.5)。其中预测能力最强的是BAI(AUC=0.635,95%CI 0.551-0.719)、BAI-WC(AUC=0.617,95%CI 0.531-0.703)和BRI(AUC=0.614,95%CI 0.527-0.701),其最佳切点值分别是27.49、19.57和4.24。结论:1.长春地区40岁以上正常体重人群中T2DM、HBP、高甘油三酯血症和MONW患病率较高。MONW人群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代谢紊乱指标、T2DM、HBP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MHNW人群。每日午休习惯和目前没有工作是MONW的危险因素。MONW人群的腹部、躯干和Android部位脂肪较多,大腿和Gyroid部位的脂肪较少。VTR与代谢紊乱指标呈正相关。2.使用SBP、PPG、Hb A1C和HOMA-IR及其最佳切点值140mm Hg、7.15mmol/l、5.95%和2.3建立的T2DM预测模型,以及使用FINS、TG、HDL-C和LDL-C及其最佳切点值6.00 u IU/ml、1.45 mmol/l、1.21 mmol/l和2.98 mmol/l建立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都具有中等预测能力。综合以上两个模型,纳入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脂四方面指标的MONW的评分表,优于目前使用的旧标准。3.诊断MONW能力最强的是WHt R、BAI-WC和BRI,其最佳切点分别是0.48,19.19和4.03;预测MONW能力最强的是BAI、BAI-WC和BRI,其最佳切点值分别是27.49、19.57和4.24。

田倩倩[3](2021)在《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且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为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加强心血管疾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防控关口前移需从危险因素筛查和管理开始。大学生时期作为青少年到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健康行为和身体形态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心血管健康对其未来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研究目的基于国内首个大学生运动健康队列—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本研究旨在:(1)评估体育生和非体育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特征;(2)从健康行为、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身体成分、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分析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3)探究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和关联关系;(4)寻找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构建不同专业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研究方法实验一:选取上海体育学院校友健康队列研究中数据完整的受试者共计805人(男=421,女=384),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测试;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受试者全身以及区域部位的肌肉量和脂肪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定义为两个及以上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异常:血压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血糖升高。评价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各组的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实验二:除实验一的测试指标外,使用问卷调查评价受试者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通过佩戴7天加速度传感器客观测量体力活动包括:静坐行为、轻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利用身体素质测试系统评价受试者握力、最大肺活量、全身反应时、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最大摄氧量、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等身体素质。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评价各单项指标以及各个指标相互作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实验三: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以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为因变量作线性回归,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剂量-效应关系。计算受试者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同性别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Z分的总和)=平均动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空腹血糖;身体素质分数(同性别身体素质Z分的总和)=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将身体素质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前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高组,后1/4的大学生为身体素质较低组。参考诊断中国人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体脂率切点,将受试者分为低体脂率和高体脂率。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联合分为: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和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通过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四组间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的差异。采用SPSS插件PROCESS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中是否存在相互中介调节作用。实验四:以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为金标准,使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价值。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寻找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采用逻辑回归分析计算体脂率、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的联合预测因子,使用Z检验对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的AUC进行比较。以P<0.05具有显着性水平。研究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未见性别差异。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分别为:体重较轻(0.0%)、体重正常(11.1%)、超重(25.8%)和肥胖(47.2%);与BMI正常的同龄人相比,BMI正常但体脂率较高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较高,代谢紊乱状态趋于肥胖人群。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19.1%)显着高于体育生(11.6%);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高(23.3%),球拍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检出率较低(6.3%)。2.