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统计分析

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统计分析

一、新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娇[1](2021)在《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已步入“十四五”的发展新征程,“2030年前与2060年前先后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存在一些欠缺和短板,加之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要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因此,实现国家整体减排目标,不仅需要重视全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整体转型,更需要立足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除工业、交通外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建筑行业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抓手。与此同时,建筑能源基础数据也成为测算碳排放量、分析节能潜力、制定节能目标的关键基础支撑。但当前,国内建筑能源的基础数据存在着可用性不足、精细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不仅阻碍着深层次了解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情况,也给分类、分层、分区推进建筑节能减排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研究中引入了灯光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出中国区30个省、360个市、2778个县的灯光亮值,探索建立建筑碳排放与灯光亮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其次,据此模型测算出省级、市级、县级三种尺度的建筑碳排放量,借助空间探索性分析与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综合分析不同尺度建筑碳排放的变化特征,可视化揭示建筑碳排放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与重心演化规律。最后,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影响不同省市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效果,并针对不同区域从技术、管理层面提出相关减排策略与建议,为国家、地方政府制定因地制宜、精细有效的节能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不同地区节能工作的协同、平衡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筑碳排放与灯光亮值间存在一种均衡的平稳关系。东部、中部与西部3个区域的碳排放与灯光亮度面板数据集均通过平稳性检验,且均为1阶单整的平稳序列,说明建筑碳排放与灯光亮度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平稳关系。(2)中国民用建筑的碳排放总量虽呈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长率正逐渐放缓。2000年至2003年,中国建筑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61%。2003年后,建筑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2003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1.82%,2007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09%。而到2012年后,碳排放量增速逐渐放缓。到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的碳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4.60%。(3)中国省、市、县3种尺度的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均呈现向东部转移趋势。从建筑碳排放的时空方向性分析结果看,国内省、市、县级尺度的建筑碳排放均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差异性特征,同时不同尺度建筑碳排放的标准差椭圆面积相差不大,结果表现一致,说明各尺度建筑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格局稳定,椭圆分布整体均呈现向东部变化的趋势。(4)不同因素对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建筑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出差异化效果。在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的GTWR回归模型后发现: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第三产业比例、居民消费水平、每百户家庭电器拥有量、建筑面积6个影响因素在同一时期但不同空间、同一空间但不同时期建筑碳排放量的回归系数并不相同,各个影响因素呈现差异化的作用效果。

王永仓[2](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谌志鹏[3](2020)在《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高速运转,越来越凸显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区域物流发展质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现代化进程及综合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物流发展质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其影响因素和内容将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本文以区域物流发展质量作为研究主题,选取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综述法、组合赋权法、物元分析法、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省级层面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进行测度和分析。通过梳理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研究,对区域物流质量进行了必要的概念界定和涵义解析。在遵循指标构建原则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和组合赋权物元测度模型。从产业要素质量维度、产业结构质量维度、产业运行质量维度、产业环境质量维度和产业信息化质量维度等五大维度对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进行考察,并构建了以产业规模、产业效率、产业结构、发展潜力、服务能力、自然环境、营商环境、信息化投入、信息化发展为一级指标的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并构建了22个二级指标来反映一级指标。再次,以物元分析法为基础,分别选用主观赋权法(AHP法)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解得各项指标的主客观权重,运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引入Lagrange乘子构建组合权重模型,求解得组合权重。收集201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省区层面区域发展质量指数。最后,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物流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研究发现:(1)从组合权重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分析出,按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程度分,产业要素>产业运行>产业信息化>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在一级指标中,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发展潜力和产业效率是影响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的关键因素。(2)从各省区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结果来看,利用2013-2017年间各省区的指标数据,通过组合物元评价模型计算出历年各省的物流发展质量指数及五维度指数。对各项指数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省区间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产业要素质量、产业结构质量、产业运行质量、产业环境质量和产业信息化质量差异亦较大。2013至2016年间,中下物流发展质量的省区占大多数,约占50%-60%,到2017年,中上物流发展质量省区数占比明显上升,达到36.7%,中下物流发展质量的省区数占比从2013年的60%下降至2017年的36.7%,省区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统计分析结果来看,我国物流发展质量总体平稳,稳步提升,发展基本面向好。从局部来看,我国物流发展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各省区物流发展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空间关联。物流发展质量较高的区域多集中于先导地区省区,物流发展质量较低的区域多集中于潜力地区省区和部分中坚地区省区。呈现出先导地区>中坚地区>潜力地区的分布格局。

