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省市镇农民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11省市镇农民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一、11省市乡镇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冯显东[1](2020)在《《重庆市献血条例》(新)背景下主城区居民无偿献血KAP现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国内其他地区居民无偿献血知信行情况已有部分报道,但不同地区因政策、经济等差异,居民无偿献血状况和影响因素不同。重庆市采供血工作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因此本次研究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重庆市献血条例》(新)背景下主城区居民无偿献血知信行现况,分析重庆市居民无偿献血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居民对无偿献血认知、态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无偿献血积极性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配额抽样方法对重庆主城九区16周岁及以上,思维及表达能力正常,在主城区居住一年及以上的居民(包括流动人口)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所有数据由双人采用EpiData录入。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人数(%)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件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接受调查1078名居民中对《条例》(新)中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6.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户籍、健康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居民对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2=2.111,P=0.146>0.05)居民对献血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职业、献血史是居民无偿献血知识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相较于初中及以下学历,本科/大专(OR=2.471,95%CI:1.5283.998)、硕士及以上学历(OR=3.238,95%CI:1.5816.633)居民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程度较高;个体工商户(OR=0.575,95%CI:0.3410.969)、农民/农民工(OR=0.252,95%CI:0.1130.558)、离/退休(OR=0.271,95%CI:0.0830.880)居民认知程度低于学生;1019岁(OR=3.381,95%CI:1.5107.57)、2029岁(OR=2.590,95%CI:1.4374.668)相较于≥50岁居民认知程度更高;有过献血史居民认知程度高于无献血史居民(OR=4.341,95%CI:2.9206.453);非农业户籍居民相较于农业户籍居民认知程度更高(OR=2.048,95%CI:1.4332.928)。有748人(69.39%)表示若自身条件符合献血要求时有意愿参与献血,330人(30.61%)表示即使自身条件满足献血要求也不愿意参与献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户籍、健康自评、家庭经济情况、献血知识认知情况居民献血意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2=0.924,P=0.336>0.05)、职业(?2=12.067,P=0.060>0.05)居民对献血意愿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健康自评、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是居民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居民献血意愿随学历、健康自评的升高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相较于不知晓献血知识的居民,知晓献血知识的居民献血意愿更强(OR=1.532,95%CI:1.1332.07)。有过献血史的居民233人(21.61%),其中献过1次血的103人(44.21%)、2次的64人(27.47%)、3次的37人(15.88%)、4次及以上的29人(12.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职业、户籍、健康自评、家庭经济情况、献血知识认知、献血态度居民献血行为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2=0.120,P=0.729>0.05)居民献血行为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户籍、健康自评、献血知识知晓情况是居民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非农业户籍相较于农业户籍献血率更高(OR=1.559,95%CI:1.0702.271);健康自评好(OR=1.899,95%CI:1.0743.355)、一般(OR=2.153,95%CI:1.1544.017)相较于健康自评差的居民献血率更高;知晓献血知识居民相较于不知晓的居民献血率更高(OR=4.201,95%CI:2.8436.207)。结论:重庆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较高,献血意愿较强,但是献血率处于较低水平,居民较好的献血态度未能转换为有效地献血行为,学生为重庆市献血人群的主力军。因此建议:定位人群,精准宣教;推动献血态度转换为行为;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献血体系。

张佳林[2](2020)在《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民众知识水平低下一直是中国政府和知识分子十分关注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文盲众多是导致中国近代国家难以形成、民主制度迟迟未能建立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社会教育思潮在中国也流行开来,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普遍开始了社会教育的有关尝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教育机构,其中“民众学校”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有实效性的机构。本文采用了广义的“民众学校”概念,对陕西省“民众学校”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陕西省“民众学校”起源于清末的识字学塾,此后又零星的在陕西各地出现了一些夜校、补习学校和平民学校等“民众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陕西省开始了大规模社会教育办学活动,此后成立的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在西安先试办了 3期民众学校,拉开了陕西省大规模办理民校的序幕。1931年灾荒过后,陕西省教育厅成立了西安市民众学校管理处,开始在西安逐年办理民众学校,并且要求各县也进行推广。1936年开始,陕西省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开始推行民众补习教育计划,并同时设置保立小学成人班,大规模的进行扫盲运动。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民众补习计划进一步加强,各级学校、各种机关团体都纷纷投入到“民众学校”的筹办中来,在抗战的大后方形成了办理“民众学校”的高潮。此后,国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计划,在国民学校内设置民教部,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融合,纳“民众学校”于正规的学制之内,实现了社会教育的巨大飞跃,但是与此同时,随着抗战进入末期,国民政府又开始在陕西实行反动的“特种教育”,一改社会教育的初衷,再加上内战的原因,陕西省“民众学校”办理也逐渐走向尾声。总的来看,陕西省“民众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解放战争之前办理规模在不断扩大,逐渐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陕西省“民众学校”发展演进的历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观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行社会教育的实践过程,也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对“社会教育化”理念的贯彻。陕西省“民众学校”在取得了一些成就的同时,也以其自身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以思考,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提高民众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地启发和借鉴作用。

戴洁[3](2020)在《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况及对策探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调查全国中小学校校舍预防性卫生监督及经常性卫生监督的管理现况,分析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漏洞,并提出建议和改善措施,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定量研究:选择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所辖区域内监测点校,共计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400所中小学校作为调查对象。数据收集采用《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卫生情况监测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校一般情况,新、改、扩建校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情况以及现有校舍空气质量的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2检验和雷达图比较不同学校分组间的差异。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定性研究:在定量研究的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抽取6个,每个抽取1个市,每个市抽取具有代表性的5所学校,共计29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和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个人访谈,对学校班主任/校医进行焦点小组访谈,访谈全程录音。