在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以及身体素质等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因素方面,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单因素逻辑回归结果发现,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因素。其中,较高BMI(男生:OR=1.277,95%CI=1.152-1.416;女生:OR=1.239,95%CI=1.128-1.361)、体脂率(男生:OR=1.107,95%CI=1.063-1.153;女生:OR=1.095,95%CI=1.044-1.147)和Android脂肪率(男生:OR=1.083,95%CI=1.050-1.117;女生:OR=1.094,95%CI=1.052-1.139)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较高的握力指数(男生:OR=0.524,95%CI=0.356-0.769;女生:OR=0.587,95%CI=0.391-0.880)和最大摄氧量(男生:OR=0.910,95%CI=0.866-0.957;女生:OR=0.867,95%CI=0.810-0.928)等身体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保护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发现,体脂率和身体素质是相互影响心血管代谢风险的。3.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正相关,身体素质则与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呈显着负相关。体脂率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而最大摄氧量升高则会引起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的下降。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心血管代谢风险既有独立又有联合的关联关系,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为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1.70)、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03)、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组(mean=-0.06)以及低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高组(mean=-0.54)。另外,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体脂率具有中介效应,在男生中体脂率的贡献率为85.7%,在女生中为56.7%。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不显着。4.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均可用于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BMI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指标分别为:23.2 kg/m2(体育生男生)、22.0 kg/m2(体育生女生)、25.7 kg/m2(非体育生男生)以及23.3 kg/m2(非体育生女生);通过DXA法测量身体成分,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切点分别为16.3%(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男生)以及35.2%(非体育生女生);Android脂肪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分别为18.7%(体育生男生)、33.8%(体育生女生)、30.2%(非体育生男生)和42.1%(非体育生女生)。身体素质包括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可显着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握力指数和最大摄氧量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可能存在专业和性别差异。握力指数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0.53,最大摄氧量诊断体育生男生和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为分别为41.2 m L/kg/min和28.3 m L/kg/min。关于体脂率、握力指数、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存在专业差异。在体育生男生中,体脂率与身体素质联合指标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作用大于单独的身体素质(最大摄氧量);而在非体育生男生和女生中,体脂率、身体素质(男生:握力指数,女生: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脂率与身体素质的联合指标均可作为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有效指标,且诊断价值无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有14.9%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存在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情况,且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随BMI升高而升高;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检出率显着高于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存在运动项目差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拍类运动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适宜运动项目。2.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包括握力和最大摄氧量是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高体脂率且身体素质较低的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最高。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应该重视体脂率升高和身体素质下降带来的心血管代谢风险。3.确定了诊断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切点。分别为BMI(体育生男生:23.2 kg/m2,体育生女生:22.0 kg/m2,非体育生男生:25.7 kg/m2,非体育生女生:23.3 kg/m2);体脂率(体育生男生:16.3%,非体育生男生:22.7%,非体育生女生:35.2%);Android脂肪率(体育生男生:18.7%,体育生女生:33.8%,非体育生男生:30.2%,非体育生女生:42.1%);握力指数(非体育生男生:0.53)以及最大摄氧量(体育生男生:41.2 m L/kg/min,非体育生女生:28.3 m L/kg/min)。为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应用于临床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提供了指导。

