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

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

一、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多源气象垂直观测设备综合产品集成处理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气象行业不仅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对环境的保护和灾害性气候的预报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地基遥感观测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以地基遥感观测设备为数据源的气象观测体系。这类体系的气象观测预报系统,大多依托新型地基遥感垂直观测设备进行平台系统建设,往往各平台系统之间独立运行,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便捷的实现共享,通常需要外部接口转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数据之间的联系。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型地基遥感观测设备连续探测实时性高的优势,将多源气象数据集成,最大化地为业务与研究人员提供便捷的数据提取,多设备数据集成处理,多源数据交叉融合互相弥补,结合相关融合产品算法,以实现多种气象预报产品综合展示,是当前气象探测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本课题来源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中心立项项目,旨在研发一套将云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三类地基遥感观测设备集成的,具有多源气象观测数据的气象业务系统。系统实现了对三类设备连续性观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以及结合众多气象产品算法生成气象指数或产品等,以充分发挥多源数据集成,数据交叉融合互相弥补的优势。系统实现了众多气象产品、算法或气象指数等内容,同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对利用微波辐射计亮温反演大气温湿廓线进行相关研究,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进行应用上的改进,提出了引入完整云信息的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并将算法接入系统以实现业务应用。本文研发的系统,满足了立项的项目需求,完成了相关目标,实现了三类观测设备的集成,建设了多源气象数据数据库平台,极大的便利了多源设备数据之间的融合反演,优势互补等,借助多源数据集成融合,系统实现了众多气象产品。为气象数值预报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气象产品算法支撑和平台系统支撑。

张馗[2](2021)在《基于激光雷达的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地铁的运营里程和客运量均居世界第一,为了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国家提出了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地铁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早晚高峰大客流的出现,屏蔽门夹人导致乘客受伤,夹物如女士包带、安全绳等引发安全事故的报道已经出现多次,作为地铁重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人们对屏蔽门控制系统防夹功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上述屏蔽门存在的问题出发,首先针对目前屏蔽门系统中出现的障碍物监测和防夹人夹物功能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应用精度高、抗干扰强的激光雷达作为防夹功能监测的工具,当屏蔽门执行关门操作时,启动激光雷达检测功能扫描检测区域内是否存在乘客或其他物体,并且将检测到的角度和距离信息发送到使用STM32F103R8T6设计的屏蔽门微控制器中进行判断处理,然后将判断结果反馈至站台门和车站控制室,控制门电机的运转和将其作为发车的必要依据;其次详细分析并推导了直流无刷电机的模糊PID控制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AB中Simulink功能建立直流无刷电机的模糊PID控制的仿真模型,通过与传统PID控制算法仿真模型的对比,验证了所提电机控制方案对电机性能的提升。最后搭建了屏蔽门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型试验平台,对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际现场设备对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检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检测到站台屏蔽门和列车门之间间隙内的乘客或其他的细小物体,避免列车发车后导致伤亡事故,提高了地铁运营的安全性、高效性和智能化水平,并且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为地铁列车的无人驾驶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姚铖[3](2021)在《基于Z-R关系优化的雷达降雨估测及水文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降雨是影响洪水灾害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频繁发生的极端暴雨天气事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在降雨监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对降雨数据的分辨率和时空分布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模拟预测洪水过程,从而降低极端暴雨天气事件引发的洪水影响。天气雷达作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中的重要一环,其具有的降雨监测范围广、数据时空分辨率高的特点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但天气雷达估测降雨数据精度低的缺点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地面雨量站数据以及优化雷达反射率Z和降雨强度R之间的关系提高雷达估测降雨精度。因此,如何优化Z-R关系校准雷达估测降雨数据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以上流域为例,选用2015-2019年的10场降雨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实测降雨数据和大连站天气雷达基数据资料进行雷达数据的校准。从雷达反演降雨的Z-R关系出发,分析影响Z-R关系的因素,分别采用“整体优化”和“分段优化”的方法提高雷达估测降雨精度,并对反演数据的点雨量和面雨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利用校准后的雷达降雨数据结合HEC-HMS水文模型进行流域洪水模拟的应用,对比分析雨量站和雷达两种降雨数据驱动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差异。经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大连站雷达数据在碧流河水库以上流域存在波束阻挡问题,导致其反射率计算结果严重偏低。(2)经过对雷达波束阻挡等误差抑制后,采用“整体优化”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达估测降雨的精度,但距离雷达中心较远的站点估算结果较差,依然存在日最大降雨量低估严重等现象。(3)通过考虑反射率分段和站点按距离分组的优化思路,即“分段优化”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反射率高值区低估、低值区高估的现象,且雷达面雨量结果分析表明,校准后的雷达降雨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特点。(4)利用雨量站数据和雷达降雨数据分别驱动HEC-HMS水文模型进行洪水模拟,结果表明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雷达数据能更好地模拟洪水过程,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中有更好的适用性。