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校舍新、改、扩建设环节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学校校舍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学校常见的环境卫生问题和隐患以及控制风险的建议。对录音进行文字转录后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定量研究结果1.1校舍空气质量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日常通风换气制度:寒冷季节建立日常通风换气制度的学校占比80.8%,所有调查学校的通风换气累计时长合格率为58.1%。日常空气质量检测:在调查的所有学校中,仅有25.5%的学校进行日常空气质量检测。检测内容包括二氧化碳、甲醛、苯等可挥发性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的学校占比依次为13.2%、9.3%、7.5%和6.5%。1.2新、改、扩建校舍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立项环节:每次都索要原材料质检报告的学校占比为59.5%,城市学校高于乡镇学校,非寄宿制学校高于寄宿制学校(P<0.05)。仍有9.9%的学校从不检查原材料质检报告。验收环节:负责验收的机构主要为学校相关负责人(59.8%)和上级教育部门选定的第三方验收机构(50.7%)。验收机构的选择在不同经济地区间差异较大,通过第三方验收机构进行验收的学校中,东部地区的学校比例高于中部和西部,城市学校高于乡镇学校。投入使用前:在投入使用前进行通风换气的学校占比95.3%,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的学校仅有28.9%,其中82.5%的学校索要了检测报告。投入使用前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的学校东部(43.4%)高于西部(22.9%)和中部(17.5%),城市(37.5%)多于乡镇(1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定性研究结果2.1新、改、扩建校舍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立项环节:教育行政部门访谈结果显示,较大规模的项目立项由学校递交申请,教育局、审计局、市政府共同审批,较小的项目由学校自主招标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招标。在该环节的访谈中6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均未提及卫生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有4位学校负责人表示“没有立项和招标环节”。施工环节:教育行政部门访谈结果显示,施工环节的监督和质量检查主要由第三方监理机构完成,建设局会进行材料抽检。89.8%(44/49)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会全程参与监督和检查,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该环节的监督和检查以第三方监理机构为主。仅有2所学校(4.1%)提及卫生部门参与检查。验收环节: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均表示验收一般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和勘察单位五方共同进行,6位负责人均未提及卫生部门参与验收。仅有1所学校表示卫生部门进行过学校环境卫生方面的验收。2.2学校校舍空气质量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的现况各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了解不足,仅有1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16.7%)表示该地区的卫生监督部门会每年定期抽查学校室内空气质量。学校负责人中31位受访者(72.1%)表示平时学校没有日常空气质量监测,12位受访者(27.9%)表示有经常性卫生监督,其中东部地区多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比例依此为:56.3%,18.2%,6.3%)。2.3常见的环境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6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均表示,常见的环境卫生问题主要为原材料的质量问题,2位负责人表示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工程更容易存在原材料问题。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更关注建筑材料质量问题(15/50,30.0%)和空气质量问题(11/50,22.0%),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专业检测人员和标准。受访老师表示家长和老师主要关心食品卫生问题(12/26,46.2%)和空气质量问题(11/26,42.3%)。2.4控制风险的建议5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建议建立完善的学校基础设施监管体系,多部门联合负责,落实各部门主要职责,共同完成学校环境卫生监督工作。校方负责人除了表示应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n=22,48.9%),还提出学校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联合专业指导(n=14,31.1%),由行政部门主导完成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校卫生监测(n=13,28.9%)。研究结论:1.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中小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空气质量问题方面关注度较高,但学校校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在立项环节、验收环节以及投入使用前三个阶段均存在监督工作缺口,而且卫生行政部门在校舍新、改、扩建中各个环节的参与度较低。2.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覆盖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大部分中小学校建立了寒冷季节的日常通风换气制度,但室内空气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仍需形成长效机制,提高日常空气质量检测率。

范晶晶[4](2019)在《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现状,发现现存问题,为后续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推动全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8月-2018年5月,采用典型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北疆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南疆阿克苏市、温宿县、若羌县五个县市为样本地区,对上述地区共5家公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采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信息调查表》对纳入机构的服务环境进行调查。采用《养老机构护理员服务能力调查表》调查74名养老护理员的服务能力。采用《住养老人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表》调查274名住养老人服务质量满意度。同期,抽取关键知情人35例,进行深入访谈。定量资料采用SPSS21.0和AMOS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定性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1.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环境现状:文化娱乐业用房和房间内设备和安全保障设备配置率高,达到80%及以上,公共服务和行政辅助用房和设备基本配置,但医疗康复用房和设备配置严重不足。养老机构管理者均由非管理类专业人才担任,23项服务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建立率最高为73.9%,最低39.1%。机构内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养老护理员持证率58.9%。2.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及能力现状:73名养老护理员中,44人(60%)参加过培训,培训次数最多为2次,培训方式多为机构内部年资高的养老护理员一带一入职时培训,培训需求高(86.3%);最高月收入4000元,最低月收入1000元,月平均收入(2400±664.7)元,63人(86.3%)表示对工作满意或非常满意;服务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4.03±0.62)分,各机构间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维度中均分排名前三位的是服务对象特征的认知能力、清洁卫生护理和沟通交流能力维度,排泄护理维度条目均分最低。3.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结局现状:5家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为51.2%,仅出现1例老人跌倒的不良事件;住养老人服务质量满意度均分为(75.96±11.46)分,服务环境、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娱乐4个维度中,服务环境得分最高(20.53±3.50),医疗护理的得分最低(17.64±3.89)。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通过服务环境、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娱乐四个维度对机构养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具备实证数据支持。养老护理员服务能力总分与服务质量满意度总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分析显示不同民族、老人类型、职业的住养老人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访谈结果:深度访谈共提炼出三个范畴的10个主题群:(1)养老机构管理者: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各个职位的人才都短缺;财务能力有限,显着影响机构的发展与建设;养老护理员匮乏,素质偏低;养老护理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培训不规范。(2)养老护理员:工作强度大,还需承担非护理工作;工资待遇低;培训机会少,需求大。(3)住养老人: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更多关注养老服务;外出需求大;看病就医不方便,很担忧。结论:1.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环境中,生活娱乐及安全保障设施设备配置水平较高,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低下。管理者才能不足,机构内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短缺。2.养老护理员匮乏、素质偏低是影响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需要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给予养老护理员更多的培训机会。3.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环境、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娱乐四项服务质量对养老机构总体服务质量产生关键性影响,住养老人对医疗护理服务满意度最低。提高养老机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是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面临的挑战。

