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病害削片防治栽培技术研究

云南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病害削片防治栽培技术研究

一、云南省炸片加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防病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李芳弟,郭天顺,窦俊焕,颉炜清,罗照霞,齐小东,杨晨,赵中梁,宋怡,吕汰[1](2020)在《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启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主粮化发展战略以来,主粮化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成为育种的又一新目标。本研究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9份马铃薯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筛选出32对多态性指数较高的SSR引物用于供试材料的SSR扩增分析。根据12个形态学性状,对99份马铃薯种质基于欧氏距离、以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nalysis,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欧式距离6.79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Ⅰ类包含90份材料,占供试材料的91%;Ⅱ类包含9份材料,分别为丽薯6号、青薯2号、红玫瑰、1025、东农310、甘谷紫、中薯21、云薯606和国外2号,占供试材料的9%。SSR聚类结果表明,32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02个等位基因位点,多态性比率达100%。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 GS)在0.627~0.926之间。在GS为0.627时,供试材料被聚为两大类,第Ⅰ类有27个基因型,占供试材料的27%;第Ⅱ类有72个基因型,占供试材料的73%;在该类群中,丽薯6号和华恩1号与其他基因型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而被单独分离出来,另外70份材料在GS为0.637时,肯德、米拉和克新22号被单独分离出来。形态学聚类与SSR聚类结果均表明,同一育成单位的马铃薯品种遗传背景极其相似,遗传差异较小。综合扩增带型的清晰度、多态性条带的数量及引物的重复性高低,确定STI005、STI022、STI024、STI041、SSR223和STG0016共6对SSR核心引物,结合该6对核心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鉴定,可将99个品种完全区分开。按照STI005/STI024/STG0016/SSR223/STI022/STI041组合,构建出99份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部分供试材料的形态学标记与SSR标记聚类结果在类群划分与遗传背景上具有一致性,形态学性状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应基因水平的差异。本研究为马铃薯品种鉴别和优良杂交组合选配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鹏,李芳弟,郭天顺,窦俊焕,颉炜清,罗照霞,齐小东,杨晨,赵中梁,宋怡,吕汰[2](2019)在《SSR标记马铃薯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65份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育成品种的遗传关系,为主食化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中亲本的选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轮筛法从100对马铃薯SSR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25对SSR引物对65份马铃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扩增分析,用NTSYS-pc 2.1软件分析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2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4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5个,占总扩增位点的100%。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93,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差异相对较大。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0时,供试材料被分为两大类,‘华恩1号’单独聚为第一类,其余64份材料聚为第二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1时,第二类又分为两个亚类,‘农天1号’、‘甘谷紫’、‘天薯9号’、‘五龙洋芋’、‘天薯10号’聚为第一亚类;其余59份材料聚为第二亚类;在相似系数为0.64时,第二亚类又分为2个亚亚类:第1亚亚类为‘天薯11号’、‘青薯10号’、‘青薯6号’、‘甘谷红’和‘秦州红’,其余54份材料聚为第2亚亚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部分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但同一育种单位育成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小,育种中可以充分利用遗传关系较远的马铃薯品种作为亲本材料。

潘峰[3](2019)在《马铃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及利用价值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选育品质优良的特用马铃薯品种有利于加工行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膳食营养的丰富,也有利于供给侧种植结构的调整。种质资源是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充分了解种质资源的品质特性,挖掘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利于提高育种效率,对优质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将5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两地种植,通过对两地材料生育时期的调查及品质性状的测定,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表现受遗传与环境双重影响。与哈尔滨相比,在讷河种植更适合提升马铃薯的品质。2、5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按加工品质在卡方距离为0.14水平上可分为六类。其中,加工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共计14份。定薯3号、东农310和延薯3号加工品质最好,是高干物质含量、高淀粉含量、低还原糖含量的优良材料。3、53份马铃薯种质资源材料按营养品质在卡方距离为0.26水平上可分为四类。其中,综合营养品质较好的材料有12份。Shlirr-6、东农310和延薯3号综合营养品质最好,是食用薯生产和营养品质育种的优良材料。4、评价出品质育种价值相对较高材料有35份,按熟期用途可分为6类。5、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钾含量三项指标可一定程度反映马铃薯综合品质性状。