周世峰[4](2021)在《微变监测雷达形变信息提取与预警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形变监测是桥梁、大坝、高层建筑稳定性分析及滑坡、泥石流和地表沉降等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支撑手段,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进行提前预警预报,可极大降低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微变监测雷达能够对观测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非接触式、大面积、亚毫米级精度的形变位移监测,已成为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监测手段。但在微变监测雷达进行面监测后获取的面域点群方面分析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在基于常规点监测的滑坡预警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与面监测相适应的滑坡预警模型和方法,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便携式全方位微变监测雷达开展精度分析、形变提取算法和形变监测实验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观测目标布局和信噪比SNR两方面研究了影响微变监测雷达监测精度的因素,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各因素对监测精度的影响程度,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2、采用便携式全方位微变监测雷达系统进行了精度测试研究和分析,首先推导了全方位旋转式微变监测雷达的一维和二维信号模型;其次,设计一维形变监测实验,采用角反射器等强反射体作为观测目标,并将光学棱镜与角反射器刚性连接,通过雷达监测结果与全站仪监测结果的对比,对一维形变监测精度进行分析;最后,以分布式角反射器模拟观测场景,分析微变监测雷达的二维形变监测精度。一维、二维形变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监测结果与实际位移一致性较好,设计的参考角反射器测量均值在0.1mm之内,且系统形变监测精度可达亚毫米级,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微变形监测应用。3、针对微变监测雷达现有的预警方法中只对单一像素点或小范围区域在某一监测段内的位移速度和位移增量判断边坡的稳定状态,很可能出现误判这一问题,本文在基于地基微变监测雷达进行面监测后获取的面域点群数据基础上,通过设置多种阈值,提出一种基于点群聚类的区域预警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微变监测雷达系统。并以某小型滑坡和某露天矿为例,对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应用于边坡预警,并减小了虚警率,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预警信息,为边坡滑坡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有力的方法支撑。

冒小栋[5](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戴临栋[6](2021)在《城市大气边界层精细化结构垂直探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三维风场、温度、气溶胶的分布是大气边界层中动力、热力、物质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它们不仅影响局地边界层结构的发展,同时对污染的传输和扩散有重要的影响。边界层结构的精细化探测有助于认知大气边界层大气物理学演变特征,同时有助于了解复杂的边界层结构对大气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利用当前最为先进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云高仪和相关大气污染数据,系统分析了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城市复杂下垫面的探测精度,探讨了城市边界层内不同测风系统的时空代表性;精细化地探测了北京地区复杂的山地-平原风结构,揭示山地-平原风影响下当地的热力、物质和动力边界层结构的发展特征;系统地研究了北京不同季节的边界层结构和污染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各个季节的边界层结构对污染的影响机制,为大气污染演变的边界层物理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城市边界层风场垂直结构探测对大气边界层理化特征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以325 m气象塔为基准,系统地比较了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杯型风速计/风向标、超声风速仪三种不同原理测风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水平风速测量值与杯型风速计和超声风速仪测量值几乎一致,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可以精确探测边界层风速垂直分布结构。鉴于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在垂直风速探测上原理不同,不同时间尺度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的垂直风速与超声速风速计之间的一致性有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多尺度大气湍流探测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超声风速仪对捕捉微小尺度湍流垂直运动具备优势,而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更适合捕捉较大尺度的湍涡垂直运动。利用多普勒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与云高仪综合探测了北京山地-平原风的精细化结构,揭示了在山地-平原风作用下多种属性边界层结构的发展特征。过程性探测结果表明,北京的山地-平原风是一种较弱的局地日循环系统,而且山风(北风)和平原风(南风)的发展并不对称,山风的强度大于平原风。山风的发展高度从近地面延伸到500 m,风速先增加后减小,山风最大风速出现在350 m左右,最大风速可达6.50 m s-1。在山风发展的顶端有明显的风切变存在(风切变指数范围:2.0-2.8),这种风切变随时间发展呈现出带状演变结构。平原风的发展高度并不是特别明确,风速由近地面到高空逐步增加,整体的风速范围为0.50-5.80 m s-1,期间没有类似带状风切变结构的产生。在山风发展顶端风切变的作用下,局地大气趋于不稳定(理查森数Ri小于-0.5)。在山地-平原风转换过程中,湍流明显得到加强(湍流动能TKE可达1.08-1.56 m2s-2)。在山地-平原风的控制下,城市大气边界层热力、动力与物质结构呈现不同的演变特征,在下午平原风的控制下,物质边界层高度(基本维持在1100 m)>动力边界层高度(1050 m)>热力边界层高度(550 m);在夜晚的山风控制下,三种属性边界层高度较为一致,且均在300 m以下。探明不同属性边界层结构演变规律对局地大气污染扩散或积累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北京大气污染是多种边界层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季节的大气污染过程中边界层要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初步观测表明,在污染的积累阶段,一般受平原风的南风输送控制,华北平原高浓度污染物输送到北京。