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一、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乌云嘎[1](2021)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际地理教育宪章(1992版)》明确指出,地理在中小学都应该是一门核心学科。地理作为一门全民学科,在所有教学对象、所有学生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地理教育宪章(2016年修订)》中提到,小学至中学的学生应有机会接受优质的地理教育。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等各种课堂教学技能,在小学和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当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进行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创新点在于设计了蒙文的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并衔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旨在为蒙授学校的一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本文运用文献法,收集相关文献包括宪章和课程标准等教育类文件,对相关专着、期刊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后,了解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原则等;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法、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等理论基础上,利用案例分析法,对相关教学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首先根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课程目标和主要概念进行分析;其次用总结归纳法,对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地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整理出适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15个主题。依据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并参照2011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依据教材、依据学情、依据多媒体辅助教学特点、依据教学案例设计原则,对选择的四个主题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得出教学案例设计策略。教学案例设计策略为4个方面:依据课标选择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教学案例主题、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符合教学案例设计、倡导科学探究、运用多媒体课件功能等策略。设计的四个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并与其它教学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运用行动研究法,从四个案例中分别实施了《太阳系大家族》和《火山和地震》两个案例,通过对实施的案例进行反思,得出3点教学启示:讲解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地理教学法、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开发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等。最终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形象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设计多媒体技术辅助的小学《科学》地理教学案例,归纳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学的情境性以及突出学生合作交流。

王玲玲[2](2020)在《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翻译需求迅速增长,而翻译引擎也是不断更新换代,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备受语言服务商的青睐。即便如此,机器翻译的实际翻译质量也还是难以与人工翻译相媲美,不足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而近年来兴起的译后编辑则有效弥补了机器翻译的不足。如今,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MTPE)的模式。本文是一篇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The Sense of Dissonance: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的社会学书籍。由于所选文本为信息型文本,用词严谨,逻辑清晰,术语较多且部分术语重复率较高,适合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笔者选择了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所选文本,然后将其导入SDL Trados翻译软件中,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从词法、句法及语篇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并基于语境理论的指导,从上述三方面给出了译后编辑的方法,辅以大量例句加以解释说明。文末笔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建议,希望本文能为研究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王颖[3](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指出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孟智勇,张福青,罗德海,谈哲敏,方娟,孙建华,沈学顺,张云济,汪曙光,韩威,赵坤,朱磊,胡永云,薛惠文,马亚平,张丽娟,聂绩,周瑞琳,李飒,刘泓君,朱宇宁[4](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天气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气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大气中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可表现为各种瞬息万变的天气现象,这些天气的分布和变化是由不同时空尺度的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与民生息息相关,其发展演变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重点领域.天气学的发展与观测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式的发展密切相连.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设观测网,到目前已建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特别是新一代稠密雷达网以及风云卫星系列的发展以及多次大型野外观测试验的实施使我们对天气的认识从宏观的天气形势深入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精细热动力、云微物理结构和演变特征.观测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理论、数值模式和模拟的发展,中国已由初期主要以引进国外模式为主发展为目前主要发展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式系统,基于高分辨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尺度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和可预报性有了深入理解.此外,天气学已由初期的独立发展逐渐向多学科交叉方向转变,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与天气演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大气科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文章重点回顾过去70年来中国在对天气演变起重要作用的天气现象及其短期变化过程的物理本质、演变规律和预报方法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学和技术成果,主要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从大气动力学、天气尺度天气特征、台风及热带天气、强对流天气特征、数值天气预报及资料同化,以及天气与气候、大气物理及大气环境等交叉领域六个方面分别加以综述.