梁淑敏,蒋伟,李燕山,尹自友,李先平,卢丽丽,姚春光,杨琼芬,白建明,任志丽,罗明旺,隋启君[4](2019)在《马铃薯空心、褐斑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空心、褐斑都是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内部生理缺陷性状,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加工和鲜食品质,并对薯农、加工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中概述了马铃薯空心、褐斑发生的影响因素,防控空心、褐斑发生的管理措施以及空心、褐斑的检测方法等方面,并对国内外目前研究空心、褐斑的形成机制、分子机制以及如何进行调控以降低空心、褐斑的发生风险进行综述。

陈瑾[5](2019)在《不同加工方式对宁夏地区马铃薯营养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宁夏地区种植的“青薯9号、青薯168号、庄薯3号、夏波蒂、大西洋、费乌瑞它、黑美人、克新一号”八种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分析基本营养物质组成,抗氧化性;经初步筛选后选定“青薯9号、大西洋、费乌瑞它、黑美人、克新一号”进一步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其营养物质,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建立体外消化模型研究加工前、后各品种马铃薯的血糖生成指数(GI)的变化,为宁夏马铃薯进一步深加工及推广种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物质含量最高为大西洋品种27.44%,其次为夏波蒂26.94%,黑美人最低为17.30%;大西洋中淀粉含量最高为16.70%,最低品种是费乌瑞它仅为12.70%;黑美人中总糖含量7.01%,蛋白质含量2.16%,纤维素含量5.07%均为最高;克新一号还原糖含量最高0.49%,大西洋含量最低0.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青薯9号中最高9.07。黑美人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23.26 mg/100g,费乌瑞它中含量最低11.48mg/100g。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费乌瑞它中83.47μg/100g,黑美人中含量最低为45.49μg/100g。八种马铃薯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为6种,非必需氨基酸有11种,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黑美人。八种马铃薯共检测了钠、镁、钾、铁、钙、锌、磷、硒八种矿物质元素。夏波蒂中钠元素含量最高88.36 mg/kg,最低为庄薯3号23.30 mg/kg;费乌瑞它中镁含量最高238.56mg/kg,黑美人中含量最低117.19mg/kg;钾是所有矿物质元素中含量比例最高的元素,庄薯3号中含量最高4328.70 mg/kg,最低为黑美人2588.43 mg/kg;大西洋中铁含量最高142.14 mg/kg,庄薯3号最低32.04 mg/kg;钙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大西洋56.93 mg/kg,费乌瑞它中钙含量最低18.60mg/kg;黑美人中锌含量最高76.66mg/kg,青薯9号中最低15.34mg/kg;青薯9号中磷含量最高623.05 mg/kg,最低为费乌瑞它182.58mg/kg;硒含量整体非常微量,青薯9号中含量最高为4.25μg/kg。整体而言,大西洋中矿物质含量最高,其次为庄薯3号,黑美人中含量最低。(2)黑美人中总酚含量最高为400.38 mg/100g,夏波蒂中含量最低为233.93 mg/l00g。费乌瑞它中黄酮含量最高为107.39mg/100g,其次为黑美人94.59mg/100g,庄薯3号含量最低为33.17 mg/100g。绿原酸为所有品种中的主要酚酸,黑美人中含量最高,占比达91.46%。检测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五种抗氧化能力并研究其与酚酸及黄酮的相关性,发现绿原酸含量与酚酸及黄酮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均呈极显着相关(p<0.01),与ABTS清除能力相关性最大,与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呈负相关;黄酮含量与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极显着负相关(p<0.0]),与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着相关(p<0.05),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无显着相关性(p>0.05);绿原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显着相关,与除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外的三种抗氧化能力呈极显着相关性,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最大。(3)与新鲜马铃薯相比,所有加工方式下马铃薯淀粉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降低。所有品种马铃薯在蒸、煮、炒、微波后还原糖含量均显着降低,烤后除大西洋及黑美人有所降低外其余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均显着升高,炸后黑美人还原糖没有显着变化,费乌瑞它显着升高,其它品种则显着降低,微波加工后除费乌瑞它外其余品种的还原糖含量均显着降低。蛋白质在炒、炸、烤、微波后均升高,蒸后除克新一号有所升高外其余品种均降低,煮后除青薯9号和克新一号蛋白质含量增加外其余品种均降低。经加工处理后所有品种马铃薯的酚酸含量均降低,其中油炸后降低最为明显,其次为烧烤处理方式,微波加工损失最小。相比新鲜样品,加工后的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整体降低,黑美人在加工后抗氧化活性依旧最高,其次为青薯9号。各品种及加工方式间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差异显着,马铃薯烤后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且相对含量较高,微波加工后挥发性物质较为单一。(4)GI值测定结果:青薯9号煮后的GI值最高为106.44,未加工值最低为58.12;克新一号煮后GI值最高91.07,最低为微波加工49.99;黑美人煮后GI值98.09,未加工GI值63.44;大西洋煮后GI值103.21,炒后最低为65.31;费乌瑞它煮后GI值最高为89.13,最低为未加工58.33。以上所有加工方式中青薯9号煮后GI值最高,其次为煮后大西洋,克新一号微波加工后GI值最低。从加工方式看,煮后马铃薯GI值升高最多,其次为蒸、炒、炸,微波加工的GI值较低。