不同季节南风的廓线结构和强度具有一定差异,秋、冬季的风速(1.2-7.30 m s-1)最强,最大风速出现在900 m;春季的风速处于中间水平(1.0-6.2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1000 m;夏季的风速最弱(0.80-5.7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750 m。随着污染物浓度积累上升,边界层逆温结构的产生,形成大气稳定层结。在春季,逆温结构一般发生在夜间且Ri趋于0.6左右,逆温出现的区域由近地面到1000m;秋、冬季的逆温结构一直存在于污染的全部过程中(Ri:0.6-0.9),逆温产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100 m以内;夏季的逆温结构并不是十分明显,大气层结为中性层结,整体Ri保持在-0.3。TKE在积累过程中整体偏低,大气湍流发展较弱。春、冬季的湍流相对较强(TKE:1.22-1.58 m2s-2),主要集中在500-700m之间;夏季的湍流相对较弱(TKE:1.14-1.32 m2s-2),主要集中在100-500 m;秋季处于中间水平(TKE:1.16-1.44 m2s-2),主要集中在0-200 m。边界层高度持续下降,抑制了污染的扩散。春、秋、冬季边界层高度整体偏高,在500-800m之间;夏季边界层高度整体偏低,在150-500 m之间。伴随边界层下降,大气湿度快速增加,有利于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和二次气溶胶的生成,大气污染积累过程加强。夏季的绝对湿度最高,基本处于10.0 g m-3以上;春季的绝对湿度次之,范围为5.0-8.0 g m-3之间;秋、冬季的绝对湿度最低且范围为1.0-3.0 g m-3。在污染的爆发阶段,夜间和凌晨一般由较弱的山风控制。在偏北山风清洁作用下,污染有一定减弱。冬季的山风风速最强(1.10-6.4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300 m;其次是春、秋季(1.10-5.6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450 m;夏季最弱(1.10-4.70 m s-1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700 m。在弱山风控制下,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大气污染加速积累。夏、秋、冬的边界层高度偏低,整体维持在100-500 m之间;春季边界层相对偏高,整体维持在500 m左右。在山风作用下,污染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后,风场再次变为平原风,伴随南部污染物输送,北京地区大气污染浓度积累增加。在污染的消散阶段,污染物持续上升过程一般被强的系统性北风打破。冬季的北风风速最强(4.60-12.20 m s-1),边界层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为1000 m;春季风速次之(3.60-10.60 m s-1),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为1200 m;夏季相对较弱(2.40-8.70 m s-1),最大风速出现高度为800 m;秋季的污染有时受到降水湿沉降的作用而迅速降低,边界层风速相对较小(2.60-4.50 m s-1),最大风速出现在500 m左右。在强北风控制下,局地稳定边界层与逆温结构被破坏。冬、春、夏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Ri维持在-0.6--1.0之间;秋季受到降水的影响,大气处于中性层结,Ri维持在-0.3左右。边界层高度快速上升,污染的扩散得到加强。春季的边界层高度依旧保持最高值为500-1200 m;夏、秋、冬季节边界层高度为100-1000 m。TKE在消散阶段同样得到加强,边界层湍流作用加快局地污染物扩散。夏、冬季的TKE为2.50-4.00 m2s-2;春季TKE为2.00-2.50 m2s-2;秋季TKE为1.00-1.50 m2s-2。

蒋尧[7](2021)在《基于LLS和LMI的海南和云南地区雷暴过程特征参数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综合利用闪电探测系统(LLS,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风云四号CTT(Cloud Top Temperature)、LMI(Lightning Mapping Imager)数据、雷达数据等,着重对海南和云南地区的几次雷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雷暴运行过程中的特征参数以及模拟雷暴中心的移动路径,同时对LMI昼夜探测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省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昆明、曲靖、楚雄、红河、文山等地区,而滇西北的迪庆和怒江地区是闪电活动最少的地区,这些地区气温较低、空气干燥,不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地闪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闪电频数月变化基本呈现单峰型,7-8月达到峰值。云南省以负极性地闪为主且负极性闪电密度远高于正极性闪电,负极性闪电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东南部。(2)对海南三次雷暴过程进行逐一分析,从始发到消散阶段,脉冲辐射源均位于25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区,始发阶段和消散阶段脉冲辐射源位于25-30dBz的雷达回波区,而在雷暴旺盛发展阶段,脉冲辐射源位于45dBz以上的雷达回波区。利用不同的雷达回波参量作为判别雷暴的依据进行雷暴中心位置的识别,与雷达回波、风云四号卫星资料等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的雷暴移动路径与真实移动路径相差不大。云南省的雷暴过程雷达回波强度远小于海南:雷暴始发时雷达回波强度一直处于20-25dBz,旺盛发展时上升到25-30dBz,消散阶段又下降到20-25dBz可能是由于云南省的地形起伏较大,影响了雷达的探测精度,衰减较严重,导致云南省的雷暴过程雷达回波强度较低。(3)海南和云南雷暴过程辐射源对应的云顶温度均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海南省雷暴始发阶段辐射源对应的平均云顶温度均不到220K,旺盛发展阶段平均云顶温度均在215K左右,消散阶段平均云顶温度超过了230K;云南省雷暴始发阶段辐射源对应的平均云顶温度为211K,旺盛发展阶段平均云顶温度约为208K,消散阶段平均云顶温度约为222K,和海南省相比,云南省在雷暴全过程的云顶温度以及三个阶段的变化幅度均小于海南省雷暴过程。(4)LLS与LMI资料选取同样的时间参数和空间参数进行聚类前后的对比,发现LMI与LLS测得的数据一致性较高,但数据量较小且存在个别区域数据探测不到的问题,自定义参数RA来表征闪电探测系统与LMI探测效率的对比。海南省RA的值在白天处于0.212-0.296的区间,平均值为0.258,而在夜间处于0.764-0.919的区间,平均值为0.828。云南省白天的RA值在0.034-0.195,均值为0.062;夜间的RA值在0.419-0.775,均值在0.49。云南省的RA值在白天和夜间均远小于海南省。同时综合两地区的昼夜探测效率来看,LMI白天的探测效率较低。