张路[4](2020)在《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质量水平影响研究:产业联动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已逐渐成当今中国追求经济发展新导向,三大产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之处,但其发展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也是造成经济质量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三大产业发展与经济质量水平的关系,对此制定有针对性相关措施,对于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在理论分析三大产业发展与经济质量相关基础上,论文以中国31个省市地区为样本,集成运用了多种统计学方法研究来了“三大产业发展——经济质量”系统中的关系。具体而言:第一、利用熵权法、面板数据模型对三大产业发展、经济质量进行测度,以及利用耦合效应理论对三大产业之间联动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第二,利用半参数回归模型对三大产业发展、经济质量水平二者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以及对产业联动下二者关系进行再研究,最后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东、中、西部三地区二者关系进行再比较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三大产业发展与经济质量来看,三大产业发展历年均属于上升趋势,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产业差异性;但大多地区均未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距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线逐步减小;第二、考虑政府行为、居民消费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的影响时,经济质量水平对第一、第二产业发展之间相关关系为倒“U”型、“U”型,对应拐点值分别为0.87、4.72,充分表明了相关产业发展对于经济质量的影响具有正负效应,其最终促进或抑制经济质量的提升取决于正负效应的博弈;第三、考虑产业联动效应时,经济质量与三大产业发展之间相关关系为“U”型、倒“U”型、正向线性,对应拐点分别为0.63、2.23,反映了产业联动对于二者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合理的产业联动,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第四,考虑到地区差异时,发现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区经济质量水平与三大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考虑到实践过程中,单一政策的协调作用不足以支撑各地区均衡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到其他地区发展,其中不限于经济、能源、环境等,做到地区间有效协调。通过研究发现,为不断提高三大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的作用不可忽视,依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进一步重视产业联动效应、促进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以及发挥标杆产业带头示范作用,摆脱目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改进生产方式,促进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该论文有图19幅,表11个,参考文献141篇。

陆利军[5](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黄倩[6](2020)在《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突发事件的大规模发生严重影响旅游产业的正常运作,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对旅游地具有较强的干扰性。因此,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旅游突发事件成为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话题。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是旅游突发事件产生的重要背景条件,但两者间的影响关系缺乏实证依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索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与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关系,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治理和旅游突发事件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科学认识省域尺度下旅游突发事件的形成规律,能为我国省域旅游目的地的脆弱性治理和旅游突发事件管控提供经验证据。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围绕“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关系结构及其治理展开研究。研究基于脆弱性理论、系统论和事故致因理论等,分析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关系。以此为基础,研究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31个省域旅游目的地(不含港澳台)2011-2017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两者的时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探索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门槛效应以及异质性影响,同时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细化为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脆弱性,并从暴露度、敏感度和适应力等三个维度对子系统脆弱性进行评价,构建出包括“整体脆弱性-子系统脆弱性-子系统维度-指标因子”等4个层面、23个指标在内的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评的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看,整体脆弱性和子系统脆弱性的分布基本遵循从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规律。(2)我国旅游突发事件的分布特征。研究测算了旅游突发事件的规模水平和严重性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的特征;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基本上表现为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最低。从空间差异来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高值地区和低值地区的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水平差异很大,空间差异较大。(3)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系数最大,经济脆弱性次之,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系数最小。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的影响系数均高于对规模的影响系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受到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受到脆弱性的影响较小。(4)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影响的门槛效应。门槛效应的检验分析表明,随着旅游目的地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的增加,其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效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态势,分区域的影响效应变化规律也如此。随着静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影响随之减小;静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随之减小、中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先增加后减小、西部地区脆弱性的影响随之增加。随着动态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整体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的影响效应先增加后减小;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规律与全国层面相似,西部地区则相反。(5)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旅游突发事件具有异质性影响。分位数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的水平越高,脆弱性所扮演的影响作用就越大。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力依次降低。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严重性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力依次降低。总体上,社会脆弱性在旅游突发事件的不同规模和严重性水平下的影响效应都居于首位。东部、中部地区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和严重性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时,社会脆弱性处于主导地位,当旅游突发事件规模处于较高水平时,经济脆弱性处于主导地位。西部地区在不同旅游突发事件严重性水平下,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贡献在于:第一,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体系;第二,从直接影响和异质性影响两个层面探索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预测作用,厘清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影响的发生条件、发生规律,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发生先天因素以及作用逻辑有了更本质的认识。第三,考察了静态和动态旅游发展水平在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影响关系中的门槛作用,为认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的关系结构提供了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证证据。本研究提出,我国旅游目的地应建立脆弱性治理体系,提高旅游发展质量,以提高旅游突发事件的管控水平。具体实践策略包括:树立系统协调的脆弱性治理理念;构建基于旅游突发事件水平的差异化脆弱性治理体系;平衡旅游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谷峥霖[7](2021)在《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文中认为资源配置是学前教育发展及其理论深化研究历久弥新的主题。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优质协调”正逐步成为特定区域空间内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容回避的热点命题和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随着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从量的均衡向质的均衡转变,积极推进区域学前教育普及与普惠、均衡与公平、优质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区域学前教育协调发展是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对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区域间逐步缩小学前教育差距,使学前教育区域差距小于区域经济社会差距,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区域均衡配置;在区域内调控学前教育水平,使区域学前教育水平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学前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云南集边疆、山区、民族、美丽于一体的特殊省情,更进一步彰显了“协调”对其学前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多元价值,直指区域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学前教育症结”。