卢雪[6](2018)在《樟脑对马铃薯发芽过程中生理影响和蛋白质组研究》文中提出马铃薯是世界主要作物之一,但每年因马铃薯马铃薯贮藏不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使用樟脑,发现对马铃薯块茎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测定生理指标,研究樟脑对块茎品质影响。基于iTRAQ技术得到差异蛋白,并使用qRT-PCR技术对差异蛋白结果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樟脑处理后对蓉芋紫、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丽薯1号四个品种马铃薯均产生明显抑芽作用,相较于对照组,芽点少,芽长短,部分芽点坏死。对照组、樟脑处理、抑芽处理及恢复处理的费乌瑞它和丽薯1号品种马铃薯种植,测量株高、叶绿素含量,各处理均无显着差异。此外,各处理马铃薯产量、块茎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无显着差异,说明马铃薯块茎品质并未受樟脑影响。(2)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休眠期(M1)、发芽期(M2)和樟脑处理的块茎样品(M3)进行iTRAQ蛋白质组定量分析,M1/M2处理间,共有213个差异蛋白;M1/M3处理间,共有416个差异蛋白;M2/M3处理间,共有315个差异蛋白。(3)GO注释对差异蛋白分析,可以将差异蛋白分为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及生物过程。通过GO二级分类对差异蛋白分析。M1/M2中涉及3种细胞组成、6种分子功能及6种生物过程。M1/M3中涉及到7种细胞组成、7种分子功能及8种生物过程。M2/M3中涉及到4种细胞组成、6种分子功能以及7种生物过程。(4)差异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在M1/M2、M1/M3和M2/M3中主要分别定位在细胞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GO富集分析,M1/M2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翻译”等功能term中;M1/M3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生物过程调节”等功能term中。M2/M3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在“生物应激应答”等功能term中。KEGG Pathway富集分析,M1/M2、M1/M3和M2/M3差异蛋白均富集在“核糖体”代谢途径。(5)qRT-PCR验证随机挑选的15个差异蛋白,其中,基因表达和iTRAQ表达水平一致共13个,表达水平相反共2个。

段绍光[7](2017)在《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与国外合作的日益深入,我国的马铃薯种质资源数量和种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保存了大量的马铃薯材料,基本可以代表我国整体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组成。本研究利用保存的包括国内育成品种以及从欧洲、北美和CIP等地区和国际研究机构引进的600余份材料,从系谱分析、细胞质分型、表型性状聚类、遗传多样性分析、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拓宽我国马铃薯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提供参考。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审定品种的遗传基础。截至2012年,我国共审定436个马铃薯品种,其中自行选育的379个品种共涉及亲本423个,累计使用724次,按来源分为国内品种、国内品系、地方品种、新型栽培种、北美资源、欧洲资源、CIP资源和其他共8类,相应的核质遗传贡献分别为97.5、107、10.5、16、27.5、71、33和16.5,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品种和国内品系一直是贡献最大的类型,而农家品种主要以母本为主,外来资源如新型栽培种、欧洲资源和北美资源更多以父本为主。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和血缘组成系统分析表明,疫不加、竹板、工业、兰芽和早玫瑰可以称为第一代亲本,男爵、胜利、燕子、白头翁、米拉、多子白、卡它丁和小叶子可以归为第二代亲本。2.采用多重引物系统对我国保存的608份马铃薯材料进行了细胞质分型。T、D、P、A、M和W型细胞质占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数量和比例分别为303(49.8%)、243(40%)、2(0.3%)、15(2.5%)、6(1%)和39(6.4%),未发现6种类型以外的其他细胞质类型。3.选用16个田间表型性状,对454份马铃薯材料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14.66处参试的所有材料可以被聚成两个类群A1和A。在欧式距离12.74处类群A1又可以被分为两个亚群A11和A12。在欧式距离11.73处全部参试材料可以被聚成9个类群,包括四个小类(A、B、C和H)和五个大类(D、E、F、G和I),其中类群I所包括的材料占总数的57.5%。4.筛选获得了36对分布于马铃薯12条染色体上、多态性高、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的SSR引物,构建了559份材料的系统进化树。利用8份来源广泛、具有遗传背景代表性的材料从332对引物中筛选出36对谱带清晰、多态性较高、容易统计的引物,对559份马铃薯材料总共扩增出134个多态性位点,36对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位点数量在17间变动,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位点为3.72个。36对引物多态性信息量(PIC)的浮动范围为0.15450.7743,平均值为0.5783。采用PowerMarker V3.25构建NJ系统进化树,供试559份材料总体可以分为3个大的类群(类群1、类群2和类群3)。类群1是一个混合群,各地区品种均有分布,包括133份马铃薯材料,占总数的23.8%;类群2中欧洲、北美以及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材料所占比重大,该类群包括的材料数量为187,所占比例为33.5%;类群3中北美、南美以及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马铃薯材料所占比重大,其包含的239份材料占供试559份材料的42.8%。5.对8个马铃薯加工和早熟亲本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大西洋和GT12867-02在单株结薯数上具有较强的负向GCA效应,大西洋两年的效应值分别为-9.89和-15.43,GT12867-02在2010年的效应值为-9.11;大西洋和Lenape在干物质含量上具有较强的正向GCA效应,其中大西洋2009年的相对效应值为4.50;大西洋、GT12867-02和Lenape在炸片颜色上具有较强的正向GCA效应,大西洋两年的相对效应值分别为11.90和12.45,GT12867-02和Lenape在2009年的效应值分别为5.02和4.75。6.对马铃薯加工品质和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力的估算和分析。单株产量、干物质含量、单薯重、单株结薯数和炸片颜色两年的所有广义遗传力均大于62%,说明这5个性状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炸片颜色两年的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说明该性状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不易受环境影响,亲本所具备的炸片品质能够稳定有效地传递给分离后代,可以对该性状进行早世代的选择。单株产量和单薯重两年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40%,说明这两个性状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应该进行高世代选择。