方子希[8](2021)在《面向多车互联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传统以人为中心的通信网络逐渐朝着面向机器的通信网络转变,智能化机器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作为智能化机器普及进程中的排头兵,搭载先进传感器并综合运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智能汽车成为提升交通系统安全的新动能,也不断促进着越来越多新型车载无线射频技术的出现。感知通信一体化(Joint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JSC)技术以其高频谱利用率、高数据传输速率和低时延等优势,逐渐成为近些年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技术。JSC能够为多车互联网络提供一个低成本、多功能的软硬件集成平台,十分适合功率、体积、尺寸受限的车辆场景。同时,JSC技术能够支持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并发的感知任务和通信任务,满足多车互联网络对感知信息快速共享的需求。因此,研究面向多车互联网络的新型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对提升多车互联网络的安全性、增强车辆的全局感知能力、促进车辆个体智能向群体智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多车互联网络中的互干扰及感知性能瓶颈等问题,考虑蜂窝车联网技术(Cellular-Vehicle to Everything,C-V2X)架构内车辆对感知与通信深度融合的需求,采用随机几何、概率统计、检测与估计等理论方法以及模型建立、性能分析、算法设计、仿真验证等研究手段,依托无线通信领域最新的标准,提出了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新空口(5G New Radio,5GNR)标准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论文围绕该方法展开了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互干扰抑制及性能评估的研究。论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车互联网络中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互干扰问题。针对互干扰研究大多依靠均匀雷达横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这一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RCS起伏特性的互干扰分析方法。将Swerling型和卡方型两种RCS起伏模型融入测距性能的分析中,并推导了雷达成功测距概率的闭式解。本文首次将反射干扰引入测距性能的分析中,推导了反射干扰强相关下雷达成功测距概率的上下界,有效量化了互干扰等制约测距性能的因素。2)为了解决互干扰问题及多车互联网络对感知信息共享的需求,本文在互干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5GNR新波形进行车辆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的方法。依托可变循环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Cyclic Prefix-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CP-OFDM)波形灵活可扩展的帧结构,研究了基于5GNR标准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处理方法。针对现有标准在感知与通信性能参数配置方面的空白,探索了 5G NR标准下不同子载波间隔、符号数以及感知精度之间的制约关系,给出了典型场景下的一体化信号参数配制方法。3)现有基于通信信号体制的二维距离-多普勒雷达处理算法存在感知精度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5GNR同步广播块进行感知精度提升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同步序列嵌入位置的规律性,通过m序列与Gold序列优良的自相关特点实现以比特位为最小操作单位的目标车辆运动信息测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相比于已有研究,感知精度可提升一个数量级。4)针对多车互联网络中的互干扰问题,结合5GNR帧结构灵活可扩展特性,本文提出了基于CP-OFDM符号的互干扰抑制方案,并提出了基于CP-OFDM符号的分段频域加权互干扰抑制算法,实现了干扰环境中对目标车辆运动信息的准确提取。仿真结果显示,在相同感知精度要求下,本文所提互干扰抑制方案带来了 18 dB的信干噪比增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在车辆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效的算法设计和解决方案,为未来基于5G NR的多车互联网络及标准化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借鉴。

张浩烽[9](2021)在《SBX雷达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导弹防御系统作为保护国家安全坚实的“盾”,是众多科技人员研究的重点。SBX雷达(Sea-based X-band Radar)作为导弹防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研究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SBX雷达是以相控阵天线模块为硬件核心的X波段宽带海基雷达,对远距离弹道导弹进行空域探测、识别、制导以及杀伤评估。由于SBX雷达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研制周期长、实现成本高,为降低系统实现所产生的不必要代价,因此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十分必要。本论文围绕SBX雷达仿真研究,对系统的整体工作方式及组成结构进行分析与仿真,并完成对高速运动目标的计算机仿真,主要包括目标探测的功能级仿真以及ISAR成像的信号级仿真。基于Neyman-Pearson准则实现目标探测功能级仿真,解决信号级目标探测效率低的问题;基于信号的回波相干处理及keystone算法,完成高速运动目标ISAR成像。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针对SBX雷达在信号级上的目标检测与相关信号处理效率低下问题,本文采用功能级仿真提高系统信号处理效率,并基于等效脉冲压缩理论对目标信噪比进行优化,然后通过Neyman-Pearson检测准则以及视距判断完成目标的检测,最后通过对一系列测量误差分析得到目标的测量距离与角度。2、针对弹道导弹在高速运动下距离向频谱展宽与偏移以及匀速旋转运动引起的距离徙动所造成的ISAR成像模糊问题,对于目标在高速运动下速度与加速度引起的距离向频谱的展宽与偏移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的参数估计与回波相干处理完成对高速运动目标回波进行补偿。对于匀速旋转运动引起的线性走动问题,采用keystone算法对旋转运动时引起的距离徙动现象进行校正,最终得到了高速运动目标在匀速旋转运动下的二维ISAR成像结果。3、采用了Visual Studio软件对SBX雷达仿真系统软件开发,首先对系统整体架构进行说明,然后分析了系统各模块具体功能,依据SBX雷达系统理论完成系统仿真软件实现,最终结合SBX雷达的仿真参数对系统进行测试,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系统软件的正确性。

周越[10](2021)在《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边坡是指由于建筑工程和采矿工程开挖或填筑施工所形成的斜坡,是人类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建设工程和采矿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形成深大采坑和斜坡,边坡稳定性成为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目前,针对边坡失稳问题主要借助传统勘察手段,采用地质调绘、遥感测绘和钻孔、挖掘等常规手段来获取有限的地质信息,借助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来完成失稳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但传统勘察手段获得的地质资料有限,缺乏地下连续三维空间信息,且失稳地质体本身地质构造特别复杂,势必造成数值模拟地质条件与实际地质条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边坡失稳状态的评价不会准确。基于此,本文以失稳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性质为基础,运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研究,与边坡失稳演化机理结合,构筑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特性与工程力学参数的关联机制,建立一套基于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场特征识别和描述滑坡体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来丰富失稳边坡地质信息,提高稳定性评价精度。