赵飞[5](2019)在《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衡阳市2016-2018年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况和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了解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与需求,为制定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衡阳市2016-2018年妇幼卫生年报表数据和衡阳市疾控中心提供的儿童计划免疫数据,整理和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间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的5项指标(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及儿童常规预防接种率)和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的8项指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率和儿童贫血)。同时随机选取衡阳市区0-6岁的360名儿童家长对衡阳市的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与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儿童人口数2016-2018年,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逐年减少。2018年衡阳市有7岁以下儿童552517人;2、儿童健康管理2016-2018年,衡阳市新生儿访视率分别为95.03%、94.82%、96.02%;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逐年上升(90.55%、94.79%、95.5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逐年上升(90.58%、92.32%、92.39%),以上3项指标市区均低于县区;2016-2018年,衡阳市0-6月婴儿混合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8.51%、76.71%、80.32%,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2.22%、50.03%、53.45%,市区混合母乳喂养率低于县区,但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县区;2018年衡阳市11项儿童常规预防接种按规定按时接种率均在97%以上。3、儿童健康状况2016-2018年,衡阳市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98‰、1.51‰、1.83‰,婴儿死亡率分别为3.44‰、2.82‰、3.5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69‰、4.77‰、5.86‰,以上3率市区均明显高于县区;2016-2018年,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分别为1.59%、1.08%、1.62%,生长迟缓发生率分别为0.62%、0.58%、0.43%,超重率分别为0.91%、0.74%、0.68%,肥胖率分别为0.46%、0.30%、0.25%,以上4项指标均逐年下降;儿童贫血率逐年上升(3.16%、3.45%、3.65%)。市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率和贫血率均明显高于县区。4、儿童保健服务现状调查衡阳市0-6岁儿童保健建档率78.06%,计划免疫建卡率94.72%,体检率75.56%,家长保健知识知晓率78.61%。常住儿童保健4项指标依次为92.20%、99.02%、90.72%、93.66%,优于流动儿童的59.35%、89.03%、55.48%、5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家长对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满意率为76.39%。是否常住儿童和是否父母抚养的家长满意率不同(P<0.01);不同居住形式的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有所不同。结论1、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规范有效: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0-6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和儿童常规预防接种率均已达到且超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湖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目标要求;但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于湖南省的基本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健康维持在较高水平: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超重率、肥胖率和儿童贫血8项指标均已达到且超过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目标要求。但儿童贫血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衡阳市儿童保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于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有待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儿童保健服务。

吴圆圆[6](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郭伟文[7](2019)在《珠海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1目的了解珠海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通过调查居民以及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需求、利用、参与等情况,分析珠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发展,构建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2方法(1)数据资料来源:文献资料研究、统计报表资料、问卷调查资料。(2)调查方法: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珠海市香洲、金湾、斗门等三个行政区随机抽取570名居民进行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570份,问卷有效率100%;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珠海市香洲、金湾、斗门等三个行政区随机抽取2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的593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555份,问卷有效率93.59%。(3)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u检验、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3结果(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在570名抽样调查居民中,有289名居民已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签约率为50.70%;在273名调查重点居民(包括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户、失独家庭等)中,有171名重点居民已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重点人群签约率为62.64%。相关报表数据显示,珠海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构的诊疗人次占比由2015年的32.14%降至2018年的27.74%;有41.98%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珠海市目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而上级医院“人满为患”就医困境的情况很严重。(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分析:不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居民占34.91%,仅有35.68%的基层医务人员表示很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与基层医务人员在家庭医生服务提供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上门服务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式(P<0.05)。(3)家庭医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去年是否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是否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是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独立影响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不足是未签约的主要原因,超过六成签约居民表示去年接受签约服务不超过2次。(4)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示愿意参与家庭医生团队的基层医务人员占55.68%;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了解程度、认为是否能够缓解就医困境、所在机构类型、所在工作岗位类型是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意愿的独立影响因素。(5)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相关制度配套不完善,居民就医观念陈旧、签约服务形同虚设。(6)基于基层医务人员角度分析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医患关系、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的社会认可程度、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品种类。4结论自2014年启动试点以来,珠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情况较好,但居民对签约服务利用程度不高,签约服务引导患者基层就诊的能力稍显不足,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发展任重而道远。珠海市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知不足,应加强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转变居民传统就医观念,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导居民签约。配齐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种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增强居民的签约获得感。通过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其对签约服务的了解程度,提升家庭医生的社会认可程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以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