易靖[8](2016)在《马铃薯品种资源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我国马铃薯的育种研究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引种鉴定到现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的都是为了选育出更优质的马铃薯品种。对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可以加速新品种选育的进程。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对云南师范大学保存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对部分马铃薯品种的细胞质类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组多样性标记检测方法对不同来源的马铃薯合作88品种的真实性进行了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4对叶绿体基因组标记引物和2对线粒体基因组标记引物对87份四倍体和9份二倍体马铃薯材料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7种细胞质类型,分别是W/α[D]、W/γ[D]、W/α、W/γ、T/β、P和A/β型。国外引进品种的细胞质类型几乎全为T/β;云南省地方特色品种资源检测出A/β、W/α[D]和T/β三种类型;云南师范大学建立抗晚疫病育种群体B材料均为W/α[D],与国内外主栽品种细胞质类型不同。2.利用12对SSR标记引物对96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了检测,获得96个马铃薯品种的分子指纹信息。按照细胞质遗传背景可将这些种质资源分为携带野生种(Wild,W)或普通栽培种(Tuberosum,T)细胞质基因组两个类群;比较而言,具有W细胞质类型的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3.对部分马铃薯品种的细胞质类型与某些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具有W细胞质类型(包括安第斯栽培亚种细胞质类型【Andigena,A】)品种的抗性、成熟期和淀粉含量分别与T细胞质类型品种的抗性、成熟期和淀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具有W细胞质类型品种的产量显着高于具有T细胞质类型的品种。4.利用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组多样性标记检测方法,对来自云南省12个主产区的143份―合作88‖样本进行了检测。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份非合作88材料;细胞质基因组标记检测出一份非合作88材料;细胞核基因组SSR标记检测出23份样品与合作88标准品种不完全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本文描述的细胞质基因组标记可以应用于马铃薯育种亲本选择和新品种辅助选育,核基因组SSR标记检测方法可揭示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但在品种真实性或纯度鉴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闫东升[9](2012)在《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营养丰富,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减少和人口增加的矛盾不可逆转,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联合国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各国政府相继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支持本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使马铃薯产业发展呈现出:脱毒种薯需求逐渐增加、生产面积逐步扩大、加工能力显着提高、经济贸易份额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脱毒马铃薯良种应用面积仅为种植面积的2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近8000万亩,年用种量需8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种薯市场。随着全国“科技兴薯”战略的大力推进,脱毒种薯需求将逐渐扩大,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全国实现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平均35%的目标,国内脱毒种薯需求量将达到450万吨。目前,我国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供能力还很低,真正意义上的脱毒原原种(微型薯)不足3亿粒,是阻碍国内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加之各地的质量标准不统一、检测手段还落后和监督体系不健全,致使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向纵深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另外,多年来我国马铃薯育种目标是以鲜食为主,生产品种具有浓郁的温饱色彩,加工等专用品种严重缺乏,这是当前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比较薄弱的标志性现状。本文从研究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入手,通过对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分析,采用了查阅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现场调研等研究方法对马铃薯的开发利用价值和行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解析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行业细分,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繁育,生产、需求及马铃薯行业国家产业规划,各省区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政策;运用定量分析法,图例对比,卫星影像对比等研究方法,对马铃薯加工产业情况,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进入门槛条件,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市场前景,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证后提出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结论: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前景很好和行业发展空间还非常大。