戈永鑫[5](2019)在《探索馆的成功之道探秘 ——基于教育学视野的考察与解读》文中认为中国科技馆事业步入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汲取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而被誉为“科技馆领域整体典范”的探索馆是当今世界科技馆创新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纵观科技馆领域的研究现状,发现我国学界多次访问并认可探索馆,但缺乏对其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当前我国科技馆数量快速增长,但存在众馆一面的问题。针对此现状,本论文将从探索馆的历史、理念、实践三个维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进而提炼探索馆的成功之道,并为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可用性的知识和有意义的借鉴。站在技术扩散、时代变迁与教育变革彼此交织的宏观视野下,分析探索馆兴起的历史动因,其中蕴含着探索馆诞生的必然性。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探索馆的历史,并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探索馆的初创阶段孕育了最核心的理念即以创为思;第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探索馆在展教形式和展教内容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创新突破,逐渐释放潜在的教育价值;第三,私营的探索馆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坎坷与挑战,但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历任馆长运用智慧与经验巧妙地化挑战为机遇,做出了关键的战略抉择,在探索馆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注入新活力。通过对探索馆历史的研究,发现了探索馆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当今并且成为科技馆的圣地,是由于探索馆的精神。笔者借用了着名社会学家和高等教育研究者伯顿·R·克拉克的世家概念,将这种精神命名为探索馆世家。创始人奥本海默经历了科学道路上的命运波折,孕育了核心教育理念“以创为思”;德拉科特在奥本海默的基础上,进一步赋予了教育理念更丰富的内涵,提出了“在现实世界中动手”与“在虚拟世界中思想”;巴特尔斯基于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倡导大众在开放环境与双向对话中洞察科学;弗林克在创新时代的背景下,主张以STEAM与创客的整合打造创意文化。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馆长对核心教育理念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探索馆成为了当今世界具有特色的科技馆。探索馆在“以创为思”的核心教育理念引领下,开启的一系列展教创意设计与创新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它的使命及教育的宗旨,即创设大众认知世界的新途径,鼓励人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探索找到自己的答案,了解周围的世界,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论文从动手、动脑和动心三层学习境界之间的协调发展阐释了核心教育理念“以创为思”的内涵。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全面展示了以创为思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如何贯穿于探索馆的展教资源设计与公共项目实践,并提炼出关于展教创意设计和实践的一套完整的设计原则和灵活工作框架,具体包括展品的创意设计、展陈环境的创设和展教活动的实施。探索馆的创新实践得到持续发展,始终在引领国际科技馆行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因为坚持了独一无二的教育理念,还在于实践了一套有效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对探索馆之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的考察,发现探索馆作为“科技馆领域整体典范”的科技博物馆,在人力上主张以人为本的开发和管理,财力上采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方式,物力上坚持原创性教育载体的研发与改进,构筑了一套完整的有效机制。对探索馆的历史、理念和实践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探索馆的成功之道即历史的传承,独特的理念和有效的机制。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中国科技馆展教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科技馆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提高到新高度,需要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对核心理念进行坚守与拓展,以及增强展教设计和实践的原创性。

解本远,贺晓慧[6](2018)在《美国科研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在科研治理中存在着模式上的演变,从二战时期的分离模式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向合作模式转变。在科研治理的分离模式中,美国的政治共同体负责向科学共同体提供科研经费,科学共同体则确保自身研究的诚信并提供科研成果。这使得政治共同体和其他社会成员无法有效参与科研治理,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无法得到遏制,科研产出和创新都得不到保障。而在科研治理的合作模式下,美国的政治共同体与科学共同体通过"科研诚信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等边界组织实现了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到科研治理中,为科研诚信、科研创新和科研产出提供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孙萌萌[7](2018)在《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文中提出1960-1970年代,人们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经历了从冰期到全球变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中,也体现在相应的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趋势判断的转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议程变化。本研究以“1960-1970年代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预测的转变”为中心,尝试回答“气候议程在这一时段如何转变”的问题,以推进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研究何以获得气候研究的优势与权威地位”问题的认识。为此,本研究分五个步骤完成。第一,从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出发,以媒体报道为中心,通过与科学文本对比,确认了冰期预测的科学家信源、主要争议和相关社会议程,从而发现冰期预测是随着1970年代初粮食危机的政治议程而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为了回答粮食危机的相关问题,气候科学家从全球变冷和冰期预测转向全球气候模式改变。随着粮食政治从“寻找原因”到“寻求解决”的议程转变,粮食技术替代气候变化成为粮食问题中更重要的科学议题,而全球变冷所依据的理论由于预测能力的不足而在1970年代末衰落,并被全球变暖预测的新闻报道所取代。