唐尚锋[8](2018)在《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旨在梳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迁移路径,构建乡村基本公共卫生协作系统绩效评估模型并对分别由公立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主导的主流和特殊公私协作模式进行绩效循证比较,明确项目绩效的内生规律和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提出以系统绩效改善为导向的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管理策略,为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文献研究法。基于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和中文数据库CNKI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变迁,分析系统动力学理论,并分别通过词频分析法和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图谱分析法界定公私伙伴关系内涵和探索公私合作研究前沿。(2)现场调查法。第一阶段于广东、湖北、河南和重庆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过程和项目绩效的基线调查;第二阶段于湖北、河南和贵州的12个农村公私协作系统收集最新的绩效数据;第三阶段于对河南某案例乡镇分别由民营医院和公立卫生院主导的公私协作模式绩效进行监测,为绩效循证提供数据支撑。(3)德尔菲法与熵值法。通过德尔菲法评价协作系统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筛选绩效评价指标和确定权重,并运用熵值法优化部分客观绩效指标权重系数。(4)数理统计方法。在公私协作要素与项目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中运用相关性分析。运用加权TOPSIS法综合比较主流和特殊公私协作模式绩效,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慢性病患者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5)定性比较分析法。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验证培训、分工协作、督导考核、激励约束、沟通反馈等五大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6)系统基模分析与流位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彼德·圣吉系统基模诊断公共卫生绩效增长问题,并借助流位流率入树建模法规范构建公共卫生绩效系统动力结构流图。(1)农村地区存在分别由乡级公立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主导,私立村医参与,政府部门监管的主流和特殊类型的两种公私协作模式。为达到多方共赢目标,乡村主体间探索形成了包含业务培训、监督考核、沟通交流、激励约束等在内的公私协作机制。(2)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概念框架结构、过程、结果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公共卫生项目绩效内生主线是通过扩大重点人群覆盖面、个体项目的服务内容以及群体项目绝对数量,增加服务相对数量和规范性等来获得服务对象的满意度、重点人群健康、群体项目效果等。源于外生变量对中间变量的作用以及中间变量、过程变量以及结果变量内外部相互影响,公私协作机制直接对中间变量和过程结果变量产生影响。(3)在排除干扰因素后,典型案例的公私协作系统综合绩效随着时间向后推移而呈现逐渐递增关系,主流模式绩效整体优于特殊协作模式,主要源于结构绩效上的绝对优势。然而,尽管特殊模式在结果绩效呈现下滑趋势,但仍然优于主流模式。两者在协作制度要素直接产生的绩效上差异不明显。(4)公私协作紧密程度、激励机制和督导考核影响项目绩效的根本因素,高绩效结果受监督考核机制的影响。在协作不紧密或监督考核强度较弱的情况下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导致低项目绩效,而高绩效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无关。服务能力影响绩效的前提是开展紧密协作,与经费激励挂钩的高强度督导考核和高强度技能培训是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结论】过程和结果绩效源于有效的公私协作机制,协作紧密度与督导考核机制影响较大。案例表明中卫生院主导的协作模式绩效优于社会资本主导的特殊模式,但其所在特殊地理位置、积极性不容忽视。时间是决策者采用社会资本主导提供公益性服务不得不面临的风险,同时决策者需要关注由于潜在重点人群基数的不确定可能导致出现牺牲重点人群筛查绩效来维持较高的管理水平,进而将新晋重点人群拒绝在免费项目之外的现象。为了提高协作绩效水平,本研究建议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加强关系治理,提高乡级协作管理水平,奖励和约束机制并重,加【主要结果】强人才内涵建设,准确把握重点人群对项目的合理需求。【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基于定量比较为主流公私协作模式绩效优于特殊型协作模式以及发现时间是社会办医疗机构公益行为的关键风险因素提供了证据支撑。(2)基于定性比较分析论证了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的循证关系,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结构流图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熵值法仅对部分客观指标权重进行了优化,部分主观性指标赋分值得进一步推敲。(2)受样本量限制而设计的公私协作机制解释变量有限,公私协作机制对绩效的作用难以完全避免受研究者主观影响。

孙小霞[9](2017)在《基于药学服务理念的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思考》文中认为目的:以药学服务理念的角度为核心,调查基层医生的中药合理用药情况及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情况,进一步分析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托和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如下:(1)文献研究法:全面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当前基层中药合理用药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同时梳理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与改革方面实施的一些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2)专家咨询法:多次向从事中药合理用药、卫生公共管理、统计学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咨询和论证,充分吸收专家及领导的合理建议,并及时修完善研究方案和相关细节。(3)问卷调研法:基于文献分析、政策梳理、专家咨询、预调研等方面的工作,以基层医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和制定本研究的终版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层医生的一般情况、中药的应用、对药物安全问题的认知、继续教育培训及需求等4部分。现场调研时,所有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发放,向调研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后,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自行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内容,然后逐一检查收回,并将问卷信息录入至Excel 2010,建立Access数据库。(4)现场访谈法:以现代药学服务理念为切入点,围绕基层医生所在各地区中医药服务的特点及发展现况对基层医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将现场访谈资料作为问卷调研分析的辅助资料。(5)统计学方法:运用SAS9.30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要涉及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因子分析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共发放调研问卷4842份,回收4842份,问卷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30份,问卷有效率为99.38%。调研发现:(1)基层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尚不能满足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和分布不均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分布明显多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但在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有所不及。基层医生主要存在专业分类不均衡、学历背景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低、门诊工作量大等问题,且中医药专业人员相对匮乏,不利于基层地区中医药服务的开展。(2)基层医生存在中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基层医生由于专业知识、行医技能普遍较差,对于合理用药的认知度不高,存在用药行为不规范的现象,经常会开出许多不合理的处方,致使中药的合理用药现状不理想。