完成研究内容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通过研究总结前人针对失稳边坡工程地质特征、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成果,对三种典型边坡类型: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及岩土复合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形成条件、主导因素及表现形式等进行总结,并对影响边坡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2.通过研究岩土体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岩土体属性特征如孔隙率、含水性、饱和度等之间关系,进而建立与工程力学参数的关联性,实现地球物理勘探的量化解释。在参数量化基础之上,构建了土质边坡、土石复合边坡和岩质边坡地球物理模型。3.以白云鄂博铁矿和高速公路边坡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了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综合地质调绘和工程勘察资料,确定了失稳边坡滑坡体的形态、规模、结构等特征,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对失稳边坡演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岩土体土工试验获得的工程力学参数,构建了岩体工程力学参数与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将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和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失稳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地质数据。4.以合成孔径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滑坡灾害进行早期识别、预警。在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单元法来构建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对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依据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分析边坡失稳原因。通过对比,基于地球物理勘探数据而建立的失稳边坡数值模型稳定性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准确。通过本文的研究,在边坡稳定性评价工作中发挥地球物理作用,可提高评价与监测精度,为边坡的灾害预警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二、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论文提纲范文)

(1)多源气象垂直观测设备综合产品集成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
    2.1 多源气象观测数据
        2.1.1 气象垂直观测设备
        2.1.2 多源气象观测设备观测数据
    2.2 系统研发相关技术研究
        2.2.1 B/S架构
        2.2.2 MVC与 MTV架构模式
        2.2.3 前端可视化技术
        2.2.4 数据库与Redis缓存技术
    2.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象产品算法研究及实现方法
    3.1 线性插值应用
    3.2 改进的TlnP图制作方法
        3.2.1 背景曲线制作
        3.2.1.1 横纵坐标
        3.2.1.2 状态曲线制作
        3.2.1.3 等饱和比湿线制作
        3.2.2 实时曲线制作
        3.2.2.1 温度层结曲线
        3.2.2.2 露点层结曲线
        3.2.2.3 状态曲线
    3.3 气象指数产品介绍与实现方法
        3.3.1 对流有效位能CAPE与 LFC和 EL高度
        3.3.2 沙瓦特指数
        3.3.3 K指数
        3.3.4 全总指数
        3.3.5 S指数
        3.3.6 TQ指数
        3.3.7 交叉总指数
        3.3.8 抬升指数
        3.3.9 Thompson指数
        3.3.10 深对流指数
        3.3.11 KO指数
        3.3.12 混合微下击暴流指数
        3.3.13 微下击暴流潜势日指数
        3.3.14 强天气威胁指数
        3.3.15 风暴强度指数
        3.3.16 雾稳定性指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引入云信息的微波辐射计大气温湿廓线反演算法
    4.1 温湿廓线反演方法
    4.2 神经网络算法
        4.2.1 BP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4.2.2 BP神经网络算法流程
    4.3 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4.3.1 探空资料云信息计算方法
        4.3.2 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4.3.3 神经网络模型总流程
    4.4 微波辐射计LV1 数据质量控制算法
        4.4.1 逻辑检查
        4.4.2 最小变率检查
        4.4.3 降水检查
        4.4.4 时间一致性检查
        4.4.5 极值检查
        4.4.6 偏差订正
    4.5 反演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4.5.1 温度廓线反演实验
        4.5.2 湿度廓线反演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要求
    5.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3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5.3.1 系统管理模块
        5.3.2 自动化解析入库模块
        5.3.3 数据综合处理模块
        5.3.4 综合产品展示模块
        5.3.5 数据标准输出与数据共享模块
    5.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4.1 系统信息管理表设计
        5.4.2 业务数据表设计
        5.4.2.1 云雷达数据表
        5.4.2.2 风廓线雷达数据表
        5.4.2.3 微波辐射计数据表
        5.4.2.4 二次产品数据表
    5.5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6.1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6.1.1 用户登录
        6.1.2 用户、权限及日志管理
    6.2 自动化解析入库模块的实现
        6.2.1 云雷达数据解析
        6.2.2 风廓线数据解析
        6.2.3 微波辐射计数据解析
    6.3 数据综合处理模块实现
        6.3.1 气象产品指数计算
        6.3.2 微波辐射计质制与反演
    6.4 综合产品展示模块实现
        6.4.1 微波辐射计产品展示
        6.4.2 云雷达产品展示
        6.4.3 风廓线产品展示
        6.4.4 融合产品展示
        6.4.5 拓展产品展示