第二,从科学内部寻找冰期预测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冰期预测最核心的科学来源是米兰科维奇假说,对其在1960-1970年代所获进展的分析表明:首先,米兰科维奇假说的精确验证发生于1976年,在作出冰期预测时的70年代初,在科学界的接受度有限;其次,米兰科维奇假说作为气候预测存在从数据分析到理论自身的双重不确定性,且无法提供短期预测所需的精确度。第三,冰期预测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气候的天文理论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更新了人们对冰期图景的认识。最后,冰期预测所受到的外来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气候变化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随着外界对短期气候预测实用性的确认,冰期预测随之衰落,并让位于全球变暖预测。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古气候学家接受了二氧化碳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将冰期预测限定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第三,从“物理气候学”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兴起,看二氧化碳气候学的提升。用于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的气候数值模式起源于以卑尔根学派气象思想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产生的数值天气预报。在美国“科学外交”政策下诞生的全球大气研究项目的最初目标,是拓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但由于洛伦兹“蝴蝶效应”的提出,这一原始目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随着第一阶段目标的结束,全球大气研究项目开始转向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气候预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气候预测与气候控制。仍然出于洛伦兹的混沌理论,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直到70年代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对物理机制的了解不够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争议与不确定性使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被界定在虚拟实验的范畴,而不具备预测的含义。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在1979年末的一份以“二氧化碳的数值模式研究是否可靠”为核心问题的报告中,最终确认了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作为气候预测的可靠性。第四,从世界气象组织内部气候学议程的变化,看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从1953-1980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议程经历了以下变化过程:·1953-1961:从气候学到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1969-1972:从气候波动到气候与环境;·1973-1976:从气候与环境到人类影响气候;·1977-1979:从人类影响气候到二氧化碳气候作用。从1969年开始的议程变化,是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之后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基金来主导的。由对大型气象和气候学项目的资助,联合国实现了对气候学科学的议程设置。对由外部压力导致的科学议程优先级别的变化,一些科学家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但这些反对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议程转变的形势。第五,对气候变化观念在中国同一时段情形的研究。70年代初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发表,时当气候异常与冰期预测传播至中国。竺可桢的研究遂成为反对冰期预测的依据。“历史气候是波动的,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曾在60年代作为竺可桢反驳国外有关全球变暖讨论的思想依据。而对“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曾经与气候决定论关系密切、容易在意识形态管控严格的环境中引发争议的问题,竺可桢选择了回避。尽管他本人是国内环境保护的先驱,但他的气候变迁研究也同时撇开了环境议题。70年代的冰期预测中,竺可桢认识到这种宣传有其政治经济背景而未给予过多重视。竺可桢去世之后,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开始更加紧密地追随联合国的科学议程,开始向一个全球气候风险框架靠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科学进展无法单独回答气候科学议程何以在1960-1970年代发生转变的问题;而这种转变的外部原因,也是一种政治动因,即国际环境政治对气候科学的议程设置。环境项目对大型科学项目的资助是实现议程转变的主要机制。国内的议程变化是国际环境政治全球影响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表明,政治能够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气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马井绚[8](2018)在《《非洲科学规划-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诱发灾害》的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是来自国际科学理事会的《非洲科学规划一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诱发灾害》。该科学规划于2017年5月5日发表于国际科学理事会网站共有11个部分,总字数超过两万字,目前没有发现有别的译文存在。此科学规划介绍了一些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灾害以及一些应对措施。彼得.纽马克曾说交际翻译理论适用于信息型文本,而这篇翻译材料属于信息型文本,因而作者选择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作者从词汇方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研究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并提出翻译技巧,试图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充分实现交际目的。本论文共包括四部分:任务介绍、翻译过程、案例分析和翻译总结。案例分析部分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作者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篇章层面列举了一些典型例子进行案例分析。