刘雨蓓[4](2021)在《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国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可以代代相传,具体表现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遗传基因和生活智慧。然而,由于气候和文化差异,起源于西方认知体系的舒适理论尚不能非常贴切地描述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中国文化中包含着许多描述和提高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的经验,但是由于“文化壁垒”的存在和经验式方法的大量使用,这些经验很难被直接应用于舒适相关问题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基于这些经验,提出一种定量化的指标和描述手段将中国人独特的环境适应能力体现在舒适区上,来使得1)建筑设计者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的需求,因人施策;2)居住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和需求,并采取一些主动健康行为。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体质学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深入探讨了结合中医体质学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形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明晰了时令性行为的内涵及其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并探讨了借鉴应用中医体质学的新视角对更合理地解释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所具有的科学意义,为开展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理论研究确定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讨论了体质指标应用于舒适研究时的结论普适性和解释力。以中国北方的大连市和南方的南宁市办公环境为对象,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调控方式下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可接受度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研究,共计获得了1850份调查数据。通过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发现,阳虚质(怕冷和怕风体质)得分和阴虚质(怕热和怕干体质)得分分别与热感觉投票、湿感觉投票和吹风感投票具有统计学相关性(0.02显着性水平)。二者可分别作为人员耐风、耐寒能力和耐干、耐热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此外,以性别为例对体质指标解释力的分析发现,体质指标可以提升环境适应能力解释力,如怕冷体质代谢率和皮肤温度较低,夏季自然通风工况下无明显闷热感,而42%的女性受试者为怕冷体质,故而该工况下温度可接受度比男性高30%。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可能影响方式,以及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依据。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段、性别、体重人群的体质具有趋同性,其可能原因为这些人群具有相似的生理机能和生活环境。通过探究热经历对体质的影响发现,热经历为S-N(原住地为南方,现居地为北方)和N-S(原住地为北方,现住地为南方)的受访者中,平和质(健康的、适应能力强的体质)人群占总人群的比例比S-S(一直居住在南方)类和N-N(一直居住在北方)类分别高12.7%和8.8%,偏颇质(亚健康体质)人群占比均显着较低(0.05显着性水平)。此外,本研究从多角度(热环境满意率、是否有明显寒冷感/闷热感、温度/湿度/风速可接受度、代谢率、皮肤温度、情绪、困倦度、工作效率)探讨了不同体质人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发现平和质在所有调查工况下环境适应能力和主动调节意识均较强;阳虚质、阴虚质和气虚质(适应能力差体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寒冷、闷热、干燥等环境的不适。最后,通过理论研究和实测调查,得到了不同体质人群的可接受温度范围(适应能力强体质为22.4~26.3℃,怕冷体质23.8~25.8℃,怕热体质为23.8~24.6℃)和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实证依据的应用愿景。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的方法,针对使用体质指标对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的实证方法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实测地点受限,未来仍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丰富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角度。

邱俊强,陈演,谢妍,冯琳,罗丹,赵文华[5](2021)在《运动促进健康: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由于膳食能量摄入的增加与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减少而导致的能量失衡。这种失衡也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健康问题。通过运动促进健康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策略,在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两方面均快速发展。以能量平衡为核心,对国内外近年来官方数据及最新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增加基础代谢率、非运动性能量消耗和运动性能量消耗使能量平衡右移,聚焦关注和提高PA的重要性以及PA能耗支出潜在的生物适应。在指导提高PA方面,根据不同人群运动剂量与健康效益的数据,为个性化运动方案的制定以及最大限度提高健康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总结了能耗测试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为科研及日常生活精准测量能耗提供指导。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6](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7](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徐莹莹,闫林[8](2020)在《人体肥胖指数评定中国老年人肥胖度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人体肥胖指数评定中国老年人肥胖度的可行性。方法以1 000名60-7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96名、女性604名。获取其PBF、WC、WHR、WSR、BMI、BAI、RFM等肥胖指标。分析BAI与PBF的相关性及评定肥胖的价值。结果 (1)男女老年人的BAI与PBF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618和0. 582;(2)男性老年人BAI的AUC为0. 827,女性老年人BAI的AUC为0. 859,均具有判断价值;(3) BAI的ROC最佳切点分别为:男性老年人28. 7、女性老年人30. 28。结论 BAI可用于评定中国老年人的肥胖程度,男性老年人最佳切点为28. 7、女性老年人最佳切点为30. 28。

陆作林[9](2019)在《甜味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探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肝脏代谢性慢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NAFLD的高患病率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软饮料是指酒精含量小于0.5%的一类饮料制品。国外已有的几个小样本的、非纵向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了软饮料的过量摄入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然而,相较国外大部分国家,我国的人均软饮料摄入量较低,且种类较为单一。因此国外的研究证据难以推及到中国人群上。因此,本研究旨在依托于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在中国人群中评价甜味软饮料摄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潜在的性别差异以及其在不同肥胖程度人群中的健康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依托于“天津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与健康(Tianjin Chronic Low-Grade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Health,TCLSIH)队列研究”。该研究2012年-2016年首次进入队列的体检人群,经过缺失值剔除,最终纳入12,115例样本。使用腹部超声对研究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病情况进行诊断。使用我团队自主研发的天津市居民食物频度问卷评价研究人群的膳食情况,包括软饮料的摄入水平。依据人群对软饮料的饮用频率分布情况,将软饮料引用频率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几乎不喝、每周饮用<1杯和每周饮用≥1杯。