为此,本研究特以“云南省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为研究切入,集中探讨其深层内涵、测度其现实状况、厘定其短板制约、提出其改进策略。既有研究多为学前教育水平分布、呈现或者配置情况的单方面考察,未将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之中。本研究主要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从资源视角对学前教育的区域水平和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区域学前教育的诸多内外部因素进行探讨。在理论上重新界定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内涵,具体解析为“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和“区域内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在区域实证中引入影响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个人需求度、政府支持度和国家支持度,并分析外部条件对区域学前教育资源的影响关系。基于学前教育资源空间“协调性”的理论认知,研究确定了区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构建了“学前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指标集合”和“学前教育发展条件评价指标集合”,并借此展开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实证研究包括态势分析、趋势分析和决策分析3部分内容:在态势分析中,研究对2010~2018年云南与全国、云南与其他省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中的位序状态、云南学前教育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耦合协调度,以及云南学前教育对全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对2010~2018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明确了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耦合协调程度,以及对云南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揭示了云南对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程度的影响趋势及各级区域中学前教育资源汇集上共时存在的“零和博弈”与“马太效应”现象。在趋势分析中,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驱动因子的相关程度及影响趋势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使用ARIAM模型对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度未来6年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决策分析中,承接内涵界定的两条主线,根据驱动机制及预测结果分析,从“要素-地域”交融互动的二元视角,针对性地提出了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的操作性举措。研究预期可为“实现云南省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学前教育整体实力”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为“贯彻落实云南学前教育改革举措,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撑。

代金辉[8](2019)在《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福利包括经济福利与非经济福利,指一切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资金、服务、制度与措施,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简称福利。经济福利通常指与“客观事物”相对应,能够与货币建立联系的福利,而非经济福利通常指不能与货币建立联系的福利。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福利问题。我国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经济福利发展极不均衡,而过大的区域经济福利差异会引发人口大量迁徙、低福利地区成为“工业荒地”、高福利地区加剧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1月出台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区域经济福利进行核算、计算区域间差异性以及寻找如何缩小区域间经济福利差距的对策,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借助客观而翔实的大样本数据,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福利核算指标体系CEWI,对中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城乡经济福利水平进行核算,并对10年间城乡人均经济福利的变动趋势、差异性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与评价,深入、透彻的分析中国各地区经济福利分布格局的不同状况、背景、过程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经济福利实现协调、绿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力图为各地区在新形势下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研究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绪论、文献综述和相关基础理论三章组成。内容主要为阐释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经济福利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福利、经济福利与区域经济福利的内涵,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个人消费、公共产品、资源环境等的关系;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等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即第四、第五章。内容主要为借助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大量的实际数据,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能够衡量当前福利与可持续福利,具体包括居民加权消费、公共财政支出、无酬家务劳动、私人防御性支出、净资本增长以及资源环境耗损六个二级指标,包含个人消费支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耐用消费品收益、通勤成本、社会不公正因素成本等14个三级指标的经济福利核算指标体系CEWI,对中国2007-2016年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镇、乡村经济福利水平进行核算分析。第三部分即第六、第七章。内容主要为对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区域整体、城镇、乡村人均经济福利的变动趋势、差异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测度与评价,客观、充分地分析我国各地区内部经济福利的分布格局、状况、背景与过程,全面并准确地揭示我国区域间经济福利差异性的实际状况;对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的总体、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即第八章。内容主要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探究消除区域经济福利过大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2007-2016年中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乡居民经济福利稳定增长,区域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稳步提高。各省市城乡经济福利总额的平均水平从2007年6900亿元增加到2016年19201亿元,增长了178%,各省市城乡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16853元增加到2016年42698元,增长了153%;各省市城镇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29132元增长到2016年61666元;各省市乡村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6675元增长到2016年14588元。(2)2007-2016年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总额与城乡人均经济福利格局发生了变化,省际间差异较大。个别省份出现了明显下滑,如辽宁、黑龙江、山西及河北等省;同时,个别省份表现出了明显上升,如湖北、海南、宁夏等省。2016年经济福利总量排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及浙江,排名后四位的省市依次为:甘肃、海南、宁夏及青海;人均经济福利排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排名后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安徽、河北、甘肃及山西。(3)2007-2016年中国30省市城乡居民人均加权消费、人均公共产品收益、人均私人防御性支出稳定增加,同时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各省市各年间排序变化不大。上海、北京、天津与浙江居民消费能力最强,青海、云南、甘肃与贵州居民消费能力最弱;人均公共产品收益最多的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及青海,收益最少的省市依次为:广西、河北、河南与湖南;人均私人防御性支出最多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及天津,支出最少的省市依次为:安徽、陕西、甘肃与贵州。2007-2016年人均资源环境耗损成本呈倒“U”型趋势,10条趋势曲线走势较为接近;各省市人均净资本增长各年间表现出不确定性,这与人口流动以及资本增量相关。(4)2007-2016年区域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变大,相对差异不断减小,总体上差距较大。区域消费差异、公共产品差异、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均表现为绝对差异不断增加,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净资本增长差异、资源环境耗损差异均表现为绝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小,相对差异缓慢下降。2007-2016年区域城镇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趋势;区域城乡整体、乡村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略有减小。