张瑞婷[10](2012)在《马铃薯高淀粉杂交组合农艺及淀粉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以及以淀粉为原料的深加工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对马铃薯加工专用型品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选育适合不同用途的加工专用型品种,尤其是选育适合淀粉加工的专用型品种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马铃薯育种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育种工作的成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杂交亲本的正确选择和组合的配制。本试验以12份具有不同特征的马铃薯品种及资源材料为亲本,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以及组合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应用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对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淀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了解各性状在不同杂交组合间的分布规律;应用Minque(1)方法的遗传模型直接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淀粉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估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和频数分析结果表明:表现高产的组合为1533×T1800和克GP2-12×朱可夫,单株产量>800g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60%和53%;后代商品薯率表现较高的组合为1533×T1800、大西洋×D2和组合大西洋×朱可夫,商品薯率>70%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56%、39%和35%;表现为大块茎的组合有1533×T1800和大西洋×克新21号,单薯重>100g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37%和20%;后代比重表现较高的组合为大西洋×东农07-23230、克GP2-12×东农308和组合大西洋×东农07-23229,比重>1.080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81%、59%和42%;后代表现为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组合为大西洋×克新21号和大西洋×D2,直链淀粉含量≤18%的无性系比率分别为45%和32%。(2)遗传分析结果为:直链淀粉含量可通过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为亲本来改良这一性状;单株结薯数和比重的改良除了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亲本外,选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也将有效;改良平均单薯重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特定环境下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进行,也可通过选择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亲本进行改良;改良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这两个性状要注重选配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特别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选配。(3)可作为改良各性状的亲本有:大西洋可作为改良商品薯率、比重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亲本;1533作为亲本可以提高后代的平均单薯重和商品薯率;T1800、克GP2-12、东农07-23230和东农07-23229在提高比重上都可作为亲本进行改良。(4)具有显着或极显着正向显性主效应的组合有:大西洋×东农07-23230、大西洋×D2和克GP2-12×朱可夫表现在株高上;大西洋×东农07-23229、克GP2-12×东农308、大西洋x东农07-23230、1533×T1800、1533×D2表现在比重上,其中大西洋×东农07-23230和1533×D2在0.01水平上显着,两个亲本间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和杂种优势,预示将有利于后代比重向增加方向改良并将有超亲个体出现。(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主茎数对直链淀粉含量、商品薯率进行间接选择;单株结薯数和比重可以同步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同步提高有一定难度。

二、云南省炸片加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防病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炸片加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防病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设计与形态学鉴定
        1.2.2 马铃薯基因组DNA的提取
        1.2.3 SSR引物筛选及扩增分析
        1.2.4 SSR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学标记聚类分析
    2.2 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2.3 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2.4 SSR指纹图谱构建
3 讨论
4 结论

(2)SSR标记马铃薯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马铃薯基因组DNA的提取
    1.3 SSR引物筛选
    1.4 PCR扩增和电泳检测
        1.4.1 PCR扩增体系
        1.4.2 PAGE凝胶电泳检测
    1.5 SSR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SR多态性引物筛选
    2.2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
    2.3 供试马铃薯品种的亲缘关系
3 讨论