    6.5 数据标准输出与数据共享模块
    6.6 系统测试
        6.6.1 测试环境说明
        6.6.2 系统测试结果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基于激光雷达的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屏蔽门系统的构成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屏蔽门系统的构成
    2.2 屏蔽门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2.3 屏蔽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
        2.3.1 障碍物监测的优化方法
        2.3.2 电机驱动的优化方法
    2.4 系统经济效益可行性
    2.5 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屏蔽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设计
    3.1 屏蔽门障碍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3.1.1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3.1.2 基于激光雷达的屏蔽门障碍物检测模型的设计
    3.2 直流无刷电机转速控制的研究
        3.2.1 直流无刷电机的闭环双反馈控制系统
        3.2.2 直流无刷电机的数学模型
        3.2.3 模糊PID控制模型设计
        3.2.4 模糊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4.2 元器件选型
    4.3 功能模块设计
    4.4 硬件可靠性设计
        4.4.1 接地设计
        4.4.2 去耦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5.2 屏蔽门控制程序设计
        5.2.1 自学习程序设计
        5.2.2 屏蔽门运行过程的设计
        5.2.3 屏蔽门系统运动控制设计
        5.2.4 障碍物监测功能的程序设计
        5.2.5 霍尔换向中断程序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屏蔽门控制系统实验与测试
    6.1 搭建实验平台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上位机监控
        6.2.2 系统综合测试
    6.3 现场运行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3)基于Z-R关系优化的雷达降雨估测及水文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雷达测雨设备研究进展
        1.2.2 雷达测雨技术研究进展
        1.2.3 雷达测雨在水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资料和雷达测雨简介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区域数据资料
        2.2.1 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
        2.2.2 雨量站数据
        2.2.3 水文数据
    2.3 雷达测雨简介
        2.3.1 雷达估测降雨原理
        2.3.2 雷达估测降雨误差
    2.4 小结
3 雷达定量降雨估测
    3.1 雷达定量估测降雨步骤
        3.1.1 提取反射率数据
        3.1.2 坐标转换
        3.1.3 波束阻挡订正
        3.1.4 降雨类型分析
        3.1.5 Z-R关系转换
        3.1.6 累计小时降雨计算
    3.2 Z-R关系最优化方法
        3.2.1 最优化方法原理
        3.2.2 整体优化方案设定
    3.3 雷达基数据反演结果评估
        3.3.1 质量评估指标
        3.3.2 雷达定量降雨估测结果分析
        3.3.3 误差原因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距离和反射率分段优化的雷达定量降雨估测
    4.1 基于距离和反射率分段优化的Z-R关系
    4.2 雷达测雨点雨量估测结果分析
    4.3 雷达测雨面雨量估测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雷达测雨数据的水文应用
    5.1 HEC-HMS模型建立
        5.1.1 HEC-HMS模型简介
        5.1.2 模型结构与原理
        5.1.3 模型精度评定指标
    5.2 洪水模拟方案
    5.3 洪水模拟结果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微变监测雷达形变信息提取与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变监测雷达系统及其精度测试研究现状
        1.2.2 微变监测雷达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微变监测雷达系统边坡形变监测的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形变监测原理
        2.2.1 一维形变监测模型
        2.2.2 二维形变监测模型
    2.3 微变监测雷达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2.3.1 观测目标布局对精度的影响
        2.3.2 SNR对精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便携式全方位微变监测雷达系统精度测试研究
    3.1 便携式全方位微变监测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3.2 一维形变监测实验
        3.2.1 实验1 单目标位移
        3.2.2 实验2 多目标位移
        3.2.3 结果分析
    3.3 二维形变监测实验
        3.3.1 实验1 单目标位移
        3.3.2 实验2 多目标位移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微变监测雷达的边坡区域预警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滑坡预警模型
        4.2.1 区域形变识别
        4.2.2 阈值的选择
        4.2.3 DBSCAN密度聚类法
    4.3 实测数据验证
        4.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源
        4.3.2 边坡稳定性分析
        4.3.3 预警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1.2.6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2.2.2 卫星账户理论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城市大气边界层精细化结构垂直探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边界层测风系统的研究进展
        1.2.2 山地-平原风的研究进展
        1.2.3 边界层对污染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观测站点、观测仪器和研究方法
    2.1 观测站点
    2.2 观测仪器
        2.2.1 三维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2.2.2 北京城市大气边界层325 m气象铁塔观测系统
        2.2.3 微波辐射计
        2.2.4 云高仪
        2.2.5 颗粒物监测仪
    2.3 研究方法
        2.3.1 风矢量平均方法
        2.3.2 风切变指数
        2.3.3 大气层结稳定度