研究使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基线人群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运用多元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价软饮料的饮用频率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关联。在分析过程中,还分别对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层,进一步探讨软饮料摄入对特定人群的健康影响。BMI分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BMI划分标准分为4层,即偏瘦(BMI<18.5)、标准(18.5≤BMI<24)、超重(24≤BMI<28)和肥胖(BMI≥28)。结果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39.48岁(标准差为11.34)。在12,115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共4,975名(41.1%);女性7140名(58.9%)。中位随访时间为2.40年。随访过程中,共有1,995人出现NAFLD疾病结局,累积发病率为16.5%,发病率为68.75/1,000人年。在经过多元调整的Cox风险回归分析后得出:在总研究人群中随软饮料饮用频率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00(参考),1.07(0.94,1.22)和1.43(1.27,1.61)(趋势性P<0.0001)。在对性别进行分层分析后,只有男性人群中显示出软饮料摄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作用,其HR(95%CI)表现为:1.00(参考),1.62(0.90,1.25)和1.37(1.17,1.60)(趋势性P<0.0001)。女性人群中,随着软饮料摄入频率的升高,NAFLD发病的HR(95%CI)表现为:1.00(参考),1.01(0.82,1.25)和1.21(0.98,1.49)(趋势性P=0.09)。在对不同BMI组别的人群进行分层分析后,结果发现高软饮料饮用对标准BMI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带来的风险增加作用最为显着,其HR(95%CI)表现为:1.00,1.23(1.00,1.50)和1.76(1.46,2.12),趋势性P值<0.0001。对性别和BMI分层分析后,结果显示只有在男性标准BMI人群中,高SSD饮用对NAFLD的发病具有危险作用,其HR(95%CI)表现为:1.00(参考),1.33(1.01,1.75)和1.82(1.40,2.37),(趋势性P<0.0001);而在女性中,同样未发现SSD与NAFLD发病之间的显着关联。结论在针对中国人群的软饮料饮用频率下,甜味软饮料的饮用增加了总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该风险在男性人群以及BMI标准的人群中最为显着。该研究为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尽管软饮料饮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影响机制及其观察到的性别、BMI组别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但该研究提示仅是少量的软饮料摄入即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增加。今后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探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级预防制定科学的卫生政策。

杜雯菁[10](2019)在《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建模与乘员碰撞损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在正面碰撞事故中,下肢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有限元仿真分析被广泛用于乘员保护研究,现有人体有限元模型没有考虑性别、年龄、身高和身体质量系数等人体特征的多样性,且下肢模型几何尺寸来自美国人体,而中美人体下肢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提出了参数化下肢建模流程和方法,旨在基于中国人体CT数据建立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有限元模型,研究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几何形态和碰撞损伤响应的影响,并同步建立美国人体下肢模型,探究中美人体下肢几何形态和碰撞损伤响应差异。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参数化下肢建模的表面投影方法和基于CT扫描的下肢密质骨厚度估算方法,开展了尸体试验,标定并验证了估算方法中的关键参数。基于中美人体下肢CT扫描数据,本文通过标志点识别、网格变换与表面投影、密质骨厚度估计和主成分与回归分析等主要步骤,建立了以人体特征参数为自变量的包含骨骼形状尺寸和密质骨厚度分布的下肢统计学模型,并研究了人体特征参数对上述骨骼几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骨骼形状尺寸具有显着影响,但影响方式在中美人体之间存在差异,人体特征参数对密质骨厚度分布也具有显着影响,且中美人体下肢骨骼形状尺寸和密质骨厚度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基于统计学模型,本文提出了下肢有限元模型密质骨厚度调整方法和单元质量自动检查与修正方法,建立了参数化下肢有限元模型。依据尸体试验数据,验证了股骨模型的生物仿真度和建模方法有效性。结合其他人体部位模型,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完整的参数化人体模型,并依据尸体试验数据验证了膝盖-大腿-臀部模型的生物仿真度,同时生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人体特征参数的中美乘员有限元模型。最后,本文建立了面向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的碰撞仿真分析流程,并开展了正面偏置碰撞的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乘员下肢损伤。结果表明,老年、肥胖和女性乘员的下肢损伤风险更高,相同碰撞工况下,具有相同人体特征参数的中美乘员下肢碰撞载荷没有明显差异,但中国乘员股骨的高应力区域大于美国乘员股骨,当考虑人体特征参数分布在中美人群中的差异时,中国人群的下肢损伤风险比美国人群低12%。本文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可为研究不同碰撞工况下乘员损伤响应和易损伤乘员保护以及乘员约束系统优化提供参考和帮助,并为提出适合中国人体特征的损伤指标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关于中国人肥胖标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国人肥胖标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长春地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1章 绪论
    综述: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的研究现状
        1.1 MONW概念的提出
        1.2 MONW诊断标准的演变
        1.3 MONW患病率
        1.4 MONW的危险因素
        1.5 MONW的发病机制
        1.6 MONW的危害
        1.7 MONW的防治
        1.8 总结
第2章 长春市MONW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点分析
    第1 节 长春市MONW的流行病学调查
        2.1.1 前言
        2.1.2 研究方法
        2.1.3 研究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第2 节 MONW的身体成分特点分析
        2.2.1 前言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结果
        2.2.4 讨论
        2.2.5 小结
第3章 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3.2.2 现场调查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正常体重人群发生T2DM的预测模型
        3.3.2 正常体重人群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预测模型
        3.3.3 MONW的新的诊断标准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反映和预测MONW的人体测量学指标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查
        4.2.3 诊断标准