在临床用药时,缺乏对中药的处方开具、特殊人群用药、给药途径、用法用量、配伍、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关注,不重视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监护,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3)基层医生对于药物安全问题的认识尚有不足。基层医生普遍对药物不良反应缺乏认识的问题,忽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ADR监测,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也缺乏一定的规范性。(4)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分析可知,基层医生参加培训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同时基层医生认为在培训的地点、时间、次数、内容、形式、师资、激励制度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和改进。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现代药学服务理念,结合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相关背景对基层医生展开问卷调研,确保了基层地区医生中药合理应用现状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本课题对基层医疗机构从业者的现状、基层医生中药应用的情况及继续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探讨了基层医生的中药应用的现状及影响其合理用药的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的中药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参考依据。

彭波[10](2016)在《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是人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关键阶段,占一国家总人口的1/5以上,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AHRB)不仅与其当前及以后健康状况有关,且影响到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做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促进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优秀人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保障。AHRB监测依赖于被访者对自我行为报告的准确度与坦诚度,且相关报告涉及高度敏感的问题。欠发达地区调查难度高、可操作性低等原因导致其AHRB问题被关注的较少,成为AHRB健康促进工作的短板与盲区。因此,本研究选取一定样本,调查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深入剖析,并提出健康促进对策。本文首先以文献研究之方法,充分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视角地整理、总结国内外AHRB的研究进展。其次,在现有研究经验的指导下,利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于2013年选取属于政府划定的欠发达地区的广安市中学生为样本,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62份,其中男生628份,女生634份。用SPSS软件(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结果、结论与现有文献报告加以对比,甄别欠发达地区AHRB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尝试对AHRB进行综合评分,总结特点、分析原因;继而评价现有AHRB的健康促进措施,结合欠发达地区AHRB问题与特点优化健康促进对策。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少子高龄化趋势严峻等问题,虽使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着提升,其成长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但也让青少年的健康危险行为增多。AHRB已引起WHO等国际组织及欧美国家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已于1990年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并于1991年起每2年对全美青少年进行监测。而我国监测工作起步滞后、覆盖面不全、监测中断现象频发,北上广等大城市关注度较高,而西南、西北等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成为监测与研究的盲区。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经济转型等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成为AHRB的高发地区,欠发达地区青少年是健康危险行为集聚性发生的高危人群,因此做好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教育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理论梳理发现,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主要以问题行为理论、危险保护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行为的产生机制、改变途径与干预方法。调查与对比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青少年经常喝软饮料(≥1次/d,12.75%,95%CI:10.9114.59%)、经常吃甜食(≥1次/d,18.64%,95%CI:16.4920.79%)均低于发达地区报告情况,但经常不吃早餐(≥4d/w,7.05%,95%CI:5.648.47%)的检出率较高。经常不喝奶制品的报告率为21.08%(95%ci:18.8223.33%),奶制品的饮用频数分布出现“双峰分布”的两极分化现象,每天喝奶制品(19.81%)和每天都不喝奶制品(18.7%,95%ci:16.6920.72%)人数均较多。(2)欠发达地区青少年运动锻炼与体力活动强度较大,但仍有20.84%的青少年缺乏锻炼。经常看视屏(≥2h/d)的检出率达35.02%(95%ci:32.3837.66%)、经常玩游戏(≥1h/d)为40.79%(95%ci:38.0843.51%)等静坐行为生活方式均存在,但检出率较低。为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而静坐时间较长,70.44%的青少年学生每天至少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课外作业。(3)肢体暴力与语言暴力伤害的发生率较高,打架(31.45%,95%ci:28.8834.02%)、常被他人勒索财物(1.11%,95%ci:0.521.69%)、常受到肢体暴力伤害(1.36%,95%ci:0.722.00%)、常被恶意取笑(5.48%,95%ci:4.236.74%)行为存在。孤独感(12.60%)、自杀意念(19.26%)、离家出走意念(29.59%)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4)步行违规(3.57%)、骑车违规(36.61%)等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较低,但易导致溺水的行为检出率(12.92%)较高。(5)吸烟行为(20.29%,95%ci:18.0722.51%)与现有报告相近,但饮酒行为检出率较高(57.23%,95%ci:54.5059.96%)。初次吸烟与饮酒行为有低龄化趋势。在欠发达青少年中检出了毒品(1.03%)、镇静安眠药(5.15%)等精神成瘾类物质的使用行为,与大部分发达地区的报告率相似,但低于武汉与杭州等地的报告率。(6)57.53%的研究对象至少有一方面网络成瘾的表现,上网大多以聊天、娱乐、游戏为目的。赌博的自报率为12.83%。(7)不健康音像与书籍制品观看、边缘性行为以及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均低于2005全国报告率。研究对象的ahrb平均得分为38.865(95%ci:38.07539.655),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大于高中生。除高中生组与亚组外,其他各组平均分都高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结果。ahrb具有性别上的差异性:男生吸烟、饮酒、喝软饮、玩游戏、违规骑车、危险游泳、网络成瘾、接触色情制品的检出率大于女生;而女生在孤独感、失眠、吃甜食、“向胖认同”、厌食、缺乏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男生。一些ahrb具呈现学龄段方面的差异性:初中生喝软饮、遭受恐吓威胁等语言暴力、被冷漠对待、不行违规、骑车违规的报告率大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接触色情制品、赌博、喝酒、学习压力大、缺乏运动的检出率更高。青少年吸烟、饮酒具有年轻化趋势。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题突出,但目前缺少积极、健全与系统的监测与干预措施。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欠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人口将迅速增多,其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与健康促进任务艰巨。因此,应在政策、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形成保障,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资源,形成立体的、动态的监护网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与力量成立相关机构,促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干预与研究工作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二、11省市乡镇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省市乡镇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献血条例》(新)背景下主城区居民无偿献血KAP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调查对象
        1.1.2 样本量计算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2.2 资料收集方法
        1.2.3 相关指标定义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2.2 居民献血知识认知情况
        2.2.1 居民对《条例》(新)中献血知识知晓情况
        2.2.2 居民对《条例》(新)中献血知识知晓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2.3 影响居民献血知识知晓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2.3 居民献血态度情况
        2.3.1 居民献血意愿情况
        2.3.2 居民献血动机与不愿献血顾虑