各省市城乡整体、城镇、乡村人均经济福利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福利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福利整体较低;区域经济福利城乡间差异最大。(5)政策倾向性、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以及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收入、消费习惯及消费理念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地方财政能力、中央转移支付及人口数量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公共财政支出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均收入、城市规模、居住成本及消费习惯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三次产业比重及产业布局是造成各省市资源环境耗损差异的主要原因。(6)实现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为: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提升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加速推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在低福利省市培育增长极、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论文在以下四方面有所创新:第一,选题创新。研究区域经济福利的核算、差异性与均衡发展,并将研究范围确定为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经济福利。第二,研究视角创新。从区域差异性角度衡量经济福利,对各省市城镇、乡村与区域整体经济福利分别进行核算,并测算了各省市城乡经济福利差异。第三,方法创新。(1)基于SNA的GDP核算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及数据可得性,构建了包含当前福利与可持续福利的核算指标体系CEWI,首次定量核算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镇、乡村、区域整体加权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无酬家务劳动、净资本增长与资源环境耗损的具体数值,并最终核算了区域城镇、乡村及区域整体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2)利用永续盘存法(PIM)对1982-2016年各省市城镇、乡村以及区域整体的资本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分别采用行业替代法与机会成本法对2007-2016年各省市城镇、乡村居民无酬劳动价值进行了估算;利用成本估价法对2007-2016年各省市资源环境耗损进行了估算,主要包括自然能源耗损、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其总成本为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之和,其中大气污染的价值损失采用修正的治理成本系数法进行估算。(3)对各省市2007-2016年城镇、乡村GDP予以估算。(4)利用“区域基尼系数”衡量区域经济福利、区域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净资本增长以及资源环境耗损的差异性。第四,研究观点创新。提出了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八条基本路径。

袁媛[9](2019)在《基于CPD法的国内购买力平价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对比显得愈发重要。与传统的汇率法相比,购买力平价法可以反映各国间的价格水平差异,从而可以对各国间的经济实力进行更合理的比较。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ICP)是由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一项全球性的经济比较项目,旨在通过测算各国的购买力平价对各国的经济规模和结构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比较。在ICP不断推进和完善的五十年间,形成并发展了众多测算购买力平价的双边和多边比较方法,其中国家产品虚拟法(Country Product Dummy Method,CPD法)就是一种重要的多边比较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在基本类层面最大程度的利用收集到的价格数据并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填补,避免信息的浪费;CPD法以回归为基础,形式简便,方法灵活,可进行多方面的扩展。CPD法作为ICP中的核心方法,其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利用CPD法对国内层面进行实证分析不仅是对CPD法理论的一种检验,而且是对我国区域间经济差距问题的一种全新角度的审视。本文以CPD法为研究对象,对CPD法及改进模型的发展历程和方法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CPD法及改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比较了不同类型价格缺失的情况下CPD法的运用情况,并将CPD法应用到国内层面,得到中国各省份间的价格水平差异,最后将得到的购买力平价作为转换因子,从不同角度分析各地区的经济差异。本文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进行阐述,对国内外关于CPD法的研究成果和关于国内价格水平差异与价格指数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最后对本文的贡献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CPD法及其改进模型的方法理论:介绍了CPD法及其改进模型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模型。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第三章为数据缺失对CPD法的影响:对数据缺失导致结果的偏颇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对数据缺失情况进行了分类讨论。第四章为CPD法及其改进模型的实证分析:选取了我国31个省市69种居民消费类商品的价格数据,分别运用CPD法及各改进模型测算各省市相对于北京市的购买力平价,分析和比较国内各地区的价格和经济水平的差异。第五章为基于CPD法的国内购买力平价的应用:将CPD法及改进模型得到的购买力平价作为货币转换因子和价格缩减指数,并将其应用到GDP、居民消费水平、收入水平与贫困线等方面,考察以上方面在经过PPP调整、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后的差异变化。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对本文CPD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进行总结并对CPD法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价格缺失的情况下使用CPD模型汇总计算购买力平价和填补缺失值时,计算结果和填补的数据与参比地区的总体价格水平联系密切。第二,利用CPD法及改进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从区域来讲,东部地区价格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商品类别来看,衣着类、娱乐教育类、医疗保健类差异较大。第三,未考虑空间效应的CPD模型得到的结果可能有偏或非有效,因此有必要建立空间CPD模型。第四,基于CPD法得到的购买力平价可以对名义GDP、居民消费水平、收入水平、贫困线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调整后的实际差异水平有所减小。

王绪金[10](2019)在《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中国开始面临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涉及到经济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对当前中国经济研究以及人口老龄化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本文以人口转变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新理论为研究基础,分别基于生产视角、总需求视角、创新驱动视角从理论上探讨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提出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模型,并将各视角整合起来构建综合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两种实证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使用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影响。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创新驱动调节变量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间的调节效应。再次,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各中介变量统一纳入统计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之中,分析人口老龄化通过中介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综合效应。引入创新驱动调节变量,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分析创新驱动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与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结论,认为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各个中介之间有其差异性,引入创新驱动调节变量,呈现正向调节效应。在相关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人口老龄化和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新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1.2.2 碳排放的空间化研究
        1.2.3 灯光亮度与能源的关系研究
        1.2.4 相关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数据源现状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范围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理学定律
        2.2.2 空间效应理论
    2.3 建筑碳排放数据源现状
        2.3.1 能源统计数据源
        2.3.2 专项调查数据源
        2.3.3 模型测算数据源
        2.3.4 现存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数据测算模型
    3.1 基础数据的处理及适用性分析
        3.1.1 数据的来源渠道
        3.1.2 数据的处理方法
        3.1.3 数据的适用性分析
    3.2 碳排放分区测算模型的构建
        3.2.1 模型的建立前提与假设
        3.2.2 数据获取与平稳性检验
        3.2.3 碳排放测算模型的建立