        4.2.4 计算公式
        4.2.5 统计学方法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
    5.1 结论
    5.2 意义和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背景
    2.问题的提出
    3.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
    1.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情况
    2.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1 心血管疾病的不可控因素
        2.1.1 年龄与心血管疾病
        2.1.2 性别与心血管疾病
        2.1.3 种族与心血管疾病
        2.1.4 家族史、基因与心血管疾病
        2.2 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因素
        2.2.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2.2.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2.2.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2.2.4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2.2.5 饮食与心血管疾病
        2.2.6 吸烟、饮酒与心血管疾病
        2.2.7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疾病
        2.2.8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疾病
    3.心血管代谢风险
        3.1 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评估
        3.1.1 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标准
        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系
    4.展望
第一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流行特征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3.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3.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4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5 身体成分
        1.6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检出率
        2.3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性别差异
        2.4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BMI差异
        2.5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体脂率差异
        2.6 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异常的专业差异
        2.7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运动项目差异
    3.分析与讨论
        3.1 成年初期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3.2 青年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流行率
        3.3 性别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4 BMI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5 体脂率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3.6 运动项目对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影响
    4.小结
第二部分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问卷调查
        1.3.1 健康行为
        1.3.2 饮食习惯
        1.4 体力活动
        1.5 身体成分
        1.6 身体素质
        1.6.1 握力
        1.6.2 最大肺活量
        1.6.3 全身反应时
        1.6.4 坐位体前屈
        1.6.5 闭眼单脚站立
        1.6.6 最大摄氧量
        1.6.7 仰卧起坐
        1.6.8 立定跳远
        1.7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7.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7.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8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9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2.1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2.2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2.3 总人群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3.1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3.2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3.3 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4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2.4.1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基本情况
        2.4.2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单因素逻辑回归
        2.4.3 非体育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多因素逻辑回归
        2.5 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小结
    3.分析与讨论
        3.1 健康行为和饮食习惯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2 体力活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3 身体脂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4 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4.小结
第三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身体成分
        1.4 身体素质
        1.4.1 握力
        1.4.2 最大摄氧量
        1.4.3 身体素质分数计算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分数计算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2.2 身体成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3 体脂率联合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2.4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2.5 身体素质在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3.分析与讨论
        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3.2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关联关系
        3.3 体脂率在身体素质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的中介效应
    4.小结