        2.3.3 居民献血意愿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3.4 影响居民献血意愿的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2.4 居民献血行为情况
        2.4.1 居民献血史情况
        2.4.2 居民献血行为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2.4.3 影响居民献血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居民献血知识知晓情况
    3.2 居民献血态度
    3.3 居民献血行为
4 建议
    4.1 定位人群,精准宣教
        4.1.1 定位人群
        4.1.2 精准宣教
    4.2 推动态度转换为行为
    4.3 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献血体系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分析
        1、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的理论研究
        2、民国时期“民众学校”的相关研究
        3、近二十年“民众学校”史研究
        4、陕西省民众学校及社会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民众学校”概念界定
        2、研究范围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成立前后陕西省社会概况
    一、军阀混战,地方动荡不堪
    二、灾害频仍,人民生活困顿
    三、教育落后,社教起步较晚
第二章 民国时期陕西省“民众学校”发展演变
    一、萌芽与探索时期(1911-1926)
    二、起步与实践时期(1927-1930)
        1、强迫教育运动大会的召开
        2、成立陕西省民众教育委员会
    三、推广与鼎盛时期(1931-1940)
        1、西安民校管理处的设置与民众学校的创办
        2、“失学民众补习教育计划”与“保立小学”的设立
        3、战时民众补习教育计划的推行
    四、转型与停滞时期(1940-1949)
        1、国民教育制度的推行
        2、创办特种教育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陕西“民众学校”的类型
    一、专设类“民众学校”
        1、从平民学校到民众学校
        2、露天学校
        3、乡农学团
    二、附设类“民众学校”
        1、各级学校附设民众学校
        2、民众教育馆附设民众学校
        3、各机关附设民众学校
    三、班级式“民众学校”
        1、保立学校成人班
        2、国民学校民教部
第四章 “民众学校”的行政管理研究
    一、“民众学校”的内部行政组织
    二、办学场址的选择与分布
    三、经费来源与开支
        1、经费的来源
        2、经费的开支
    四、奖励与惩处
        1、对于办学人员的奖励与惩处
        2、对于学生的奖励与惩处
    五、学生及老师的构成情况
        1、学生的年龄及身份
        2、教师的来源
第五章 “民众学校”的教学管理研究
    一、招生与留生问题
        1、招生问题
        2、留生问题
    二、教材的选择及课程的设置
        1、教材的选择
        2、课程的设置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
        1、定点与流动式教学
        2、好汉传习制
    四、时间安排与学级编制
        1、修业期限与授课时间
        2、学级编制
第六章 陕西省“民众学校”的成效及其不足
    一、陕西省“民众学校”的贡献
        1、扫除文盲,承担社教重任
        2、平衡差别,妇女受教增多
        3、精神教育,有力支援抗战
    二、陕西省“民众学校”的不足
        1、政策迭变,办理成绩有限
        2、经费欠缺,政府苛征横敛
        3、薪俸微薄,教师积极性差
        4、偏重省会,地方办理不善
        5、背离初衷,实行特种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况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学校卫生监督概述
        1.1 学校卫生监督
        1.2 学校卫生监督法律法规及标准梳理
        1.3 学校卫生监督的意义
    2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 学校卫生监督执法依据
        2.2 卫生监督管理机构的现状及问题
        2.3 中小学校卫生监督的现状及问题
    3 学校卫生监督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系
    4 研究假设
    5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定量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定性研究对象的选择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定量研究方法和内容
        2.2 定性研究方法和内容
    3 统计方法
        3.1 定量分析统计学方法
        3.2 定性分析统计学方法
    4 质量控制
        4.1 定量研究质量控制
        4.2 定性研究质量控制
    5 研究框架
结果
    1 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定量调查结果
        1.1 定量研究学校基本情况
        1.2 学校校舍空气质量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
        1.3 学校新、改、扩建校舍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
    2 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定性调查结果
        2.1 受访者基本情况
        2.2 学校新、改、扩建校舍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
        2.3 学校校舍空气质量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现况
        2.4 常见的环境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
        2.5 控制风险的建议
讨论与建议
    1 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定量调查分析
        1.1 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2 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2 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定性调查分析
        2.1 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2.2 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3 意见与建议
        3.1 完善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在校舍新、改、扩建中的重要角色
        3.2 增加学校卫生监督频率、落实专业技术指导,强化学校主体责任
        3.3 科学调整资源配置,促进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均衡发展
    4 研究优势与创新性
    5 本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及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理论依据
    1.5 关键词及其定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结果
    3.1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环境现状
    3.2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及能力现状
    3.3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结局现状
    3.4 公办养老机构相关知情人的访谈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适用性分析
    4.2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环境现状探讨
    4.3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及能力现状分析
    4.4 公办养老机构服务结局现状探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5)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3.1 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
        2.3.2 7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
        2.3.3 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技术路线
    2.7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人口分布情况
    3.2 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况
        3.2.1 2016-2018 年新生儿访视率
        3.2.2 2016-2018年 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
        3.2.3 2016-2018年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3.2.4 2016-2018年6 个月内婴儿混合母乳喂养
        3.2.5 2016-2018年6 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
        3.2.6 儿童免疫接种现况
    3.3 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健康现况
        3.3.1 2016-2018 年新生儿死亡率
        3.3.2 2016-2018 年婴儿死亡率
        3.3.3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3.4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3.3.5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3.3.6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超重率
        3.3.7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肥胖率
        3.3.8 2016-2018年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情况