    3.3 碳排放分区测算模型的结果
        3.3.1 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3.3.2 模型的选择设定结果
    3.4 碳排放分区测算模型的精度检验
    3.5 本章小结
4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
    4.1 多尺度下建筑碳排放的时间变化特征
    4.2 多尺度下建筑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特征
        4.2.2 碳排放空间集聚性特征
    4.3 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4.3.1 碳排放的整体变化趋势
        4.3.2 碳排放的重心移动轨迹
        4.3.3 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方向
    4.4 本章小结
5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5.1 GTWR模型的选择与确定
        5.1.1 空间权重函数选择
        5.1.2 带宽的确定与优化
    5.2 影响因素选择与模型构建
        5.2.1 影响因素的选取
        5.2.2 变量数据的处理
        5.2.3 回归模型的建立
        5.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5.3 GTWR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各因素影响分析
        5.3.3 回归结果总结
    5.4 建筑碳减排策略及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1.5.1 研究框架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存在的局限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金融中介理论
        2.1.1 交易成本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2.1.3 风险管理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金融发展理论
        2.2.1 金融结构理论
        2.2.2 金融深化理论
        2.2.3 金融功能理论
        2.2.4 普惠金融理论
        2.2.5 简要评述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3.2 内生增长理论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2.3.4 简要评述
    2.4 网络经济理论
        2.4.1 网络商品理论
        2.4.2 双边市场理论
        2.4.3 长尾理论
        2.4.4 简要评述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3.1.1 数字金融
        3.1.2 农民收入增长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3.2.1 农户创业
        3.2.2 经济增长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4.1.1 网络支付
        4.1.2 网络融资
        4.1.3 财富管理
        4.1.4 网络保险
        4.1.5 互联网征信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5.2.1 模型构建
        5.2.2 变量选取
        5.2.3 估计策略
    5.3 计量结果分析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5.3.3 区域差异分析
        5.3.4 分位数回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6.2.1 模型与变量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7.1 引言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7.2.1 模型设定
        7.2.2 变量选择
        7.2.3 统计分析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7.4.2 拓展性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8.1 引言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8.2.1 模型设定
        8.2.2 变量选择
        8.2.3 数据来源
        8.2.4 描述性统计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8.4 作用机制分析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区域物流研究现状
        2.1.2 物流发展评价研究现状
        2.1.3 区域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2 模糊物元分析应用研究现状
    2.3 时空分异应用研究现状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系统论
        2.4.2 区位论
        2.4.3 可持续发展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评估体系及其测度模型构建
    3.1 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3.2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评估体系的建立
        3.2.1 测度指标的初选
        3.2.2 测度指标的筛选
        3.2.3 指标体系检验
    3.3 基于模糊物元和组合赋权的测度模型
        3.3.1 组合赋权的权重确定
        3.3.2 模糊物元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省级面板数据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区域
    4.3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模糊物元综合横向测度
        4.3.1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物元测度模型的建立
        4.3.2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复合模糊物元的建立
    4.4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组合权重的确定
        4.4.1 物流发展质量指标AHP权重计算
        4.4.2 物流发展质量指标熵值法权重计算
        4.4.3 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指标组合赋权权重计算
    4.5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及五维度指数综合分析
        4.5.1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等级划分
        4.5.2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差异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5.1 时序变化分析
        5.1.1 整体分析
        5.1.2 省域物流发展质量的差异性分析
    5.2 空间分异分析
        5.2.1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5.2.2 全局空间统计分析
        5.2.3 局域空间统计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的发展建议
    6.1 针对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较低地区发展建议
    6.2 针对物流发展质量指数较高地区发展建议
    6.3 针对物流发展质量指数差异大地区发展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质量水平影响研究:产业联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
    2.2 产业与经济发展
    2.3 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
    2.4 相关统计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2.5 研究评析
3 产业发展、产业联动与经济质量水平的理论关联
    3.1 概念的界定及逻辑辨析
    3.2 产业发展影响经济质量的作用机制—基于两部门生产函数
    3.3 产业联动视角下三大产业对经济质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各地区三大产业与经济质量现状分析
    4.1 研究范畴确定
    4.2 产业发展状况
    4.3 经济发展质量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发展、经济质量和产业联动等相关指标测度
    5.1 产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5.2 经济质量指标测度及高质量发展的衡量——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5.3 三大产业联动系数的测度—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三大产业发展、产业联动对经济质量水平的作用检验
    6.1 变量选取
    6.2 半参数回归方法及适用性
    6.3 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质量水平直接作用的检验
    6.4 产业联动视角下三大产业对于经济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2 本章小结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6.1 研究方法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脆弱性
        2.1.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
        2.1.3 旅游突发事件
    2.2 研究综述
        2.2.1 脆弱性研究综述
        2.2.2 旅游突发事件研究综述
        2.2.3 总体研究述评
    2.3 基础理论
        2.3.1 VSD脆弱性模型
        2.3.2 事故致因理论
        2.3.3 系统论
        2.3.4 系统安全理论
    2.4 本研究拟探索方向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和旅游突发事件的水平测度
    3.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的水平测度
        3.1.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指标体系
        3.1.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3.1.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结果
    3.2 旅游突发事件的水平测度