(3)马铃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及利用价值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马铃薯育种方法与育种目标
        1.1.1 育种方法
        1.1.2 育种目标
    1.2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1.2.1 种质资源研究
        1.2.2 种质资源利用
    1.3 马铃薯主要品质性状及其遗传
        1.3.1 干物质
        1.3.2 淀粉
        1.3.3 还原糖
        1.3.4 维生素C
        1.3.5 蛋白质
        1.3.6 矿质元素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4.1 开花与结实性的调查
        2.4.2 品质性状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种质资源加工品质性状分析
        3.1.1 干物质含量
        3.1.2 淀粉含量
        3.1.3 还原糖含量
        3.1.4 小结
    3.2 种质资源营养品质性状分析
        3.2.1 维生素C含量
        3.2.2 粗蛋白含量
        3.2.3 钾元素含量
        3.2.4 铁元素含量
        3.2.5 锌元素含量
        3.2.6 小结
    3.3 聚类分析
        3.3.1 加工品质
        3.3.2 营养品质
    3.4 相关性分析
    3.5 主成分分析
    3.6 品种资源用途分类
4 讨论
    4.1 环境对品质的影响
    4.2 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比较
    4.3 品质育种中的其他品质特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马铃薯空心、褐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空心、褐斑的影响因素
2 空心、褐斑对环境的响应
    2.1 空心、褐斑对气候环境的响应
    2.2 空心、褐斑对土壤环境的响应
    2.3 空心、褐斑对土壤类型、养分的响应
3 空心、褐斑的检测技术方法
4 空心、褐斑的发生位置及量化分级
5 空心、褐斑对品种、管理措施的响应
6 空心、褐斑的形成机制研究动态
    6.1 空心、褐斑的生理发生机制
    6.2 空心、褐斑的分子发生机制
7 结语

(5)不同加工方式对宁夏地区马铃薯营养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概述
    1.2 不同加工方式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1.3 体外消化模型及血糖生成指数测定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不同品种马铃薯营养组成比较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3 试验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品种马铃薯抗氧化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3 试验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加工方式对马铃薯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试验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加工方式下马铃薯的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设备
    5.3 试验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樟脑对马铃薯发芽过程中生理影响和蛋白质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概述
    1.2 调控马铃薯块茎萌芽的重要性
    1.3 马铃薯品种概述
    1.4 马铃薯块茎采后变化
    1.5 马铃薯贮藏抑芽技术研究
    1.6 蛋白质组学概述
    1.7 马铃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进展
    1.8 研究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樟脑对块茎抑芽效应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2.2 处理方式
    2.3 樟脑对费乌瑞它抑芽效应研究
    2.4 樟脑对蓉芋紫抑芽效应研究
    2.5 樟脑对大西洋抑芽效应研究
    2.6 樟脑对丽薯1号抑芽效应研究
第三章 樟脑对马铃薯生理的影响
    3.1 试验试剂及设备
    3.2 试验方法
    3.3 樟脑对费乌瑞它生理指标影响
    3.4 樟脑对丽薯1号生理指标影响
第四章 马铃薯蛋白质组分析
    4.1 试验试剂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qRT-PCR对蛋白质组结果的验证
    5.1 试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3 M1/M2不同DEPs的表达水平验证
    5.4 M1/M3不同DEPs的表达水平验证
    5.5 M2/M3不同DEPs的表达水平验证
第六章 讨论
    6.1 樟脑对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影响
    6.2 马铃薯休眠与发芽的蛋白质组分析
    6.3 樟脑对马铃薯块茎发芽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的起源和传播
    1.2 马铃薯种质资源概况
        1.2.1 马铃薯野生种
        1.2.2 马铃薯栽培种
        1.2.3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
    1.3 马铃薯杂交育种
        1.3.1 亲本选配
        1.3.2 马铃薯核心祖先亲本
        1.3.3 育种亲本遗传多样性的拓展
        1.3.4 中国的马铃薯育成品种
    1.4 马铃薯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
        1.4.1 系谱分析法
        1.4.2 遗传标记法
    1.5 马铃薯细胞质基因分型研究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亲缘关系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中国马铃薯审定品种及其直接亲本
        2.3.2 细胞质分型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聚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表型性状聚类
        3.3.2 多态性SSR引物的筛选
        3.3.3 SSR临接系统进化树(Neighbor-Joiningtree)
    3.4 讨论
        3.4.1 SSR标记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利与弊
        3.4.2 基于马铃薯表型性状聚类分析的总体评价