第四部分: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模型构建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体格检查
        1.2.1 身高、体重
        1.2.2 BMI
        1.2.3 血压
        1.3 身体成分
        1.4 身体素质
        1.4.1 握力
        1.4.2 最大摄氧量
        1.5 血液收集与生化指标的测定
        1.5.1 空腹静脉血采集
        1.5.2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1.6 心血管代谢风险定义
        1.7 统计方法
    2.实验结果
        2.1 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1.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1.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2.2 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2.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3 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3.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3.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男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2.4 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诊断模型构建
        2.4.1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的最佳切点
        2.4.2 体脂率、身体素质以及联合指标在诊断非体育生女生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3.分析与讨论
        3.1 体脂率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3.2 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
        3.3 体脂率和身体素质在诊断心血管代谢风险中的作用比较
    4.小结
全文总结
    1 主要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局限性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二、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三、伦理委员会审批表
    四、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五、健康行为量表

(4)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中国气候与中国人的遗传性需求
        1.1.2 舒适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适应性舒适理论中的文化体现
        1.2.2 舒适性个体差异研究进展
        1.2.3 环境适应能力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中国人环境适应能力实证方法理论基础
    2.1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改善作用的生理学依据
        2.1.1 适应性行为与时令性行为的界定
        2.1.2 时令性行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改善潜能
        2.1.3 时令性行为认知和应用现状
    2.2 面向中国人的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分析理论基础——中医体质学
        2.2.1 中医体质学的借鉴意义
        2.2.2 不同体质人群生理和心理特征描述
        2.2.3 实证研究采用的体质判别依据
    2.3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解释的独特视角
        2.3.1 环境适应能力形成过程
        2.3.2 环境对适应能力形成的作用
        2.3.3 环境适应能力个体差异性的研究方法
        2.3.4 个人属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体质对环境可接受度个体差异影响的实证方法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实施方法与质量保证措施
        3.1.3 问卷回收
    3.2 环境可接受度实测调查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问题讨论
        3.4.1 中医体质学对环境适应能力的体质影响的结论普适性分析
        3.4.2 “体质”指标对温度可接受度性别差异解释力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体质差异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
    4.1 个人属性和热经历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式
        4.1.1 个人属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1.2 热经历的影响
    4.2 不同体质人群环境适应能力与潜在生理机制
        4.2.1 体质得分与热/湿/风感觉投票的关联性
        4.2.2 环境可接受度的体质差异性
        4.2.3 适应性行为偏好的体质差异性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应用途径初探
    5.1 不同体质受试者可接受温度范围
    5.2 环境适应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5.3 主动健康理念扩展构想
        5.3.1 体质改善对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作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5.3.2 个性化环境调控的主动健康行为引导算法框架
        5.3.3 面向未来智慧人居的ACA-C算法应用设想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民间常见适应性机会
附录 B 中医体质学形成背景、基本原理、主要内涵和关键问题
附录 C 中医体质测评方法
附录 D 用于舒适性调查的主观评价量表
附录 E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夏季)
附录 F 居住者室内环境偏好与适应能力调查(冬季)
附录 G POMS情绪状态评价量表
附录 H 基于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的体质预测质量残差分布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运动促进健康: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能量失衡: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危机
    1.1 全球居民膳食营养摄入情况变迁
    1.2 全球居民PA水平变迁
    1.3 能量失衡带来的健康问题
2 能量平衡方程:如何更有效地增加能耗?
    2.1 BMR:总能耗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2.2 PA:能耗支出中易变化和可操控的部分
        2.2.1规律的PA是维持健康体重的关键
        2.2.2 动态能量平衡观点:运动减肥,为什么收效甚微?
    2.3 非运动性产热(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NEAT):增加能量消耗和控制肥胖的新策略
3 运动剂量与健康效益:多少运动是有效的?
    3.1 PA剂量-健康效益关系:来自不同国家的证据
    3.2 PA与健康效益的剂量-反应关系:哪些因素会影响健康结局?
4 能量消耗的评估:如何同时做到精准与便利?
    4.1 人体能量消耗的测试:发展与现状
    4.2《身体活动汇编》(Com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CPA)的更新与应用:适用于中国人群吗?
        4.2.1 CPA的应用与优势
        4.2.2 CPA的更新与目前存在的不足
    4.3 PA能耗精准评估:现存困难与未来研究方向
5 小结与展望

(8)人体肥胖指数评定中国老年人肥胖度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方法