    3.4 衡阳市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3.4.1 调查儿童的基本情况
        3.4.2 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保健现况比较
        3.4.3 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
        3.4.4 不同类型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率
        3.4.5 不同居住类型儿童的保健服务需求
第四章 讨论
    4.1 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况
        4.1.1 新生儿访视率、健康管理率和系统管理率
        4.1.2 儿童常规预防接种率
        4.1.3 0-6 月婴儿母乳喂养
    4.2 衡阳市5岁以下儿童健康现况
        4.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2.2 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
    4.3 衡阳市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4.3.1 儿童保健服务现况分析
        4.3.2 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
        4.3.3 儿童保健服务内容需求分析
    4.4 存在的问题
    4.5 建议与对策
        4.5.1 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引导
        4.5.2 完善儿童发展纲要(规划)的监测统计体系
        4.5.3 深化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4.5.4 加强儿童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儿童保健能力
        4.5.5 积极开展新生儿筛查,加强儿童常见病防治和保健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珠海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发展现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对象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对象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2.5 技术路线
    2.6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珠海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概况
    3.3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的知晓与利用情况
    3.4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情况
    3.5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需求情况
    3.6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情况
    3.7 基层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
    3.8 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与态度情况
    3.9 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况评价
    3.10 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意愿的情况
    3.11 基于基层医务人员角度分析影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因素
4 讨论
    4.1 珠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现状
    4.2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不足
    4.3 居民与基层医务人员对签约服务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
    4.4 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利用情况
    4.5 影响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因素分析
    4.6 基层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情况
    4.7 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4.8 基于基层医务人员的角度讨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面推进
    4.9 建议
参考文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8)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热点研究
        1.2.1 国外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
        1.2.2 国内卫生领域公私合作文献计量分析
        1.2.3 国内外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研究的述评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建设路径演变
        2.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引入阶段
        2.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探索阶段
        2.1.3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度建设阶段
        2.1.4 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分析
    2.2 基本公共服务公私协作内涵界定
        2.2.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内涵
        2.2.2 农村公共卫生供给的公私主体界定
    2.3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供给系统
        2.3.1 系统动力学中的系统观点
        2.3.2 绩效理论中的卫生系统
        2.3.3 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系统
        2.3.4 协作行为与博弈论思想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4.2 系统基模分析工具
        2.4.3 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
        2.4.4 入树基模集的生成
    2.5 本章小结
3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模型研究
    3.1 农村地区公私协作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理论框架
        3.1.1 宏观系统绩效评估框架
        3.1.2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估框架
        3.1.3 农村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系统绩效框架
    3.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2.1 项目绩效备选指标
        3.2.2 专家的基本情况
        3.2.3 基于德尔菲法的指标权重
    3.3 基于熵值法的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3.3.1 指标优化方法的选择
        3.3.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优化
        3.3.3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公私协作机制与绩效相关关系研究
    4.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现状
        4.1.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的组织管理模式
        4.1.2 农村基层卫生系统公私协作机制
        4.1.3 农村公私协作机制运行的问题
    4.2 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系统要素
        4.2.1 公私协作的结构要素分析
        4.2.2 农村公私协作系统服务能力
        4.2.3 乡村两级公私协作主体协作的主观意愿调查及因素分析
    4.3 公私协作系统要素与绩效间的相关性分析
        4.3.1 社会条件与项目过程绩效之间的关系
        4.3.2 管理制度与项目绩效相关性
        4.3.3 项目数量、质量和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4.3.4 乡村公私协作系统项目绩效内生机理框架
    4.4 本章小结
5 公私协作模式与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
    5.1 典型公私协作模式
        5.1.1 概述
        5.1.2 样本乡镇乡村两级公共卫生协作模式
    5.2 公私协作机制与基本公共卫生绩效的循证分析
        5.2.1 结构绩效分析
        5.2.2 过程绩效分析
        5.2.3 结果绩效分析
    5.3 公共卫生绩效综合比较
        5.3.1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绩效评估
        5.3.2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综合绩效的比较
        5.3.3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增长类系统基模分析
        5.3.4 问题类系统分析基模
    5.4 公私协作模式的形成、发展与组织管理挑战
        5.4.1 主流模式与特殊模式的形成契机
        5.4.2 两种公私协作模式的SWOT比较
        5.4.3 两种公私协作模式组织管理的问题、风险和挑战
    5.5 本章小结
6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机理与改进策略研究
    6.1 公私协作系统公共卫生绩效机理
        6.1.1 项目工作绩效的表现形式
        6.1.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的共生关系
        6.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内生规律