谈元媛[9](2018)在《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源自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将始终影响着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叶笃正是国际上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我国首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始终为推动着我国全球变化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而不懈努力。考虑到目前学界全球变化科学学科跨越性大,研究复杂性高,研究课题较分散,常见于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开展的研究活动,本选题则将以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所作贡献为研究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侧面补充和探讨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工作轨迹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因素,以便充分开展直观、立体的研究工作。首先,本选题主要利用了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史料方面,主要源引了叶笃正生前所在单位提供的馆藏档案、手稿、信件;叶笃正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回忆录、访谈文字资料、视频采访汇编;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时事新闻稿件。结合原始资料,笔者结合人物年谱资料制作了相关统计图表,包括:学术成果统计、科研成果获奖统计、参与行政任职事务统计等。目的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和凸显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直接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间接地展现出其在中国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叶笃正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因素。试图探寻该研究领域自产生建立直至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系列动因和路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发展、国内良好科研基础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国际外交环境的改善、中国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初步发展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需要等构成了当时叶笃正在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客观条件。而其本人作为优秀的气象科学家,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功底,广阔的科研视野,杰出的气象科学成就以及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也成为了其此后不断顺利推广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利因素。叶笃正无论在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都为全球变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上,他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了全球变化适应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实践上,他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致信国家领导人、主持首个科研项目立项、主导中国完成首个大型野外陆面观测合作实验、出任机构领导、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倡导学科融合等具体举措不断深化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科学实践。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在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势必也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必须借助当时国际合作所涉及的先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开展环境研究工作,新的分析技术手段的介入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可以站在较高的研究平台上把握未来研究方向;我国早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工作虽取得了成果和学界重视,但仍未达到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高度,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来完成研究重点的确立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具有自己的国家重点,有其一定的实际需要。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则主要有三点: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研究成果收获了国际影响力。而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则从实际需求出发开拓了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体系的科研方向;倡导学术交叉与学科融合才是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后国家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文章最后将对叶笃正在全球变化领域所作贡献进行总结,并对其科学家情怀进行追忆,对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事业进行展望。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探究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顾了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科学事业,突出了其对中国气象事业,全球变化科学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结合更多人文因素、社会时代背景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作出了有力补充,也可为系统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作出参考。

陶建新[10](2017)在《扩展粒子系统实时龙卷风及其交互性绘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卷风模拟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由于虚拟龙卷风在电影制作、游戏特效以及自然灾害的预测中使用越来越多,龙卷风的研究吸引了一大批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专家的关注。龙卷风的漩涡控制以及交互性尤其具体有挑战性。首先,为表现龙卷风的更多边界细节,采用了经典流体模型—粒子系统模型进行龙卷风建模;为使粒子系统的粒子旋转起来,引入漩涡场,粒子在漩涡场作用下产生旋转效果,构成动态龙卷风的模型。其次,为模拟龙卷风对场景的破坏效果,针对大量粒子与场景交互计算量大的难点,将大量微观粒子进行宏观化处理,将大量粒子简化为一层高速螺旋旋转的透明的刚体,巧妙地将龙卷风与场景的交互转化为破坏层与刚体的交互。通过AABB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的引入,每次碰撞检测只需要6次计算即可,极大地提高了龙卷风交互的计算效率,提高了模拟的实时性。再次,为增强虚拟龙卷风与真实场景的交互性,引入了基于AR技术的体感交互设备Kinect。利用Kinect的骨骼跟踪(Skeleton Tracking)系统,捕获人体骨骼关键点数据,驱动龙卷风实时参数的更新。Kinect的深度摄像头进行真实场景的采集,实现虚实融合场景的龙卷风交互模拟。然后,对光线投射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在传统的光线投射算法生成的纹理数据之后添加一层后期屏幕处理效果,将发光Glow、光晕Sun Shaft、颜色修正(Color Correction)等与光照相关的屏幕处理效果应用于虚拟龙卷风纹理数据,提高了虚拟龙卷风的真实性,模拟出简单的不同太阳光下的龙卷风效果。并引入GPU加速渲染机制,利用其多线程渲染模式进行渲染加速,提高龙卷风绘制速率。最后,在Unity3D平台搭建龙卷风实时模拟系统,设计多形态龙卷风场景以及龙卷风交互场景,完成龙卷风模拟及其交互效果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龙卷风模拟及其交互性算法在实时性和真实性上能很好地满足实验模拟需求。