        1.2.2 各指标计算方法
        1.2.3 肥胖诊断标准
        1.2.4 数据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受试者相关指标基本情况
    2.2 基于PBF、WC、WHR、BMI的肥胖率
    2.3 BAI与PBF同其他指标相关性分析
    2.4 以PBF为标准的肥胖指标ROC曲线分析
        2.4.1 各肥胖指标ROC曲线分析
        2.4.2 BAI预测肥胖的最佳切点
3 讨论

(9)甜味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探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设计
        1.2.2 问卷数据收集
        1.2.3 体检数据收集
        1.2.4 生物样本信息
        1.2.5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NAFLD的发病率及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基线人群特征描述(是否患有NAFLD人群特征比较)
    2.3 基线人群特征描述(不同软饮料饮用频度的人群特征比较)
    2.4 对研究人群按性别、BMI分层后的基线特征
        2.4.1 偏瘦人群组的基线特征
        2.4.2 标准BMI人群组的基线特征
        2.4.3 超重人群组的基线特征
        2.4.4 肥胖人群组的基线特征
    2.5 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NAFLD发病率之间的关联
        2.5.1 研究人群软性饮料的饮用频度与NAFLD的发病率
        2.5.2 经BMI分层后人群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NAFLD的发病率
        2.5.3 经性别、BMI分层后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NAFLD的发病率
3 讨论
    3.1 NAFLD的基本情况
    3.2 研究人群中SSD摄入频率与NAFLD发病的关联
    3.3 经BMI分层后SSD摄入频率与NAFLD发病的关联
    3.4 SSD对 NAFLD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
    3.5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成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膳食影响因素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建模与乘员碰撞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人体生物力学尸体试验
        1.2.2 碰撞假人
        1.2.3 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损伤响应的影响
        1.2.4 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骨骼几何形态和组成成分特征的影响
        1.2.5 人体有限元模型
        1.2.6 参数化人体有限元模型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下肢统计学模型的建立
    2.1 几何表面模型的建立
        2.1.1 中国人体CT扫描数据
        2.1.2 几何提取与标志点标记
        2.1.3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网格变换方法
        2.1.4 一种考虑单元质量的表面投影方法
        2.1.5 几何模型的空间位置校准
        2.1.6 几何表面统计学模型的建立
    2.2 密质骨厚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2.2.1 一种基于临床CT扫描数据的下肢密质骨厚度估算方法
        2.2.2 用于标定密质骨系数的尸体试验
        2.2.3 密质骨厚度分布统计学模型的建立
    2.3 中国人体下肢建模结果
        2.3.1 股骨模型
        2.3.2 胫骨模型
        2.3.3 骨盆模型
    2.4 美国人体下肢建模结果
        2.4.1 美国人体CT扫描数据
        2.4.2 股骨模型
        2.4.3 胫骨模型
    2.5 分析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人体下肢形状尺寸与密质骨厚度的特征分析
    3.1 股骨形状尺寸
    3.2 股骨密质骨厚度
    3.3 胫骨尺寸与密质骨厚度
    3.4 骨盆形状尺寸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1 人体下肢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下肢有限元模型的密质骨厚度调整方法
        4.1.2 单元质量自动检查与修正方法
    4.2 股骨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验证与中美人体股骨响应差异分析
        4.2.1 股骨三点弯和轴向复合加载试验
        4.2.2 考虑年龄效应的密质骨材料属性
        4.2.3 验证结果与中美人体股骨响应差异分析
    4.3 参数化人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下肢局部验证
        4.3.1 其他人体部位的参数化模型
        4.3.2 建模方法与流程
        4.3.3 人体有限元模型的生物仿真度和下肢局部验证
        4.3.4 用于碰撞仿真分析的中美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中美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的乘员下肢碰撞损伤分析
    5.1 汽车前排驾驶座舱有限元模型
    5.2 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的定位与姿态调整
    5.3 约束系统的设置
    5.4 仿真分析的其他设置
    5.5 仿真结果分析
        5.5.1 运动学响应分析
        5.5.2 载荷传递过程与路径
        5.5.3 基于力的下肢损伤响应结果
        5.5.4 基于应力分布的下肢损伤响应结果
    5.6 讨论与分析
        5.6.1 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损伤响应的影响
        5.6.2 中美乘员下肢损伤响应的对比分析
        5.6.3 中美人群下肢损伤风险的估算和对比
        5.6.4 其他影响因素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股骨三点弯曲和轴向复合加载尸体试验的样本信息
附录 B 股骨有限元模型复合加载的验证结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关于中国人肥胖标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2]长春地区正常体重代谢性肥胖相关问题的临床研究[D]. 左迪迪. 吉林大学, 2021(01)
  • [3]体育院校大学生心血管代谢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D]. 田倩倩.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基于中医体质学环境适应能力实证依据研究[D]. 刘雨蓓.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运动促进健康:基于能量平衡理论的回顾与展望[J]. 邱俊强,陈演,谢妍,冯琳,罗丹,赵文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05)
  • [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8]人体肥胖指数评定中国老年人肥胖度的可行性研究[J]. 徐莹莹,闫林.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05)
  • [9]甜味软饮料的饮用频度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风险探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D]. 陆作林.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建模与乘员碰撞损伤研究[D]. 杜雯菁. 清华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国肥胖标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