        3.4.3 基于SSR标记马铃薯资源聚类分析的总体评价
    3.5 结论
第四章 亲本重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五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4.3.2 三个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4.3.3 四个性状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4.3.4 两个性状总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分析
        4.3.5 重要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4.4 讨论
        4.4.1 马铃薯的配合力分析
        4.4.2 亲本育种价值的评价
    4.5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马铃薯品种资源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马铃薯概述
        1.1.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
        1.1.2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作物
        1.1.3 我国马铃薯的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较为单一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几种方法
        1.2.1 形态标记
        1.2.2 细胞学研究
        1.2.3 生化标记
        1.2.4 分子标记
    1.3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
        1.3.2 随机扩增多态(RAPD)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
        1.3.4 SSR标记及其在马铃薯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5 简单重复间序列(ISSR)
        1.3.6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1.4 细胞质遗传的多样性研究
        1.4.1 细胞质遗传
        1.4.2 cpDNA和mtDNA标记技术在马铃薯研究中的应用
    1.5 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种质资源概况
第2章 马铃薯细胞质遗传背景分子标记检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马铃薯育种资源SSR标记检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主要设备
        3.2.4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因组DNA的检测
        3.3.2 引物试扩增结果
        3.3.3 GeneMapper读取结果
        3.3.4 根据GeneMapper整理的分子指纹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马铃薯细胞质类型与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
    4.1 引言
    4.2 细胞质类型与晚疫病抗性的关联性
    4.3 细胞质类型与成熟期的关联性
    4.4 细胞质类型与淀粉含量的关联性
    4.5 细胞质类型与产量的关联性
    4.6 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马铃薯合作88品种真实性分子标记检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特征
        5.2.2 实验材料采集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形态学观察的实验结果
        5.3.2 细胞质标记检测结果
        5.3.3 SSR标记检测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的方法
        1.2.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马铃薯行业分析
    2.1 马铃薯开发利用价值
        2.1.1 马铃薯概述
        2.1.2 马铃薯的开发利用价值
        2.1.3 马铃薯开发利用的产业链
    2.2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
        2.2.1 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
        2.2.2. 马铃薯的良种良法快速推广
        2.2.3 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
    2.3 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情况
        2.3.1 马铃薯加工产业概况
        2.3.2 马铃薯加工产业概况
        2.3.3 国外加工产业特点
        2.3.4 马铃薯销售结构和加工产业现状
        2.3.5 马铃薯加工产业2011年情况
        2.3.6 马铃薯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2.4 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
        2.4.1 发展思路
        2.4.2 发展目标
        2.4.3 主要任务
        2.4.4 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4.5 建设重点
第三章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现状
    3.1 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体系
        3.1.1 马铃薯的退化现象
        3.1.2 脱毒种薯
        3.1.3 马铃薯脱毒技术
        3.1.4 三代种薯繁育体系概念
        3.1.5 脱毒种薯的优点
        3.1.6 马铃薯脱毒种薯运用
    3.2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概况
        3.2.1 马铃薯脱毒种薯主产区及种植面积
        3.2.2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技术研究院所和核心种薯企业
        3.2.3 中国马铃薯脱毒种薯出口
        3.2.4 中国马铃薯脱毒种薯进口
    3.3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行业发展分析
        3.3.1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的细分行业