        2.3.4 湍流动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大气边界层风场垂直结构精细化探测
    3.1 引言
    3.2 观测实验期间整体情况
    3.3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杯型风速计/风向标对比分析
    3.4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的对比分析
        3.4.1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水平风场的精度分析
        3.4.2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垂直风场的精度分析
        3.4.3 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与超声风速仪湍流的时空代表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地区典型的山地-平原风影响下热力、物质和动力边界层结构特征
    4.1 引言
    4.2 北京地区典型山地-平原风精细化的垂直结构
    4.3 山地-平原风对边界层内大气稳定度和湍流动能的影响机制
    4.4 北京山地-平原风影响下热力、物质以及动力边界层高度的结构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不同季节典型大气污染过程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
    5.1 引言
    5.2 北京市污染情况概述
    5.3 北京市冬季典型雾霾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4 北京市春季典型复合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5 北京市夏季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典型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6 北京市秋季典型雾霾污染过程大气边界层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污染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6.3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LLS和LMI的海南和云南地区雷暴过程特征参数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闪电探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 闪电探测网的研究进展
        1.2.3 闪电活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选取
        2.1.1 雷达资料
        2.1.2 FY-4A资料
        2.1.3 闪电探测网定位资料
    2.2 探测网定位方法介绍
    2.3 LMI和LLS聚类方法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地区闪电活动特征
    3.1 0909雷暴移动路径及特征参量分析
        3.1.1 定位结果与雷达资料叠加
        3.1.2 雷暴区域的近似选取及移动轨迹的模拟
        3.1.3 定位结果与CTT叠加
    3.2 0830雷暴移动路径及特征参量分析
        3.2.1 定位结果与雷达资料叠加
        3.2.2 雷暴区域的近似选取及移动轨迹模拟
        3.2.3 定位结果与CTT叠加
    3.3 0821雷暴过程特征分析
    3.4 LLS与LMI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地区闪电活动特征
    4.1 闪电活动空间分布
    4.2 闪电活动时间分布
        4.2.1 季节变化
        4.2.2 月变化
    4.3 0828雷暴过程特征参量分析
        4.3.1 定位结果与雷达资料叠加
        4.3.2 定位结果与CTT叠加
    4.4 LLS与LMI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面向多车互联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多车互联网络的背景
        1.1.2 多车互联网络的特性
        1.1.3 多车互联网络中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的必要性
        1.1.4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在多车互联网络中面临的挑战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感知通信一体化技术在车辆中的研究概况
        1.3.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本文主要创新工作与章节安排
        1.4.1 主要创新工作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多车互联环境中的雷达互干扰研究
    2.1 引言
    2.2 RCS松耦合的毫米波雷达互干扰建模与分析
        2.2.1 互干扰模型
        2.2.2 性能分析
    2.3 RCS紧耦合的毫米波雷达互干扰建模与分析
        2.3.1 RCS紧耦合特性
        2.3.2 互干扰模型
        2.3.3 性能分析
    2.4 反射干扰强相关环境下的毫米波雷达测距性能分析
        2.4.1 互干扰模型
        2.4.2 性能分析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P-OFDM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CP-OFDM一体化信号的模糊性分析
    3.3 感知通信一体化无线信道建模
    3.4 CP-OFDM一体化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3.5 5G NR标准配置下的CP-OFDM一体化信号性能分析
        3.5.1 理论性能分析
        3.5.2 仿真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P-OFDM一体化信号的感知性能提升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同步广播块的一体化信号帧结构与处理流程
        4.2.1 同步广播块组成
        4.2.2 同步序列的生成
        4.2.3 信号处理流程
    4.3 主同步序列辅助的测距精度提升算法
    4.4 辅同步序列辅助的测速精度提升算法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CP-OFDM一体化信号的互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干扰抑制
        5.2.1 最小二乘估计理论
        5.2.2 扩展相消批处理算法
    5.3 基于CP-OFDM符号的互干扰抑制方案
        5.3.1 方案设计流程
        5.3.2 高分辨率空域滤波
        5.3.3 误符号情况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
        5.3.4 基于CP-OFDM符号的分段频域加权互干扰抑制算法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感知通信一体化无线信道生成与验证伪代码
附录B 感知性能提升算法数据
附录C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SBX雷达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SBX雷达仿真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雷达功能级仿真
        1.2.2 高速运动目标ISAR成像
        1.2.3 雷达系统仿真软件
    1.3 本文安排
第二章 SBX雷达仿真系统总体设计