    6.2 公私协作机制对项目绩效影响的验证
        6.2.1 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
        6.2.2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结果
        6.2.3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分析
    6.3 基于系统动力学反馈结构的绩效改进策略
        6.3.1 基于项目绩效机理的因果关系
        6.3.2 公共卫生系统绩效的反馈基模生成集
        6.3.3 公共卫生项目绩效系统动力流图
        6.3.4 改善项目绩效的策略建议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公共卫生公私协作系统与项目制度变迁
        7.1.2 公共卫生绩效概念框架与项目绩效机理
        7.1.3 公私协作主流模式与特殊模式绩效循证
        7.1.4 公私协作机制对公共卫生绩效影响路径
    7.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的创新
        7.2.2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与调查问卷

(9)基于药学服务理念的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概况
        一、合理用药现状
        二、基层中药合理应用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层医疗机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概况
        一、我国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
        二、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调研
    第一节、构建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调研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基层医生调研方案的设计
第二章 基层医生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第一节、基层医生的一般情况
    第二节、基层医生的中药应用情况
    第三节、基层医生对药物安全问题的认知情况
    第四节、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及需求情况
    第五节、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提升基层中药药学服务能力与合理用药水平的思考
    一、合理规划和配置基层医药卫生资源
    二、规范基层医生的合理用药行为
    三、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安全监测工作
    四、重视基层医生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法规政策梳理表
    附录2 调研问卷
    附录3 调研问卷
    附录4 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10)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样本代表性及研究可行性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概况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小结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二)测量指标、测量工具与调查要求
        (三)数据收集、处理及质量控制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重点与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健康促进理论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及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二)健康促进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理论
        (一)问题行为理论
        (二)危险和保护理论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四)行为与行为管理假设
        (五)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相关的其他理论
第三章 基于广安市样本的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研究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一般人口学情况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基于广安市的调查
        (一)不良饮食行为
        (二)缺乏运动和锻炼行为
        (三)故意伤害行为
        (四)非故意伤害行为
        (五)物质成瘾行为
        (六)精神成瘾行为
        (七)危险性行为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基于现有文献的对比
        (一)营养缺乏型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突出
        (二)体力活动参与率高而运动锻炼少,因学习而静坐的时间较长
        (三)故意伤害行为与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
        (四)交通危险行为检出率低,但溺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高
        (五)吸烟、饮酒等物质成瘾行为有低龄化现象
        (六)上网等精神成瘾行为检出率与现有报告相似,赌博检出率较低
        (七)危险性行为的自我报告率较低
    四、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现有特征与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普遍性
        (二)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的集聚性与多样性
        (三)欠发达地区健康危险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相关性
        (四)不同性别、学段等亚群中差异明显
第四章 量化评分探究及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探究
        (一)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的量化评分方法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得分频数分布情况
        (三)基于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数据库的评分比较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甄选
        (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困境分析
        (一)缺乏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政策支持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法的存在瓶颈
        (三)欠发达地区客观环境带来诸多健康促进工作的难题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一、现有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评析
        (一)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主要范式
        (二)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优点
        (三)现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健康促进对策的缺陷
    二、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健康促进对策
        (一)以“互联网+移动设备+监测哨点”构筑大数据监测系统
        (二)以家庭为纽带的健康危险行为的矫治:情、知、信、行
        (三)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促进作用
        (四)协同构筑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防控屏障和诊疗干预网络
        (五)重视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一)本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11省市乡镇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献血条例》(新)背景下主城区居民无偿献血KAP现况研究[D]. 冯显东.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2]陕西省“民众学校”研究(1927-1949)[D]. 张佳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中小学校校舍卫生监督管理现况及对策探讨[D]. 戴洁.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新疆五个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现状研究[D]. 范晶晶.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5]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飞. 南华大学, 2019(01)
  • [6]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7]珠海市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郭伟文. 暨南大学, 2019(04)
  • [8]公共卫生服务公私协作机制与系统绩效的循证研究[D]. 唐尚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9]基于药学服务理念的基层医生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分析与思考[D]. 孙小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欠发达地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与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基于广安市的调查[D]. 彭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11省市镇农民生活质量现状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