二、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1.境外研究背景与现状
        2.国内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多媒体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教学案例设计
    (五)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发现法
        3.多元智力理论
        4.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六)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标准的要求
        2.小学《科学》地理内容需要多媒体辅助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一)课程目标分析
        1.科学知识目标
        2.科学探究目标
        3.科学态度目标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二)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主要概念分析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时代背景和编写意图
        2.教材的编排体系
    (四)适宜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2.适宜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遴选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组成说明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基于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案例设计依据
        1.依据课程标准
        2.依据教材
        3.依据学情
        4.依据多媒体辅助教学特点
    (二)教学案例设计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规律指示性原则
        3.学生主体中心原则
        4.学习情境创设原则
        5.多媒体教学辅助性原则
    (三)教学案例设计内容分析
        1.教学案例设计主题的选择分析
        2.多媒体与小学《科学》地理内容结合点分析
    (四)教学案例设计
        1.《太阳系大家族》教学案例设计
        2.《火山和地震》教学案例设计
    (五)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1.依据课标选择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教学案例主题
        2.倡导科学探究
        3.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地理内容
        4.运用多媒体课件功能策略
四、教学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记录
        1.案例实施准备工作
        2.案例实施过程
    (二)案例实施反思与启示
        1.案例实施反思
        2.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2:案例分析汇总表
附录3:教学案例设计
致谢

(2)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5 Project Objective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2.2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2.3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2.3.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Chapter 3 Process Description
        3.1 Pre-translation Work
        3.1.1 File Processing
        3.1.2 Term Base
        3.1.3 Selection of MT Engine and CAT Tool
        3.2 PE Process
        3.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4 Case Study of MT Errors
        4.1. Lexical Errors
        4.1.1 Under-translation
        4.1.2 Mistaken Form/Format
        4.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4.2 Syntactic Errors
        4.2.1 Improper Word Order
        4.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4.2.3 Mistranslation of Clauses
        4.2.4 Mis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4.3 Discourse Errors
        4.3.1 Redundancy
        4.3.2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
        4.3.3 Confused Logic
        4.4 Summary
    Chapter 5 PE Methods
        5.1 Context Theory
        5.2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5.2.1 Replacement
        5.2.2 Supplementation
        5.2.3 Omission
        5.3 PE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5.3.1 Segmenting and Reorganizing Sentence Structure
        5.3.2 Adjusting Word Order
        5.4 PE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5.4.1 Using Cohesive Means
        5.4.2 Rewriting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Implications
        6.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Term Base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天气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大气动力学研究