        3.2.1 旅游突发事件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3.2.2 旅游突发事件评价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2.1 模型设定
        4.2.2 数据说明
    4.3 实证分析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2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直接效应分析
        4.3.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直接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门槛效应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2.1 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5.2.2 数据说明
    5.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门槛效应分析
        5.3.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5.3.2 静态旅游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5.3.3 动态旅游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2 面板分位数模型设定
    6.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3.1 整体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3.2 子系统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4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异质性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东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4.2 中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4.3 西部地区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的异质性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1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具有显着的时空特征
        7.1.2 旅游突发事件具有显着的时空特征
        7.1.3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
        7.1.4 旅游目的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存在门槛效应
        7.1.5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非均衡性旅游突发事件具有异质性影响
        7.1.6 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区域异质性
    7.2 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7.2.1 构建了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体系
        7.2.2 揭示了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预测作用
        7.2.3 考察了旅游发展水平的门槛作用
    7.3 管理启示
        7.3.1 树立系统协调的脆弱性治理理念
        7.3.2 构建基于旅游突发事件水平的差异化脆弱性治理体系
        7.3.3 平衡旅游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提升旅游发展质量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目的地脆弱性评价得分
    附录 B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目的地旅游突发事件评价得分
    附录 C 2011-2017年全国31省域旅游突发事件数量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政策背景:新时代思想赋予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的内涵
        1.1.2 时代背景:后普及时代要求学前教育普惠及优质的发展
        1.1.3 现实背景: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优化与质量提升
        1.1.4 学科背景:学科交叉趋势中教育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用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关系相关研究
        1.2.3 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相关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数理统计法
        1.5.3 调查分析法
        1.5.4 GIS空间分析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育资源配置
        2.1.2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2.1.3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
        2.1.4 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区域发展理论
        2.2.3 资源配置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评价模型建构
    3.1 相关理论应用
        3.1.1 体系建构的理论应用
        3.1.2 指标选取的理论应用
    3.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1 全面可行原则
        3.2.2 科学简易原则
        3.2.3 合理适用原则
        3.2.4 客观可测原则
    3.3 指标体系建构过程
        3.3.1 指标遴选
        3.3.2 数据来源
        3.3.3 权重确定
    3.4 测度方法选择说明
        3.4.1 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衡量指标
        3.4.2 区域内学前教育资源与区域协调测度模型
第四章 区域实证:Ⅰ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分析
    4.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1.3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比较
        4.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2.3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4.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条件的时空格局
        4.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需求条件比较
        4.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区域条件比较
        4.3.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政府支持比较
第五章 区域实证:Ⅱ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分析
    5.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1.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1.2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比较
        5.2.1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2.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5.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
        5.3.1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水平比较
        5.3.2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配置状态比较
第六章 区域实证:Ⅲ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分析
    6.1 云南与全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 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1 2010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2 2012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3 2014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4 2016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2.5 2018 年云南与其他省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 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时空比较
        6.3.1 2010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2 2012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3 2014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4 2016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6.3.5 2018 年云南各州市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协调性的比较
第七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的驱动机制及预测
    7.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驱动机制
        7.1.1 驱动因子选取
        7.1.2 计量模型建构
        7.1.3 实证结果分析
    7.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预测
        7.2.1 单位根的检验
        7.2.2 平稳序列分析
        7.2.3 预测模型建构
        7.2.4 情景预测结果
第八章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发展思路
    8.1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地域的协调发展
        8.1.1 优化区域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8.1.2 推进区域内学前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