        3.3.2 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特点
        3.3.3 行业企业品牌的意识迅速增强,区域龙头初步形成
        3.3.4 政府行业补贴,行业市场推广力度加大,进入行业企业增加
        3.3.5 优势企业会获得更快的发展
        3.3.6 三代种薯体系会得到大力推广
第四章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4.1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的进入门槛分析
    4.2 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求及市场运用前景分析
        4.2.1 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求分析
        4.2.2 马铃薯脱毒种薯市场运用前景分析
    4.3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的政策支持分析
        4.3.1 国家对马铃薯及种薯的政策支持
        4.3.2 区域支持马铃薯种业发展的政策
    4.4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快速成长支撑因素
        4.4.1 股权投资机构(PE)对行业快速成长整合有质变因素
        4.4.2 马铃薯期货上市对脱毒种薯价格稳定、专用薯种品种推广形成有力支撑
    4.5 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4.5.1 品种问题
        4.5.2 种薯质量检测与标准化问题
        4.5.3 农民观念上的不足
        4.5.4 地方保护问题
        4.5.5 生产和技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参考文献
致谢

(10)马铃薯高淀粉杂交组合农艺及淀粉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淀粉的概述
        1.1.1 淀粉的分类
        1.1.2 淀粉的基本特性
    1.2 马铃薯淀粉的优越性及主要用途
        1.2.1 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
        1.2.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特性
        1.2.3 马铃薯淀粉结合磷酸基特性
        1.2.4 马铃薯淀粉的主要用途
    1.3 我国马铃薯育种现状概述
        1.3.1 马铃薯育种进程回顾
        1.3.2 马铃薯育种目标确立
        1.3.3 马铃薯育种主要方法
        1.3.4 马铃薯育种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
        2.2.2 调查项目与标准
        2.2.3 淀粉主要品质性状测定
    2.3 数据处理
        2.3.1 方差分析及频数分布
        2.3.2 遗传与相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1.1 各组合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分析
        3.1.2 各组合后代农艺性状频率分布
    3.2 产量性状分析
        3.2.1 各组合产量性状的变异情况分析
        3.2.2 各组合后代产量性状频率分布
    3.3 淀粉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3.3.1 各组合淀粉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分析
        3.3.2 各组合后代淀粉品质性状频率分布
        3.3.3 组合后代群体淀粉品质性状分布状况
    3.4 马铃薯主要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3.4.1 方差分量组成和遗传力分析
        3.4.2 亲本主要性状的加性效应
        3.4.3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显性效应
        3.4.4 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变异情况分析
    4.2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4.3 杂交组合各亲本的效应值分析
    4.4 杂交组合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云南省炸片加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防病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关系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J]. 王鹏,李芳弟,郭天顺,窦俊焕,颉炜清,罗照霞,齐小东,杨晨,赵中梁,宋怡,吕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05)
  • [2]SSR标记马铃薯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王鹏,李芳弟,郭天顺,窦俊焕,颉炜清,罗照霞,齐小东,杨晨,赵中梁,宋怡,吕汰. 中国马铃薯, 2019(05)
  • [3]马铃薯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及利用价值的评价[D]. 潘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1)
  • [4]马铃薯空心、褐斑的研究进展[J]. 梁淑敏,蒋伟,李燕山,尹自友,李先平,卢丽丽,姚春光,杨琼芬,白建明,任志丽,罗明旺,隋启君. 植物生理学报, 2019(05)
  • [5]不同加工方式对宁夏地区马铃薯营养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D]. 陈瑾. 宁夏大学, 2019(02)
  • [6]樟脑对马铃薯发芽过程中生理影响和蛋白质组研究[D]. 卢雪.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7]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D]. 段绍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1)
  • [8]马铃薯品种资源分子标记检测及其与重要生物学性状的关联分析[D]. 易靖.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马铃薯脱毒种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D]. 闫东升. 内蒙古大学, 2012(02)
  • [10]马铃薯高淀粉杂交组合农艺及淀粉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分析[D]. 张瑞婷.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云南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病害削片防治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