    2.1 大气适应过程的尺度理论
    2.2 行星波动力学
    2.3 大气环流及其异常现象
3 天气尺度天气特征研究
    3.1 锋面
    3.2 急流
    3.3 低涡
    3.4 华南前汛期暴雨
    3.5 寒潮、雨雪冰冻天气
4 台风和热带天气研究
    4.1 台风及热带大气动力学
        4.1.1 台风
        4.1.2 副热带高压
        4.1.3 热带波动和MJO
    4.2 台风及热带大气过程观测研究
    4.3 台风和热带大气过程数值预报技术
5 强对流天气研究
    5.1 观测
    5.2 发生发展特征和机理研究
    5.3 预报和预警
6 数值天气预报及资料同化研究
    6.1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研究进展
    6.2 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和应用
    6.3 资料同化方法的研究
    6.4 业务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系统的发展
7 天气与气候、大气物理及环境交叉研究
    7.1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天气长期演变特征
    7.2 极端降水对未来气候暖化的响应研究
    7.3 降水和雷暴的长期变化特征对空气污染的响应研究
    7.4 降水和雷暴的短时变化对空气污染的响应研究
8 结语

(5)探索馆的成功之道探秘 ——基于教育学视野的考察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科技馆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亟须经验参照
        1.1.2 探索馆是当今世界科技馆创新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
        1.1.3 我国学界对探索馆的研究继续在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
    1.2 研究现状
        1.2.1 对探索馆发展历史的考察
        1.2.2 对探索馆展教理念的探索
        1.2.3 对探索馆运行机制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2 探索馆的兴起、演进及其精神的塑造与传承
    2.1 探索馆兴起的历史动因:技术扩散、时代变迁与教育变革的交互作用
        2.1.1 技术扩散前所未有地突显了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2.1.2 时代变迁推动博物馆发展的创新与转型
        2.1.3 教育变革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2 探索馆的历史演进:理想信念引领下的化危为机与不断迭代
        2.2.1 探索馆的创建及其理念的孕育与发端
        2.2.2 教育功能的延伸:展教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突破
        2.2.3 重大历史关头的战略抉择:化危为机的经验与智慧
    2.3 探索馆世家:从奥本海默到弗林克的思想传承与发展
        2.3.1 奥本海默:科学道路上的命运波折及其孕育的教育理念
        2.3.2 德拉科特:“在现实世界中动手”与“在虚拟世界中思想”
        2.3.3 巴特尔斯:在开放环境与双向对话中洞察科学
        2.3.4 弗林克:以STEAM与创客的整合打造创意文化
3 以创为思:探索馆核心教育理念及其引领的展教创新实践
    3.1 以创为思的内涵解读:在“上手”、“动脑”与“动心”之间协调发展
    3.2 核心理念引领下的展教创意设计与创新实践
        3.2.1 展品的创意设计
        3.2.2 展陈环境的创设
        3.2.3 展教活动的实施
    3.3 巧匠工作室:案例分析与解读
        3.3.1 支持动手体验的元素
        3.3.2 鼓励动脑思考的流程
        3.3.3 通往用心体会的向导
4 探索馆的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
    4.1 人力:以人为本的开发与管理
        4.1.1 教育背景多元化与结构合理化
        4.1.2 有效、权威和系统的业务培训
    4.2 财力: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方式
        4.2.1 另辟蹊径的融资渠道
        4.2.2 教育经费的支出规划
    4.3 物力:原创性教育载体的研发与改进
        4.3.1 可视化工具:让无形变得可见
        4.3.2 展品:持续实验和反复推敲
5 探索馆的成功之道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5.1 探索馆的成功之道
        5.1.1 历史文化的传承
        5.1.2 独特理念的坚持
        5.1.3 有效机制的实践
    5.2 中国科技馆展教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5.2.1 展览实践缺少发展地方文化特色
        5.2.2 缺乏坚持创新展教理念和教育实践
        5.2.3 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存在重建设轻经营的现状
    5.3 探索馆对中国科技馆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5.3.1 传承与发展地方文化元素
        5.3.2 坚守教育理念与增加原创实践
        5.3.3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改进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美国科研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科研治理的分离模式
二、美国科研治理的合作模式
三、美国科研治理模式演变对中国科研治理的启示
    第一, 扩大科研治理参与主体范围。
    第二, 增强科研治理机构的边界服务功能。
    第三, 完善以科技法律为核心的科研治理制度。

(7)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回顾
        1.1.1 气候学的历史书写
        1.1.2 核心问题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1.3 材料与方法
第2章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之涌现
    2.1 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
        2.1.1 “媒体塑造”说的来源
        2.1.2 冰期预测在媒体中的呈现
    2.2 粮食危机议程中的气候变化科学
        2.2.1 从“全球变冷”到“气候模式改变”
        2.2.2 技术乐观主义与变冷预测的衰落
    2.3 小结
第3章 冰期预测: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复兴
    3.1 70年代初的接受情况
        3.1.1 寻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3.1.2 冰期预测面临的两种不确定性
    3.2 冰期忧虑的来源
    3.3 冰期预测的转变
    3.4 小结
第4章 全球变暖预测:气候数值模式的兴起
    4.1 源流:从卑尔根学派到二氧化碳气候模式
        4.1.1 大气数值模式的起源:卑尔根学派与电子计算机项目
        4.1.2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4.1.3 从天气可预测性到气候可预测性
    4.2 气候数值模式从“实验”到“预测”的转变
        4.2.1 物理机制的未知领域
        4.2.2 探索性的二氧化碳敏感性实验
        4.2.3 预测“可靠性”的确立