    8.2 云南学前教育资源要素的协调发展
        8.2.1 提升区域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条件
        8.2.2 增加云南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量
        8.2.3 改善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状态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2.1 界定“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新内涵
        9.2.2 建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的评价模型
        9.2.3 基于模型测度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协调性
    9.3 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经济福利的测算与评价研究
        2.1.2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经济福利的测算与评价研究
        2.2.2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2.3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研究
第3章 相关基础理论
    3.1 经济福利与区域经济福利
        3.1.1 福利
        3.1.2 经济福利
        3.1.3 区域经济福利
    3.2 经济福利与相关因素关系理论
        3.2.1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3.2.2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关系理论
        3.2.3 经济福利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
        3.2.4 经济福利与个人消费关系理论
        3.2.5 经济福利与公共产品关系理论
        3.2.6 经济福利与资源环境关系理论
    3.3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3.3.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3.3.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第4章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核算
    4.1 区域经济福利核算理论依据
        4.1.1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标准
        4.1.2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指标梳理
    4.2 经济福利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
        4.2.2 核算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核算
        4.3.1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分项核算
        4.3.2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
    4.4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核算
        4.4.1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分项核算
        4.4.2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
第5章 区域经济福利核算分析
    5.1 区域加权消费总额核算分析
    5.2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收益总额核算分析
    5.3 区域私人防御性支出总额核算分析
    5.4 区域无酬劳动价值总额核算分析
    5.5 区域净资本增长总额核算分析
    5.6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成本总额核算分析
    5.7 区域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分析
第6章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测算分析
    6.1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的测算方法
    6.2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性测算分析
        6.2.1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分类差异
        6.2.2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变动趋势差异
        6.2.3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空间分布差异
        6.2.4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度计算
    6.3 区域经济福利分项差异性测算分析
        6.3.1 区域消费差异
        6.3.2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收益差异
        6.3.3 区域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
        6.3.4 区域净资本增长差异
        6.3.5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差异
    6.4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差异性测算分析
        6.4.1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6.4.2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6.4.3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6.4.4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6.4.5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6.4.6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第7章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成因分析
    7.1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过大的后果
    7.2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成因分析
        7.2.1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成因分析
        7.2.2 区域消费差异成因分析
        7.2.3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差异成因分析
        7.2.4 区域通勤支出差异成因分析
        7.2.5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差异成因分析
    7.3 区域经济福利城乡差异成因分析
第8章 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8.1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8.2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8.3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8.4 加速推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进程
    8.5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8.6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8.7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实现区域共赢
    8.8 在低福利区域中培育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基于CPD法的国内购买力平价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第二章 CPD法及其改进模型的方法理论
    2.1 原始CPD法的方法理论
        2.1.1 CPD法的理论基础——一价定律
        2.1.2 原始CPD法的发展历程
        2.1.3 原始CPD法的基本模型
    2.2 加入代表性变量的CPD法——CPRD法
        2.2.1 CPRD法的发展历程
        2.2.2 代表性的概念
        2.2.3 CPRD法的基本模型
    2.3 附加权重的CPD法——CPD-W法
        2.3.1 CPD-W法的发展历程
        2.3.2 重要性概念
        2.3.3 CPD-W法的基本模型
    2.4 考虑空间效应的CPD法——空间CPD法
        2.4.1 空间CPD法的发展历程
        2.4.2 空间计量经济学
        2.4.3 空间CPD模型的构建
    2.5 CPD模型的优缺点
        2.5.1 CPD模型的优点
        2.5.2 CPD模型的缺点
第三章 数据缺失对CPD法的影响
    3.1 数据缺失对比较结果存在影响
        3.1.1 数据缺失不可回避
        3.1.2 数据缺失导致结果偏颇
    3.2 数据完整时CPD法的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完整的示例
        3.2.2 数据完整时CPD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3.3 缺失高值数据时CPD法的结果与分析
        3.3.1 缺失高值数据时CPD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3.3.2 结果分析
    3.4 缺失低值数据时CPD法的结果与分析
        3.4.1 缺失低值数据时CPD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3.4.2 结果分析
    3.5 数据随机缺失时CPD法的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随机缺失时CPD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
        3.5.2 结果分析
    3.6 数据缺失的处理对策
第四章 CPD法及其改进模型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数据来源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原始CPD法实证结果与分析
        4.2.1 原始CPD法实证结果
        4.2.2 原始CPD法实证结果分析
    4.3 CPRD法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CPRD法实证结果