    2.1 SBX雷达仿真系统工作方式分析
    2.2 SBX雷达仿真系统整体设计
    2.3 SBX雷达仿真系统主要模块仿真流程
        2.3.1 功能级仿真流程
        2.3.2 ISAR成像系统仿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BX雷达信号处理功能级仿真
    3.1 雷达接收信号建模
        3.1.1 目标回波功率模型
        3.1.2 接收机噪声模型
    3.2 功能级信号处理建模
        3.2.1 脉冲压缩
        3.2.2 目标检测
        3.2.3 距离、角度测量
    3.3 相关仿真与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运动目标ISAR成像
    4.1 目标回波模型及去调频处理
        4.1.1 目标回波模型
        4.1.2 目标低速运动时去调频处理
        4.1.3 目标高速运动时去调频处理
    4.2 目标ISAR成像分析
        4.2.1 旋转运动下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4.2.2 高速运动目标的ISAR成像
    4.3 成像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BX雷达仿真系统软件实现
    5.1 SBX雷达仿真流程
        5.1.1 作战预备阶段
        5.1.2 作战执行阶段
    5.2 软件介绍
        5.2.1 指挥系统
        5.2.2 SBX雷达数字模拟器
        5.2.3 工作状态界面
        5.2.4 通信方式
    5.3 仿真系统测试
        5.3.1 仿真条件
        5.3.2 仿真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发展现状
        1.2.1 滑坡理论发展过程
        1.2.2 滑坡理论研究现状
        1.2.3 滑坡体地球物理勘探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失稳边坡滑坡演化机理与稳定性分析理论
    2.1 岩质边坡失稳演化机理
        2.1.1 岩质边坡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1.2 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2.2 土质边坡失稳演化机理
        2.2.1 土质边坡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2.2 土质边坡破坏模式
    2.3 岩土复合边失稳演化机理
        2.3.1 岩土复合边坡失稳破坏模式
        2.3.2 岩土复合边坡失稳破坏影响因素
    2.4 边坡失稳演化过程
    2.5 边坡稳定性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2.5.1 自身内部条件因素
        2.5.2 外部条件因素
    2.6 边坡稳定性主要分析方法
        2.6.1 定性评价方法
        2.6.2 定量评价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失稳边坡岩土地球物理性质及地球物理模型
    3.1 失稳边坡岩土体地球物理性质
        3.1.1 电阻率特征
        3.1.2 弹性波速特征
        3.1.3 探地雷达特征
    3.2 岩土体工程力学性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关系
    3.3 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3.1 岩质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3.2 土质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3.3 岩土复合失稳边坡地球物理特征及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失稳边坡地球物理方法模拟研究
    4.1 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演模拟
        4.1.1 电阻率法正演方法理论
        4.1.2 边坡失稳地电模型
        4.1.3 边坡失稳模型正演模拟及装置选择
        4.1.4 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
    4.2 探地雷达正演模拟
        4.2.1 探地雷达正演方法理论
        4.2.2 探地雷达正演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分析
    5.1 白云鄂博主矿南帮失稳边坡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分析
        5.1.1 工程概况
        5.1.2 研究区地质条件
        5.1.3 野外数据采集
        5.1.4 探测成果分析
        5.1.5 滑坡体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建立
    5.2 张榆线公路勘察中滑坡体的地球物理特征与分析
        5.2.1 工程概况
        5.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5.2.3 野外数据采集
        5.2.4 探测成果分析
        5.2.5 滑坡体演化机理分析
    5.3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第6章 典型边坡失稳演化机理及稳定性评价
    6.1 滑坡灾害识别和预警
        6.1.1 滑坡体的识别
        6.1.2 滑坡体的预警
    6.2 滑坡演化过程和机理分析
        6.2.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6.2.2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6.2.3 边坡失稳演化过程分析
        6.2.4 边坡失稳演化机理分析
    6.3 边坡稳定性评价
        6.3.1 岩土体工程力学参数的确定
        6.3.2 边坡稳定性评价
    6.4 边坡失稳原因分析
    6.5 典型边坡滑坡探测与预警体系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源气象垂直观测设备综合产品集成处理系统[D]. 王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基于激光雷达的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Z-R关系优化的雷达降雨估测及水文应用研究[D]. 姚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微变监测雷达形变信息提取与预警方法研究[D]. 周世峰.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5]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城市大气边界层精细化结构垂直探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D]. 戴临栋. 兰州大学, 2021(09)
  • [7]基于LLS和LMI的海南和云南地区雷暴过程特征参数对比分析[D]. 蒋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面向多车互联的感知通信一体化信号设计与性能分析[D]. 方子希.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9]SBX雷达仿真研究[D]. 张浩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典型边坡滑坡地球物理特征与演化机理研究[D]. 周越.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雷达建设进入第三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