    4.3 小结
第5章 议程设置:联合国在气候科学议程变化中的作用
    5.1 “异常天气”观念的提出
        5.1.1 异常(unusual)、特殊(exceptional)和重要(significant)天气
        5.1.2 “异常天气”的科学背景:统计气候学
    5.2 环境政治的裹挟:1969-
        5.2.1 背景:气候学的实用化转向
        5.2.2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议程设置
        5.2.3 科学家对议程设置的异议
    5.3 小结
第6章 气候议题进入中国(1961-1979)
    6.1 竺可桢与冰期预测
        6.1.1 早期气候观念及其外来影响
        6.1.2 《初步研究》中气候观念形成的外来影响
        6.1.3 竺可桢对冰期预测的态度
    6.2 议题转变:从关注变冷到关注变暖
        6.2.1 议题转变的过程
        6.2.2 议题转变的原因
    6.3 小结
第7章 结语: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7.1 内史解释及其局限性:议程转变的技术及理论背景
    7.2 外史解释:议题兴衰的外部影响
        7.2.1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的兴衰
        7.2.2 “政府报告”与气候数值模式预测目标的改变
    7.3 联合国议程设置: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冰期预测报道(报纸,1970-197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8)《非洲科学规划-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诱发灾害》的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1.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 Practice during the Translation
    2.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3.1.1 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
        3.1.2 Amplification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3.2.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2.3 Translation of Adverbial Clauses
    3.3 Translation at Discourse Level
        3.3.1 Substitution of Pronoun
        3.3.2 Flexible Use of Conjunction
Chapter 4 Practice Summary
    4.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and Reflections
    4.2 Problems to Be Solved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9)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倡导引入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
    第二节 逐步发展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
    第三节 开拓创新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扩展粒子系统实时龙卷风及其交互性绘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体模拟的研究现状
        1.2.2 龙卷风模拟的研究现状
        1.2.3 龙卷风与障碍物交互的研究现状
    1.3 龙卷风及其交互性模拟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构建龙卷风的物理模型
    2.1 龙卷风模拟的主要模型介绍
    2.2 粒子系统进行龙卷风建模
    2.3 漩涡场控制粒子
    2.4 龙卷风的形态控制系统
    2.5 龙卷风模拟的流程控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龙卷风交互性研究
    3.1 龙卷风与场景交互方法
    3.2 碰撞检测算法
    3.3 基于Kinect的龙卷风场景交互效果
        3.3.1 Kinect简介
        3.3.2 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的采集
        3.3.3 Kinect SDK
    3.4 虚实融合龙卷风交互研究
        3.4.1 虚实场景中手势控制与龙卷风交互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龙卷风渲染方法的优化与改进
    4.1 GPU并行加速渲染机制
    4.2 光线投射算法
        4.2.1 光线投射算法介绍
        4.2.2 光线投射算法的改进
    4.3 场景其他物体建模及绘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龙卷风及其交互性模拟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5.1 实验环境
        5.1.1 实验硬件环境
        5.1.2 实验软件环境
    5.2 实时龙卷风仿真系统设计
        5.2.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2.2 粒子系统龙卷风模型的数据结构设计
    5.3 实验结果展示与分析
        5.3.1 多形态龙卷风效果模拟
        5.3.2 龙卷风交互效果模拟
        5.3.3 虚拟龙卷风与真实龙卷风场景对比
    5.4 多烟雾自由融合实时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学《科学》地理内容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D]. 乌云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天气篇[J]. 孟智勇,张福青,罗德海,谈哲敏,方娟,孙建华,沈学顺,张云济,汪曙光,韩威,赵坤,朱磊,胡永云,薛惠文,马亚平,张丽娟,聂绩,周瑞琳,李飒,刘泓君,朱宇宁.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2)
  • [5]探索馆的成功之道探秘 ——基于教育学视野的考察与解读[D]. 戈永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美国科研治理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 解本远,贺晓慧.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7]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D].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非洲科学规划-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诱发灾害》的英译汉实践报告[D]. 马井绚.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9]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D]. 谈元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10]扩展粒子系统实时龙卷风及其交互性绘制研究[D]. 陶建新. 燕山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科学家在龙卷风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