        4.3.2 CPRD法实证结果分析
    4.4 CPD-W法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CPD-W法实证结果
        4.4.2 CPD-W法实证结果分析
    4.5 空间CPD法实证结果与分析
        4.5.1 空间CPD法实证结果
        4.5.2 空间CPD法实证结果分析
    4.6 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4.6.1 分区域结果分析
        4.6.2 分类别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CPD法的国内购买力平价的应用
    5.1 购买力平价在经济实力测度中的应用
        5.1.1 经济实力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 PPP调整后的结果
        5.1.3 PPP调整前后的差异和结果分析
    5.2 购买力平价在居民消费水平测度中的应用
        5.2.1 居民消费水平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PPP调整后的结果
        5.2.3 PPP调整前后的差异和结果分析
    5.3 购买力平价在收入水平测度中的应用
        5.3.1 收入水平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PPP调整后的结果
        5.3.3 PPP调整前后的差异和结果分析
    5.4 购买力平价在贫困线测度中的应用
        5.4.1 贫困程度测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PPP调整后的结果
        5.4.3 PPP调整前后的差异和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创新的理论评介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口
        2.1.2 人口老龄化
        2.1.3 创新驱动
    2.2 人口老龄化相关理论
        2.2.1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
        2.2.2 现代人口转变理论
        2.2.3 人口转变理论评析
    2.3 经济增长理论
        2.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3.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3.4 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2.4 创新理论
        2.4.1 主流经济学创新理论
        2.4.2 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2.4.3 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
        2.4.4 创新理论评析
第3章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3.1 生产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1.1 经典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3.1.2 纳入人口年龄结构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
    3.2 总需求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2.1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居民消费机理
        3.2.2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投资机理
        3.2.3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政府支出机理
        3.2.4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净出口机理
    3.3 创新驱动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3.4 总体研究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驱动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4.1 实证模型
        4.1.1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4.1.2 模型的参数估计
        4.1.3 PSTR模型研究非线性问题的适用性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4.2.1 模型构建
        4.2.2 变量说明
    4.3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的实证检验
        4.3.1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居民消费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3.2 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居民消费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4.4 创新驱动对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4.4.1 专利申请数量调节效应分析
        4.4.2 研发经费投入调节效应分析
        4.4.3 研发人员数调节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创新驱动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投资的影响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说明
    5.2 人口老龄化与投资的实证检验
        5.2.1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投资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2 老年人口抚养比与投资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3 创新驱动对人口老龄化与投资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5.3.1 专利申请数量调节效应分析
        5.3.2 研发经费投入调节效应分析
        5.3.3 研发人员数调节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驱动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6.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1.1 模型构建
        6.1.2 变量说明
    6.2 人口老龄化与政府支出的实证检验
        6.2.1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政府支出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2.2 老年人口抚养比与政府支出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3 创新驱动对人口老龄化与政府支出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6.3.1 专利申请数量调节效应分析
        6.3.2 研发经费投入调节效应分析
        6.3.3 研发人员数调节效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创新驱动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净出口的影响
    7.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7.1.1 模型构建
        7.1.2 变量说明
    7.2 人口老龄化与净出口的实证检验
        7.2.1 人口老龄化系数与净出口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7.2.2 老年人口抚养比与净出口PSTR模型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7.3 创新驱动对人口老龄化与净出口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7.3.1 专利申请数量调节效应分析
        7.3.2 研发经费投入调节效应分析
        7.3.3 研发人员数调节效应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驱动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
    8.1 计量方法和变量选择
        8.1.1 结构方程模型
        8.1.2 变量选择
        8.1.3 数据来源
    8.2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分析
        8.2.1 人口老龄化系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8.2.2 老年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结果分析
    8.3 创新驱动对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调节效应分析
        8.3.1 创新驱动对人口老龄化系数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调节效应分析
        8.3.2 创新驱动对老年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调节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及结构的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D]. 杨天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3]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质量指数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D]. 谌志鹏.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4]三大产业发展对经济质量水平影响研究:产业联动视角[D]. 张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6]旅游目的地脆弱性对旅游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D]. 黄倩. 华侨大学, 2020(01)
  • [7]云南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协调性研究[D]. 谷峥霖.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D]. 代金辉. 辽宁大学, 2019(10)
  • [9]基于CPD法的国内购买力平价测度研究[D]. 袁媛. 青岛大学, 2019(02)
  • [10]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王绪金. 青岛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统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